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创新与实践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双一流”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群体、高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生力军,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先锋队。吉林大学“慧蕾计划”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的科研优势、教学优势和特有优势,通过组建队伍、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积极开拓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新路径,打造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丰富“双一流”大学现代化发展新内涵。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创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要办什么教育,怎样办好这样的教育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1]。“双一流”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群体、高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生力军,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先锋队。
  一、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方面内容为理论指导,厘清内在逻辑和实践理论。
  1.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个性化”需求的转变,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的新要求。“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的一流教育资源优势,女教师队伍的育人情感优势,科普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优势,满足人们多元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全新探索。另一方面,为“双一流”高校女教师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开辟了路径。
  2.以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为方向,打破教育资源壁垒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关问题时指出,要扩大社会参与,提高教育开放水平,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双一流”高校学科門类齐全、师资实力雄厚,女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热情高、起点高、水平高,充分调动各学科、各年龄段女教师参与科普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不同学科科普育人的魅力和活力,打破不同学科、不同阶段教育资源壁垒,在微观层面,为学习者求学深造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未来人生规划开拓视野、拓展道路,为女教师职业发展多样化搭建新平台;在宏观层面上,助力创新性国家战略目标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向前迈进。
  二、“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现实困境
  作为高校科普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的具体实践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与问题。
  1.缺乏“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目标指导下,科教协同育人不断取得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科普育人的作用。2012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十个项目形成系列行动方案。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4]。全国“双一流”都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这其中包括针对大中小幼不同阶段人才的协同育人探索,但是普遍着重在大学阶段。这为“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经验借鉴,暴露出大中小幼一体化协同育人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激发了“双一流”高校女教师投身科普育人工作的热情,但是仍然缺乏针对“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
  2.缺乏“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管理体系
  吸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工作的经验教训,科学管理体系的缺乏也是“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面临的最大短板。“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的具体开展,需要长期持续的管理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师资保障和成果评价,但是从目前的工作实际来看,“双一流”高校开展科普育人创新实践与女教师科研和教学职业发展双重困境,共同制约着“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的发展。缺乏政策和专项经费支持、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等,成为“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发挥实效的障碍和瓶颈。
  3.缺乏“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服务平台
  科普育人也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具备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环境和手段等基本要素。“双一流”高校女教师是科普育人的教育者,具有参与科普育人工作的动机、热情和愿望,但缺少受教育群体,缺乏稳定的科普教育服务平台和渠道。结合全国高校开展科普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双一流”高校普遍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和主题开展过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但多“以点带面”“蜻蜓点水”,没有建立科普育人的长效保障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未充分发挥出“双一流”高校女教师在科普育人工作中的优势和潜力。
  三、“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慧蕾计划”为例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是创新开展高校科普育人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渠道。本文以吉林大学“慧蕾计划”为例,探讨“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1.“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创新理路
  作为全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双一流”大学,吉林大学“慧蕾计划”是“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创新实践模式。这是基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的在科普教育视域内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育人的有益尝试;是助力“双一流”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积极尝试;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发展潜能和创造活力的生动实践,符合当今时代科技竞争的新趋势、符合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要求,符合“双一流”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吉林大学“慧蕾计劃”的“慧”体现了“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的科研优势、教学优势和特有优势:“双一流”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其女教师队伍开展科普育人工作的首要优势,能够确保科普育人的质量;“双一流”高校高超的教学水平,是其女教师队伍开展科普育人工作的核心优势,能够确保科普育人的效率。吉林大学“慧蕾计划”的“蕾”聚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关注和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是“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工作的孵化阶段,为大学本专科、研究生、就业以后的科普育人搭建基础。该计划着眼于服务社会、助力普教、合力育人,支持和帮助女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热心公益教育,彰显“双一流”高校女教师学品素养和时代担当。通过组建队伍、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积极开拓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新路径,打造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丰富“双一流”大学现代化发展新内涵。
  2.“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科普育人的具体实践
  (1)组建以“双一流”高校女教师为主的科普育人队伍
  “双一流”高校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5]。“双一流”高校在其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创新求突破,积极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科普教育注入活力与动力。一是“双一流”高校高端智库专家,在科学研究前沿、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引领等方面的科普贡献;二是“双一流”高校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科普贡献;三是“双一流”高校研究团队,在科学理念、科学素养、科学动态等方面的科普贡献。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科普育人教育、管理团队,极大地削弱了“双一流”高校科普育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构建助“双一流”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科普育人机制
  在2020年6月完成的吉林省科协决策咨询立项课题“吉林省高校女性科研工作者状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社会调查中发现,与“双一流”高校男教师、非“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相比,“双一流”高校女教师在学术、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其压力源分析中所占分值最高的分别是:课题申请难度较大;家务琐事;科研环境闭塞。三个问题虽然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和量化指标,但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都可以从“双一流”高校女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价值上寻求破解。以吉林大学“慧蕾计划”为例,整合学校的优质资源,为女教师参与科普教育提供涵盖选题设计、教学技巧、心理辅导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支持,建立科普育人的多部门协同机制、多学科融合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成果评价机制、沟通反馈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等,在实现科普育人社会效益和时代价值的前提下,助力“双一流”高校女教师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OL].人民日报,2013-10-02.
  [2][3]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115-116+205.
  [4]蒋文娟等.构建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8(08).
  [5]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OL].中国政府网.2015-11-25.
  作者简介:
  苗艺璇,女,吉林白山人,副研究员,吉林大学妇委会主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妇女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制冷与空调专业在科技与经济双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笔者经过调查中职教育专业现状,为确保输出的人才符合空调企业的标准,本文从人才培养、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产教融合五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研究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建设问题,探讨应该如何做。  【关键词】空调;制冷;中职专业;建设  引言  制冷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专业,人类生存永远离不开制冷。我国
期刊
【摘 要】市面上的红酒种类繁多,价格区间也相差较大,红酒瓶上的酒标更是五花八门,看着眼花缭乱,但是人们在购买时也总能选到在自己预算内性价比较高的红酒,本文将从实例出发,分析红酒酒标设计与其产品定位之间的关系,为人们在选购红酒时提出一定参考。  【关键词】酒标设计;产品定位;红酒  葡萄酒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到前500年之间在法国南部出现,而后它开始在地中海盆地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繁衍传播。早期,这种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逐渐走向信息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信息化相互融合,逐步迈向信息时代。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衍生出了一种“微课”的知识传授形式,这种课程主要以简短、精练的小视频为载体,去解释某一具体的知识点,与传统的网络在线教学比较类似。微课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微两突出”微时间:微课的小视频时间比较简短,大部分为7分钟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微內容:整个课程比较精炼,对于知识点的概括
期刊
【摘 要】依据国家的需要来制定学生的发展方向才会取得好的结果,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好的结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推动作用。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它也是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科,而物理实验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潮流”。  【关键词】信息时代;物理
期刊
【摘 要】小升初的阶段后,思想道德课的高度以及学习要求会发生类似“质”的改变和飞跃。在当前的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教师必须让学生迅速的适应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接纳和尊重学习内容,让初中阶段新的思想道德和法治内容影响和深入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探讨更趣味的道德法治教学方式和内容,期望推动课程更加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课程解析;内容化新;思想深入  在从教道德与法治内容课程的过程中,笔
期刊
【摘 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物,也是天然的抗癌防癌物质。人类日常饮食中摄入异黄酮可以降低患激素依赖性癌症的几率,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减少患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病的风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田间光照环境的变化不仅对大豆产量具有较大变化,还对大豆异黄酮的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光照条件变化对大豆异黄酮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田间生产和进一步综合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光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英语教学想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要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以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具体措施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如何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英语核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是生活概念、理性思考、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专注于培养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技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生命和科学,使学生能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和见解。本文讨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技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生物学课程非常丰富,不仅
期刊
【摘 要】有效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英语学科结构、学科内容、课程资源以及教学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提供新的教学范式,以实现教学的高效,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是發展人的主体性。因此,进行本课题研究遵循主体性原则,一方面以发展的眼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人文性创设愉悦的氛围培植学生群体,真正使学生个人、群体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吗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下,其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题型在高考英语中出现,而作为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针对新题型,对学生英语学习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针对高考英语作文新题型“读后续写”的教学,教师应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强调教学中语境的作用,将语言的输出与输入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创造力,强化教师与学生认知英语学习中的规律,提高应对高考英语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