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在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的教学重点有所区别,低年级语文侧重于基础教学,而到了高年级后则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字词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这时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学校六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并重点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3-0047-03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更是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关键阶段,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里程碑,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六年级语文这个衔接阶段的教学,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1 当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现在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没有彻底的根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思想僵化,不改变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深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自己思想古板,也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因此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非常模糊,理解不深、认识不足,还是依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1],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也难以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1.2 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具体教学情况来看,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在这样层次分明的学习中,水平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大多数,真正出类拔萃的学生甚少。 大部分学生并不是自身智力不足,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思维较活跃,头脑也很灵活,但就是因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他们只能是被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渴望得不到实现,从而间接或直接地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1.3 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意识,教师通常都是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灵活性及应用性重点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教师必须要面对应试教育中升学率的压力,在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敢进行彻底的改变,只能轻微的向前摸索,达到两方面较为平衡状态,但这样依然死板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直接导致学生不配合教学的实施[2]。
2 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这些方法在语文课堂上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相比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特有的一些天性在他们身上依然有展现,如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等,正因为他们具备着这些特点,更加便于教师开展情境教学[3]。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在春节的时候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还记忆非常深刻,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都有一些什么习俗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做好课前导人,这样当正式学习课文时,就不会与课文产生距离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将会更加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更加轻松活泼,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因此,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4]。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学习过程中,该组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调查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拘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做好知识學习的指引者,抛砖引玉,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自己所见到的一些有趣的民风民俗讲给学生听,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开口交流,如藏族地区的转山、藏历新年的庆祝仪式、傣族的泼水节等,然后再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一些障碍,这样就会使学生开动脑筋,翻阅资料,得出如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让学生更加自信,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比较高;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沉闷无趣,学生就会厌烦学习。基于这样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选择,这样将会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几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教学法”,在阅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特点”。再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这个童话故事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其他的一些童话故事进行对比,尽量让学生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4 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也缺乏激情,但是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5]。在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口语交际”的活动,课后也有不少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实践才能够完成的练习,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一组课文里都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在班级里开展外国名著阅读的主题班会,如《鲁宾逊漂流记》、《雾都孤儿》等,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2.5 课外延伸阅读,激发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有代表性的课外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看课外书籍,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正确的引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課外书,和学生分享一些经典的作品,然后让学生加以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课外书籍的求知欲,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李平心五勤读书法》中的经典语段:“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是五勤,即勤读书、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房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要可能到达之处,都有存在着纸片的小盒子,是他平时投放读书的笔记、摘录的聚宝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归类、整理研究,写成了《甲骨文、金文札记》”,让学生通过对李平心阅读方法的了解,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必然能够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根.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9):18-19.
[2]代淑欣.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情感读本,2015,(11):40-41.
[3]邱颖仪.浅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3,(7):25-26.
[4]周妙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5):50-51.
[5]周燕霞.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与构建[J].语数外学习(小学语文教学),2014,(8):28-29.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3-0047-03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更是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关键阶段,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里程碑,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六年级语文这个衔接阶段的教学,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1 当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现在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没有彻底的根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思想僵化,不改变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深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自己思想古板,也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因此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非常模糊,理解不深、认识不足,还是依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1],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也难以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1.2 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具体教学情况来看,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在这样层次分明的学习中,水平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大多数,真正出类拔萃的学生甚少。 大部分学生并不是自身智力不足,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思维较活跃,头脑也很灵活,但就是因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他们只能是被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渴望得不到实现,从而间接或直接地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1.3 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意识,教师通常都是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灵活性及应用性重点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教师必须要面对应试教育中升学率的压力,在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敢进行彻底的改变,只能轻微的向前摸索,达到两方面较为平衡状态,但这样依然死板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直接导致学生不配合教学的实施[2]。
2 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这些方法在语文课堂上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相比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特有的一些天性在他们身上依然有展现,如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等,正因为他们具备着这些特点,更加便于教师开展情境教学[3]。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在春节的时候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还记忆非常深刻,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都有一些什么习俗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做好课前导人,这样当正式学习课文时,就不会与课文产生距离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将会更加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更加轻松活泼,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因此,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4]。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学习过程中,该组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调查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拘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做好知识學习的指引者,抛砖引玉,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自己所见到的一些有趣的民风民俗讲给学生听,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开口交流,如藏族地区的转山、藏历新年的庆祝仪式、傣族的泼水节等,然后再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一些障碍,这样就会使学生开动脑筋,翻阅资料,得出如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还让学生更加自信,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比较高;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沉闷无趣,学生就会厌烦学习。基于这样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选择,这样将会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几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教学法”,在阅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特点”。再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这个童话故事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其他的一些童话故事进行对比,尽量让学生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4 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也缺乏激情,但是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5]。在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口语交际”的活动,课后也有不少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实践才能够完成的练习,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一组课文里都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在班级里开展外国名著阅读的主题班会,如《鲁宾逊漂流记》、《雾都孤儿》等,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2.5 课外延伸阅读,激发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有代表性的课外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看课外书籍,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正确的引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課外书,和学生分享一些经典的作品,然后让学生加以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课外书籍的求知欲,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李平心五勤读书法》中的经典语段:“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是五勤,即勤读书、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房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要可能到达之处,都有存在着纸片的小盒子,是他平时投放读书的笔记、摘录的聚宝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归类、整理研究,写成了《甲骨文、金文札记》”,让学生通过对李平心阅读方法的了解,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必然能够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根.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9):18-19.
[2]代淑欣.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情感读本,2015,(11):40-41.
[3]邱颖仪.浅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3,(7):25-26.
[4]周妙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5):50-51.
[5]周燕霞.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与构建[J].语数外学习(小学语文教学),2014,(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