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在實际的小学教学活动中,阅读课堂教学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弱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积累,发展自身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分类号】G623.23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交流合作的密切性,而交流合作又需要依靠语言进行沟通,因此可以说,良好的语言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想要成长就需要不断学习。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人们无论学习某项新技术、了解社会动态都离不开对资料的阅读,对汉语的使用。汉语已经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必要能力,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更成为了时代发展对小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就是通过书面的语言,使人们认识一定客观事物的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阅读和思考,从字里行间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提起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辩论的形式,探讨在实际生活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情况的运用区别与结果。使得两种不同的抽象态度在学生们的探讨下变得栩栩如生,增加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保证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组成词,词连成句,句汇成文,文章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对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平平淡淡阅读一两遍就草草了事,而应该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课文,从中找出所需要的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开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句话了解到故事的发生时间,以及话中透漏出的浓浓的悲凉基调。而最后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魅力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里的两个“曾经”指的是在火柴中产生的幻象,而两个“幸福”又有着不同的意义,前面的“幸福”是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好幻象中死去的,所以是幸福的;后面的“幸福”是因为小女孩死后再也不会感觉到寒冷、饥饿和痛苦了,是彻底的幸福。认真体味这几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压抑在作者心头的满腔悲愤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对文章思想的理解。
(三)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只有通过自身情感思维的活动,才能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养成自身的个性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让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要是放在现在社会,还有比诸葛亮这个方法更加容易得到箭的吗?”通过把课文中的问题现实化,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立足于现实,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对比中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和果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朗读关于借箭过程的段落,把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这种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的方法,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训练而言的,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通过对课外内容的深处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对课内训练有着丰富和深化的重要作用。由于课外阅读书籍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文本选择的正确性;同时,教师也要围绕年级段的阅读要求,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保证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并真正达到阅读能力自我构建的过程。
课外阅读不必同课内阅读那样对学生有过多要求,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研究阅读。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将有用的名人名言、谚语、优美句段等摘抄下来,真正使学生达到阅读积累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小学语文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其实施过程属于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种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3):74.
[2] 李素芳.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2(28): 51.
[3] 王晓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5): 65.
[4] 张德忠.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意义[J]. 新课程(教师). 2010(07): 92-9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分类号】G623.23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交流合作的密切性,而交流合作又需要依靠语言进行沟通,因此可以说,良好的语言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想要成长就需要不断学习。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人们无论学习某项新技术、了解社会动态都离不开对资料的阅读,对汉语的使用。汉语已经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必要能力,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更成为了时代发展对小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就是通过书面的语言,使人们认识一定客观事物的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阅读和思考,从字里行间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提起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辩论的形式,探讨在实际生活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情况的运用区别与结果。使得两种不同的抽象态度在学生们的探讨下变得栩栩如生,增加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保证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组成词,词连成句,句汇成文,文章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对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平平淡淡阅读一两遍就草草了事,而应该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理解课文,从中找出所需要的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开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句话了解到故事的发生时间,以及话中透漏出的浓浓的悲凉基调。而最后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魅力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里的两个“曾经”指的是在火柴中产生的幻象,而两个“幸福”又有着不同的意义,前面的“幸福”是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好幻象中死去的,所以是幸福的;后面的“幸福”是因为小女孩死后再也不会感觉到寒冷、饥饿和痛苦了,是彻底的幸福。认真体味这几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压抑在作者心头的满腔悲愤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对文章思想的理解。
(三)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只有通过自身情感思维的活动,才能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养成自身的个性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让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要是放在现在社会,还有比诸葛亮这个方法更加容易得到箭的吗?”通过把课文中的问题现实化,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立足于现实,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对比中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和果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朗读关于借箭过程的段落,把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这种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的方法,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训练而言的,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通过对课外内容的深处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对课内训练有着丰富和深化的重要作用。由于课外阅读书籍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文本选择的正确性;同时,教师也要围绕年级段的阅读要求,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保证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并真正达到阅读能力自我构建的过程。
课外阅读不必同课内阅读那样对学生有过多要求,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研究阅读。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将有用的名人名言、谚语、优美句段等摘抄下来,真正使学生达到阅读积累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小学语文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其实施过程属于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种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3):74.
[2] 李素芳.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2(28): 51.
[3] 王晓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5): 65.
[4] 张德忠.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意义[J]. 新课程(教师). 2010(07):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