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思维、教学经验等方面不乏深厚基础,甚至还具有一定的教学主张和课堂建构能力,但在进入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后,教学水平的提升出现了危机。本文结合地理教学实践着重探讨教师内驱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突围;守常;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4-0071-03
【作者简介】邱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后,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这种突出核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使个人和组织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回到地理教学的角度,大多数人在“务实”的方面可圈可点,“技法”在十几年如一日的磨练中炉火纯青,但学科教学和个人成长总会出现一个“高原期”,会有长时间的停滞甚至倒退,进而导致职业倦怠和动力缺失,使之陷入某种“囚徒困境”。事实上,比“务实”更重要的是“务虚”,比“技法”更重要的是“心法”,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个教师才能从具象、繁琐、单调的务实生存中脱离,才能慢慢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是“务虚”,既然是提炼“核心竞争力”,总有具体的观念或操作路径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阐述。
一、提升境界
今天仍有相当比例的地理课堂上得比较呆板,教师的话语体系僵化、陈旧,就连表情也有一种“面谱化”趋向,这种教学水平可能五年、十年地停滞在某一层面。有趣的是,老师们没有发现自己的课堂有任何问题,或者有任何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
这几乎成为一种共性的尴尬局面,其实是教师的内驱力不足,也就是没有达到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的境界。台湾知名学者龙应台在德国的时候,隔壁住的是一个下水道工人,有一次她惊讶地发现,人家在阳台上读康德!她问:你怎么还读康德啊?这对你修下水道又有什么用?那个邻居回答:我每天在下水道暗无天日,但康德就像一盏灯火,照亮了我的世界。
一个人,真的是要有一定境界的,精神上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我们需要像钱理群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那样,像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的“每日精进”那样,立足每一天的课堂,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事。
明朝有个大儒叫张载,他的四句话,说得非常深刻:“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你“取法乎上”,则“得乎其中”;你“取法乎中”,则“得乎其下”;你“取法乎下”,则“无所得矣”。我们的地理课堂到底能走多远,不在于学科地位或教学生态如何,而在于每个教师站立的高度和面朝的方向。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知识本身已经变得廉价,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轻易搜到试题答案,但“关于知识的知识”即思维,永远重于一切。我们当然有“形而下”的功利、名相、荣辱的计量,分数之类是要考虑的,但不要忘了“形而上”的人文情怀,无用之用,方是大用。最好的地理教学,应该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比如,让他们一辈子知道整体性、系统思维的辩证逻辑,知道“天人相关”,知道可持续发展,唯如此,我们方可说从“技师”“经师”上升到“人师”了。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一定要多阅读,多积累,多交流。比如,从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基因”来说,为什么“五行”非要是“东属木,西属金,中属土,北属水,南属火”?以及五个方向上的主色调、动物图腾为什么都是固定的?其实,从地理学科看,这就是中国的空间位置、矿产、气候、土壤等决定的,一点都不神秘。当我们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阅读时,学生就知道,地理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古人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们就不敢小瞧地理老师。地理的地位,是我们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二、倾注热情
当我们有了志存高远的境界时,我们就会为达到这样的境界而努力,才可能对自己的课堂、对学生、对事业充满热情。很多男老师有体验,当自己夫人怀孕时,会看到满大街都是孕妇;当自己心中不爽、郁郁不乐时,烦心事一件接一件地来。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投射,用佛教的话说,叫“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当我们用热情去感染、点化学生时,他们回报我们的,同样是热情、阳光的“正能量”。
很多老师抱怨,说之所以缺乏热情,是因为史地班的学生生源不好,他们的逻辑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不佳。这种讲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现在学校的教学评价是增值性评价,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的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以班级整体水平的进步或退步来评价。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寻找增值性的突破口,如同罗素说的,“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要给学生更多的参照尺度,知道“多一把尺,就多一个好学生”。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2]当我们用画图、写字、表达、动手等角度作为看待学生的标准时,会发现学生并非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他们必有其所长,也必有其所能。如果我们善于发现,看出了他们的“增长点”,就必然会看到学生将来的希望和成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待自己的教学必须充满热情,相信我们和学生相遇是缘分,是彼此的福音,是成长的机遇。我们的热情,以及它背后的坚韧、关爱、不放弃,将会改变很多学生的人生。
三、丰富学养
学养是底气之所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充斥在每天的各种资讯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当前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逻辑可能存在落差——教师还是习惯用权力逻辑教学,即“我讲你听”“我布置任务你完成”,但学生不是,他们有更多的科学逻辑,喜欢刨根问底,喜欢用个人的方式解构和重构地理知识。
其实,不难看出,教师之所以喜欢并习惯用权力思维实施教学,背后反映的就是学养不足,他们害怕与学生自由对话,害怕被别人问倒,更不愿意暴露自己无知和浅薄的一面,只能按规定动作、程式化组织“背书”。这的确是件很可悲的事。 一个教师,之所以有话语权,之所以有尊严,并不是来自他苦心经营的权力,而是他深厚的学科素养。这种学养的支撑,并不一定是学历,而是学习力。尼采有句名言:“眼界即边界,真正囚禁你的,正是你的眼界所在。”我们眼界的远度和胸中诗书的厚度是成正相关的。而我们许多教师,还是“四书先生”——他只看教材、教辅、作业本、笔记这四本书,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有没有下足功夫研究地理的知识结构及内部思维乃至哲学的奥义并以一种“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精神深度解读学科思想和伦理?有没有从发生学的角度给学生讲清楚地理思维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历史、政治、经济、科学等学科的交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注意。
中国的字源学中,“智”和“慧”是不同的,“智”是由“知”和“日”(甲骨文中此表示目标符号)组成,即“知道事物”,境界还是比较低的;而“慧”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它由两个“丰”加一个“手”(“彐”是一只手的象形)、一颗“心”组成,表示一个人既能躬身实践,心中又有万千丘壑,是“极大丰富而不可测者”。一个教师,不管是在学科框架内,还是泛论教育、社会、经济等领域,都能纵横中西,上下千年,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象和学养啊!当然,这很难做到,但我们多读了书,多听了有益的讲座,多见了有趣的人,可能就为自己今天的“半碗水”状态感到困窘了。
四、恪守常规
“常规”是件老生常谈的事,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地方。尤其是功利主义盛行之下,人心多比较浮躁,大家都喜欢“立竿见影”的东西,希望施猛药,要成绩迅速提升,而教学反而因成效慢、机械化程度更大以及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等理由,渐渐在很多学校做得不如以往。实际上,“常”应是地理教学的根本。在孔子那里,说“君子务本,本生而道立”,没有“本”,哪里有后面的根深叶茂和千变万化?在老子那里,就直接说“常”了,比如“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一个人心中要通明豁达,没有“守常”的意识怎么行?五千字的《道德经》里“常”字足足出现了29次,可见先哲对此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我们教学的常规和常识,本身可能就是先天不足的。比如,就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视觉能力、听觉能力等方面,其中记忆力是一切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恰恰在地理的“背功”上,很多教师都不重视,而是反复强调分析、运用、应变等能力,布置较多的练习题……如此的方式,低效而费力,教师、学生都身心俱疲,教学已经沦为了一种体力活。所以,今天很多人提出来,教学要有一种尊重常规、回归常识的意识,尤其是我们在运用新的教育媒介,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时,对常规的尊重和恪守,对业已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成绩的稳定性,更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五、与时俱进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位成都的地理老师,做了地理版的《小苹果》,一时观者如潮,引起了热议。我们发现,即便是再困难的课程,只要有合适的表现形式,贴切而人性的教学设计,生动而鲜活的教育案例,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并自愿研究地理的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学生为什么不愿做课堂的主人,不愿积极地参与讨论、研究?除了心理惯性和氛围的因素外,知识多是“空降”给他们的,还没有说清楚来龙去脉,更远远没有达到“生活地理”的要求。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的教育哲学认为,改造一个人的经验,是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在。[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是他最有名的论断。我们读读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会惊讶地发现一百年前的美国教育和今天的中国教育非常相像。可悲的是,如果我们不在思维、观念、行动上与时俱进,那将永远停留在别人一百年前的水平上。
毋庸置疑,教育在发展,但我们的不同眼界和心量,使我们对“发展”的理解程度完全不同,甚至有时不是享发展之福,而是受之所累。所以,与时俱进也好,原地守望也罢,重要的不是“变”了多少,而是“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能否把握好。教育是有生命的,课堂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这个“一”,一切都免谈;只守着这个“一”而不知流变、转化,也是不能长久的。
我们还需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和勇气。在指导思想上,要对今天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有所了解,对最热门的理论、模式,既能够汲取其合理的地方,也能看出热火朝天下的隐忧和漏洞。我们的课堂,如果今天搞这个花头,明天贴那个标签,到头来只会自食恶果,是伪“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应不断结合生活、地域文化、个人经验,从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出发,训练他们的“色声香味触法”,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只有课堂接地气了,内容生活化了,学生感觉地理与“我”有关,而不只是攫取分数的冰冷工具,我们的境界才可能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在形式上,多与白板、网络对接,鼓励学生了解“慕课”(甚至从中获取资源),用科技来辅助我们提升教学效率,而不是让科技俘虏了课堂,做形式主义的无用功。在内容上,积极与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多勾连,让地理渗透到自然、人文的多领域学科中去,这样的地理,根基将无比牢靠,魅力十足,即使将来学生忘记了气压带、风带,但他们依然记得地理课的美好时光。
总结
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他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绝活吗?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深挖一下可以知道:这种“绝活”不是藏着掖着的那种“祖传秘方”“神功秘笈”,而是普天下人都自以为知道却万难“复制”的那种——譬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全都公开放在那里,可世人却无法成为“书圣”。一个优秀的、不断成长的教师也应该有这种能力,它是偷不走换不来的,因为它就是一种有关价值回归和守恒的“心法”,就是一种以“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的“务虚”精神。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今天的地理教学,乃至广义的学科教学中那些所谓的“囚徒困境”,将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
[2]陶行知.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11.
[3]邱磊.“偷师”杜威:开启教育的12把钥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关键词】突围;守常;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4-0071-03
【作者简介】邱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后,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这种突出核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使个人和组织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回到地理教学的角度,大多数人在“务实”的方面可圈可点,“技法”在十几年如一日的磨练中炉火纯青,但学科教学和个人成长总会出现一个“高原期”,会有长时间的停滞甚至倒退,进而导致职业倦怠和动力缺失,使之陷入某种“囚徒困境”。事实上,比“务实”更重要的是“务虚”,比“技法”更重要的是“心法”,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个教师才能从具象、繁琐、单调的务实生存中脱离,才能慢慢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是“务虚”,既然是提炼“核心竞争力”,总有具体的观念或操作路径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阐述。
一、提升境界
今天仍有相当比例的地理课堂上得比较呆板,教师的话语体系僵化、陈旧,就连表情也有一种“面谱化”趋向,这种教学水平可能五年、十年地停滞在某一层面。有趣的是,老师们没有发现自己的课堂有任何问题,或者有任何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
这几乎成为一种共性的尴尬局面,其实是教师的内驱力不足,也就是没有达到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的境界。台湾知名学者龙应台在德国的时候,隔壁住的是一个下水道工人,有一次她惊讶地发现,人家在阳台上读康德!她问:你怎么还读康德啊?这对你修下水道又有什么用?那个邻居回答:我每天在下水道暗无天日,但康德就像一盏灯火,照亮了我的世界。
一个人,真的是要有一定境界的,精神上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我们需要像钱理群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那样,像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的“每日精进”那样,立足每一天的课堂,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事。
明朝有个大儒叫张载,他的四句话,说得非常深刻:“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你“取法乎上”,则“得乎其中”;你“取法乎中”,则“得乎其下”;你“取法乎下”,则“无所得矣”。我们的地理课堂到底能走多远,不在于学科地位或教学生态如何,而在于每个教师站立的高度和面朝的方向。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知识本身已经变得廉价,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轻易搜到试题答案,但“关于知识的知识”即思维,永远重于一切。我们当然有“形而下”的功利、名相、荣辱的计量,分数之类是要考虑的,但不要忘了“形而上”的人文情怀,无用之用,方是大用。最好的地理教学,应该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比如,让他们一辈子知道整体性、系统思维的辩证逻辑,知道“天人相关”,知道可持续发展,唯如此,我们方可说从“技师”“经师”上升到“人师”了。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一定要多阅读,多积累,多交流。比如,从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基因”来说,为什么“五行”非要是“东属木,西属金,中属土,北属水,南属火”?以及五个方向上的主色调、动物图腾为什么都是固定的?其实,从地理学科看,这就是中国的空间位置、矿产、气候、土壤等决定的,一点都不神秘。当我们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阅读时,学生就知道,地理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古人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们就不敢小瞧地理老师。地理的地位,是我们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二、倾注热情
当我们有了志存高远的境界时,我们就会为达到这样的境界而努力,才可能对自己的课堂、对学生、对事业充满热情。很多男老师有体验,当自己夫人怀孕时,会看到满大街都是孕妇;当自己心中不爽、郁郁不乐时,烦心事一件接一件地来。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投射,用佛教的话说,叫“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当我们用热情去感染、点化学生时,他们回报我们的,同样是热情、阳光的“正能量”。
很多老师抱怨,说之所以缺乏热情,是因为史地班的学生生源不好,他们的逻辑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不佳。这种讲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现在学校的教学评价是增值性评价,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的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以班级整体水平的进步或退步来评价。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寻找增值性的突破口,如同罗素说的,“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要给学生更多的参照尺度,知道“多一把尺,就多一个好学生”。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2]当我们用画图、写字、表达、动手等角度作为看待学生的标准时,会发现学生并非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他们必有其所长,也必有其所能。如果我们善于发现,看出了他们的“增长点”,就必然会看到学生将来的希望和成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待自己的教学必须充满热情,相信我们和学生相遇是缘分,是彼此的福音,是成长的机遇。我们的热情,以及它背后的坚韧、关爱、不放弃,将会改变很多学生的人生。
三、丰富学养
学养是底气之所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充斥在每天的各种资讯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当前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逻辑可能存在落差——教师还是习惯用权力逻辑教学,即“我讲你听”“我布置任务你完成”,但学生不是,他们有更多的科学逻辑,喜欢刨根问底,喜欢用个人的方式解构和重构地理知识。
其实,不难看出,教师之所以喜欢并习惯用权力思维实施教学,背后反映的就是学养不足,他们害怕与学生自由对话,害怕被别人问倒,更不愿意暴露自己无知和浅薄的一面,只能按规定动作、程式化组织“背书”。这的确是件很可悲的事。 一个教师,之所以有话语权,之所以有尊严,并不是来自他苦心经营的权力,而是他深厚的学科素养。这种学养的支撑,并不一定是学历,而是学习力。尼采有句名言:“眼界即边界,真正囚禁你的,正是你的眼界所在。”我们眼界的远度和胸中诗书的厚度是成正相关的。而我们许多教师,还是“四书先生”——他只看教材、教辅、作业本、笔记这四本书,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有没有下足功夫研究地理的知识结构及内部思维乃至哲学的奥义并以一种“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精神深度解读学科思想和伦理?有没有从发生学的角度给学生讲清楚地理思维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历史、政治、经济、科学等学科的交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注意。
中国的字源学中,“智”和“慧”是不同的,“智”是由“知”和“日”(甲骨文中此表示目标符号)组成,即“知道事物”,境界还是比较低的;而“慧”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它由两个“丰”加一个“手”(“彐”是一只手的象形)、一颗“心”组成,表示一个人既能躬身实践,心中又有万千丘壑,是“极大丰富而不可测者”。一个教师,不管是在学科框架内,还是泛论教育、社会、经济等领域,都能纵横中西,上下千年,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象和学养啊!当然,这很难做到,但我们多读了书,多听了有益的讲座,多见了有趣的人,可能就为自己今天的“半碗水”状态感到困窘了。
四、恪守常规
“常规”是件老生常谈的事,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地方。尤其是功利主义盛行之下,人心多比较浮躁,大家都喜欢“立竿见影”的东西,希望施猛药,要成绩迅速提升,而教学反而因成效慢、机械化程度更大以及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等理由,渐渐在很多学校做得不如以往。实际上,“常”应是地理教学的根本。在孔子那里,说“君子务本,本生而道立”,没有“本”,哪里有后面的根深叶茂和千变万化?在老子那里,就直接说“常”了,比如“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一个人心中要通明豁达,没有“守常”的意识怎么行?五千字的《道德经》里“常”字足足出现了29次,可见先哲对此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我们教学的常规和常识,本身可能就是先天不足的。比如,就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视觉能力、听觉能力等方面,其中记忆力是一切高阶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恰恰在地理的“背功”上,很多教师都不重视,而是反复强调分析、运用、应变等能力,布置较多的练习题……如此的方式,低效而费力,教师、学生都身心俱疲,教学已经沦为了一种体力活。所以,今天很多人提出来,教学要有一种尊重常规、回归常识的意识,尤其是我们在运用新的教育媒介,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时,对常规的尊重和恪守,对业已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成绩的稳定性,更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五、与时俱进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位成都的地理老师,做了地理版的《小苹果》,一时观者如潮,引起了热议。我们发现,即便是再困难的课程,只要有合适的表现形式,贴切而人性的教学设计,生动而鲜活的教育案例,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并自愿研究地理的知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学生为什么不愿做课堂的主人,不愿积极地参与讨论、研究?除了心理惯性和氛围的因素外,知识多是“空降”给他们的,还没有说清楚来龙去脉,更远远没有达到“生活地理”的要求。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的教育哲学认为,改造一个人的经验,是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在。[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是他最有名的论断。我们读读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会惊讶地发现一百年前的美国教育和今天的中国教育非常相像。可悲的是,如果我们不在思维、观念、行动上与时俱进,那将永远停留在别人一百年前的水平上。
毋庸置疑,教育在发展,但我们的不同眼界和心量,使我们对“发展”的理解程度完全不同,甚至有时不是享发展之福,而是受之所累。所以,与时俱进也好,原地守望也罢,重要的不是“变”了多少,而是“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能否把握好。教育是有生命的,课堂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这个“一”,一切都免谈;只守着这个“一”而不知流变、转化,也是不能长久的。
我们还需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和勇气。在指导思想上,要对今天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有所了解,对最热门的理论、模式,既能够汲取其合理的地方,也能看出热火朝天下的隐忧和漏洞。我们的课堂,如果今天搞这个花头,明天贴那个标签,到头来只会自食恶果,是伪“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应不断结合生活、地域文化、个人经验,从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出发,训练他们的“色声香味触法”,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只有课堂接地气了,内容生活化了,学生感觉地理与“我”有关,而不只是攫取分数的冰冷工具,我们的境界才可能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在形式上,多与白板、网络对接,鼓励学生了解“慕课”(甚至从中获取资源),用科技来辅助我们提升教学效率,而不是让科技俘虏了课堂,做形式主义的无用功。在内容上,积极与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多勾连,让地理渗透到自然、人文的多领域学科中去,这样的地理,根基将无比牢靠,魅力十足,即使将来学生忘记了气压带、风带,但他们依然记得地理课的美好时光。
总结
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他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绝活吗?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深挖一下可以知道:这种“绝活”不是藏着掖着的那种“祖传秘方”“神功秘笈”,而是普天下人都自以为知道却万难“复制”的那种——譬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全都公开放在那里,可世人却无法成为“书圣”。一个优秀的、不断成长的教师也应该有这种能力,它是偷不走换不来的,因为它就是一种有关价值回归和守恒的“心法”,就是一种以“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的“务虚”精神。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今天的地理教学,乃至广义的学科教学中那些所谓的“囚徒困境”,将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62.
[2]陶行知.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11.
[3]邱磊.“偷师”杜威:开启教育的12把钥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