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对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提出了治理城市地质灾害的管理措施和基本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质灾害;结合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地下开挖工程和土石的移动,人为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地质灾害。由于城市地质灾害具有潜在性、隐蔽性、突发性、社会性、危害性等特点,引起了全世界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关注。
一、 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
城市地质灾害包括火山、泥石流、地震、滑坡;地裂缝、地面坍塌;瓦斯爆炸;水库塌岸、水库渗漏、水库淤积;海岸侵蚀等。城市地质灾害虽然也具有一般的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这是城市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地上地下的建筑物和各种电缆及管道交叉分布,一旦灾害发生,损失会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
(一)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经常发生,地壳任何一个部分快速移动的自然现象,它是一种人们能够感觉或是通过仪器检测到的地面运动。地震是城市面临的最大灾害,强烈地震不但会造成大批工程设备损害、大面积房屋倒塌、交通阻断、人畜伤亡,还市场伴随生成地陷山崩又发海啸、火山、泥石流及火灾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流、滑、崩灾害
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是是世界上对城市危害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它的威力仅次于地震灾害。其分布广泛,历史悠久且危害严重。这几种灾害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相同,常常在同一区域里相伴而生,由此常把这三种灾害归成一类,是属于外动力推动下形成的岩石圈灾害。城市流滑崩灾害对人类具有多种危害,其中主要为:破坏城镇、企业、矿山、学校、公路、水库等工程设施、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处在流滑崩灾害的阴影之下。近年俩,中西部城市工程建设迅速发展,流滑崩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三)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和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矿山、城镇和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70年代急剧发展,成为妨碍城市建设、影响人民生活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造成我国城市地面塌陷的原因有:1.过量开采地下水;2.表面熔岩的活动引发塌陷;3.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引发塌陷。
二、 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治理结合
城市化的脚步不容阻挡,人类的居住方式已经从分散转向集中,同时、环境、社会、水资源、能源、环境等反面的位置也随之产生。常识表明,紧凑型城市的城镇化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所以城市的建设与地质灾害的治理如何完美结合是重要课题。
(一)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发展的5000年来,始终没有停下对乌托邦的向往,人类的城市史可以说就是对乌托邦的实践、修正和扬弃的历史。但是对于气候变化这样的大敌,人类不光需要对乌托邦式城市的向往,更加需要具有大众化、多样化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拯救城市不能只是依靠未来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能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型武器”。
生态城相较于一般城市的居住环境更好、消耗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更适合于人类居住。
城市是经济、自然、文化、资源、社会和生态等各种基本元素在有限地理空间里互相交织的网络体系。所以,城市就成了具有自动演变、自组织性的复杂有机体。生态城市能使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变,使人们把握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让城市发展方向偏离。
如今我国正面临着城市化、市场化和机动化相互重合的特殊时期,市场化和机动化增加了居民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现行城市的实践表明,这个时候城市低密度化的蔓延是难以制止的。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止我国面临城市化、市场化啊和机动化重合的时期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现象。
国内所有城市都应该朝着生态城市方向努力,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里要带头实行生态城市战略,他们有责任、有能力主动向生态城市演化。这些城市,在应要求同时进行产业转型和生态化改造,步入生态城市的行列;城市的领导和市民都应拥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是生态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生态改造的目标明确;能及时安排生态城市项目的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面临的缺水、地质灾害、污染、耗能等等问题。
(二) 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注重把握重建和发展的机遇。“危机”同时也意味着机遇,每位城市领导人都要学会克服为难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的计划能使灾后城市改变原来的演变轨迹,跳跃性获得系统的自主适应性、抗灾害能力和发展可持续性。有生态观念的居民,能够创造生态更加良好的城市,遵循旧的思路会失去重大发展机遇。
比如地震后的四川,从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城建设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可容纳2-10万人口,且这些城市从建设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与自然环境有比较好的融合。从震后青川、汶川的航拍图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在长长的演变过程里,形成了分割式、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的联系比较密切。
災后城市重建要和原有的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灾后重建同步。在某种程度上说,地质灾害发生后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足迹是减少的。地震后城市重建的历史教训表明,原址重建,一般都能够延续原有的文脉、利用当地文化习俗、原有的基础设施,人们对当地地理特征较为熟悉,城市重建工作就比较成功。
(三)重建城市的目标
生态友好、舒适、安全城市是地质灾害发生后城市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以后的城市,居民的舒适度提升;抵抗地质灾害的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可靠性改进显著;抓住发展机遇的主观能动性改进。
地质灾害中毁坏的建筑重建后要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达到25%以上;绿色交通的使用率达到30%以上;地表水水质持续优化;绿化率在原本基础上提高35%到45%;所有建筑都达到抗震的标准;城市特征更加具有特色和地方性;城市生命线设防标准相比一般建筑更高;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等。
重建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应成为具有抗灾抗震能力的生命线。地质灾害后重新建设的城市,若是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相同的地质灾害再次发生,这些生命线工程要在灾害中不会中断其服务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上的损失。
结语:
地理灾害的治理和城市的重建,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的是科学、冷静的态度及理性思考;以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广泛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来帮助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普通市民的根本利益,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明确建设的项目、目标,不光要建设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态城,也要考虑到他们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生态城要不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更要具有可推广、可改进、可复制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龙珍.福建省安溪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
[2]吴言军.北京山区边坡灾害特征及防范措施[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
[3]邓碧云,王亮清,陈剑文.四川雅安市干溪沟泥石流特征及综合治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2).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质灾害;结合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地下开挖工程和土石的移动,人为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地质灾害。由于城市地质灾害具有潜在性、隐蔽性、突发性、社会性、危害性等特点,引起了全世界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关注。
一、 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
城市地质灾害包括火山、泥石流、地震、滑坡;地裂缝、地面坍塌;瓦斯爆炸;水库塌岸、水库渗漏、水库淤积;海岸侵蚀等。城市地质灾害虽然也具有一般的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这是城市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地上地下的建筑物和各种电缆及管道交叉分布,一旦灾害发生,损失会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
(一)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经常发生,地壳任何一个部分快速移动的自然现象,它是一种人们能够感觉或是通过仪器检测到的地面运动。地震是城市面临的最大灾害,强烈地震不但会造成大批工程设备损害、大面积房屋倒塌、交通阻断、人畜伤亡,还市场伴随生成地陷山崩又发海啸、火山、泥石流及火灾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流、滑、崩灾害
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是是世界上对城市危害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它的威力仅次于地震灾害。其分布广泛,历史悠久且危害严重。这几种灾害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相同,常常在同一区域里相伴而生,由此常把这三种灾害归成一类,是属于外动力推动下形成的岩石圈灾害。城市流滑崩灾害对人类具有多种危害,其中主要为:破坏城镇、企业、矿山、学校、公路、水库等工程设施、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处在流滑崩灾害的阴影之下。近年俩,中西部城市工程建设迅速发展,流滑崩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三)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和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矿山、城镇和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70年代急剧发展,成为妨碍城市建设、影响人民生活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造成我国城市地面塌陷的原因有:1.过量开采地下水;2.表面熔岩的活动引发塌陷;3.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引发塌陷。
二、 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治理结合
城市化的脚步不容阻挡,人类的居住方式已经从分散转向集中,同时、环境、社会、水资源、能源、环境等反面的位置也随之产生。常识表明,紧凑型城市的城镇化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所以城市的建设与地质灾害的治理如何完美结合是重要课题。
(一)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发展的5000年来,始终没有停下对乌托邦的向往,人类的城市史可以说就是对乌托邦的实践、修正和扬弃的历史。但是对于气候变化这样的大敌,人类不光需要对乌托邦式城市的向往,更加需要具有大众化、多样化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拯救城市不能只是依靠未来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能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型武器”。
生态城相较于一般城市的居住环境更好、消耗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更适合于人类居住。
城市是经济、自然、文化、资源、社会和生态等各种基本元素在有限地理空间里互相交织的网络体系。所以,城市就成了具有自动演变、自组织性的复杂有机体。生态城市能使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变,使人们把握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让城市发展方向偏离。
如今我国正面临着城市化、市场化和机动化相互重合的特殊时期,市场化和机动化增加了居民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现行城市的实践表明,这个时候城市低密度化的蔓延是难以制止的。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止我国面临城市化、市场化啊和机动化重合的时期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现象。
国内所有城市都应该朝着生态城市方向努力,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里要带头实行生态城市战略,他们有责任、有能力主动向生态城市演化。这些城市,在应要求同时进行产业转型和生态化改造,步入生态城市的行列;城市的领导和市民都应拥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是生态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生态改造的目标明确;能及时安排生态城市项目的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面临的缺水、地质灾害、污染、耗能等等问题。
(二) 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注重把握重建和发展的机遇。“危机”同时也意味着机遇,每位城市领导人都要学会克服为难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的计划能使灾后城市改变原来的演变轨迹,跳跃性获得系统的自主适应性、抗灾害能力和发展可持续性。有生态观念的居民,能够创造生态更加良好的城市,遵循旧的思路会失去重大发展机遇。
比如地震后的四川,从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城建设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可容纳2-10万人口,且这些城市从建设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与自然环境有比较好的融合。从震后青川、汶川的航拍图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在长长的演变过程里,形成了分割式、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的联系比较密切。
災后城市重建要和原有的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灾后重建同步。在某种程度上说,地质灾害发生后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足迹是减少的。地震后城市重建的历史教训表明,原址重建,一般都能够延续原有的文脉、利用当地文化习俗、原有的基础设施,人们对当地地理特征较为熟悉,城市重建工作就比较成功。
(三)重建城市的目标
生态友好、舒适、安全城市是地质灾害发生后城市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以后的城市,居民的舒适度提升;抵抗地质灾害的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可靠性改进显著;抓住发展机遇的主观能动性改进。
地质灾害中毁坏的建筑重建后要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达到25%以上;绿色交通的使用率达到30%以上;地表水水质持续优化;绿化率在原本基础上提高35%到45%;所有建筑都达到抗震的标准;城市特征更加具有特色和地方性;城市生命线设防标准相比一般建筑更高;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等。
重建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应成为具有抗灾抗震能力的生命线。地质灾害后重新建设的城市,若是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相同的地质灾害再次发生,这些生命线工程要在灾害中不会中断其服务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上的损失。
结语:
地理灾害的治理和城市的重建,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的是科学、冷静的态度及理性思考;以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广泛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来帮助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普通市民的根本利益,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明确建设的项目、目标,不光要建设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态城,也要考虑到他们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生态城要不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更要具有可推广、可改进、可复制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龙珍.福建省安溪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
[2]吴言军.北京山区边坡灾害特征及防范措施[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
[3]邓碧云,王亮清,陈剑文.四川雅安市干溪沟泥石流特征及综合治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