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西南解放后,各种新旧政治势力并存导致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同时,严峻的粮食形势考验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民党政权崩溃之后,当时在大西南,党和人民政府所面临的粮食紧缺形势已关系到能不能安定社会并在大西南站稳脚跟的问题。而川南是土匪暴乱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征粮工作的重点区域,对于川南征粮工作展开的形势、征粮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必要性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于对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的研究,增强对于征粮工作背景的认识。
[关键词]建国初期;川南征粮;背景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兵团作战结束之后,人民政权相继在各地建立。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西南地区需要政府供应粮食的人口迅速增加,粮食的需求量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在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近百万部队解放大西南后,摆在共产党人和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后来回忆,我们去西南,头一个遇到的困难是部队的供应问题,是吃饭问题。我们要维持原有的工业基础,工人要吃饭,这相当于二十万解放军的开支,同时还要接受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二十万旧人员,这相当于六十万部队的开支,进入西南的60万解放军部队,等待收编安置的90万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国家机关团体、文教卫生及企业职工约60万人,都需要人民政府供应粮食。此外,作为主粮区,西南地区还要完成中央要求提供战略机动粮的任务以及为解放军部队进入西藏提供后勤支持,因而使得西南地区的征粮任务显得十分迫切。为此,毛泽东于1950年4月1日,说:“宜集不宜散,宜养不宜赶”邓小平在向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成功解决200余万人的粮食问题,已经成为西南局当前的重要工作。粮食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仅无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必将影响剿匪、工业恢复、社会经济建设等工作的展开。因此,邓小平及西南局高度重视把粮食问题,并将粮食问题提高到稳定西南社会、巩固政权的高度。在各项指示中明确提出:解决西南地区粮食问题的办法,是依靠党、政、军各方面力量、发动人民群众,及时组织征粮工作队,到广大农村地区去以地主、富农为主要征粮对象,开展征粮工作,以便尽快解决粮食问题。从1949年12月开始到1950年底,在西南局的统一领导下展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征粮工作。
征粮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949年底,西南地区的大规模解放作战基本结束,但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形势却十分严峻。民国以来四川从未统一过,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实现了对四川的统一,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对于农民的剥削十分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加之,西南地区是全国最后一个解放的地区,各种社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同时,西南解放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没有把敌人的力量打碎,所以社会很快安定了。但也正因为几十万人起义,整个西南的封建势力还原封原样地保留着。大西南解放之初,对国民党部队作战的结束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更加复杂和繁重的工作是:在完成城市接管任务后,尽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打破农村地区旧有的封建社会秩序,完成社会的转型及稳定进而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系列工作的进行都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建国初期的川南征粮就是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前后持续近一年时间,但却对川南和四川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首先,征粮工作是开展川南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征粮工作是川南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突破口。最后,征粮工作是对新生川南人民政权工作能力的一场考验。
西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在中央政权不稳以及战争时期都存在十分严重的匪患。1949年12月之后,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希望继续利用西南地区的众多土匪及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复杂的地理条件,继续与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敌并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众多原国民党起义部队也不断发动叛逃,进一步加剧了西南局势的不稳定。川南是这场土匪暴乱的重灾区之一,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的领导下,驻川南的二野10军28师、29师、30师、16军48师和地方部队、征粮工作队、剿匪联防自卫队一起,在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开展工作。可见,新生的人民政权要安定社会恢复经济就必须首先解决严重的匪患问题,而匪患的解决则必须要依靠粮食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剿匪部队、前国民政府待安置人员、学生等提供粮食和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为18军(曾驻川南地区)进藏部队提供粮食,这些因素都要求川南地区迅速展开征粮工作。因此,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粮食产量相对较高的川南地区成为建国初期西南征粮工作的重点区域,征粮任务也相对繁重。川南地区匪患的猖獗、征粮任务的繁重、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共同导致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解决川南匪患是开展征粮工作的先决条件,而征粮工作也为川南剿匪提供物资基础。其次,社会稳定和征粮工作的顺利开展相辅相成。最后,征粮任务的繁重加大了征粮工作的难度。
川南地区粮食危机严重。川南南临云贵高原,北接成都平原,西连重庆,西通大小凉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区多为丘陵,滔滔长江穿流于南,大渡河、岷江、金沙江、沱江、赤水河交汇其间,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然而,素称富饶的川南,在国民党政府长期统治下,许多工商业被迫停工倒闭,农村经济濒临破产。解放前夕,由于一批国民党官员大量抛售、盗卖国家粮食,加之溃军沿途大肆掠夺,国库存粮损失殆尽,以致全区潜伏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川南地区粮食需求迫切。四川解放时,全川境内接收国民党政府田粮机构的存粮和部队缴获的粮食,仅有1.75吨。川南地区的粮食形势也十分严峻,富裕的川南地区,此时却面临无粮的尴尬困境。1949年12月在18军及其他部队的进攻下,川南获得解放。为支持解放军顺利完成解放大西南的历史重任,在物资上保障川南地区新生的人民政权、各级作战部队、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供给,切实执行中央以及西南局关于“包下来”的政策,解决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大量人员的吃饭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平抑物价,也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因此,征收公粮是人民政权建立后面临的一项极其艰巨极为迫切的任务。川南地区征粮任务繁重而艰巨。1949年12月刚刚取得解放的川南地区面临严峻的粮食形势。在接管川南后,立即指示各地党委和政府,解放后二三个月内的中心任务是筹粮。所以,建国初期川南地区的征粮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黎明时的较量》编撰委员会编:《黎明时的较量——进军西南、川南及西南剿匪征粮斗争纪实》,内部图书准印证:川宜内图准(96)字第102号,1996年10月第1版.
[3]杨超主编.《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李建华(1987—),男,汉族,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
[关键词]建国初期;川南征粮;背景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兵团作战结束之后,人民政权相继在各地建立。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西南地区需要政府供应粮食的人口迅速增加,粮食的需求量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在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近百万部队解放大西南后,摆在共产党人和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后来回忆,我们去西南,头一个遇到的困难是部队的供应问题,是吃饭问题。我们要维持原有的工业基础,工人要吃饭,这相当于二十万解放军的开支,同时还要接受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二十万旧人员,这相当于六十万部队的开支,进入西南的60万解放军部队,等待收编安置的90万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国家机关团体、文教卫生及企业职工约60万人,都需要人民政府供应粮食。此外,作为主粮区,西南地区还要完成中央要求提供战略机动粮的任务以及为解放军部队进入西藏提供后勤支持,因而使得西南地区的征粮任务显得十分迫切。为此,毛泽东于1950年4月1日,说:“宜集不宜散,宜养不宜赶”邓小平在向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成功解决200余万人的粮食问题,已经成为西南局当前的重要工作。粮食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仅无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必将影响剿匪、工业恢复、社会经济建设等工作的展开。因此,邓小平及西南局高度重视把粮食问题,并将粮食问题提高到稳定西南社会、巩固政权的高度。在各项指示中明确提出:解决西南地区粮食问题的办法,是依靠党、政、军各方面力量、发动人民群众,及时组织征粮工作队,到广大农村地区去以地主、富农为主要征粮对象,开展征粮工作,以便尽快解决粮食问题。从1949年12月开始到1950年底,在西南局的统一领导下展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征粮工作。
征粮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949年底,西南地区的大规模解放作战基本结束,但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形势却十分严峻。民国以来四川从未统一过,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实现了对四川的统一,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对于农民的剥削十分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加之,西南地区是全国最后一个解放的地区,各种社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同时,西南解放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没有把敌人的力量打碎,所以社会很快安定了。但也正因为几十万人起义,整个西南的封建势力还原封原样地保留着。大西南解放之初,对国民党部队作战的结束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更加复杂和繁重的工作是:在完成城市接管任务后,尽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打破农村地区旧有的封建社会秩序,完成社会的转型及稳定进而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系列工作的进行都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建国初期的川南征粮就是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前后持续近一年时间,但却对川南和四川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首先,征粮工作是开展川南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征粮工作是川南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突破口。最后,征粮工作是对新生川南人民政权工作能力的一场考验。
西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在中央政权不稳以及战争时期都存在十分严重的匪患。1949年12月之后,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希望继续利用西南地区的众多土匪及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复杂的地理条件,继续与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敌并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众多原国民党起义部队也不断发动叛逃,进一步加剧了西南局势的不稳定。川南是这场土匪暴乱的重灾区之一,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的领导下,驻川南的二野10军28师、29师、30师、16军48师和地方部队、征粮工作队、剿匪联防自卫队一起,在地方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开展工作。可见,新生的人民政权要安定社会恢复经济就必须首先解决严重的匪患问题,而匪患的解决则必须要依靠粮食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剿匪部队、前国民政府待安置人员、学生等提供粮食和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为18军(曾驻川南地区)进藏部队提供粮食,这些因素都要求川南地区迅速展开征粮工作。因此,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粮食产量相对较高的川南地区成为建国初期西南征粮工作的重点区域,征粮任务也相对繁重。川南地区匪患的猖獗、征粮任务的繁重、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共同导致建国初期川南征粮工作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解决川南匪患是开展征粮工作的先决条件,而征粮工作也为川南剿匪提供物资基础。其次,社会稳定和征粮工作的顺利开展相辅相成。最后,征粮任务的繁重加大了征粮工作的难度。
川南地区粮食危机严重。川南南临云贵高原,北接成都平原,西连重庆,西通大小凉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区多为丘陵,滔滔长江穿流于南,大渡河、岷江、金沙江、沱江、赤水河交汇其间,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然而,素称富饶的川南,在国民党政府长期统治下,许多工商业被迫停工倒闭,农村经济濒临破产。解放前夕,由于一批国民党官员大量抛售、盗卖国家粮食,加之溃军沿途大肆掠夺,国库存粮损失殆尽,以致全区潜伏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川南地区粮食需求迫切。四川解放时,全川境内接收国民党政府田粮机构的存粮和部队缴获的粮食,仅有1.75吨。川南地区的粮食形势也十分严峻,富裕的川南地区,此时却面临无粮的尴尬困境。1949年12月在18军及其他部队的进攻下,川南获得解放。为支持解放军顺利完成解放大西南的历史重任,在物资上保障川南地区新生的人民政权、各级作战部队、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供给,切实执行中央以及西南局关于“包下来”的政策,解决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大量人员的吃饭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平抑物价,也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因此,征收公粮是人民政权建立后面临的一项极其艰巨极为迫切的任务。川南地区征粮任务繁重而艰巨。1949年12月刚刚取得解放的川南地区面临严峻的粮食形势。在接管川南后,立即指示各地党委和政府,解放后二三个月内的中心任务是筹粮。所以,建国初期川南地区的征粮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黎明时的较量》编撰委员会编:《黎明时的较量——进军西南、川南及西南剿匪征粮斗争纪实》,内部图书准印证:川宜内图准(96)字第102号,1996年10月第1版.
[3]杨超主编.《当代四川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李建华(1987—),男,汉族,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