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落实乡村文化复兴策略所提出的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立足中国新经济发展重要阶段,落实“五位一体”的创新经济发展理念,利用环境设计学、遗产保护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以红色文化遗产基地、传统窑居村落——延安宝塔区赵家岸村的整体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轴两线两基地”的规划提升策略:一条入口轴、“红色文化为载体的学习体验和窑居民宿”两条主线路、“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和美术写生基地”两基地,打造圣地延安窑洞民宿新标杆,开创研学红培旅游示范新高地,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对接,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咸阳71219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落实乡村文化复兴策略所提出的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立足中国新经济发展重要阶段,落实“五位一体”的创新经济发展理念,利用环境设计学、遗产保护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以红色文化遗产基地、传统窑居村落——延安宝塔区赵家岸村的整体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轴两线两基地”的规划提升策略:一条入口轴、“红色文化为载体的学习体验和窑居民宿”两条主线路、“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基地和美术写生基地”两基地,打造圣地延安窑洞民宿新标杆,开创研学红培旅游示范新高地,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对接,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由于煤矸石堆放产生的淋滤液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煤矸石在自然堆放条件下经雨水浸泡冲刷作用污染组分的释放规律,选择在有机玻璃柱内堆积煤矸石模拟内蒙古唐家会矿区降雨条件下进行了间歇性淋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污染组分TDS、pH值、F-、SO42-、总碱度、Cl-、总硬度及COD在Ⅰ期内的释放量较大,Ⅱ和Ⅲ期呈波动状,Ⅳ期时趋于平稳.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这些污染组分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各污染组分具有相同的来源或地球化学过程;主成分分析总体解释了80.7% 的变量方差贡献率,
由于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隐患,通过研究湖南某废弃铁合金厂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探究了多种重金属修复方法的应用的可行性.前期对土壤中镉、铬、铅、锰、锌、汞等10种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发现铬的含量最高,超标率达到了69.2%,其次为锰、锌.为修复污染区域,针对上层污染土壤(0~50 cm)物理性治理清挖转运填埋,上层污染土壤(0~50 cm)综合运用外借清洁客土阻隔回填法.下层污染土壤轻度采用化学稳定化固定技术,治理后原位回填.治理完成后采用逐个比对法进行了土壤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此次修复了占地约10
基于会泽县2005、2011、2017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探讨了该地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选取演变方向、规模、速率、频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强度之间的内部转移特征,研究了近13年来该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区域、岩性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上看,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变化是最明显的.石漠化的演变速率为:潜在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无石漠化.石漠化演变最频繁的是重度石漠化(2.43%/a),其次是潜在石漠化(2.4%/a),演
为运用酶法提取餐厨垃圾中的蛋白质,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温度、pH值、酶加量和酶解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提取餐厨垃圾蛋白质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值为4,酶加量30 mg,酶解时间1.0h,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实验,粗蛋白提取率为43.18%.研究结果为酶法提取餐厨垃圾蛋白质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针对储粮冬季通风过程中的水分减量引起粮食损耗偏大这一问题,通过控制风机出风端的空气湿度,实现粮堆在冬季通风降温的同时保持粮食水分基本稳定,达到保水通风的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指出了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专业人才储备,其垃圾分类的知识、意识和行为不仅关系着当前大学校园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更关系到未来一代环境素养的养成教育.以问卷调查与寝室走访两种形式对某师范院校大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意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分类知识掌握程度仅达62.75%,具有良好意识和分类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2.8%、60%;通过Pearson、独立样本T检验和KruskalWalls H秩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分类知识、分类意识和分类行为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分类知识、分类态度与年级、
研究了污水在组合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对比分析了湿地各单元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贡献和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T N、N H4+-N、NO3--N、T P去除率分别为65.8%、96.4%、99.5%、92.9% 和97.14%.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降解主要集中在曝气好氧塘单元,而预处理塘单元和多级表流湿地在污染物降解中贡献较低.污水色度和浊度在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显著降低,出水色度和浊度分别为12度和1.9 NTU,其中蓝藻增长是预处理塘
为探求漓江流域上游河段干支流的流量演进过程,基于该河段主要干支流上的三街水文站、灵川水文站和桂林水文站的每日实测流量数据资料,以演算出流量与实测出流量的离差平方和最小为主要判据,直接推导出了马斯京根法的河道流量演算系数C0、C1、C2(0.37;0.62;0.01).用所推求得到的系数模拟漓江上游河段的流量演进过程,并对该河段的流量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量演算值的确定性系数为0.812,相关系数为0.940,达到了乙级标准,演算结果可靠,可为桂林市的洪水预报作业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近20年人类活动强度及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湿地景观总面积整体增加约1660 km2,河渠、人工水库坑塘面积增幅11% 以上,湖泊、沼泽地面积降幅9% 左右,滩涂、滩地面积较为稳定;②人类活动强度增长近3.17%,建设用地当量增幅约27.72%,长江及其支流、通江湖泊的人类干扰活动不断增强,这也是洞庭湖等大型湖泊面积减少的主因;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为此,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湿地之间的关系,是修复长江及通江湖泊
作为广州公园花卉展览的传统项目之一,羊城菊会经历了发展、鼎盛时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窘境.通过对12位曾参与羊城菊会组织策展、菊花培育及菊艺扎作的行业前辈进行访谈,从口述视角分阶段梳理了羊城菊会近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羊城菊会在展览策划、人才培养及品牌塑造方面的经验,指出了羊城菊会拥有文化底蕴深厚、展览定位明确、平台专业、人才储备丰富、群众拥护等优势,并提出了发挥公园品牌优势、打造“小而精致”的菊花展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菊艺文化宣传、引进和培育管理人才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