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鹫山,简称灵山,在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东南约11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就是灵山。而且,中国也有不少地方的名字和它相同或相似。而这些中国地名,大多是从印度的灵山或灵鹫山借来的。像杭州西湖北边的灵鹫峰,干脆被说成是从印度飞来的,所以又叫“飞来峰”。
中国许多人对西天灵山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西游记》中的描绘:“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既然是佛祖圣境,自然是神秘得很,缥缈得很,高不可攀。可真正的西天灵山是个什么样子,却很少有中国人亲眼看过。我因工作之便有机会三次前去拜谒灵山,应当说是因缘殊性,终生难忘。
我第一次去灵山是在2000年12月4日。其实我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受命前去考察那烂陀玄奘纪念堂。清晨6点钟,我和妻子一起,乘汽车从菩提伽耶的苏佳塔宾馆出发,前去那烂陀,然后再去拜谒灵山。
据印度司机说,从大菩提寺到那烂陀大约83公里,汽车要走3个半小时。我想,小汽车一小时还走不上25公里,这是什么路?果然,这条曾经是柏油铺成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变得苍夷满目。司机说:“几年前,日本人就曾捐助钱款来修这条公路,但钱款被邦里的交通部长贪污了。交通部长因此坐了牢,而修路的钱也没有追回,这段公路至今仍然是坑坑洼洼。”汽车颠簸得很,不时还得绕行,耗费了许多时间。
大约9:30,我们才到了那烂陀,先后考察了玄奘纪念堂、那烂陀遗址和遗址博物馆。从那烂陀到灵鹫山已经很近了,有10多公里。快到灵山的时候,途经一地,司机说这是一处佛教遗址,可以看看。根据他的解说,我得知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竹林精舍,便下车参观。这是一片风光秀丽的竹林,本不起眼,由于其中有一个水池,人们便根据玄奘的记载确定这里为佛经中所说的“竹林精舍”。相传,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精舍,是当年摩揭陀国国王频毗沙罗送给释迦牟尼的居住地。在王舍城传教期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曾在这里度过了若干个雨季。
现在,这里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园林,游人极少,显得十分幽静,甚至有点冷清。穿过竹丛往里走,便是一个人工整修的方形水池,这是整个园林的中心部分。园林的入口在南面,所以游人进来时直抵水池的南岸,有台阶可以下到水池边。水池的四角有四个白色的圆形小柱亭。水池北侧的岸上有一个白色四角方柱亭,中有一尊佛陀坐像。
参观完毕,用过午餐,我们又向灵山进发。汽车接近灵山,在丘陵中转过两个弯子,便看见了一座牌坊。牌坊上方写有印地文“世界和平塔”,左边写的是汉字:“多宝山佛舍利塔”,右边写的也是汉字:“常在灵鹫山”。像是一副楹联而不是一副楹联。但这座牌坊告诉人们:灵山到了,真正的西天灵山就在眼前。
穿过牌坊往里走,一路上坡,汽车到达一块比较平坦宽阔的场地。那里有停车场,有茶摊,还有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货摊,自然也少不了兜售各种小东西的零星商贩。其实,这里算是一个休息站,人们可以在这里稍事休整,以便轻装上山,去领略山顶上的无限风光。
登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沿小路步行迂回而上,一条是坐缆车直达山顶。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坐缆车登顶。那缆车是一个个的单人吊椅,已经相当陈旧,锈迹斑斑,坐上去不免有些犯嘀咕。但既然坐上了,也只好听天由命。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嘀咕就越有事,正当我们快到山顶的时候,那缆车突然咔嚓一声,停住不动了!我的心也跟着“咯噔”一声。向前方看去,司机是第一人,眼看就要到山顶了,妻子第二,我第三。回头看看后方,整条索道上再无来者。这样悬在半空,心里更加嘀咕:是停电了?还是工作人员以为没有乘客便拉闸吃饭去了?不会是出了事故吧?万一……我看了看下方,只见乱石嶙岣,根本没有软着陆的可能,强行跳下,只能是头破血流,一命呜呼。这样足足停了10分钟,10分钟的提心吊胆,10分钟的无可奈何!终于,缆车又是咔嚓一响,重新启动了。双脚好不容易落了地,心里才踏实下来。我想,这也许是佛祖在考验我们是否心诚吧?不过,下山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坐这个缆车了。
刘禹锡的《陋室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确,灵山不算高,因佛祖释迦牟尼而名扬天下。来这里的人要比去竹林精舍的人多得多,除了一些印度人外,主要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有少量的越南人和西方人,能够看出,他们大多都是佛教信徒。
人们习惯上把这一带叫做灵山,其实,这里有许多山头,峰峦连绵。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灵鹫峰,那才是真正的灵山。而我们乘缆车登上的地方其实叫做多宝山,比灵鹫峰还要高一些。
灵山上,最显眼的建筑是那座多宝山上的纯白色“世界和平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僧侣为祈求世界和平,集资在印度的几个地方建立了数座世界和平塔,这是其中的一座。
这座塔高达38米,用纯白大理石砌成。从形状看,这座塔不是我国通常多见的那种瘦削挺拔的“密檐式”佛塔,而是所谓“覆钵式”的半圆球体佛塔。此塔周身洁白,在日光里显得异常朴素、圣洁。塔的腹部四面有四个佛像,里面分别雕有佛诞生、悟道、说法和涅槃像,金光闪闪,十分夺目。塔的东侧,台阶下竖立有一块扁平的石头,上有阴刻日文汉字,被涂以黑漆,曰:“南无妙法莲华经”,落款为“昭和四十四年九月日,曰莲”。再向东,走过一小片石头铺成的平地,便是一座白色建筑,正门西向,匾额上写着“日本山妙法寺”的字样。
和平塔的南侧有一块较大的平地,铺了一层暗红色的粗沙砾。这里是人们以塔为背景拍照的最佳地点。走到平地南端,可以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而脚下,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向左可以通向灵鹫峰说法台,向右可以走到停车场。
由于当晚要赶回巴特那,不能到说法台去了,只能在山上向左下方远望。那个不起眼的小山头就是灵鹫峰。上面有一块平地,由东向西,略呈长方形,东侧为进入说法台的通道,其余三面有半人多高的围墙。
东晋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类都曾来这里巡礼,都见到过佛祖当年说法堂的遗迹。而此时的说法台上却空无一人,让人看了不免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或“凤去台空”的苍凉之感。想象2500多年前佛祖在此说法的情景,上面的设施也许比今天的要好得多。但是,与小说《西游记》中的雷音宝殿相比,仍然有天上地下之别。
在太阳西沉之前,我们匆匆离去,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沉重。
2004年7月16日,天气暑热,偶有小雨,我随一个考察团第二次来到灵山。早晨,我们先参观了大菩提寺,然后向灵山进发。这段去灵山的公路已经明显改善,小面包车午时分便已驶达。
这一次,停车场上十分热闹,到处是一些身穿橘红色衣服的印度教朝圣者。当时正处于印度恒河女神下凡节期间,他们大约是去恒河沐浴归来,途经此地,顺便上山来歇脚观光的。
当大家提出要乘缆车上山时,我不免又想起三年 半以前的经历。但走到近前一看,那缆车显然已经经过维修,缆绳、支架等都已经更新,那一个个单人吊椅被涂上了不同颜色的油漆,显得焕然一新,不那么令人生畏了。
天空阴晴不定,时而滴下几滴水珠。世界和平塔在烟云笼罩之下,更增加了几分庄严和神圣。塔的周围有许多朝圣的印度教徒,有的坐着休息,有的围着塔观看,有的合十礼拜。更有一些人蹲在塔前的空场地上,利用铺地的红砂砾画出一些小方块。他们每个人都画得非常用心,好像在进行艺术创作。我感到好奇,便问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人:“你们画的是什么呀?”他笑着回答:“是房子。”我这才恍然大悟,房子就是家啊,原来他们是在这里许愿,希望佛祖释迦牟尼帮助他们实现住上好房子的心愿,保佑他们的家园幸福安宁。
佛教于13世纪便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但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一个庞大宗教,发生于斯,发展于斯,其影响是不会在这片土地上完全消失的。善于包容的印度教将佛祖释迦牟尼说成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像海纳百川一样将佛教吸收为自己的一部分。正是这个原因,这些到恒河沐浴的印度教朝圣者也到佛教的圣地来,把佛祖看成自己的神明,在这里膜拜和许愿。
和平塔东侧日本山妙法寺的大殿里传出“澎——澎——澎”的鼓声,进去一看,原来有一个日本僧人正在以匀速不停地击鼓。他击得那样专心、坚定和有力,以至旁边站满了围观者,他仍视而不见,心无旁骛,一片虔诚之心都集中在他机械的动作里。那只硕大的鼓大概就是日本人所说的“太鼓”了。鼓声虽然单调,却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这一次在山上逗留的时间不长,很快就乘缆车下山了,因为后面还有那烂陀、玄奘纪念堂等处要参观,并且要于当晚赶到巴特那。
2005年3月30日,我随《走近释迦牟尼》摄制组第三次来到灵山。这次又是从大菩提寺出发,先去王舍城,后到竹林精舍和灵山。到达灵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
这一次,多宝山和平塔周围依然有许多游人,日本山妙法寺的大殿里依然传出“澎——澎——澎”的鼓声。我们在众多的游人中看到一家锡克人,正坐在塔前空地边的石凳上休息,他们的小女孩大约6岁,正在跳舞。小女孩穿的是牛仔服,跳的是现代舞,围观的人们都在笑着欣赏她的表演,真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我想,这也许就是佛教留给现代社会的一份遗产吧。和平,不正是佛教教义的精髓之一吗?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信仰的交融,不同民族的交融,古代与现代的交融,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我们顺小路下去,向左拐,走不远就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3个汉字“灵山桥”。再往前走就是鹫峰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到达鹫峰,登上灵山。
有人说,曾经有灵鹫落在这山峰上,所以起名为灵鹫山;还有人说,因为这山峰的形状像鹫,因此得名。看着眼前的怪石,从不同方向仔细打量,却怎么也看不出灵鹫的模样。也许是因为年代的久远,也许是因为传说的牵强,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看了这座说法台,人们也许会失望,如此简陋,如此平常,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但它却告诉我们一条真理:伟大出自平凡。释迎牟尼不是神,而是历史上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现在,说法台上有一些信徒正在向着西方礼拜祈祷,主要是来自韩国的几位尼姑和信众。她们迎着夕阳,虔诚地祈祷,习习的微风把诵经声传向空灵的深谷……
此刻站在这里,望着远处峰峦上的煌煌夕阳,望着布满天际的五色云锦,我顿时感到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几十年的际遇冷暖、荣辱哀怨,仿佛都己置诸烟云,消散在这山石林莽的上空。灵魂在这里得到了一次洗涤,一次更生。
鹫峰就是鹫峰,灵山就是灵山,它远远超出了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的局限,经受了风雨雷电的考验,晚霞丽日的装点,穿越了岁月的重重迷幻,给予人们的是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深邃思考。
中国许多人对西天灵山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西游记》中的描绘:“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既然是佛祖圣境,自然是神秘得很,缥缈得很,高不可攀。可真正的西天灵山是个什么样子,却很少有中国人亲眼看过。我因工作之便有机会三次前去拜谒灵山,应当说是因缘殊性,终生难忘。
我第一次去灵山是在2000年12月4日。其实我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受命前去考察那烂陀玄奘纪念堂。清晨6点钟,我和妻子一起,乘汽车从菩提伽耶的苏佳塔宾馆出发,前去那烂陀,然后再去拜谒灵山。
据印度司机说,从大菩提寺到那烂陀大约83公里,汽车要走3个半小时。我想,小汽车一小时还走不上25公里,这是什么路?果然,这条曾经是柏油铺成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变得苍夷满目。司机说:“几年前,日本人就曾捐助钱款来修这条公路,但钱款被邦里的交通部长贪污了。交通部长因此坐了牢,而修路的钱也没有追回,这段公路至今仍然是坑坑洼洼。”汽车颠簸得很,不时还得绕行,耗费了许多时间。
大约9:30,我们才到了那烂陀,先后考察了玄奘纪念堂、那烂陀遗址和遗址博物馆。从那烂陀到灵鹫山已经很近了,有10多公里。快到灵山的时候,途经一地,司机说这是一处佛教遗址,可以看看。根据他的解说,我得知这里就是鼎鼎大名的竹林精舍,便下车参观。这是一片风光秀丽的竹林,本不起眼,由于其中有一个水池,人们便根据玄奘的记载确定这里为佛经中所说的“竹林精舍”。相传,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精舍,是当年摩揭陀国国王频毗沙罗送给释迦牟尼的居住地。在王舍城传教期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曾在这里度过了若干个雨季。
现在,这里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园林,游人极少,显得十分幽静,甚至有点冷清。穿过竹丛往里走,便是一个人工整修的方形水池,这是整个园林的中心部分。园林的入口在南面,所以游人进来时直抵水池的南岸,有台阶可以下到水池边。水池的四角有四个白色的圆形小柱亭。水池北侧的岸上有一个白色四角方柱亭,中有一尊佛陀坐像。
参观完毕,用过午餐,我们又向灵山进发。汽车接近灵山,在丘陵中转过两个弯子,便看见了一座牌坊。牌坊上方写有印地文“世界和平塔”,左边写的是汉字:“多宝山佛舍利塔”,右边写的也是汉字:“常在灵鹫山”。像是一副楹联而不是一副楹联。但这座牌坊告诉人们:灵山到了,真正的西天灵山就在眼前。
穿过牌坊往里走,一路上坡,汽车到达一块比较平坦宽阔的场地。那里有停车场,有茶摊,还有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货摊,自然也少不了兜售各种小东西的零星商贩。其实,这里算是一个休息站,人们可以在这里稍事休整,以便轻装上山,去领略山顶上的无限风光。
登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沿小路步行迂回而上,一条是坐缆车直达山顶。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坐缆车登顶。那缆车是一个个的单人吊椅,已经相当陈旧,锈迹斑斑,坐上去不免有些犯嘀咕。但既然坐上了,也只好听天由命。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嘀咕就越有事,正当我们快到山顶的时候,那缆车突然咔嚓一声,停住不动了!我的心也跟着“咯噔”一声。向前方看去,司机是第一人,眼看就要到山顶了,妻子第二,我第三。回头看看后方,整条索道上再无来者。这样悬在半空,心里更加嘀咕:是停电了?还是工作人员以为没有乘客便拉闸吃饭去了?不会是出了事故吧?万一……我看了看下方,只见乱石嶙岣,根本没有软着陆的可能,强行跳下,只能是头破血流,一命呜呼。这样足足停了10分钟,10分钟的提心吊胆,10分钟的无可奈何!终于,缆车又是咔嚓一响,重新启动了。双脚好不容易落了地,心里才踏实下来。我想,这也许是佛祖在考验我们是否心诚吧?不过,下山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坐这个缆车了。
刘禹锡的《陋室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确,灵山不算高,因佛祖释迦牟尼而名扬天下。来这里的人要比去竹林精舍的人多得多,除了一些印度人外,主要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有少量的越南人和西方人,能够看出,他们大多都是佛教信徒。
人们习惯上把这一带叫做灵山,其实,这里有许多山头,峰峦连绵。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灵鹫峰,那才是真正的灵山。而我们乘缆车登上的地方其实叫做多宝山,比灵鹫峰还要高一些。
灵山上,最显眼的建筑是那座多宝山上的纯白色“世界和平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僧侣为祈求世界和平,集资在印度的几个地方建立了数座世界和平塔,这是其中的一座。
这座塔高达38米,用纯白大理石砌成。从形状看,这座塔不是我国通常多见的那种瘦削挺拔的“密檐式”佛塔,而是所谓“覆钵式”的半圆球体佛塔。此塔周身洁白,在日光里显得异常朴素、圣洁。塔的腹部四面有四个佛像,里面分别雕有佛诞生、悟道、说法和涅槃像,金光闪闪,十分夺目。塔的东侧,台阶下竖立有一块扁平的石头,上有阴刻日文汉字,被涂以黑漆,曰:“南无妙法莲华经”,落款为“昭和四十四年九月日,曰莲”。再向东,走过一小片石头铺成的平地,便是一座白色建筑,正门西向,匾额上写着“日本山妙法寺”的字样。
和平塔的南侧有一块较大的平地,铺了一层暗红色的粗沙砾。这里是人们以塔为背景拍照的最佳地点。走到平地南端,可以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而脚下,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向左可以通向灵鹫峰说法台,向右可以走到停车场。
由于当晚要赶回巴特那,不能到说法台去了,只能在山上向左下方远望。那个不起眼的小山头就是灵鹫峰。上面有一块平地,由东向西,略呈长方形,东侧为进入说法台的通道,其余三面有半人多高的围墙。
东晋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类都曾来这里巡礼,都见到过佛祖当年说法堂的遗迹。而此时的说法台上却空无一人,让人看了不免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或“凤去台空”的苍凉之感。想象2500多年前佛祖在此说法的情景,上面的设施也许比今天的要好得多。但是,与小说《西游记》中的雷音宝殿相比,仍然有天上地下之别。
在太阳西沉之前,我们匆匆离去,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沉重。
2004年7月16日,天气暑热,偶有小雨,我随一个考察团第二次来到灵山。早晨,我们先参观了大菩提寺,然后向灵山进发。这段去灵山的公路已经明显改善,小面包车午时分便已驶达。
这一次,停车场上十分热闹,到处是一些身穿橘红色衣服的印度教朝圣者。当时正处于印度恒河女神下凡节期间,他们大约是去恒河沐浴归来,途经此地,顺便上山来歇脚观光的。
当大家提出要乘缆车上山时,我不免又想起三年 半以前的经历。但走到近前一看,那缆车显然已经经过维修,缆绳、支架等都已经更新,那一个个单人吊椅被涂上了不同颜色的油漆,显得焕然一新,不那么令人生畏了。
天空阴晴不定,时而滴下几滴水珠。世界和平塔在烟云笼罩之下,更增加了几分庄严和神圣。塔的周围有许多朝圣的印度教徒,有的坐着休息,有的围着塔观看,有的合十礼拜。更有一些人蹲在塔前的空场地上,利用铺地的红砂砾画出一些小方块。他们每个人都画得非常用心,好像在进行艺术创作。我感到好奇,便问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人:“你们画的是什么呀?”他笑着回答:“是房子。”我这才恍然大悟,房子就是家啊,原来他们是在这里许愿,希望佛祖释迦牟尼帮助他们实现住上好房子的心愿,保佑他们的家园幸福安宁。
佛教于13世纪便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但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一个庞大宗教,发生于斯,发展于斯,其影响是不会在这片土地上完全消失的。善于包容的印度教将佛祖释迦牟尼说成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像海纳百川一样将佛教吸收为自己的一部分。正是这个原因,这些到恒河沐浴的印度教朝圣者也到佛教的圣地来,把佛祖看成自己的神明,在这里膜拜和许愿。
和平塔东侧日本山妙法寺的大殿里传出“澎——澎——澎”的鼓声,进去一看,原来有一个日本僧人正在以匀速不停地击鼓。他击得那样专心、坚定和有力,以至旁边站满了围观者,他仍视而不见,心无旁骛,一片虔诚之心都集中在他机械的动作里。那只硕大的鼓大概就是日本人所说的“太鼓”了。鼓声虽然单调,却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这一次在山上逗留的时间不长,很快就乘缆车下山了,因为后面还有那烂陀、玄奘纪念堂等处要参观,并且要于当晚赶到巴特那。
2005年3月30日,我随《走近释迦牟尼》摄制组第三次来到灵山。这次又是从大菩提寺出发,先去王舍城,后到竹林精舍和灵山。到达灵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
这一次,多宝山和平塔周围依然有许多游人,日本山妙法寺的大殿里依然传出“澎——澎——澎”的鼓声。我们在众多的游人中看到一家锡克人,正坐在塔前空地边的石凳上休息,他们的小女孩大约6岁,正在跳舞。小女孩穿的是牛仔服,跳的是现代舞,围观的人们都在笑着欣赏她的表演,真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我想,这也许就是佛教留给现代社会的一份遗产吧。和平,不正是佛教教义的精髓之一吗?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信仰的交融,不同民族的交融,古代与现代的交融,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我们顺小路下去,向左拐,走不远就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3个汉字“灵山桥”。再往前走就是鹫峰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到达鹫峰,登上灵山。
有人说,曾经有灵鹫落在这山峰上,所以起名为灵鹫山;还有人说,因为这山峰的形状像鹫,因此得名。看着眼前的怪石,从不同方向仔细打量,却怎么也看不出灵鹫的模样。也许是因为年代的久远,也许是因为传说的牵强,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看了这座说法台,人们也许会失望,如此简陋,如此平常,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但它却告诉我们一条真理:伟大出自平凡。释迎牟尼不是神,而是历史上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现在,说法台上有一些信徒正在向着西方礼拜祈祷,主要是来自韩国的几位尼姑和信众。她们迎着夕阳,虔诚地祈祷,习习的微风把诵经声传向空灵的深谷……
此刻站在这里,望着远处峰峦上的煌煌夕阳,望着布满天际的五色云锦,我顿时感到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几十年的际遇冷暖、荣辱哀怨,仿佛都己置诸烟云,消散在这山石林莽的上空。灵魂在这里得到了一次洗涤,一次更生。
鹫峰就是鹫峰,灵山就是灵山,它远远超出了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的局限,经受了风雨雷电的考验,晚霞丽日的装点,穿越了岁月的重重迷幻,给予人们的是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