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调研企业的人才需求问卷统计分析
1、对高职保险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在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在哪个岗位工作问卷中,认为适合作营销和内勤的占83%,认为适合培训岗位的有1份,认为适合作基层管理的有3份。说明我院学生更适合在内勤和销售人员的岗位,应该更注重销售和内勤人员的培养。75%从事销售,25%从事组训或讲师,45%从事部门经理。
2、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选择综合素质(60%),第二选择社交能力(50%),第三选择协作能力(50%),第四选择管理能力(50%),第五选择实践能力(40%)。
从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于员工很注重他的综合能力,在保险行业对语言表达和心理素质要求更高。
3、关于人才培养方面企业的建议。在一次问卷调查过程中: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的建议。60%选择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20%选择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10%选择加强专业知识培养,5%选择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金融保险专业最应开设的实践课程为?95%选择保险行销实务,60%选择人身保险实务,80%选择毕业实习,30%选择财产保险实务。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安排的活动为80%选择进行专业实习,60%选择技能竞赛,70%选择到金融部门实地参观。贵公司是否愿意和我校联合培养保险人才?100%的单位均选择愿意。目前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设计中应重点安排哪类课程?60%选择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50%选择职业拓展与创业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市场调研调查,企业对高职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需求量最多的仍然是营销方面人才,高职专业学生从事营销工作较多;对学生的主要能力要求集中在人际交往能力,而留存学生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基于此,其次是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专业培养方面注重营销实务类课程开设,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参观、实习锻炼。教学计划中建议开设着重于通用能力、职业拓展、创业能力等课程。
以上说明企业目前看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人际交往、综合素质等这种无形能力要求渐高,专业计划课程除满足基本素质的培养外,还需能够满足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在课程设置、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才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出复合型专业人才。
市场调研毕业生的问卷统计分析
结合我院培养模式分析调研结果,从我院培养的高职保险专业人才来看,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都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少数毕业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这也是正常的;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掌握了从事本行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大多数毕业生能在一边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特别是积极参加到第二课堂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但是,在我院培养的高职类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中,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特点没有明显突出自身的特点,没有很好地进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类专业中,高职学生不能和本科、研究生来争,不能和同层次的经验丰富的公办技校相比。所以总的分析,我院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一定的缺点,即不适应行业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市场的供需不对称的成因
主要是结合我院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供需不对称的原因。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是很灵活的,是在不断地跟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和调整的,所以存在问题只要分析出原因并给予解决就可以。
1、对市场需求没有准确把握。最近几年我院发展很快,新专业的设置层出不断,培养层次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于金融保险这一老品牌的起家专业,学院的重视度没有以前那么高,对市场的需求没有及时调研和分析,也就没有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2、对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做实质性变革。我们培养出的主要是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立,保险专业从97年开设到现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作课程上的调整,或者专业名称的改变。而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本性地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我们培养目标还是10年前的培养目标,我们的培养方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我们的授课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讲课方式。
3、对校企联合的重视不够。金融保险专业,这个专业的口径很窄,培养的人才很专,而目前保险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只要我们踏实的做市场调研,仔细地细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就可以看到,保险业市场上,大量经营主体的进入,大量的分支机构的设立,大量的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大量新岗位的设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而我们没有重视这些新变化,没有主动走出去、找企业和企业一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么自身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么置身于激烈的竞争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被拒之门外。
基于以上的市场分析和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要解决这种市场供需不对称的局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我们自身出发。积极主动去找保险企业,在某些领域和企业合作,同时改进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对高职保险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在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在哪个岗位工作问卷中,认为适合作营销和内勤的占83%,认为适合培训岗位的有1份,认为适合作基层管理的有3份。说明我院学生更适合在内勤和销售人员的岗位,应该更注重销售和内勤人员的培养。75%从事销售,25%从事组训或讲师,45%从事部门经理。
2、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选择综合素质(60%),第二选择社交能力(50%),第三选择协作能力(50%),第四选择管理能力(50%),第五选择实践能力(40%)。
从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于员工很注重他的综合能力,在保险行业对语言表达和心理素质要求更高。
3、关于人才培养方面企业的建议。在一次问卷调查过程中: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的建议。60%选择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20%选择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10%选择加强专业知识培养,5%选择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金融保险专业最应开设的实践课程为?95%选择保险行销实务,60%选择人身保险实务,80%选择毕业实习,30%选择财产保险实务。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安排的活动为80%选择进行专业实习,60%选择技能竞赛,70%选择到金融部门实地参观。贵公司是否愿意和我校联合培养保险人才?100%的单位均选择愿意。目前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设计中应重点安排哪类课程?60%选择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50%选择职业拓展与创业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市场调研调查,企业对高职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需求量最多的仍然是营销方面人才,高职专业学生从事营销工作较多;对学生的主要能力要求集中在人际交往能力,而留存学生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基于此,其次是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专业培养方面注重营销实务类课程开设,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参观、实习锻炼。教学计划中建议开设着重于通用能力、职业拓展、创业能力等课程。
以上说明企业目前看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人际交往、综合素质等这种无形能力要求渐高,专业计划课程除满足基本素质的培养外,还需能够满足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在课程设置、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才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出复合型专业人才。
市场调研毕业生的问卷统计分析
结合我院培养模式分析调研结果,从我院培养的高职保险专业人才来看,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都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少数毕业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这也是正常的;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锻炼,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掌握了从事本行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大多数毕业生能在一边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特别是积极参加到第二课堂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但是,在我院培养的高职类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中,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职教育特点没有明显突出自身的特点,没有很好地进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类专业中,高职学生不能和本科、研究生来争,不能和同层次的经验丰富的公办技校相比。所以总的分析,我院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一定的缺点,即不适应行业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市场的供需不对称的成因
主要是结合我院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供需不对称的原因。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是很灵活的,是在不断地跟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和调整的,所以存在问题只要分析出原因并给予解决就可以。
1、对市场需求没有准确把握。最近几年我院发展很快,新专业的设置层出不断,培养层次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于金融保险这一老品牌的起家专业,学院的重视度没有以前那么高,对市场的需求没有及时调研和分析,也就没有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2、对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做实质性变革。我们培养出的主要是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立,保险专业从97年开设到现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作课程上的调整,或者专业名称的改变。而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本性地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我们培养目标还是10年前的培养目标,我们的培养方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我们的授课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讲课方式。
3、对校企联合的重视不够。金融保险专业,这个专业的口径很窄,培养的人才很专,而目前保险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只要我们踏实的做市场调研,仔细地细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就可以看到,保险业市场上,大量经营主体的进入,大量的分支机构的设立,大量的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大量新岗位的设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而我们没有重视这些新变化,没有主动走出去、找企业和企业一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么自身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么置身于激烈的竞争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被拒之门外。
基于以上的市场分析和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要解决这种市场供需不对称的局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我们自身出发。积极主动去找保险企业,在某些领域和企业合作,同时改进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