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高职学院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主要是从学生和企业双赢的方面着手,分析“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订单式;双赢;模式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从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及手段来看,在校的绝对多数时间是学习理论知识,而真正的实践操作做的很少甚至没有,所有毕业后的学生空有想法却没有任何的动手能力,但是作为企业来说,它没有时间去培养或训练这些学生,它所希望的是学校教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到我的岗位上工作,能给我的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年年的毕业生很多,但是能够被企业一眼相中录用的却很少。而作为高职院校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怎么样培养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最重要的问题。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主要内涵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指的是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培养人才,主要是在培养前企业与学校先签订相关协议并一起制定培养计划、目标,然后在培养过程中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尤其是在企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由企业按照事先签订好的协议安排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培养方式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学校个体,还增加了企业,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培养方不再仅是学校,还要求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企业所起的作用不仅包括与学校签订协议、解决学生就业,还要帮助学校制定相关培养计划、目标,辅助学校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其次,在“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共包括三个主体,即学校、企业和学生,这三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学生希望找到好的工作,学校希望就业率提高,企业希望找到好的学生提高企业的效率,所以这三个主体能够达成合作关系,且都具有积极主动性,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三方都是主动方,这样是很容易达成好的预期目标的。
再次,“订单式”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人才顶岗的对接,这是评价“订单式”培养的基本标准。“订单培养”的类型主要有顶岗式的以及综合性的。
二、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 创造“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优势在于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学团队,企业的优势在于有广阔的实习基地,有接收学生的意愿,但是学校和企业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所以单独培养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两个主体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才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佳途径。
这种培养模式就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设置基本的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以外,主要是针对所学专业对应的不同的职业岗位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在该类课程中要求符合职业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学完该类课程后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能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①单元教学方式。即将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放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在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后,立刻进行实训。②顶岗实习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完全部的课程后被安排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完成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意识教育。③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将相关的专业课程按照规定分为若干单元或学习情境,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3)以过程评价为主体,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及过程评价的比重,强调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根据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先通过大量的社会、企业调研,明确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目标及技能要求,再实行“订单式”培养。本着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与专业对应的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目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要素,它要求学校与企业在相互了解并充分进行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订单”),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这份协议将明确规定学校与企业的职责,要求学校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而当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要求时企业能够录用,这种模式一方面促使学校对于培养的学生更加严格、更加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促使企业为了能得到合格的毕业生会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校。
(2)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计划。该方案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对学生的标准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求该计划能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具有实用性。
(3)学校和企业能够资源共享。根据协议规定,学校和企业是一种合作关系,为了保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保证企业得到合格的毕业生,企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起到积极主要的作用,即不仅要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而且要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去。因此,学校与企业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即学校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实习资源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资源。
(4)学校要针对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学校的老师与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在校内学校主要提供实训室保证其动手能力,且实训指导用书要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编制,要求符合企业用工的标准;校外主要由企业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操作的能力,实践环节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四、“订单式”培养的实践效果
“订单式”培养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招生、就业一体化。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与几家大型中铁企业,共签订“委托培养协议”的学生上千多名,毕业生在学习的第三年被安排到有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拿到毕业证立刻到企业上班工作。在委托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编写校本教材,共同进行实习实训,保证了教学质量。
从上述分析可知,“订单式”培养主要就是让企业能获得合格的人才,让学校的就业率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校企一体、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学生就业、企业生产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订单式;双赢;模式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从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及手段来看,在校的绝对多数时间是学习理论知识,而真正的实践操作做的很少甚至没有,所有毕业后的学生空有想法却没有任何的动手能力,但是作为企业来说,它没有时间去培养或训练这些学生,它所希望的是学校教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到我的岗位上工作,能给我的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年年的毕业生很多,但是能够被企业一眼相中录用的却很少。而作为高职院校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怎么样培养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最重要的问题。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主要内涵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指的是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培养人才,主要是在培养前企业与学校先签订相关协议并一起制定培养计划、目标,然后在培养过程中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尤其是在企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由企业按照事先签订好的协议安排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培养方式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学校个体,还增加了企业,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培养方不再仅是学校,还要求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企业所起的作用不仅包括与学校签订协议、解决学生就业,还要帮助学校制定相关培养计划、目标,辅助学校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其次,在“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共包括三个主体,即学校、企业和学生,这三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学生希望找到好的工作,学校希望就业率提高,企业希望找到好的学生提高企业的效率,所以这三个主体能够达成合作关系,且都具有积极主动性,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三方都是主动方,这样是很容易达成好的预期目标的。
再次,“订单式”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人才顶岗的对接,这是评价“订单式”培养的基本标准。“订单培养”的类型主要有顶岗式的以及综合性的。
二、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 创造“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优势在于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学团队,企业的优势在于有广阔的实习基地,有接收学生的意愿,但是学校和企业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所以单独培养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两个主体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才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佳途径。
这种培养模式就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设置基本的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以外,主要是针对所学专业对应的不同的职业岗位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在该类课程中要求符合职业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学完该类课程后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能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①单元教学方式。即将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放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在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后,立刻进行实训。②顶岗实习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完全部的课程后被安排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完成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意识教育。③项目教学方式,主要是将相关的专业课程按照规定分为若干单元或学习情境,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3)以过程评价为主体,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及过程评价的比重,强调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根据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先通过大量的社会、企业调研,明确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目标及技能要求,再实行“订单式”培养。本着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与专业对应的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目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要素,它要求学校与企业在相互了解并充分进行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订单”),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这份协议将明确规定学校与企业的职责,要求学校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而当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要求时企业能够录用,这种模式一方面促使学校对于培养的学生更加严格、更加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促使企业为了能得到合格的毕业生会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校。
(2)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计划。该方案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对学生的标准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求该计划能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具有实用性。
(3)学校和企业能够资源共享。根据协议规定,学校和企业是一种合作关系,为了保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保证企业得到合格的毕业生,企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起到积极主要的作用,即不仅要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而且要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去。因此,学校与企业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即学校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实习资源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资源。
(4)学校要针对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学校的老师与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在校内学校主要提供实训室保证其动手能力,且实训指导用书要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编制,要求符合企业用工的标准;校外主要由企业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操作的能力,实践环节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四、“订单式”培养的实践效果
“订单式”培养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招生、就业一体化。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与几家大型中铁企业,共签订“委托培养协议”的学生上千多名,毕业生在学习的第三年被安排到有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拿到毕业证立刻到企业上班工作。在委托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编写校本教材,共同进行实习实训,保证了教学质量。
从上述分析可知,“订单式”培养主要就是让企业能获得合格的人才,让学校的就业率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校企一体、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学生就业、企业生产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