推进信息化立法的思考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信息化立法理论和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化立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信息化立法问题的着力点:1)完善有效的信息化立法体制;2)构建信息化法规的总体布局;3)突出信息资源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信息化;立法;管理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13-01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蓬勃发展,尤其是政府上网工程的逐步实施带动了我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然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信息的使用、发布责权利等急需规范;如何规范信息技术企業更好地为信息化服务;在信息化立法过程中国家(各部委局)、省、市的地位和职责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确定。目前,信息化立法的推进已经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信息化立法工作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重点研究体制机制、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立法问题。
  1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1)一般行业的管理模式。从国家层面成立一个国务院的部委或直属局,研究全国性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交全国人大或国务院颁布,形成一个上位法。各省成立对应的厅局,监督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可根据本省实际在相应的上位法下提出本地的政策法规,提交省级人大或政府颁布,市县级基本起到微观上的宣传、监督、检查的作用。这种模式各部门业务相对独立,交叉较少,在我国实行多年基本成型。
  2)信息化的现行管理模式。早期国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将该部门职责划归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各省也按照这种模式纷纷调整。这种模式有利于工业企业与信息化更好地融合,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其他部委平级地位,对于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以及其它企业信息化工作还不能发挥更有效的协调作用。
  3)建议采取的管理模式。首先简要分析一般行业管理特点:一般行业管理好生产环节,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管理好市场环节,最终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一个系统的管理部门基本独立完成,管理部门之间一般不存在管理关系。信息化管理的特点:首先,信息化首先要管理信息产业,这种管理与一般行业管理一样,但信息技术产品还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它的二次应用,也就是说一般技术与某单位或企业的特殊需要的再次结合,实现产品的真正作用,这种延伸是需要进行监管的,但目前是缺少监管的;其次,信息化的应用使政府各部门都成了自身信息化的管理者,同时各部门在开发信息化项目中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多少扮演了一些生产者的角色,最终这些部门又是使用者,也即消费者,这就象我们常说的“即是裁判员、也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如何能健康发展呢。
  从上述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家应该赋予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有力的管理职责:对信息产业生产经营等进行管理;对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化进行管理;对社会信息化进行管理;全面统筹信息化工作。
  2构建信息化法规的总体布局
  1)梳理现有法律中关于信息化的条款。信息的概念比信息化概念产生要早很长,而且信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机构等自身的一些信息早被人们所理解和使用,在我国刑法等一些法律中能够见到一些关于信息的条款,比如:人身份证信息、人疾病信息的使用和保护,科技情报信息的保护等等。自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这些零星的条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从总体上对信息和信息资源方面出台一部法规。
  2)制定国家信息化总法框架。目前在信息化立法方面缺少规划,缺少超前的预判研究,使得信息化发展中出现问题时没有法规依据来支撑。其出发点是哪类问题严重了,先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然后再匆忙研究出台法规约束,时间长了自然会出现各个法规之间衔接甚至撞车的问题。
  在国家信息化总法中对于能够明确的通过条款明确下来,暂时不能确定的给出原则性的指导,给未来补充留出接口。比如:在总法中给出信息化概念,内容的内涵和外延,确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信息化的立法目录,哪些方面允许国务院各部委纵向立法,哪些允许省级政府地方横向立法,纵向立法和横向立法之间如何衔接,哪些需要国家试点后再推广等等。
  3)明确省级立法程序。目前,推进信息化立法上原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鼓励各省市先搞《信息化》条例,但在立法实践中地方立一个法规需要上位法的支持,而国家没有明确的法规来支持,这使得地方相关部门在推进信息化立法中工作非常艰难,相关机构的研究常年束之高阁,所以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化地方立法程序给予特定的确定,便于地方率先探索信息化立法工作。
  4)突出信息资源的核心地位。什么是信息化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可见信息资源在信息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实信息化立法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信息资源方面。首先,信息资源与传统资源一样得进行开采、提炼、加工、出售等,用好了造福人们,用不好也带来危害,这些可以借鉴传统资源方面的法规开展立法工作;其次,信息资源也有自己的特点,多次使用,信息可以共享,信息交换、信息泄密等,这些需要研究符合信息资源自身特点的法规,规范其健康发展。
  5)强化信息化项目建设监管。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真正需要多少投入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项目建设中质量如何控制没有规范,或者说即使有些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也不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造成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给本来就怀疑信息化的人以口实。建立一套信息化工程监理标准规范和体制势在必行。
  3推进信息化立法的其它方面
  1)有效地宣传信息化立法。一是要通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宣传,比如: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贩卖等事件越来越多,通过这些事例让人们认识到信息化立法的重要性;二是拿具体的政府网站或信息化项目进行剖析,让人们清晰认识到信息化应该实现到什么程度,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立法缺失的主要原因;三是让司法界人士更多地了解信息化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2)加快立法人才培养。人才是强国之本,其重要性不必多说。信息化立法方面的人才在我国还是寥寥无几,市场需求很大,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可开设专业,为社会输送人才。相关主管部门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实际工作培养出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立法人才。
  3)加强信息化立法理论和实践研究。我国开展信息化立法研究时间较短,从事的人员较少,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协调,整体上研究深度不够。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做好组织工作,同时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信息化立法的研究工作,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的研究体系,形成广泛参与信息化立法工作的良好局面。
  4结论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信息化立法问题复杂,信息化立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开展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本从信息化立法的几个点出发,力求以点带面,探究信息化立法的本质,希望能给有关部门以借鉴。
其他文献
今年上半年,胜达集团江苏双灯纸业公司在危机纵深蔓延、冲击不断加深的不利宏观大环境下,实现了平稳发展和逆市提升,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共产销各类生活用纸2695
根据近几年现浇板裂缝这一质量问题,从设计、材料、施工几个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一些原因并总结一些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7月24日,晨鸣集团提报的“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被列入2009年节能中央财政奖励项目,可得到中央财政奖励资金646万元。
创新有三种主要类型,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所谓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服务引入市场,来实现它商业价值的过程。技术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建筑地基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在计算理论、作用机理等技术方面尚未成熟,理论远落后于实践,因此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为确定建筑地基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的
监测了国内某BCTMP化机浆生产线废水发生量、污染负荷。结果表明,该废水最高COD浓度6625mg/l,平均COD4622mg/l,BOD/COD为0.25,属高浓难处理有机废水。经过系统试验,提出了斜网-初
首先阐述转换层的功能和分类、结构形式和设计原则,并重点探讨梁式转换层转换梁的截面设计方法与转换梁的设计与构造要求及框支柱的设计和构造要求等方面阐述梁式转换层结构的
摘要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靠地面信号行车已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必须靠车载信号设备对列车实施运行控制。CTCS列控系统是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并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分析介绍我国客运专线一般采用国内的CTCS-2级列控系统,为该系统以后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列控系统;CTCS;CTCS-2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33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发新型带式浓缩压榨过滤机。经实际应用表明:该机进料浓度低,出泥干度大,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泥、消化污泥和剩余活性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了长期的专业化分化和初步的交叉、融合之后,已大踏步地向杂交、综合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学科界限已经模糊;交叉、横断、边缘性的学科分支、研究领域和理论流派大量出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的产生途径以及理论的应用方式得到了更新。简言之,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文化和整体化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趋势。在人类即将迈向新世纪的时候,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表现、成就和问题作简要的回顾、检讨与展望,对于我们跟踪国外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及新成就,加强跨学科研究,更新我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