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怎样永恒的东西足以刻在石头上?又是怎样的信念让人花费数百年去做一件事情?答案就是宗教。
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印度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在印度大街上至少有一半人能从外表看出所属宗教,剩下的一半人也能从名字中分辨出宗教,即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也无法规避写进姓氏中的宗教背景。这种传统已在印度传承千年,并能找到无数的印证,这些印证被写进诗歌,画进画中,造在庙宇上,刻进石头里。
来到奥兰加巴德的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那是个星期一。我们驱车前往距离奥兰加巴德市区30公里的埃洛拉石窟。那是一片群山环绕的地方,传说开凿石窟的这座山脉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从公元5世纪开始印度虔诚的人们就开始在这个地方修建石窟,佛教的,印度教的,然后是耆那教的,一直断断续续修建到了13世纪。这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深深打动着看到它的每一个人。而三大宗教和谐共处展现它们的璀璨硕果也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3年,埃罗拉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观路线往往是和年代一致的,从最早的佛教洞窟开始参观。在炎热的印度,看到一个个深入山洞中的毗诃罗窟就能想象当年修行的僧侣在其中坐定的场景:阴凉幽暗的洞窟中,修行者仰视着对面的佛像,念着空灵的佛经,在旷达的空间中这些音调变成了磁性的共鸣,飞向僧侣们心中的神界。
来到了佛教窟中最精彩也是唯一的支提窟(佛殿)第10窟,门口的雕刻就较其他洞窟精致许多,在莲花形状的窗户两边是6个飞天,窟的最里面坐着一尊大佛,双手合十,背后是一整块石头雕刻成的佛塔。天花板用石头雕刻着石梁,梁下是一圈姿态各异的佛教小人。窟中分成了两层,许多印度游客就在佛主雕像前席地而坐,然后发出像“奥姆”这样的共鸣音,经过几十根柱子和近百根梁的折射,声音变得特别神圣空灵,这或许是他们对佛特别的敬仰方式。
相比较佛教、耆那教的洞窟,印度教的就显得尤其华丽,这也和每个宗教的定义不同有关,佛教的禁欲,耆那教的苦修和印度教的能歌善舞能够很直接反映在石像的繁琐程度上。印度教窟中的第16窟被称作“凯拉萨神庙”,不仅是埃洛拉石窟丰碑式的代表作,更是印度岩凿神庙的巅峰之作,就和印度教徒能见到恒河就死而无憾一样,许多印度教徒都在无比激动地膜拜这座神庙。凯拉萨相传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湿婆隐居的一座神山。神庙是古印度一位国王为纪念战争胜利,敕令7000多人,前后共费时150年,移掉了240万吨石头建成的。最特别的是,它是把一座石山从上到下按照设计雕琢成若干神殿,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非用石块拼凑而成。所用的这些人力足够建造两个泰姬陵。今时今日无需争论这是暴政或是虔诚的信仰,而应该为见到这样的作品而感到幸运。
再往前走,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人树合一的耆那教神大雄的形象。对于耆那教我一直是非常崇敬的,并不是对宗教的信笃,而是对这个宗教中真正修行者的佩服。在如今这个讲求低碳的社会,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耆那教是全世界最低碳的宗教,他们非常彻底地奉行不害理念,苦修达到的境界可以让藤蔓在身上生长而不觉。埃洛拉石窟中大部分的耆那教洞窟都雕刻着苦修中的大雄的形象,与其说他是神,不如说他是修行者中最伟大的人。
埃洛拉石窟就好像“宗教博物馆”印度的一个缩影,在印度各个宗教最盛行的时候在石壁上刻下的永恒印记,它既属于各个宗教的信奉者,更属于全人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见证下,留传着它独特的魅力。
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印度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在印度大街上至少有一半人能从外表看出所属宗教,剩下的一半人也能从名字中分辨出宗教,即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也无法规避写进姓氏中的宗教背景。这种传统已在印度传承千年,并能找到无数的印证,这些印证被写进诗歌,画进画中,造在庙宇上,刻进石头里。
来到奥兰加巴德的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那是个星期一。我们驱车前往距离奥兰加巴德市区30公里的埃洛拉石窟。那是一片群山环绕的地方,传说开凿石窟的这座山脉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从公元5世纪开始印度虔诚的人们就开始在这个地方修建石窟,佛教的,印度教的,然后是耆那教的,一直断断续续修建到了13世纪。这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深深打动着看到它的每一个人。而三大宗教和谐共处展现它们的璀璨硕果也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3年,埃罗拉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观路线往往是和年代一致的,从最早的佛教洞窟开始参观。在炎热的印度,看到一个个深入山洞中的毗诃罗窟就能想象当年修行的僧侣在其中坐定的场景:阴凉幽暗的洞窟中,修行者仰视着对面的佛像,念着空灵的佛经,在旷达的空间中这些音调变成了磁性的共鸣,飞向僧侣们心中的神界。
来到了佛教窟中最精彩也是唯一的支提窟(佛殿)第10窟,门口的雕刻就较其他洞窟精致许多,在莲花形状的窗户两边是6个飞天,窟的最里面坐着一尊大佛,双手合十,背后是一整块石头雕刻成的佛塔。天花板用石头雕刻着石梁,梁下是一圈姿态各异的佛教小人。窟中分成了两层,许多印度游客就在佛主雕像前席地而坐,然后发出像“奥姆”这样的共鸣音,经过几十根柱子和近百根梁的折射,声音变得特别神圣空灵,这或许是他们对佛特别的敬仰方式。
相比较佛教、耆那教的洞窟,印度教的就显得尤其华丽,这也和每个宗教的定义不同有关,佛教的禁欲,耆那教的苦修和印度教的能歌善舞能够很直接反映在石像的繁琐程度上。印度教窟中的第16窟被称作“凯拉萨神庙”,不仅是埃洛拉石窟丰碑式的代表作,更是印度岩凿神庙的巅峰之作,就和印度教徒能见到恒河就死而无憾一样,许多印度教徒都在无比激动地膜拜这座神庙。凯拉萨相传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湿婆隐居的一座神山。神庙是古印度一位国王为纪念战争胜利,敕令7000多人,前后共费时150年,移掉了240万吨石头建成的。最特别的是,它是把一座石山从上到下按照设计雕琢成若干神殿,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非用石块拼凑而成。所用的这些人力足够建造两个泰姬陵。今时今日无需争论这是暴政或是虔诚的信仰,而应该为见到这样的作品而感到幸运。
再往前走,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人树合一的耆那教神大雄的形象。对于耆那教我一直是非常崇敬的,并不是对宗教的信笃,而是对这个宗教中真正修行者的佩服。在如今这个讲求低碳的社会,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耆那教是全世界最低碳的宗教,他们非常彻底地奉行不害理念,苦修达到的境界可以让藤蔓在身上生长而不觉。埃洛拉石窟中大部分的耆那教洞窟都雕刻着苦修中的大雄的形象,与其说他是神,不如说他是修行者中最伟大的人。
埃洛拉石窟就好像“宗教博物馆”印度的一个缩影,在印度各个宗教最盛行的时候在石壁上刻下的永恒印记,它既属于各个宗教的信奉者,更属于全人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见证下,留传着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