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电影艺术的风格来看,今年的奥斯卡电影节有一个特色:怀旧风盛行。《雨果·卡布里特》是用儿童的视角缅怀法国电影之父梅里埃,《午夜巴黎》营造对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20年代巴黎文化盛世的温情浪漫怀旧梦。当然,将这种怀旧和创意复古风做得最有创意、最有意义、最为感人的就是法国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修拍摄的《艺术家》。
今天,是大家奔向3D、IMAX的年代,是柯达胶片公司宣告倒闭的黯淡时刻,有人已经在宣称数字技术将彻底取代胶片。对此,我坚信,数字技术的兴起能够替代一些胶片的功能,但是在专业电影摄影领域,胶片的技术功能和艺术表现力完全不会被替换掉,绝对不会。就在这当口,法国电影人居然拍摄了一部黑白电影,一部黑白的默片。这是电影艺术家的天才创造,还是神经癫狂?
《艺术家》的创意复古范儿
《艺术家》获第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64届戛纳影帝。随后,在今年2月末的那个奥斯卡之夜,《艺术家》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五项大奖。这样一部简单、大量使用俗套的作品怎么就如此走红呢?观众和电影人怎么就痴迷这样一部看起来毫无标新领异追求的作品呢?
就叙事模式来看,本片是一部爱情片。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饰),是默片时代的最佳男主角。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饰)。后来米勒小姐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在片场的反复拍摄使得两人从随意逢场作戏发展到频频四目相对,他们忍不住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导致笑场,演戏多次出现NG。
但是,这对爱意萌生的恋人不知道,电影历史的车轮正滚滚而来,险些碾碎他们的爱情甚至生命。
故事发生在1927年至1930年,这正是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转变的时代。进入电影圈的米勒小姐起先只演一些龙套小配角,但是,她会说话,也许正因为她是一位新星,观众没有积累对她的大量观赏定势,她才敢于说话。她很快上升为有声电影的主角。而乔治坚决不认为有声电影是代表将来的艺术,制片人只好排除他摄制有声片。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一部默片《爱的眼泪》。
乔治的默片与米勒主演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乔治的新片票房惨淡。这时又恰逢1929年的经济危机,本来就与妻子相对无言的乔治被赶出家门。乔治孤独地在住处放映自己的默片,缅怀旧日风光,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艺术、经济方面都走入绝境,他决定烧掉自己所有的影片。危急中,他的小狗叫来警察才把他从火海中救出。
乔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佩皮·米勒接到家中。走红后的米勒小姐并没有忘记乔治,她凭借自己此时的艺术地位逼迫制片人同意让乔治与自己同台演出新片。可是乔治不能接受别人带着怜悯的恩赐。他扯掉手上的绷带,走上大街游荡。他看到别人跟他滔滔不绝地讲话,这些都像铁锤在沉重地敲打着他的神经。他回到自己被烧毁的家中,将左轮手枪塞进自己的嘴巴。
幸好米勒小姐及时赶到,并给他指点出一条在有声片时期展示艺术才华的新途径。紧接着,我们看到乔治和米勒小姐两个人在摄影棚里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形体变化多端。一曲终了,制片人击节赞叹,请求他们再拍一条。乔治微笑着说出了这个角色在本片中仅有的一句台词——“非常乐意”。
《艺术家》的人物形象:无言的魅力与贫贱相守
《艺术家》的故事十分简单,演员也不能开口说台词,甚至都没有机会一展歌喉。但是其中的人物塑造和爱情描写却很有质感,让观者在观赏时获得一种身心投入的认同。一个银幕人物的塑造由多方面元素组成,包括演员自身条件、剧作塑造、镜头视听语言的剪辑构成。让·杜雅尔丹与编剧、导演一起成功地塑造了本片男主角乔治。他的扮相很容易让人想起默片时期的歌舞片演员阿斯泰尔。果然,他在影片结尾与女主人公一起大大地秀了一段双人踢踏舞。乔治对电影艺术有着极度的热爱,但他固守自己在默片中取得的艺术成就,并因此对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不屑一顾。
影片开始,我们看到一个志满意得的成功演员。他风趣幽默,还藏着点自私的小诡计,在谢幕时让自己的小狗上台表演,故意冷落电影的女主演。在剧院门口,他被一个女影迷冲撞,但却毫不在意,他不知道,这个女子将成为对他一往情深的爱人,成为他艺术生涯和生命的拯救者。他们邂逅的照片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抢夺眼球的风头盖过了他主演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
再次看到米勒小姐时,乔治没认出她来。因为他看到的是布景片后面一个女子灵巧跳舞的双腿。看到这活力四射、变化多端的舞蹈,他情不自禁地跟着学起来。这一场景既为紧接着的两人相识制造了顺畅的过渡,也为影片最后两人以跳踢踏舞来开拓电影表演新天地埋下了伏笔。这种剧作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其实充满了细腻笔触的创意性文本在本片中比比皆是。米勒小姐暗恋乔治,编导让她在化妆室中用乔治的一套西服演哑剧,用西服的袖子做出跟自己拥抱亲热的动作。这个设计为爱情片表达暗恋的形式库藏中增加了新内容,同时也符合本片后台歌舞片、电影幕后故事的类型模式。
米勒的暗恋情愫被乔治撞破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她在演艺生涯中做些什么,他拿起一只眉笔,给米勒小姐的嘴唇左上方点了一颗痣。字幕打出乔治的台词:如果想成为一名演员,你得有点别人没有的。如用汉语说,这就是乔治对米勒的“点化”,是对米勒外形的点化,也是对她进行一些艺术门道的点化。这点外貌变化在佩皮·米勒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多少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因为我们注意到在她成为有声电影大明星之后,她嘴唇上的那颗“痣”还保留着。
乔治给米勒小姐点化的嘴唇也许促进了米勒小姐的成功,而米勒小姐的成功代表着有声片的成功,代表着新技术和新的艺术可能性的成功。有声电影的兴起正抛弃固执地坚守无声电影的乔治,他被制片人开除,形单影只地走下楼梯。就在这时,编剧和导演安排男女主人公在楼梯上邂逅。米勒小姐事业蒸蒸日上,但她没有冷落走下坡路的乔治。她抛开一起上楼的男朋友,亲热地给乔治留下电话号码,还相约一起在电影中合作。当然,这一场景的调度是米勒在楼梯上位,乔治在楼梯下方。虽是默片,但画面语言告诉我们:昔日默默无闻的女主人公已经一跃上位。但是,我们看到如朝阳般升起的米勒小姐对提携过自己的乔治依旧热情不减,青睐有加。
类似的隐喻在《艺术家》里还有很多。通过这些笔触,影片塑造了一对鲜活、可爱的恋人。我们看到,米勒小姐不仅去看乔治那门前冷落的电影《爱的眼泪》,而且在他经济困难时指挥仆人暗中买下了他的家具和全部艺术收藏品。后来,当乔治在火灾中受伤时,她把乔治接到自己家中休养。更为可贵的是,她知道乔治最需要的,是重新回到水银灯下,是再次享受舞台生涯。她“勒索”制片人,要求让乔治跟自己一起主演新片。这不是没有风险的,如果制片人不同意,也可能会得罪他从而影响到米勒自己的事业。
谁知道,这些关怀都更深地刺激了十分自尊的乔治。他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人要听一个默片英雄说话,自己在有声片时代只能是明日黄花。观众对乔治的兴趣只是他怀里那条可爱的小狗,还对小狗发出遗憾的感叹“要是会说话就好了”。这哪里是在说小狗啊?
演员不能演戏,就是他精神生命的死亡。这种情境我们在卓别林的《舞台生涯》里看到过。在《日落大道》中,我们看到天才演员葛洛丽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以绝顶才华塑造的那位过气女明星诺玛:她永远不能在心理上承认自己已经年华老去,而电影艺术正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她精神分裂,以致于开枪击毙对自己道破真相的青年编剧。
在本片中,爱情的抚慰和米勒对他演艺事业的关照并未使乔治感到绝处逢生,在他吞枪准备自尽之际,又是敏感的米勒小姐赶到,两人相拥相抱之后,米勒小姐给绝望的乔治指出重回聚光灯下的坦途:跳舞。这既是演员完美舞技的华彩展示,又是俩人爱情大团圆之后对艺术生涯的崭新开拓。这从根本上挽救了男主人公的生命。此举是他们爱情的果实,也是他们艺术舞台上再次星光灿烂、闪亮璀璨的开始。
除了男女主人公,《艺术家》的第三号角色就是那只不知名的小狗,它对票房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它长得绝对可爱,戏又好,十分吸引眼球。难怪奥斯卡颁奖仪式也要让它到舞台现身走几圈。虽然颁奖晚会上它只是打打酱油,但也必定提升收视率。本片的编导对这个角色可是下了点功夫,给它写了不少好戏。它不仅在戏中冒险救主,在生活中也对主人忠心耿耿,随时按照情况做出倒地死去、作揖哀求等动作。主人与异性两情相悦时,它会捂上眼睛,主人陷入险境,它会飞奔跑去叫警察。看到它观众很容易想起《狗的生涯》里那条跟卓别林相依为命的小狗,想起那个美国飞行员从法国带回去的那条德国牧羊犬任丁丁。
模式融合向大师致敬与自我相关
此片到处用俗套,到处都把俗套用出点不一样。把俗套用到感人,是一种艺术的顶尖功夫。类型电影就像中国的格律诗词,要讲究在符合格律中做出新奇,要讲究用典,用各种典故入诗,用古人的诗酒故事来浇灌自己的胸中块垒。
本片的叙事模式是典型的爱情片,它以爱情的萌生、困境和解决来构成故事主线,引领故事情节的推进。同时,它又大量使用了音乐歌舞片的吸引力元素,影片在节奏明快、欢乐奔放的舞蹈中结束。由于是默片,影片大量使用了电影配乐,这些配乐既有复古风格,又旋律优美,配器丰富而恰当。
就电影形态而言,本片使用了非常多的“自我相关”,就是说它依赖于观众和作者对于电影艺术既成体系的熟知,用变化和搬用来向电影史上大家名作致敬。这种化用典故是造成观众观影快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艺术家》许多段落的配乐是向希区柯克致敬。开头男主角在戏院门口与女主角相遇的那一段,配乐轻灵跳跃,让人想起卓别林电影中配乐的风格。本片的故事框架与《一个明星的诞生》形成了明显的“对话”(巴赫金语)关系。
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和事业沉浮与美国早期动作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的经历十分相似。顺便说一句,范朋克就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是学院的第一任主席。本片中乔治扮演的蒙面侠,显然是将他与范朋克那为人熟知的角色蒙面侠苏洛和不止一部关于大侠方托马斯的默片作品联系起来。
而乔治对默片的执着当然是来自卓别林,片中有的段落的小提琴曲也让我想起卓别林的电影。他最后的舞蹈完全让人恍惚感觉是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再世献技。那条小狗是任丁丁再世,乔治与小狗相濡以沫的关系也让人想起卓别林的流浪生涯中时常出现的可爱小狗。
而过气明星的偏执和自我信心构成的人物关系显然与《日落大道》形成一种有趣的暗中互文关系。乔治身边那个沉默寡言,对他贫贱相守、不离不弃的司机就是直接从《日落大道》的管家兼司机和旧情人马克思(埃里克·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饰)拷贝过来的。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塑造的制片人角色像极了米高梅当年的总裁梅耶……
默片形态看似给编导构成了一些限制,它们不能使用台词,但是编导将这种限制反转为一些创意的激发点。他们用字幕、电影海报、戏中戏构成许多隐喻,这些隐喻的巧妙安排时常使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男主角制作投拍的电影中,其结局是主人公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在现实中,正是1929年股市崩盘的危急时刻,乔治被妻子勒令净身出户,电影票房惨淡……荧幕内外,男主角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戏里戏外,虚实互动,但导演却不会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在化妆室,米勒依偎在乔治的衣服上,拉起他的衣袖拥抱、抚摸自己,米勒暗恋的内心活动被突然进来的乔治撞破。这时,我们看到化妆室墙上的电影海报是《偷心的贼》,隐喻女主人公的芳心已经被乔治俘获。
乔治不想接受米勒对自己的救助和提携,他冲出米勒家在街上失魂落魄地游走。他在汽车穿梭的马路上徜徉,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马路对面的戏院上方有一个电影广告《孤独的明星》(Lonely Star)的横幅。哦,是的,昔日光彩夺目的超级巨星,此刻已经无人问津。
本片的许多构成元素都是在向《雨中曲》致敬。男女主人公都是在追星的热闹场景中相识,故事都是发生在电影史上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期那一段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的时期;而故事也都是取材于那一时期发生的许多有趣情境和面临新技术的尴尬,新旧演员的淘汰更替。而故事素材也同样是电影人为了适应电影有声时代到来编排新剧目的后台故事。
影片还穿插幕后故事的一些细节,让我们看到电影圈的一些行规和人物关系。乔治和米勒小姐跳踢踏舞构成了本片爱情故事高潮之后的形式华彩乐段。结束后,制片人大声赞叹:完美!这时摄影机还没关机,制片人自己并不发话,而是触碰了一下身边的导演。导演这才从激动中醒悟,发出指令:Cut。
黑白默片营造有趣、复杂的文本关系
因为本片在致敬中营造了创新,在与电影艺术的自我相关和典故使用中实现了翻新,本片的电影文本呈现出丰富、复杂的肌理。
影片用戏中戏来开头,是一个冒险电影故事。情节中是拷问男主角,字幕出现:说!这其实可以看做是编导的夫子自道,也可以同时做出这样的读解:我就是不说话,我就是要给你看一部默片。
乔治去看佩皮·米勒的新片,那是一部有声片,片中演员说话,没有字幕。我们看见乔治坐在观众当中,周围人在哈哈大笑。这里坚持用无声电影的形式来表现有声片的成功。
乔治在化妆室,忽然发现水杯放在桌子上是有声音的!有人打来电话,铃声简直震耳欲聋,小狗汪汪叫,也喧嚣可怕,当他走出摄影棚时,迎面走来的几个女演员在欢笑,她们的笑也是有声音的!只有他自己发出的喊叫却是无声的。乔治在床上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这个梦让我们看到,他面临艰难、严肃的选择:说话,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
用声音蒙太奇来呈现剧作情境的一些巧合、突变,是有声电影的常用手法。而本片是用无声画面和字幕来完成。米勒小姐发现乔治扔掉保护伤口的绷带离开了自己家,她意识到乔治可能又要出事。她不等司机回来,自己开车在大街上急速蛇行,飞快地赶往乔治家。而乔治这时的确万念俱灰把左轮手枪塞进了自己嘴里。紧接着,字幕出现一个描述声音效果的“嘣”。再接回画面,却是米勒小姐的车撞在了树上。正是这字幕表现出的一声巨响,让乔治停下自杀的行动到窗口去看一下,镜头再切回屋子里,米勒小姐冲进来向乔治表白心思,拯救了他的生命。
《艺术家》结尾处,两人一起跳踢踏舞,像极了舞王阿斯泰尔和他的金牌女搭档。一曲终了,他们紧张地对着摄影机。这时声音出现了,观众第一次听到男主角的声音,是他那急促的呼吸声。摄影棚现场的各种声响随之出现,制片人的台词也是有声对白:“完美无瑕,能不能再来一次?”
至此,男主角才说出了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有声台词,只有两个单词:“非常乐意。”掌声,欢呼,嘈杂现实声响。一切回归到了现实,一切回归到了电影。电影的动人之处永远是人的情感。
《艺术家》尽显人生起落,抒写人物感情的跌宕起伏,爱情与艺术的互动,而小狗和音乐舞蹈又让这部影片妙趣横生。
《艺术家》无声,但却情绪饱满,说透了对艺术、对爱情、对电影艺术史的千言万语。《艺术家》机智幽默地向电影历史致敬,它把俗套用得感人,用得有趣,用得翻出新意。
巴赞在研究美国类型片时将那种对形式作出丰富和精细处理,从而丰富了某种类型模式的作品称为“巴洛克风格”:“可以用巴洛克风格这一概念说明技巧上的一些形式主义,或者说明某些影片刻意雕琢的倾向。”(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在我眼中,《艺术家》就是一部在形式上精雕细刻的电影,它是对电影史极度熟知基础上的翻新,是对既有形式精到掌握点化和处理。《艺术家》是一个顶级创意的神迹。
郝建:学者,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
今天,是大家奔向3D、IMAX的年代,是柯达胶片公司宣告倒闭的黯淡时刻,有人已经在宣称数字技术将彻底取代胶片。对此,我坚信,数字技术的兴起能够替代一些胶片的功能,但是在专业电影摄影领域,胶片的技术功能和艺术表现力完全不会被替换掉,绝对不会。就在这当口,法国电影人居然拍摄了一部黑白电影,一部黑白的默片。这是电影艺术家的天才创造,还是神经癫狂?
《艺术家》的创意复古范儿
《艺术家》获第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64届戛纳影帝。随后,在今年2月末的那个奥斯卡之夜,《艺术家》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五项大奖。这样一部简单、大量使用俗套的作品怎么就如此走红呢?观众和电影人怎么就痴迷这样一部看起来毫无标新领异追求的作品呢?
就叙事模式来看,本片是一部爱情片。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饰),是默片时代的最佳男主角。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饰)。后来米勒小姐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在片场的反复拍摄使得两人从随意逢场作戏发展到频频四目相对,他们忍不住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导致笑场,演戏多次出现NG。
但是,这对爱意萌生的恋人不知道,电影历史的车轮正滚滚而来,险些碾碎他们的爱情甚至生命。
故事发生在1927年至1930年,这正是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转变的时代。进入电影圈的米勒小姐起先只演一些龙套小配角,但是,她会说话,也许正因为她是一位新星,观众没有积累对她的大量观赏定势,她才敢于说话。她很快上升为有声电影的主角。而乔治坚决不认为有声电影是代表将来的艺术,制片人只好排除他摄制有声片。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一部默片《爱的眼泪》。
乔治的默片与米勒主演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乔治的新片票房惨淡。这时又恰逢1929年的经济危机,本来就与妻子相对无言的乔治被赶出家门。乔治孤独地在住处放映自己的默片,缅怀旧日风光,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艺术、经济方面都走入绝境,他决定烧掉自己所有的影片。危急中,他的小狗叫来警察才把他从火海中救出。
乔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佩皮·米勒接到家中。走红后的米勒小姐并没有忘记乔治,她凭借自己此时的艺术地位逼迫制片人同意让乔治与自己同台演出新片。可是乔治不能接受别人带着怜悯的恩赐。他扯掉手上的绷带,走上大街游荡。他看到别人跟他滔滔不绝地讲话,这些都像铁锤在沉重地敲打着他的神经。他回到自己被烧毁的家中,将左轮手枪塞进自己的嘴巴。
幸好米勒小姐及时赶到,并给他指点出一条在有声片时期展示艺术才华的新途径。紧接着,我们看到乔治和米勒小姐两个人在摄影棚里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形体变化多端。一曲终了,制片人击节赞叹,请求他们再拍一条。乔治微笑着说出了这个角色在本片中仅有的一句台词——“非常乐意”。
《艺术家》的人物形象:无言的魅力与贫贱相守
《艺术家》的故事十分简单,演员也不能开口说台词,甚至都没有机会一展歌喉。但是其中的人物塑造和爱情描写却很有质感,让观者在观赏时获得一种身心投入的认同。一个银幕人物的塑造由多方面元素组成,包括演员自身条件、剧作塑造、镜头视听语言的剪辑构成。让·杜雅尔丹与编剧、导演一起成功地塑造了本片男主角乔治。他的扮相很容易让人想起默片时期的歌舞片演员阿斯泰尔。果然,他在影片结尾与女主人公一起大大地秀了一段双人踢踏舞。乔治对电影艺术有着极度的热爱,但他固守自己在默片中取得的艺术成就,并因此对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不屑一顾。
影片开始,我们看到一个志满意得的成功演员。他风趣幽默,还藏着点自私的小诡计,在谢幕时让自己的小狗上台表演,故意冷落电影的女主演。在剧院门口,他被一个女影迷冲撞,但却毫不在意,他不知道,这个女子将成为对他一往情深的爱人,成为他艺术生涯和生命的拯救者。他们邂逅的照片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抢夺眼球的风头盖过了他主演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
再次看到米勒小姐时,乔治没认出她来。因为他看到的是布景片后面一个女子灵巧跳舞的双腿。看到这活力四射、变化多端的舞蹈,他情不自禁地跟着学起来。这一场景既为紧接着的两人相识制造了顺畅的过渡,也为影片最后两人以跳踢踏舞来开拓电影表演新天地埋下了伏笔。这种剧作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其实充满了细腻笔触的创意性文本在本片中比比皆是。米勒小姐暗恋乔治,编导让她在化妆室中用乔治的一套西服演哑剧,用西服的袖子做出跟自己拥抱亲热的动作。这个设计为爱情片表达暗恋的形式库藏中增加了新内容,同时也符合本片后台歌舞片、电影幕后故事的类型模式。
米勒的暗恋情愫被乔治撞破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她在演艺生涯中做些什么,他拿起一只眉笔,给米勒小姐的嘴唇左上方点了一颗痣。字幕打出乔治的台词:如果想成为一名演员,你得有点别人没有的。如用汉语说,这就是乔治对米勒的“点化”,是对米勒外形的点化,也是对她进行一些艺术门道的点化。这点外貌变化在佩皮·米勒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多少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因为我们注意到在她成为有声电影大明星之后,她嘴唇上的那颗“痣”还保留着。
乔治给米勒小姐点化的嘴唇也许促进了米勒小姐的成功,而米勒小姐的成功代表着有声片的成功,代表着新技术和新的艺术可能性的成功。有声电影的兴起正抛弃固执地坚守无声电影的乔治,他被制片人开除,形单影只地走下楼梯。就在这时,编剧和导演安排男女主人公在楼梯上邂逅。米勒小姐事业蒸蒸日上,但她没有冷落走下坡路的乔治。她抛开一起上楼的男朋友,亲热地给乔治留下电话号码,还相约一起在电影中合作。当然,这一场景的调度是米勒在楼梯上位,乔治在楼梯下方。虽是默片,但画面语言告诉我们:昔日默默无闻的女主人公已经一跃上位。但是,我们看到如朝阳般升起的米勒小姐对提携过自己的乔治依旧热情不减,青睐有加。
类似的隐喻在《艺术家》里还有很多。通过这些笔触,影片塑造了一对鲜活、可爱的恋人。我们看到,米勒小姐不仅去看乔治那门前冷落的电影《爱的眼泪》,而且在他经济困难时指挥仆人暗中买下了他的家具和全部艺术收藏品。后来,当乔治在火灾中受伤时,她把乔治接到自己家中休养。更为可贵的是,她知道乔治最需要的,是重新回到水银灯下,是再次享受舞台生涯。她“勒索”制片人,要求让乔治跟自己一起主演新片。这不是没有风险的,如果制片人不同意,也可能会得罪他从而影响到米勒自己的事业。
谁知道,这些关怀都更深地刺激了十分自尊的乔治。他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人要听一个默片英雄说话,自己在有声片时代只能是明日黄花。观众对乔治的兴趣只是他怀里那条可爱的小狗,还对小狗发出遗憾的感叹“要是会说话就好了”。这哪里是在说小狗啊?
演员不能演戏,就是他精神生命的死亡。这种情境我们在卓别林的《舞台生涯》里看到过。在《日落大道》中,我们看到天才演员葛洛丽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以绝顶才华塑造的那位过气女明星诺玛:她永远不能在心理上承认自己已经年华老去,而电影艺术正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她精神分裂,以致于开枪击毙对自己道破真相的青年编剧。
在本片中,爱情的抚慰和米勒对他演艺事业的关照并未使乔治感到绝处逢生,在他吞枪准备自尽之际,又是敏感的米勒小姐赶到,两人相拥相抱之后,米勒小姐给绝望的乔治指出重回聚光灯下的坦途:跳舞。这既是演员完美舞技的华彩展示,又是俩人爱情大团圆之后对艺术生涯的崭新开拓。这从根本上挽救了男主人公的生命。此举是他们爱情的果实,也是他们艺术舞台上再次星光灿烂、闪亮璀璨的开始。
除了男女主人公,《艺术家》的第三号角色就是那只不知名的小狗,它对票房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它长得绝对可爱,戏又好,十分吸引眼球。难怪奥斯卡颁奖仪式也要让它到舞台现身走几圈。虽然颁奖晚会上它只是打打酱油,但也必定提升收视率。本片的编导对这个角色可是下了点功夫,给它写了不少好戏。它不仅在戏中冒险救主,在生活中也对主人忠心耿耿,随时按照情况做出倒地死去、作揖哀求等动作。主人与异性两情相悦时,它会捂上眼睛,主人陷入险境,它会飞奔跑去叫警察。看到它观众很容易想起《狗的生涯》里那条跟卓别林相依为命的小狗,想起那个美国飞行员从法国带回去的那条德国牧羊犬任丁丁。
模式融合向大师致敬与自我相关
此片到处用俗套,到处都把俗套用出点不一样。把俗套用到感人,是一种艺术的顶尖功夫。类型电影就像中国的格律诗词,要讲究在符合格律中做出新奇,要讲究用典,用各种典故入诗,用古人的诗酒故事来浇灌自己的胸中块垒。
本片的叙事模式是典型的爱情片,它以爱情的萌生、困境和解决来构成故事主线,引领故事情节的推进。同时,它又大量使用了音乐歌舞片的吸引力元素,影片在节奏明快、欢乐奔放的舞蹈中结束。由于是默片,影片大量使用了电影配乐,这些配乐既有复古风格,又旋律优美,配器丰富而恰当。
就电影形态而言,本片使用了非常多的“自我相关”,就是说它依赖于观众和作者对于电影艺术既成体系的熟知,用变化和搬用来向电影史上大家名作致敬。这种化用典故是造成观众观影快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艺术家》许多段落的配乐是向希区柯克致敬。开头男主角在戏院门口与女主角相遇的那一段,配乐轻灵跳跃,让人想起卓别林电影中配乐的风格。本片的故事框架与《一个明星的诞生》形成了明显的“对话”(巴赫金语)关系。
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和事业沉浮与美国早期动作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的经历十分相似。顺便说一句,范朋克就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是学院的第一任主席。本片中乔治扮演的蒙面侠,显然是将他与范朋克那为人熟知的角色蒙面侠苏洛和不止一部关于大侠方托马斯的默片作品联系起来。
而乔治对默片的执着当然是来自卓别林,片中有的段落的小提琴曲也让我想起卓别林的电影。他最后的舞蹈完全让人恍惚感觉是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再世献技。那条小狗是任丁丁再世,乔治与小狗相濡以沫的关系也让人想起卓别林的流浪生涯中时常出现的可爱小狗。
而过气明星的偏执和自我信心构成的人物关系显然与《日落大道》形成一种有趣的暗中互文关系。乔治身边那个沉默寡言,对他贫贱相守、不离不弃的司机就是直接从《日落大道》的管家兼司机和旧情人马克思(埃里克·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饰)拷贝过来的。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塑造的制片人角色像极了米高梅当年的总裁梅耶……
默片形态看似给编导构成了一些限制,它们不能使用台词,但是编导将这种限制反转为一些创意的激发点。他们用字幕、电影海报、戏中戏构成许多隐喻,这些隐喻的巧妙安排时常使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男主角制作投拍的电影中,其结局是主人公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在现实中,正是1929年股市崩盘的危急时刻,乔治被妻子勒令净身出户,电影票房惨淡……荧幕内外,男主角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戏里戏外,虚实互动,但导演却不会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在化妆室,米勒依偎在乔治的衣服上,拉起他的衣袖拥抱、抚摸自己,米勒暗恋的内心活动被突然进来的乔治撞破。这时,我们看到化妆室墙上的电影海报是《偷心的贼》,隐喻女主人公的芳心已经被乔治俘获。
乔治不想接受米勒对自己的救助和提携,他冲出米勒家在街上失魂落魄地游走。他在汽车穿梭的马路上徜徉,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马路对面的戏院上方有一个电影广告《孤独的明星》(Lonely Star)的横幅。哦,是的,昔日光彩夺目的超级巨星,此刻已经无人问津。
本片的许多构成元素都是在向《雨中曲》致敬。男女主人公都是在追星的热闹场景中相识,故事都是发生在电影史上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期那一段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的时期;而故事也都是取材于那一时期发生的许多有趣情境和面临新技术的尴尬,新旧演员的淘汰更替。而故事素材也同样是电影人为了适应电影有声时代到来编排新剧目的后台故事。
影片还穿插幕后故事的一些细节,让我们看到电影圈的一些行规和人物关系。乔治和米勒小姐跳踢踏舞构成了本片爱情故事高潮之后的形式华彩乐段。结束后,制片人大声赞叹:完美!这时摄影机还没关机,制片人自己并不发话,而是触碰了一下身边的导演。导演这才从激动中醒悟,发出指令:Cut。
黑白默片营造有趣、复杂的文本关系
因为本片在致敬中营造了创新,在与电影艺术的自我相关和典故使用中实现了翻新,本片的电影文本呈现出丰富、复杂的肌理。
影片用戏中戏来开头,是一个冒险电影故事。情节中是拷问男主角,字幕出现:说!这其实可以看做是编导的夫子自道,也可以同时做出这样的读解:我就是不说话,我就是要给你看一部默片。
乔治去看佩皮·米勒的新片,那是一部有声片,片中演员说话,没有字幕。我们看见乔治坐在观众当中,周围人在哈哈大笑。这里坚持用无声电影的形式来表现有声片的成功。
乔治在化妆室,忽然发现水杯放在桌子上是有声音的!有人打来电话,铃声简直震耳欲聋,小狗汪汪叫,也喧嚣可怕,当他走出摄影棚时,迎面走来的几个女演员在欢笑,她们的笑也是有声音的!只有他自己发出的喊叫却是无声的。乔治在床上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这个梦让我们看到,他面临艰难、严肃的选择:说话,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
用声音蒙太奇来呈现剧作情境的一些巧合、突变,是有声电影的常用手法。而本片是用无声画面和字幕来完成。米勒小姐发现乔治扔掉保护伤口的绷带离开了自己家,她意识到乔治可能又要出事。她不等司机回来,自己开车在大街上急速蛇行,飞快地赶往乔治家。而乔治这时的确万念俱灰把左轮手枪塞进了自己嘴里。紧接着,字幕出现一个描述声音效果的“嘣”。再接回画面,却是米勒小姐的车撞在了树上。正是这字幕表现出的一声巨响,让乔治停下自杀的行动到窗口去看一下,镜头再切回屋子里,米勒小姐冲进来向乔治表白心思,拯救了他的生命。
《艺术家》结尾处,两人一起跳踢踏舞,像极了舞王阿斯泰尔和他的金牌女搭档。一曲终了,他们紧张地对着摄影机。这时声音出现了,观众第一次听到男主角的声音,是他那急促的呼吸声。摄影棚现场的各种声响随之出现,制片人的台词也是有声对白:“完美无瑕,能不能再来一次?”
至此,男主角才说出了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有声台词,只有两个单词:“非常乐意。”掌声,欢呼,嘈杂现实声响。一切回归到了现实,一切回归到了电影。电影的动人之处永远是人的情感。
《艺术家》尽显人生起落,抒写人物感情的跌宕起伏,爱情与艺术的互动,而小狗和音乐舞蹈又让这部影片妙趣横生。
《艺术家》无声,但却情绪饱满,说透了对艺术、对爱情、对电影艺术史的千言万语。《艺术家》机智幽默地向电影历史致敬,它把俗套用得感人,用得有趣,用得翻出新意。
巴赞在研究美国类型片时将那种对形式作出丰富和精细处理,从而丰富了某种类型模式的作品称为“巴洛克风格”:“可以用巴洛克风格这一概念说明技巧上的一些形式主义,或者说明某些影片刻意雕琢的倾向。”(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在我眼中,《艺术家》就是一部在形式上精雕细刻的电影,它是对电影史极度熟知基础上的翻新,是对既有形式精到掌握点化和处理。《艺术家》是一个顶级创意的神迹。
郝建:学者,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