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安乡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的农业大乡,是我县重点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区域之一,为集贤做出了很大贡献。永安乡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成为集贤县乃至我省的粮食重点产区,大豆是永安乡四大主栽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1985年至今,永安乡大豆的播种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大豆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永安乡粮食产量的高低。在大豆生产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大豆的重迎茬是永安乡大豆生产上危害较大的途径之一。每年永安乡大豆重迎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为了解决大豆连年种植产生的减产、降质问题,为了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今年我们永安乡推广了大豆重迎茬栽培技术1万亩,秋季经测产,全乡平均亩产158.8公斤,较一般生产田145公斤亩增产大豆13.8公斤,增产9.5%,亩增收52.44元,全乡共增产大豆1.4万公斤,增收5万元。现将我们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
更换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对抑制重迎茬可以起到有效作用。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内因,在适合她本身要求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根据土壤条件和栽培水平合理确定。在大豆品种的选择上我们着重选用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抗线4号和抗线5号等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搞好耕翻整地
轮作是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轮作可以调解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减少病虫草害。轮作方式是玉米——大豆——小麦。大豆利用玉米的前茬肥,在大豆之后种小麦,小麦靠大豆的油茬增产,这样使作物都能得到较好的养分供应,利于保墒,保苗,收到增产稳产的效果。
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耕层结构,蓄水保墒,调解营养条件,是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整地时期最好是伏秋整地耙深12——15厘米。无深翻基础,又没有进行伏秋整地的要进行春翻整地。春翻容易跑墒,必须及早进行。在土壤化够深的时候,抓住返浆期进行顶浆翻地,做到翻耙压结合,防止跑墒。
选择大豆茬,在地势选择上,选择平川地和二洼地。实行秋整地,在整地上主要采取以深松为主体的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进行秋耙茬,深松起垄,并搞好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大豆是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作物,对土壤基础肥力有较强的要求。因此,施用有机肥是培肥地力,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产量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是近几年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测土配方准确的知道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根据所测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播种时亩施种肥二铵7-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或亩施45%含量大豆专用肥15-20公斤;施于种下6-8厘米。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钼酸铵200克溶于500公斤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在终花期初荚期喷第二次。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的早晚决定大豆的出苗率。低温低于6℃,发芽速度慢,易烂仔出现缺苗断苗。播种过晚,商情差,难保苗,生育拖后,贪青晚熟,产量低,品质差 。一般在5厘米耕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开始播种。适时播种时期5月1日至15日,用2BT-3型播种机进行45厘米双条播,小行距12厘米,株距12厘米,公顷保苗37万株,播种深度镇压后4-5厘米。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5.防治地下病虫害
我们永安乡地下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蛆和地下害虫。种衣剂可用于防治第1代大豆胞囊线虫等苗期病虫害,防治方法用35%多克福种衣剂,药种比1:75包衣或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闷种或种衣剂4号拌种。防治根潜蝇用种衣剂13号。每公顷用75—112.5公斤3%的呋喃丹条施后播种防治孢囊线虫病。
6.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
6.1及时铲趟,搞好深松
预防大豆重迎茬首先要加强栽培技术的预防作用,加强对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的管理。首先是播种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的营养状况来决定播种密度。
垄沟深松,趟蒙头土,杂草出土很多的地块,在土壤墒情好,趟地不起坷垃的情况下,可在子叶拱盖,尚未伸出时趟蒙头土,盖土厚度2——3厘米。在大豆第一复叶期进行深松。耕深为20—25厘米。第一次中耕在苗高8—12厘米时进行。耕深不少于15厘米,培土厚不超过子叶为宜,盖土厚度2——3厘米。趟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结束后10天左右进行。耕深10—12厘米,培土不应超过初生真叶节。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耕深10厘米,培土不能超过第一复叶节,趟成方头垄。必须做到三铲三趟。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拿净大草。
6.2化学除草
必须特别强调用药剂防治大豆重迎茬,做到防早和防小。从全乡范围来看,大豆除草已经成为加强环节。
6.2.1播后苗前化学除草
今春土壤墒情较好,大豆除草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ml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400克兑水225公斤土壤喷雾;或用72%的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ml,兑水225公斤土壤喷雾。
6.2.2苗后化学除草
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ml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750-100ml兑水450公斤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25%的氟磺胺草醚水剂1000-1500ml或用24%杂草焚水剂1000-1500ml兑水450公斤喷雾防治阔叶杂草。
6.3病虫防治
应该把药剂预防大豆重迎茬作为大豆生产必须进行的常规技术对待。不论天气如何,必须要用保护药剂预防病虫草害,以减少病菌数量,为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及时用药剂预防发生病害。药剂防治十分重要,遇阴雨低温,时晴时雨的气候,更应抢在晴天打药。
6.3.1大豆灰斑病
在大豆花荚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量1.5公斤,兑水4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
6.3.2红蜘蛛
田间发现有红蜘蛛发生时,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ml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ml,兑水450公斤喷雾。
总之,根据县委县政府“打绿色品牌,走特色之路”,全面实施两高一优的发展战略,我乡农业经济将重点向绿色种植方向发展。优质大豆也将是未来大豆种植的主要品种,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完善大豆病虫草害、重迎茬防治技术,更好的为绿色种植生产服务将是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议题。大豆重迎茬防治是大力推广优质抗病新品种,加强和提高栽培管理防治病虫草害。本文通过对永安乡大豆重迎茬的总结提出了有效地防治措施,为今后对永安乡大豆的进一步研究及科学指导生产和防治提供参考。■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
更换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对抑制重迎茬可以起到有效作用。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内因,在适合她本身要求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根据土壤条件和栽培水平合理确定。在大豆品种的选择上我们着重选用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抗线4号和抗线5号等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搞好耕翻整地
轮作是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轮作可以调解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减少病虫草害。轮作方式是玉米——大豆——小麦。大豆利用玉米的前茬肥,在大豆之后种小麦,小麦靠大豆的油茬增产,这样使作物都能得到较好的养分供应,利于保墒,保苗,收到增产稳产的效果。
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耕层结构,蓄水保墒,调解营养条件,是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整地时期最好是伏秋整地耙深12——15厘米。无深翻基础,又没有进行伏秋整地的要进行春翻整地。春翻容易跑墒,必须及早进行。在土壤化够深的时候,抓住返浆期进行顶浆翻地,做到翻耙压结合,防止跑墒。
选择大豆茬,在地势选择上,选择平川地和二洼地。实行秋整地,在整地上主要采取以深松为主体的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进行秋耙茬,深松起垄,并搞好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大豆是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作物,对土壤基础肥力有较强的要求。因此,施用有机肥是培肥地力,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产量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是近几年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测土配方准确的知道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根据所测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播种时亩施种肥二铵7-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或亩施45%含量大豆专用肥15-20公斤;施于种下6-8厘米。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钼酸铵200克溶于500公斤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在终花期初荚期喷第二次。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的早晚决定大豆的出苗率。低温低于6℃,发芽速度慢,易烂仔出现缺苗断苗。播种过晚,商情差,难保苗,生育拖后,贪青晚熟,产量低,品质差 。一般在5厘米耕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开始播种。适时播种时期5月1日至15日,用2BT-3型播种机进行45厘米双条播,小行距12厘米,株距12厘米,公顷保苗37万株,播种深度镇压后4-5厘米。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5.防治地下病虫害
我们永安乡地下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蛆和地下害虫。种衣剂可用于防治第1代大豆胞囊线虫等苗期病虫害,防治方法用35%多克福种衣剂,药种比1:75包衣或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闷种或种衣剂4号拌种。防治根潜蝇用种衣剂13号。每公顷用75—112.5公斤3%的呋喃丹条施后播种防治孢囊线虫病。
6.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
6.1及时铲趟,搞好深松
预防大豆重迎茬首先要加强栽培技术的预防作用,加强对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的管理。首先是播种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的营养状况来决定播种密度。
垄沟深松,趟蒙头土,杂草出土很多的地块,在土壤墒情好,趟地不起坷垃的情况下,可在子叶拱盖,尚未伸出时趟蒙头土,盖土厚度2——3厘米。在大豆第一复叶期进行深松。耕深为20—25厘米。第一次中耕在苗高8—12厘米时进行。耕深不少于15厘米,培土厚不超过子叶为宜,盖土厚度2——3厘米。趟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结束后10天左右进行。耕深10—12厘米,培土不应超过初生真叶节。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耕深10厘米,培土不能超过第一复叶节,趟成方头垄。必须做到三铲三趟。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拿净大草。
6.2化学除草
必须特别强调用药剂防治大豆重迎茬,做到防早和防小。从全乡范围来看,大豆除草已经成为加强环节。
6.2.1播后苗前化学除草
今春土壤墒情较好,大豆除草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ml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400克兑水225公斤土壤喷雾;或用72%的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ml,兑水225公斤土壤喷雾。
6.2.2苗后化学除草
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ml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750-100ml兑水450公斤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25%的氟磺胺草醚水剂1000-1500ml或用24%杂草焚水剂1000-1500ml兑水450公斤喷雾防治阔叶杂草。
6.3病虫防治
应该把药剂预防大豆重迎茬作为大豆生产必须进行的常规技术对待。不论天气如何,必须要用保护药剂预防病虫草害,以减少病菌数量,为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及时用药剂预防发生病害。药剂防治十分重要,遇阴雨低温,时晴时雨的气候,更应抢在晴天打药。
6.3.1大豆灰斑病
在大豆花荚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量1.5公斤,兑水4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
6.3.2红蜘蛛
田间发现有红蜘蛛发生时,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ml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ml,兑水450公斤喷雾。
总之,根据县委县政府“打绿色品牌,走特色之路”,全面实施两高一优的发展战略,我乡农业经济将重点向绿色种植方向发展。优质大豆也将是未来大豆种植的主要品种,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完善大豆病虫草害、重迎茬防治技术,更好的为绿色种植生产服务将是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议题。大豆重迎茬防治是大力推广优质抗病新品种,加强和提高栽培管理防治病虫草害。本文通过对永安乡大豆重迎茬的总结提出了有效地防治措施,为今后对永安乡大豆的进一步研究及科学指导生产和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