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混血儿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怎样永恒的东西足以刻在石头上?又是怎样的信念让人花费数百年去做一件事情?答案就是宗教。
  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印度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在印度大街上至少有一半人能从外表看出所属宗教,剩下的一半人也能从名字中分辨出宗教,即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也无法规避写进姓氏中的宗教背景。这种传统已在印度传承千年,并能找到无数的印证,这些印证被写进诗歌,画进画中,造在庙宇上,刻进石头里。
  来到奥兰加巴德的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那是个星期一。我们驱车前往距离奥兰加巴德市区30公里的埃洛拉石窟。那是一片群山环绕的地方,传说开凿石窟的这座山脉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从公元5世纪开始印度虔诚的人们就开始在这个地方修建石窟,佛教的,印度教的,然后是耆那教的,一直断断续续修建到了13世纪。这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深深打动着看到它的每一个人。而三大宗教和谐共处展现它们的璀璨硕果也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3年,埃罗拉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观路线往往是和年代一致的,从最早的佛教洞窟开始参观。在炎热的印度,看到一个个深入山洞中的毗诃罗窟就能想象当年修行的僧侣在其中坐定的场景:阴凉幽暗的洞窟中,修行者仰视着对面的佛像,念着空灵的佛经,在旷达的空间中这些音调变成了磁性的共鸣,飞向僧侣们心中的神界。
  来到了佛教窟中最精彩也是唯一的支提窟(佛殿)第10窟,门口的雕刻就较其他洞窟精致许多,在莲花形状的窗户两边是6个飞天,窟的最里面坐着一尊大佛,双手合十,背后是一整块石头雕刻成的佛塔。天花板用石头雕刻着石梁,梁下是一圈姿态各异的佛教小人。窟中分成了两层,许多印度游客就在佛主雕像前席地而坐,然后发出像“奥姆”这样的共鸣音,经过几十根柱子和近百根梁的折射,声音变得特别神圣空灵,这或许是他们对佛特别的敬仰方式。
  相比较佛教、耆那教的洞窟,印度教的就显得尤其华丽,这也和每个宗教的定义不同有关,佛教的禁欲,耆那教的苦修和印度教的能歌善舞能够很直接反映在石像的繁琐程度上。印度教窟中的第16窟被称作“凯拉萨神庙”,不仅是埃洛拉石窟丰碑式的代表作,更是印度岩凿神庙的巅峰之作,就和印度教徒能见到恒河就死而无憾一样,许多印度教徒都在无比激动地膜拜这座神庙。凯拉萨相传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湿婆隐居的一座神山。神庙是古印度一位国王为纪念战争胜利,敕令7000多人,前后共费时150年,移掉了240万吨石头建成的。最特别的是,它是把一座石山从上到下按照设计雕琢成若干神殿,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非用石块拼凑而成。所用的这些人力足够建造两个泰姬陵。今时今日无需争论这是暴政或是虔诚的信仰,而应该为见到这样的作品而感到幸运。
  再往前走,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人树合一的耆那教神大雄的形象。对于耆那教我一直是非常崇敬的,并不是对宗教的信笃,而是对这个宗教中真正修行者的佩服。在如今这个讲求低碳的社会,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耆那教是全世界最低碳的宗教,他们非常彻底地奉行不害理念,苦修达到的境界可以让藤蔓在身上生长而不觉。埃洛拉石窟中大部分的耆那教洞窟都雕刻着苦修中的大雄的形象,与其说他是神,不如说他是修行者中最伟大的人。
  埃洛拉石窟就好像“宗教博物馆”印度的一个缩影,在印度各个宗教最盛行的时候在石壁上刻下的永恒印记,它既属于各个宗教的信奉者,更属于全人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见证下,留传着它独特的魅力。
其他文献
“毗舍离,这仅仅是梵语音译的地名吗?”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到啊?”  “3个多小时吧。”印度导游发仔回答。  3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们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短的一次。  这几天,追寻着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巴特那,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沿途的路上一个坎坑接一个泥
期刊
塔克西拉有一处古迹的名称很怪,叫国际佛学院,很像现代的宗教教育机构,其实是指乔里央(JauJian)的讲经堂遗址。由于历史上这个讲经堂等级很高,又有各国僧人荟萃,说国际佛学院倒是并不过分的。它在山上,须爬坡才能抵达。  一开始我并不太在意,觉得在这佛教文化的早期重心,自然会有很多讲经堂的遗址。但讲经堂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行似乎另眼相看,一个上了年纪的棕脸白褂男子,用他那种不甚清楚的大舌头英语反复地给
期刊
平凡得像婆罗树的落叶,平凡得像拘尸那罗小村,平凡得如你我的身躯,佛陀也走过老、病而终进人寂灭。  2010年4月29日沿着西行的行程,我们来到佛陀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印度北方邦东北部的边陲小镇——拘尸那罗。  平凡的佛陀,2500年前在这里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座清净优雅的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前后毗连的主要建筑物——卧佛殿和涅槃塔。它们被涂以本色,建立在一个高大的平台上。前方是低平的一大片
期刊
守护释迦牟尼苦修洞窟的喇嘛一再叮嘱我们赶快离开,我们一看地图,干脆再去一个佛教重地,现在叫巴特那,佛教典籍中一再提及的华氏城。释迦牟尼时代已经是一个小王国,叫波吒厘子,阿育王更把它定为首都,很长时期内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弘佛决定都在这里作出,为此,中国的法显和玄奘也都来拜访过。从巴特那北行,可以进入尼泊尔,好,那我们就选定这一条路。  这些天来,自从我们由新德里出发,又进入了一个行路特别艰难的严峻考验
期刊
灵鹫山,简称灵山,在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东南约11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就是灵山。而且,中国也有不少地方的名字和它相同或相似。而这些中国地名,大多是从印度的灵山或灵鹫山借来的。像杭州西湖北边的灵鹫峰,干脆被说成是从印度飞来的,所以又叫“飞来峰”。  中国许多人对西天灵山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西游记》中的描绘:“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的,
期刊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西洋古董所知甚少,通过采访西洋古董的收藏家、西洋古董博览会主办方等,每当再想起西洋古董,每当再看到我采访的古董商收藏的那一枚枚戒指、手链都黏贴过另一个时代的人的体温,但如今仍然熠熠生辉,都让我想起康德的这句墓志铭。天然材质经过人工
期刊
刚与爱人游泳归来的徐芒耀热情地给我们泡着咖啡,打眼看去,他的画室里,咖啡机、各色咖啡、调料、工具一应俱全。他爱人介绍道:“徐老师这里,他们谁来了都是,咖啡、蛋糕”。爱喝咖啡的“洋”习惯,徐芒耀从留学巴黎归来一直保留到现在,“留学的时候和巴黎美院的同学常去喝。法国人喜欢喝咖啡,坐在咖啡馆不管多少时间,就坐在那里想啊,慢慢画稿子啊,包括作家在那里写东西。像萨特,我每次从圣·日尔曼·代·帕莱地铁站里出来
期刊
阿尔斯特湖恬静慵懒地躺在汉堡的怀里,水光粼粼,倒映出湖岩的幢幢建筑,更显清澈。优雅地游弋于湖面的天鹅是湖上最美的风景。2005年8月的一天午后,一个高高壮壮的剃着平头的东方男子来到了湖边支起画架拿着画笔静静地画着,他时不时抬头看一下眼前的景色,然后在画布上坚定地落笔,完全忘了旁观者的存在,直到日落将至,对岸市政厅下的连拱走廊开始闪出灯火他才离去,这个画者便是崔小冬。  这一年是中德文化年,崔小冬作
期刊
石头,脱离了原始的粗犷,佛教赋予它更多的思想意叉;艺术,又使它们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生命。  石雕艺术,赋予它山更多美好的记忆。  公元831年,它山以石筑堰,称“它山堰”为中国四大古堰之一。自此,灌田养民,历千余年而不衰。  公元2008年,它山以石建馆,称“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自此,华夏大地千年百代,那壮丽或缠绵的生命,有了最坚实的记录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华夏民族自古就崇拜玉石,却对它山
期刊
回首西行,在佛国的日日夜夜,多少天在破晓中启程,在星光里栖息。  行走,简单的两字,承载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身心的疲惫。  续练,千年的佛缘,传承在佛教造像艺术上,它成为了多少平凡人的精神殿堂。  为了灵魂的求乞,每天,我们十几个小时奔波在天竺贫瘠的土地上。在满目尽睹人世百态的沧桑中,渴望寻觅佛教造像艺术的辉煌、这是一条同时通往地狱和天堂的进茫之路,一条当年唐玄奘西天取经行走的荆棘之路。  西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