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林多喜二是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的代表者之一,他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依据,描写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工人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被压迫的生活状态,从而上升到个人意识觉醒、阶级意识的觉醒及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小林创作了很多具有无产阶级文学显著特质的作品,本文以他的代表作《防雪林》和《蟹工船》为中心,剖析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与特色。
【关键词】 阶级意识;个体斗争;团体斗争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34-02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背景
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日本产业革命的进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业工人队伍随之迅速壮大,形成了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与此同时,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日本,日本社会思潮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变迁,有识的社会主义们组织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社团,并纷纷开展社会主义运动。但在初期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只是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得到进一步传播,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逐步开展,同时也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上的新道路。此时,社会主义小说,工人文学杂志等反映了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想的新倾向,无产阶级文学作为“革命的文学”开始发展壮大。
小林多喜二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旗手在当时的文坛极为活跃,《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不在地主》《蟹工船》《论党的生活》等等都是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银行工作的闲暇之余,小林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并自己摸索写作。在北海道工作的他亲眼目睹了下层农民劳动者的生活惨状,对和自己一样出身贫苦和生活不幸的农民产生了怜悯之情。因此,他的写作主题也由最初的学生生活和恋爱问题转向社会矛盾问题。特别是在叶山嘉树等无产阶级文学者的作品影响下,小林加入了劳农艺术家联盟,参加了党内各种活动,在《战旗》上发表了有关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惨状和反抗地主,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文学作品,也因此遭到检举,逮捕甚至杀害。
二、阶级斗争思想从萌芽到觉醒
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作家很多,小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广受大家的喜爱和研究。《防雪林》是小林多喜二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题材,描写了当时贫穷农民生活的恶劣生活环境,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及没有理论及组织引导的农民个体抗争情形。在文章中,有段描写主人翁源吉家的话,“台所は土間になっており、それがすぐ馬小屋に続いていた。だから何時でも馬小屋の匂いが家に直接にはいてきた。夏など、それが熟れて、ムンムンした。馬小屋の大きな蝿が、沢山かたまってとんできた”。简短的文字中透露出人马同居,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在屋里乱飞的景象,隔着这几行字,仅仅是想象一下那湿热的蒸汽,畜粪的味道弥漫着整个屋子就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然而,源吉只是众多穷苦农民的代表者,当地无数农民都过这如此般的生活。作者就是通过农民的极贫生活状况的描写来控诉地主的奢华生活,同样出身贫苦的小林,对这些农民极富同情心,这也是他为什么投身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原因。
在《防雪林》中,阶级观念和斗争十分强烈。例如,文章中描写了校长先生作为农民阶级意识的启蒙者,在学校举行演讲,支援佃户斗争。然而最典型的描写在于对主人公源吉性格和行为的描写,极具敏感观察力的主人公源吉在校长先生的启发下,最先发出了从地主手里夺取田地的声音。并且,在农民在遭到警察的打压后,极具思想力的他认识到了所谓的社会制度都是维护有钱人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穷人的敌人。正是源吉有了这样的意识觉醒,才有了后来以芳的死亡为导火索的放火事件。虽说这次的放火事件被作者和研究者们称为“原始人”的行为,无规模无组织可言,但可以说是农民阶级迈出了抗争的第一步。主人公在进行放火时的心理行为我们可以揣摩一二,他对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放火行为并没有进行深思熟虑。首先他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采取这一行为,也没有思考过这一行为到底会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带来什么或者改变什么,也许就是一时之间仅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抗争办法。无疑,这一简单粗暴的放火行为无法改变农民的本质生活,并且也不符合无产阶级运动发展的本质。但这个“原始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农民抗争的新起点,主人公在放火后说出的“まだ足りないぞ、畜生”,便是最好的印证。
相比之下,而在小林后期成熟作品《蟹工船》中,同样也描写到了受压榨受欺凌,生活在最底层最黑暗的农民,工人,学生等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劳动者。在“博光丸”这个没有劳动法管制的真空地带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使劳动者苦不堪言,劳动者们从初期忍耐不反抗,渐渐地在日常的交流中露出不满和愤恨。最后,明知有海啸和暴风雨还被下令出海,以及同伴失踪死亡的警钟下,劳动者们开始愤怒,渐渐形成了有意识地自发性的团体罢工反抗,虽然初次反抗活动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后来又毫无畏惧的再一次进行了抗争活动,并且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得胜利。此时小林笔下的劳动者有了更深一步的意识觉醒,这群联合反抗的劳动者们深刻认识到他们是没有伙伴和后盾的,他们渐渐认识到了“组织”,“共同抗争”的重要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活下去。于是才有了这些没有正式组织的劳动者们本能地团结一致一起多次进行罢工,甚至反逼和殴打压榨者浅川的行为。从《防雪林》中源吉的个人反抗意识萌芽到《蟹工船》的工人觉醒组织集体斗争,这一过程无疑是无产阶级文学在思想上和创作上取得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三、从个人抗争到团体斗争
小林多喜二在《防雪林》中,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源吉的鲜明的个性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来间接传达当地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这和地主阶层的奢靡形成鲜明对比。源吉为什么会做出放火的行为,其实作者早已埋下伏笔。作者在描写源吉时,着重通过对他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源吉是一个勇敢好胜,想象敏锐的人。他在当地小学校举行的农民集会上深受校长先生先进思想的影响,个人从思想上意识到要从地主手里夺取土地,有了反抗的自我觉悟。但由于缺少理论的指导,导致农民们自发的反抗行为失败。此时的源吉并沒有对如何进行抗争进行思考,而只是因为个人的愤怒进行了放火这一粗暴地反抗地主的行动。此时,小林笔下的主人公并没有形成“组织”“团体”等意识,只是作为个体对统治阶层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反击行为。显然这种反抗方式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更不可能让农民们的抗争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这也是小林为何迟迟不肯发表该作品的直接原因。 在后来的《蟹工船》这个作品中,没有鲜明地描写某个体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及行为,而是把所有的劳动者作为一个团体来描写,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作品的主人公,代表了整个被压迫的社会阶层的穷苦大众。文章的高潮部分,当暴风雨即将来临,工人们仍被要求出海,大家都愤怒到了极点,300个人齐声呼喊:“ストライキ、万歳!(罢工万岁!)”并挟持统治者浅川,提出要求条款等。对于第一次抗争的失败,大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从而进行再次抗争并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而且,在文章的后记中提到,进行罢工的不仅仅是“博光丸”这艘渔船,还从其他2,3只渔船上发现了宣传共产主义的宣传册,虽然进行罢工和抗争的很多工人遭到了警察的逮捕和迫害,但“组织”和“斗争”渐渐被劳动人民所理解,也为以后的抗争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蟹工船》中以团结的力量来进行罢工的抗争比《防雪林》中的个体的英勇放火行为更加有意义,更具进步性。作品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归根结底首先取决于社会形式的发展,作者在写《蟹工船》时,马克思主义在日本早已传播开来,俄国十月革命等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运动的成功范例也为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而小林个人也积极接受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在藏原维人等进步人士的提携下,积极地展开实践。在思想和创作上小林对之前的所有内容做了清算,与时俱进,这才在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四、结语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题材是十分广泛的,这些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不仅描写了工人阶级生活及同资产阶级的生死斗争,而且还描写了残余封建日本社会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论是哪种斗争都是与推翻资产阶级密切联系着,他们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在前期也许会以失败的形式而告终,但只是暂时的,在马克思主義和无产阶级运动理论的指引下,劳动者的联合抗争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果实。《防雪林》和《蟹工船》无疑都是无产阶级作品的代表,而且作品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斗争意识,而在现实当中作者也是如此。《防雪林》中的主人公源吉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萌发了抗争意识,做出了放火的行为,这种抗争方法显然是不符合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的,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后期在马克思主义和藏原惟人等进步思想和进步人士的引导下,小林一改以往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写作手法,转向符合无产阶级文学特质的以劳动者团体为主人公,联合抗争作为描写对象的集团文学。在这一点上,无疑《蟹工船》在思想意识、文学手法等各个方面是有巨大的进步的。
参考文献:
[1]平献明,王凌.略论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
[2]朱婷.小林多喜二作品中斗争意识和斗争方式的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唐月梅.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日本学刊,1991.
作者简介:
张缦,女,湖北荆门人,汉口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关键词】 阶级意识;个体斗争;团体斗争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34-02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背景
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日本产业革命的进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业工人队伍随之迅速壮大,形成了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与此同时,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到日本,日本社会思潮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变迁,有识的社会主义们组织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社团,并纷纷开展社会主义运动。但在初期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只是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得到进一步传播,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逐步开展,同时也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上的新道路。此时,社会主义小说,工人文学杂志等反映了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想的新倾向,无产阶级文学作为“革命的文学”开始发展壮大。
小林多喜二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旗手在当时的文坛极为活跃,《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不在地主》《蟹工船》《论党的生活》等等都是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银行工作的闲暇之余,小林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并自己摸索写作。在北海道工作的他亲眼目睹了下层农民劳动者的生活惨状,对和自己一样出身贫苦和生活不幸的农民产生了怜悯之情。因此,他的写作主题也由最初的学生生活和恋爱问题转向社会矛盾问题。特别是在叶山嘉树等无产阶级文学者的作品影响下,小林加入了劳农艺术家联盟,参加了党内各种活动,在《战旗》上发表了有关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惨状和反抗地主,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文学作品,也因此遭到检举,逮捕甚至杀害。
二、阶级斗争思想从萌芽到觉醒
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作家很多,小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广受大家的喜爱和研究。《防雪林》是小林多喜二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题材,描写了当时贫穷农民生活的恶劣生活环境,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及没有理论及组织引导的农民个体抗争情形。在文章中,有段描写主人翁源吉家的话,“台所は土間になっており、それがすぐ馬小屋に続いていた。だから何時でも馬小屋の匂いが家に直接にはいてきた。夏など、それが熟れて、ムンムンした。馬小屋の大きな蝿が、沢山かたまってとんできた”。简短的文字中透露出人马同居,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在屋里乱飞的景象,隔着这几行字,仅仅是想象一下那湿热的蒸汽,畜粪的味道弥漫着整个屋子就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然而,源吉只是众多穷苦农民的代表者,当地无数农民都过这如此般的生活。作者就是通过农民的极贫生活状况的描写来控诉地主的奢华生活,同样出身贫苦的小林,对这些农民极富同情心,这也是他为什么投身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原因。
在《防雪林》中,阶级观念和斗争十分强烈。例如,文章中描写了校长先生作为农民阶级意识的启蒙者,在学校举行演讲,支援佃户斗争。然而最典型的描写在于对主人公源吉性格和行为的描写,极具敏感观察力的主人公源吉在校长先生的启发下,最先发出了从地主手里夺取田地的声音。并且,在农民在遭到警察的打压后,极具思想力的他认识到了所谓的社会制度都是维护有钱人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穷人的敌人。正是源吉有了这样的意识觉醒,才有了后来以芳的死亡为导火索的放火事件。虽说这次的放火事件被作者和研究者们称为“原始人”的行为,无规模无组织可言,但可以说是农民阶级迈出了抗争的第一步。主人公在进行放火时的心理行为我们可以揣摩一二,他对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放火行为并没有进行深思熟虑。首先他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采取这一行为,也没有思考过这一行为到底会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带来什么或者改变什么,也许就是一时之间仅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抗争办法。无疑,这一简单粗暴的放火行为无法改变农民的本质生活,并且也不符合无产阶级运动发展的本质。但这个“原始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农民抗争的新起点,主人公在放火后说出的“まだ足りないぞ、畜生”,便是最好的印证。
相比之下,而在小林后期成熟作品《蟹工船》中,同样也描写到了受压榨受欺凌,生活在最底层最黑暗的农民,工人,学生等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劳动者。在“博光丸”这个没有劳动法管制的真空地带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使劳动者苦不堪言,劳动者们从初期忍耐不反抗,渐渐地在日常的交流中露出不满和愤恨。最后,明知有海啸和暴风雨还被下令出海,以及同伴失踪死亡的警钟下,劳动者们开始愤怒,渐渐形成了有意识地自发性的团体罢工反抗,虽然初次反抗活动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后来又毫无畏惧的再一次进行了抗争活动,并且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得胜利。此时小林笔下的劳动者有了更深一步的意识觉醒,这群联合反抗的劳动者们深刻认识到他们是没有伙伴和后盾的,他们渐渐认识到了“组织”,“共同抗争”的重要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活下去。于是才有了这些没有正式组织的劳动者们本能地团结一致一起多次进行罢工,甚至反逼和殴打压榨者浅川的行为。从《防雪林》中源吉的个人反抗意识萌芽到《蟹工船》的工人觉醒组织集体斗争,这一过程无疑是无产阶级文学在思想上和创作上取得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三、从个人抗争到团体斗争
小林多喜二在《防雪林》中,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源吉的鲜明的个性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来间接传达当地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这和地主阶层的奢靡形成鲜明对比。源吉为什么会做出放火的行为,其实作者早已埋下伏笔。作者在描写源吉时,着重通过对他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源吉是一个勇敢好胜,想象敏锐的人。他在当地小学校举行的农民集会上深受校长先生先进思想的影响,个人从思想上意识到要从地主手里夺取土地,有了反抗的自我觉悟。但由于缺少理论的指导,导致农民们自发的反抗行为失败。此时的源吉并沒有对如何进行抗争进行思考,而只是因为个人的愤怒进行了放火这一粗暴地反抗地主的行动。此时,小林笔下的主人公并没有形成“组织”“团体”等意识,只是作为个体对统治阶层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反击行为。显然这种反抗方式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更不可能让农民们的抗争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这也是小林为何迟迟不肯发表该作品的直接原因。 在后来的《蟹工船》这个作品中,没有鲜明地描写某个体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及行为,而是把所有的劳动者作为一个团体来描写,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作品的主人公,代表了整个被压迫的社会阶层的穷苦大众。文章的高潮部分,当暴风雨即将来临,工人们仍被要求出海,大家都愤怒到了极点,300个人齐声呼喊:“ストライキ、万歳!(罢工万岁!)”并挟持统治者浅川,提出要求条款等。对于第一次抗争的失败,大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从而进行再次抗争并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而且,在文章的后记中提到,进行罢工的不仅仅是“博光丸”这艘渔船,还从其他2,3只渔船上发现了宣传共产主义的宣传册,虽然进行罢工和抗争的很多工人遭到了警察的逮捕和迫害,但“组织”和“斗争”渐渐被劳动人民所理解,也为以后的抗争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蟹工船》中以团结的力量来进行罢工的抗争比《防雪林》中的个体的英勇放火行为更加有意义,更具进步性。作品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归根结底首先取决于社会形式的发展,作者在写《蟹工船》时,马克思主义在日本早已传播开来,俄国十月革命等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运动的成功范例也为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而小林个人也积极接受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在藏原维人等进步人士的提携下,积极地展开实践。在思想和创作上小林对之前的所有内容做了清算,与时俱进,这才在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四、结语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题材是十分广泛的,这些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不仅描写了工人阶级生活及同资产阶级的生死斗争,而且还描写了残余封建日本社会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论是哪种斗争都是与推翻资产阶级密切联系着,他们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在前期也许会以失败的形式而告终,但只是暂时的,在马克思主義和无产阶级运动理论的指引下,劳动者的联合抗争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果实。《防雪林》和《蟹工船》无疑都是无产阶级作品的代表,而且作品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斗争意识,而在现实当中作者也是如此。《防雪林》中的主人公源吉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萌发了抗争意识,做出了放火的行为,这种抗争方法显然是不符合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的,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后期在马克思主义和藏原惟人等进步思想和进步人士的引导下,小林一改以往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写作手法,转向符合无产阶级文学特质的以劳动者团体为主人公,联合抗争作为描写对象的集团文学。在这一点上,无疑《蟹工船》在思想意识、文学手法等各个方面是有巨大的进步的。
参考文献:
[1]平献明,王凌.略论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
[2]朱婷.小林多喜二作品中斗争意识和斗争方式的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唐月梅.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日本学刊,1991.
作者简介:
张缦,女,湖北荆门人,汉口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