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整合中的语言转换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4zh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在历年的高考中得分不高,许多同学也认为这类文章并非难懂,但却不知如何准确解答,无奈之下,只好照抄原文,这种做法很不符合新考纲“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否进行整合成为答题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整合?主要原因是原文的语句不能直接、简练、全面、明晰地回答问题,需要对原文的语言进行转换,使之能较好地解答题问。语言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信息句进行加工,去次存真,进行概括表述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模糊而清晰、由粗糙而缜密的深化过程。高考阅读题中的语言转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2002年高考全国卷阅读题《知音》为例进行说明):
  一、抒情语言转换为陈述语言。
  (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解析:找到文章第二节有一句“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就很容易筛选出信息句“对这变换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如照抄这一句既不能清楚地回答问题,也不符合“整合信息”的要求。这这段语言文字,抒情的意味浓厚,实际上表述两层意思,一,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曲高和寡,难以理解。二,伯牙却能领悟得丝毫不差。而画横线的句子,则是对钟子期感应琴声的能力的感叹,把这抒情语言变换为陈述语言则应为:“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而钟子期能感应得丝毫不差。”这样的语言才能准确、简练地回答问题。
  二、形象语言转换为平实语言。
  (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解析:第一点的信息句在文章第一节“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啸,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应当能看出文中划线句是形象地描写语言,它生动地描写出知音对华夏子孙的影响,而本节的中心意思整合为平实语言应为:“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就能清楚地说明“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三、分述语言转换为综述语言。
  解析:第二题的第二点,信息句在文章中多处出现,文中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到《乐府题记》,甚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反复“感叹”,这些文章都属于中国古代典籍,这么多典籍都记载了知音的传说,不正是说明“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它进行综合表述则应为:“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和传诵。”这种整合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若能细心地审察题意,潜心阅读文章,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较好的表达。
  由此可知,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信息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直接、简练、全面、明晰地回答问题的目的。
其他文献
高考语文试卷中第四大题包含三道小题,分别是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诗歌鉴赏,默写。文言文句子翻译是从第三大题中选出来的,与第三大题联系紧密,在对文言文的分析中,对此已经涉及。下面就诗歌鉴赏、默写作一分析。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
期刊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子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自尊、自信,就会失去人生存在的魅力。  当别人硕果累累时,我却两手空空,那年的秋天,也是悲凉的。看着自己的同学一个个叩开了大学的校门,而我依然在门外徘徊,我一脸的茫然不知撒向何方,父母焦急的目光我也视若无睹,把自己埋在小屋之内,寸步不离。直到有一天父亲指着我的门说:“蚂蚁跌倒一千次,还能爬起来,你就
期刊
题目中的“方向”当然不是政治方向,欲知属何“方向”,请听下文分解。  ①2001年10月18日《会晚报》肩题“参加上海APEC会议”之下有正标题“布什启程赴华”。--按,《今晚报》的出版地为天津,“赴华”当改成“来华”才对。原句立足点有误,造成“赴”与“来”的方向颠倒。  ②1目18日,通州市分局接到受骗未遂的群众举报:有4个人在新华北街工商银行利用“凑钱”和“拉钱”的形式诈骗钱财。(《警方请受骗
期刊
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史》中,把马致远的〔天净沙〕视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评语是:“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就情趣流畅,浑若天成的意义说来,确是公允之论。  小令只有短短5句,28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名《秋思》,但全篇却无一语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它只是排列一些孤零零的景物,并点明这些景物正是小令主人公“思”之寄寓所在。需要的是借助于
期刊
有人常问,对于高中生来说,分享诸如下面的外国名人访谈,地道的电影片段,和一些出自英美本土人之手的诗歌、独白,是不是难度太大了?我看不是。身边有不少朋友英文不错,周围的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与他们有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有关。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却不尽然,英文水平和是否有海外经历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中学学习英语时打下的坚固基础,和那时先别人一步对英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使人受益匪浅的。对
期刊
杜甫曾写过十二首《解闷》诗,其中一首是自叙作诗甘苦的:“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杜甫认为写诗、改诗、吟诗可以陶冶性格,因此他不满足于一挥而就仓促草成的作品,而要反复修改,不断锤炼,让诗更臻完美。值得注意的是,杜甫不但重视像谢灵运和谢眺那样的个人天赋--“能事”,而且更强调像阴铿与何逊那样的写作态度--“苦用心”。这虽然是在谈诗歌创作的经验,但是对我们学习语
期刊
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重阳登高的习惯,饮菊花酒,遍插茱萸,最初是为了消灾免祸。后来的文人因为种种原因都做天涯羁旅,而他们又最爱维护传统,“独在异乡为异客”,重阳登高时难免思念故土和亲人,渐渐地演变成了后来的重阳登高怀远。  前几日读《夜航船》,有“三万卷书”的典故: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期刊
词语的运用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而这一部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的辨析。同学们也往往常做常错。现将大家容易混淆的几组词区别如下:    [振][震]    “振”的本义是举起,引申为手臂挥动、摇动,例如振臂高呼、振笔疾书。又当奋起、振作讲,例如:精神为之一振。由奋起又引申为开启,例如:振聋发聩,这是一个联合词语,“振”、“发”都是“开启”的意思。  “震”的本义是雷动,因疾雷使人、物惊动,
期刊
“经典”这个名称用得太草率随意,细心的读者最好还是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所有这样的提法。然而,虽然有了这种警告,我们已列出的一系列用品,即使最不怀好意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从视觉的冲击或单是寿命方面来说,都是设计难题上的出色回应。    坐得舒适的椅子    当我们需要坐下休息的时候,便出现了椅子。刚开始时是些卵石,然后是树干,但是在远古的某个时候有人巧妙地制作了第一把椅子,或者(更有可能)是凳子。下
期刊
唐代近300年间,以行第(排行之前加姓氏)用作人的称谓,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从而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学语文教材中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其中“元二”“董大”就是“行第”称谓。  唐代的称谓有时很是繁杂。比如,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这是写给华州刺史张贾的。张氏行第十二,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其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汉代称州刺史为使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