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天天来”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的某一天,天气开始转热,我担心88岁老母亲的身体状况,打电话关心一下。在响铃十数声之后,母亲接了电话。我问她在哪儿,她说:“我就在这里啊。”声音像是回答来自对面山腰的问话那般嘹亮。我便知道她说的“这里”,是她天天会走走看看的一小块儿溪边旱田—她取名为“天天来”的休息工寮。
  1995年,母亲与姑妈短暂地拥有过一大块儿小米田,在栽种一年并喜获丰收后,原田主收回了那原本荒芜的旱田。于是,母亲与姑妈在那块旱田左侧的溪边荒地又各自开辟了一小块旱田,种些小米、花生、蔬菜、瓜果。一方面当成休闲,打发时间;一方面缅怀早年务农的辛苦生活,顺便充实家庭口粮。当时母亲还雇人搭建了一座工寮,既可以用来休息小聚,同时也可以储藏工具杂物。
  她给工寮以及旱田取了一个名字叫“天天来”。母亲在“天天来”养过几回鸡,先后种过高粱、小米、玉米、落花生、南瓜、生姜,还有十数种果树与蔬菜。后来姑妈因老迈不再参与务农,农田被山风、泥石流摧毁过好几次,养的鸡屡屡被偷,甚至连蔬菜都有人定时趁夜帮她“收割”。母亲总是在一阵咕哝之后,自己一个人又继续开垦恢复田园,继续养鸡、种菜、种杂粮。我们兄弟姐妹八人散居外乡,也只能劝她别过劳,却无法参与她的劳动,我甚至好些年没有踏进那片离老家只有不到100米的溪边旱田。我总觉得那是母亲的田园,那些农活儿不是我所擅长的,我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任何乐趣。
  前些年母亲开刀做手术,在我的住处待了十几天。回村后,她要我陪着去“天天来”巡视一番。旱田里已经长出不少杂草,木瓜树上几颗熟黄的果子被鸟啄食过半,桑葚熟果掉了一地。菜园里有几种我叫不出名字的青菜,跟杂草竞争竟也长得理直气壮,而香蕉树上正垂着一挂黄熟的香蕉。我正研究如何割下那一挂香蕉,却发现田地外的溪边有几只猕猴走来,看见我站在香蕉树旁,忽然停了下来,然后慌张地回头找了棵树爬上去。那情景令我大感开心,这可是我大半辈子以来第一次抢在猴子之前发现熟香蕉。母亲忽然哼起了歌谣,这里拔两根草,那里拨正几根歪塌的篱笆柱子,尽管大病初愈,身体尚虚弱,神情却十分愉悦。
  我忽然理解了“天天来”对母亲的意义。就像她在电话里说的,她只有在“天天来”才能不想东想西地忧心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她不一定要种什么,只要有种子,便要试着种,好好地观察、见证农作物成长,能卖钱就卖钱,被偷了,就当是救济。也不一定要工作多久,她一个人,一整个白天的时间,累了就休息,饿了自己煮东西吃。在树荫下吹着凉风,脑海中源源不断地浮现从小学的歌谣,她可以完全不理會外在世界的纷乱,兀自平静心安。
  那是独属于她的私密空间,一个完全由她打造的、不拘形式的小小私人世界。
  母亲有“天天来”,年少时的我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天天来”一旁的小溪,收藏着我的童年时光,也曾成为我的小小桃花源。
  这是一条终年流淌不息的溪流,是村民洗衣、梳洗的地方,也是小孩子们戏水、游泳、玩耍的游乐园。村里的老人经常来这里采割生长在溪边的琼麻,在溪水中拍打揉洗,制成琼麻线。
  这条小溪的上游,地势的落差较大,溪水中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星罗棋布。水流在石块间奔涌,或被分割成细长的瀑布,或从石缝间迸出,形成一个个水量充沛的小水潭。在那里,蝌蚪聚集,蚂蟥暗伏,毛蟹在水底石块间找寻食物,偶尔爬上露出水面的石头盘踞、观望。被这些小动物吸引着,蛇来了,食蟹獴来了,探险的我们也来了—这里成了整条溪流最热闹的区域。从这里再往上走,地势更陡,阳光却忽然明媚起来。几处不断渗出的水流,涓滴成串往下流淌。流经之处长满了翠绿的水生苔,以及诸多我始终叫不出名字的低矮植物。
  这条小溪曾经如此鲜活,在我心里,它不逊于那些名江大川。可惜,1971年的一场泥石流,将小溪变成了一条干涸的溪床。
  母亲有自己的“天天来”,我想,人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天天来”。母亲已经去世了,祈愿母亲的在天之灵如在“天天来”时那样快活。
其他文献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离家20里开外的益店上学,贫困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那时,母亲已经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虽然务农是一把好手,耕田扶犁,撒种收割,样样能行,但对儿子的衣着穿戴,他无能为力。每到春暖花开,衣裳换季,我只能穿上亲戚送我的那件不大合身的旧衣服,直到落叶纷纷。的确良质地的衣服,大热天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整个夏天,我身上长满了痱子。  那年学校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
期刊
一  “天姥山怎么去?”我站在大佛寺前一棵老梧桐树下问路人。明亮的早晨,梧桐阔大的黄叶上缀着露水,秋风一起,举向空中的枝叶哗哗响着,摇曳出斑驳的光点。  “天姥山?”老太太摇摇头,“我不晓得。”  “天姥山在哪儿?”这回我挑了一个清瘦的老先生问。  “喏,远处,这边,那边,还有那边……”顺着老先生的手,我的目光越过城市高楼,越过被晨曦打亮的楼顶,落到一抹黛色的、隐现于云雾中的山上。  “我怎么才能
期刊
1  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摔进坑里,就不要坐地讨说法了,赶紧拍拍屁股爬起来吧。不平则鸣,很多人遇到不公的事情,第一反应是“讨个说法”。但我总觉得,在“讨个说法”前,多少还是要评估一下“沉没成本”的。人生有限,少在无谓之事上浪费精力。 2  不要太闲:  人一旦太闲,就容易生出一些是非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碎片化的时间,尝试以“多线程”的模式同步去做两件事情,不管最终效果如何
期刊
一个老头儿,走在牛后头,和牛一般高。他晴天放牛,雨天也放牛,牛吃草,他砍柴。他跟牛说话,牛只顾吃草,偶尔也“哞”一声,他笑一笑。好像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有年春天,一头老牛不行了,儿子说请人明天来杀了卖肉。他不同意,但也挡不住儿子,他说要让牛再吃一回青草,便赶牛上山了。他跟牛说:“我老了,你也老了,都不中用了。他们想卖你的肉,我拦不住……”他流眼泪,牛的眼睛也湿漉漉的,伸着舌头舔他的手。然后,牛慢慢
期刊
李洱 著  类型: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一部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作品。小说语言生动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鲜明,被誉为“中国乡村社会寓言”。本书荣获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根据本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第3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文城  余華 著  类型:小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这一回的作品不只在时空上进行
期刊
一  1986年,我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听我妈说,她怀我的时候老想吃酸的,肚子又尖尖的,爸妈便以为要生儿子,都高兴坏了。我爸来自农村,三代单传,就想要儿子;我妈呢,觉得儿子能顶事,也想要个儿子。两人准备了好多适合男孩的小衣服和小玩具。谁知生完一看,是个女孩,他俩特别失望。  我上小学之前的日子是最快乐的,爸妈虽然偶尔也感慨一下没儿子的遗憾,但家里只要有点儿好吃的、好喝的,他们都会给我。我妈
期刊
在短视频世界里,一些人最真实、最鲜活的烟火日常,却是其他人眼中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世界。孩子的成长、跳广场舞的姿态、骑行路上的风景、过年回家的见闻、与父母相处的温情和矛盾……零零散散的生活片段,构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生活的记录和表达。  而这些记录中的大多数只是灵光闪现的片段,是随兴所至的表达,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乐于持续拍摄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闻,独特的主题和内容就像一部连续剧,也
期刊
“人生太閑,则别念窃生”—春天是个让人没办法矜持的季节,于是,我领着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入山游玩。  小姑娘们是我的忘年交闺密。她们有着残缺的原生家庭,像小兽一样忧郁而又张牙舞爪,戒备、疏离又恐慌。这使我想起女儿小初,她面对陌生人的闯入,会是如何的不安与惶恐?我多希望我的小初快乐安好,永远恣意,永远被包容、被善待。  一路上,我跟小闺密们讲,《山海经》里的许多奇物有神奇的功效,吃了可治心情不好、夫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