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鞭子的主人(寓言·外二则)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有位秀才很喜欢猴子,他从耍猴艺人那里买来了两只猴子,一只叫猴大,一只叫猴二。
  秀才把两只猴子领进家以后,整日像宾客一样对待,好吃好喝,热情温和,关怀备至。
  一段时间下来。猴二便瞧不起主人了.不仅连起码的礼貌不讲,而且经常亵慢奚落秀才。
  这一天,秀才抚摸着猴二的脑袋,关切地说:“看看,身上的毛已经脏乱了,让我给你洗刷洗刷吧。”
  猴二把秀才猛地一推,阴阳怪气地说:“谁稀罕你瞎摆弄!”
  “哎呦,妈来……”秀才摔倒在地,仰面朝天,痛得直叫唤。
  猴大连忙跑过来。扶起秀才,安慰道:“主人,对不起,别生气,都是猴二不懂事,”
  猴二在一旁居然咯咯地笑了起来,并且对猴大说:“什么对不起,什么别生气,什么不懂事,我就喜欢听他喊‘妈来’……”
  猴大打断猴二的话,没好气地说:“对主人,不可以无礼放肆!从前的主人,手中一天到晚提着鞭子,动不动就抽打我们,那时候你规矩老实得像小绵羊一样;而今,主人对我们又平易又厚道,你反倒欺负起主人来了,太不知好歹。”
  猴二说:“我看他。一点都不像个主人。”
  猴大说:“他明明是我们的主人。怎么不像呢?”
  猴二说:“鞭子是主人的象征,他从来不提鞭子,算什么主人?”
  “唉——”猴大长叹一声,无奈地说:“猴二呀,看来,你生就是个挨鞭子的料子。”
  害群的千里马
  主人家有红、白、黑、花四匹驮粮马。它们每天进城驮粮。一块儿起程。一块儿回家,一块儿进食,一块儿休息。而且每天都驮两趟,每趟都驮100斤,谁也不比谁多跑一趟多驮一斤。它们相互间和和气气,亲亲热热。关系十分融洽。
  有一次,花马多驮了20斤,立即引起了三个同事的强烈不满。
  红马说:“花鬼出风头。想让我们难堪。”
  白马说:“花鬼有本事,粮食全让它一个驮吧。”
  黑马附和道:“对。咱们三个躺倒不干,让花鬼一个逞能去。”
  红、白、黑三匹马真的躺倒不干了,全都请了病假。花马不分昼夜地干,把它们三个的活儿全干了下来。
  红、白、黑三匹马装病停工不干事,天天轮流到主人那里造谣言告黑状:
  “我们三个硬是让花马气病的。”
  “花马欺人太甚,一天到晚不让人安生。”
  “花马经常背地里咒骂主人。”
  “花马好吃懒干。”
  “花马伪装积极。”
  “花马是害群之马。”
  结果。主人综合归纳多数意见,认定花马是害群之马,必须清除。于是,主人很快把花马廉价卖给了一个叫伯乐的老者。
  最终,花马在伯乐培养之下,显露出了千里马的本色。
  两支登山队
  甲乙两支实力相当的登山队约定进行一次登山比赛,甲队从山北坡向上爬,乙队从山南坡向上爬。约定谁先在山顶插上旗谁胜。
  甲队以“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为宗旨,一字橫排,向山上平移。出左腿时,大家共同出左腿;迈右脚时,大家共同迈右脚;擦汗,全员一块儿掏毛巾;喝水,集体一起举水壶。
  有一个队员先行了两步,队长当即命令全体队员停止前进,就地整风,批判“风头主义”“个人主义”。
  有一个队员走不动了,全体队员原地休息等候。
  乙队则不拘形式,
  自由攀登,鼓励支持能者先上。两名队员早早地登上了山顶,插起了旗幟。
  甲队队员在半山腰望见了山顶上迎风招展的旗帜。纷纷丧气地说:
  “别爬了。我们输了!”
  “真丢人,我们连一半都没爬!”
  甲队队长却沾沾自喜地说:“输?输算什么!重要的是风格,我们队的步调多么一致啊!”
其他文献
我在园子里种了一棵月季一棵腊梅,长得很茂。我常把吃剩的肉、鱼等隔夜菜当作“荤肥”埋进两棵树的根部想让它们腐烂了给植物补充营养。可每次,第二天就发现树根的土被挖出了深深的洞,“荤肥”被偷盗一空。几次以后,我晓得一定是猫们干的。杜区里有很多流浪猫,它们也需要生存呀。我就不再把剩下的荤菜当肥料施,干脆把它们放在盆子里供作猫们的免费自助餐。果然,翌日,盆子里的剩菜“销售”一空,我很开心。  社区里有业主讨
期刊
富有是什么?富有可以是拥有富丽堂皇的住宅、别致精美的花园、豪华雅致的潜艇,也可以是仅有简陋却也安静的茅屋、狭小却可观星的院落、门前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  不一样的人,崇尚不一样的富有。  我所崇尚的富有,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因为它与生命相关。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陶渊明的富有,即在于拥有田园之美、自然之趣,以及由此映照出来的生命的富有。  生命的富有,并非显耀荣华,除非这荣华耀自心灵深处。  陶渊
期刊
最近这两年,老爸和老妈相继退休,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我和姐姐唯恐他们会因此陷入失落,于是费尽心思、各种计划,想让他们能拥有幸福的晚年。  姐姐在南方上大学时和姐夫相识相恋,婚后她就留在当地生活,小夫妻共同打拼了几年之后,按揭了一套临海的房子。拿到钥匙的第一天,姐姐就兴致勃勃给爸妈打电话,极力邀请他们去住:“我们上班的地方离家远,只有周末才回家,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你们来住,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大海,
期刊
已故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国史》中说:19世纪的鸦片贸易是“近代史上为时最久的、最有系统的犯罪行为”。此乃不刊之论矣!  清廷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思联络外邦。自然也就不主张通商贸易。在外邦频频“叩门”的情形下,清廷出于“施恩”予以“抚绥”,设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外国人仅可在广州十三行做买卖。(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后才有“五口通商”)在通商贸易中,真正腐蚀中国社会的洋货是鸦片,如18
期刊
几何学上的直线有着无法描述的纤细苗条,在教科书上,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她,却无法测量得它的宽度。但现实中的直线却粗细胖瘦千姿百态,她的腰可以粗如屎篁(从前厕所里贮粪便的巨型木桶),也可以纤如楚王宫中的小蛮腰。甚至细如发丝。因此,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得精通的直线知识,拿到现实世界使用。便傻了眼。何况我们古代的儒生只钻研“四书五经”。几乎不碰几何——安徽桐城县令(姑且叫他卫流铭)便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康熙年
期刊
切开一只从老家抱回的大南瓜,丝丝缕缕的瓤儿粘着白亮的瓜籽,赫然眼前,与艳黄的瓜肉一起,向我炫耀:我很甜哦!果然,熬好的南瓜粥不仅色浓味香,喝一碗,更是甜在心尖。  经验驱我吆喝女儿:快来和我一起掏瓜籽,晾干收好,待来年,咱们种几蓬甜南瓜!女儿不以为然:种瓜?往哪儿种?是啊,住城里,哪儿有地?我笃定地说:那,来年带你回老家,种到山脚下!女儿立时兴奋地与我一起掏完、洗净、晾好,一颗一颗数着南瓜籽,眼里
期刊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其编纂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如此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导愚”“适俗”“习之不厌,传之可久”,今读之,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玉工得到一大块白玉,欣喜若狂,他立即动手雕琢玉佩。在雕琢玉佩的过程中,玉工思绪万千,琢磨起白玉的价值与玉佩的价格。白玉无瑕,自然价值连城,如果能打磨掉玉石上的天然瑕疵,玉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玉工暗自欢喜,停止雕琢,自鸣得意,哼着小曲,用力打磨玉石中间的瑕疵,磨着磨着,咔嚓一声,玉石碎了,碎得不成样子,变成毫无利用价值的石渣。  狗看外人低  看门狗冒犯贵客,被来客的保镖暴打,被主子责骂,被老猫讥笑
期刊
常常有人讥笑他人对什么问题只是一知半解。听他们的话语,一个人无知无解没有什么,甚至是可爱的,有一知半解反而是可笑的。性急的听了他们的话,恨不得立即将仅有的一点知与解从脑子里赶走。  然而,一个有一知半解的人就真的那么可笑吗?  我的一个邻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说他对医学一知半解。那就是恭维了他。也不是说对医学一无所知,比如,他还知道中风后一定要抓紧黄金八小时(不是听医生说的,不是从书上看到的,是在晨
期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生动鲜活的民间艺术,向来被誉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的“根”和“魂”。但是,“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对于这些积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由乡野中消失无踪”。从1986年起,画家杨先让率领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从黄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