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先贤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重在精神文化的传承而不是生物性的传宗接代;西哲柏拉图讲“两不朽”——肉体不朽、精神不朽,且认定精神不朽高于生物性的传宗接代的不朽。精神不朽的关键在于,人必须把自己有限的生物性生命创化、物化、固化到永恒的精神文化产品上。而这种创造得以发生的前提是:人必须达成创造精神产品的临界点即精神生命的“燃点”。这个临界点或“燃点”,就是类似人到达了能够生儿育女的“生理青春期”的“精神青春期”。这就是朱鲁子《精神青春期——开悟,创造,不朽》一书(武汉出版社2015年6月版)提出的基本理念。
似可以说,“精神青春期”这一创造性概念,正随着此书的正式出版而进入关注精神创造读者们的视野。
一、独到的视域
把人的精神文化生产即创造的关节点或精神生命的“燃点”确立为“精神青春期”,堪称设喻巧妙,以此设喻为论述范围无疑会展示出一个崭新视点。
在这一视点观照下,人们创造力普遍匮乏的根本原因一目了然——多数人都没有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临界点即精神生命的“燃点”。作者指出,原因在于:“‘生理青春期’是先天的、不受人控制的,随着个体的身体成长和发育它会自发地、自然地到来;而‘精神青春期’却不然,它是后天的、受环境条件制约的,它不可能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地、自然地到来。”(该书第24页)因此,欲唤醒人们的创造力,就必须找出达成“精神青春期”临界点的主客观条件。作者具体探讨了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主客观条件,并把孔子确认为一个达成“精神青春期”的典型样本;结合中国大陆和世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精神青春期教育”理念;且认为以往教育由于“精神青春期教育”的缺席所造成的个体在盲目冲击“精神青春期”临界点时的挫败,是问题青少年和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从而为解决问题青少年难题和预防、治疗精神疾病提供了足够人们重视的观察与思考。
二、独创的概念
“精神青春期”是作者首创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有两个基本性质,一个是临界点——标志着创造力的到来,另一个是区间——标志着创造力的渊源不断。正如该书封面上所写的,因这个概念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创造力息息相关故堪称人类“精神DNA”,而其“临界点”和“区间”的性质就是它的“双螺旋结构”。另外,作者根据《圣经·创世记》关于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原因是怕他们“再吃”“生命树的果子”而“永远活着”即不朽(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世记3:22)充满想象力地把这个概念与“生命果”联系起来,这大大地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力。(参见该书“前言” )
作者指出,“在那些进入‘精神青春期’的个体身上,其生物性生理发展趋势即规律性与精神心理发展趋势即规律性表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的规律:生育能力由强到弱,文化知识等精神文明成果创造能力由小至大以至于发生质的飞跃或升华。” (第26页)这一揭示,其意义可能不可估量。作者还指出,“精神更年期”是人的最终的自由解放阶段,但它的达成,却有赖于“精神青春期”的达成:“‘精神青春期’是‘精神更年期’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准备,‘精神更年期’是‘精神青春期’长期积累的一个自然结果。‘精神更年期’是‘精神青春期’的自我实现。”(第27页)
三、独特的思想
此书有几个独特的思想,值得重视:
其一,《精神青春期》一书对生命作出了与众不同的阐释,把人们对生命的通常理解推向了一个纵深的层次。
世人皆知“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作者指出,“谜面”和“谜底”的置换、颠倒,是我们正确地理解、解读这个谜语的一把钥匙。如果我们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谜面”和“谜底”予以语言学的置换、颠倒,那么,谜面就应该是——人是什么?谜底才应该是——这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因此,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仅仅说出了“人”的“表象”或“假象” ,仅仅说出了“人”的“动物性”本质。而“这个谜的真正谜底不是‘人’,而是集‘诱惑’和‘恐吓’于一身的‘ 现实社会 ’” ,或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95-103页)
作者的创见还表现在对于生死的理解:世人把人的生死与万物共有的一种自然属性等同了。事实上,“人的‘死’——‘真死’,不是指生物性生命的终结即传统意义上的‘死亡’,而是指人活着的时候的一种‘生不如死 ’的生命状态。用辩证的说法就是,真正的死,必然包含着生;无生之死非真死。”(第103页)“个体对于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是无可体验的,他的死亡经验是由外物提供给他的。可是,人们往往将这种外在的死亡经验视之为死亡。岂不知,人的死亡是特殊的,它指向人的活泼泼的现实生活。只有在人的具体的经验的生命过程中,死亡才真实存在。也就是说,真正的死亡是内在于生命活动之中的,它是与生共存的。而这种死亡,就是‘在恐惧中生存’。”(第105页)于是,生的含义就一清二楚了:“无有恐怖”地活着。而欲如《心经》所说“无有恐怖”地活着,就必须从“无明”即“无知”中走出来,达到佛教所说的“开悟”的境界。这正是该书副标题含义之一,也就是必须达成“精神青春期”。
作者指出,达成了“精神青春期” 的人,整个人生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生理青春期’使人在生物性的意义上‘成人’,‘精神青春期’使人在社会性的意义上‘成人’” 。(第40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境界。
其二,《精神青春期》一书以“精神青春期”概念为经纬,把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人生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宗教学、创造学等诸学科有机地统一起来。
“精神青春期”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哲学范畴,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创造学是自然的,而且,它还涉及到:生理学——对“生理青春期”的论述;精神病学——有一节专门讨论精神病的成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第四章第三节);人生哲学——对千古人生之谜——“斯芬克斯之谜”的精辟阐释(第五章第二节);宗教学——对《圣经》“巴别塔”寓言和佛教“尸毗王割肉贸鸽”寓言故事以及《心经》的阐释(第五章第五、七、八节);甚至对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自己无知”和中国古代经典《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开窍”寓言,都做出了独到的令人醍醐灌顶的阐释(第五章第一、六节)。
其三,在现实教育层面上,该书阐发了一套系统的与个体“生理青春期”大致相当的可以引发青少年一代立志成才的“精神青春期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以达成“精神青春期”作为自己的目标,极具正面激励引导价值。
由于“精神青春期”的达成不像“生理青春期”那样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它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达成,故,致力于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一套教育哲学理念就应运而生。作者特别强调并重视那个普遍与个体的“生理青春期”一同到来的无师自通性质的貌似“精神青春期”的“类精神青春期”的质量:“理想的‘类精神青春期’的达成,是个体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理论上说,没有‘类精神青春期’,就没有‘精神青春期’”。(第48页)而良好的早期教育——作者在书中严厉批评了当下功利性的望子成龙的扭曲的早期教育——正是理想的“类精神青春期”达成的前提。
关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者给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基础教育的目标:达成“类精神青春期”;高等教育的目标:达成“精神青春期”。而基础教育的方法是“为学日益”,高等教育则是“为道日损”。(第72-73页)
总体看来,《精神青春期》一书散发着积极探索的精神,洋溢着无穷的精神生命的气韵。尽管作者在书中说,这种思想与古今中外先知圣人的思想基调不二,理念不二,但我们却不难看出,作者是以一种适合于现代人的语言来重新阐发先知圣人的辉煌思想的。这种表述方式的转换也是有创造性的。该书语言活泼,韵味无穷。我们期待,受此书启发感应,将会有千千万万的,特别是充满创作欲望的有志青年,找到自己精神生命的“燃点”,从而引燃自己真正的生命。
(作者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之刚
似可以说,“精神青春期”这一创造性概念,正随着此书的正式出版而进入关注精神创造读者们的视野。
一、独到的视域
把人的精神文化生产即创造的关节点或精神生命的“燃点”确立为“精神青春期”,堪称设喻巧妙,以此设喻为论述范围无疑会展示出一个崭新视点。
在这一视点观照下,人们创造力普遍匮乏的根本原因一目了然——多数人都没有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临界点即精神生命的“燃点”。作者指出,原因在于:“‘生理青春期’是先天的、不受人控制的,随着个体的身体成长和发育它会自发地、自然地到来;而‘精神青春期’却不然,它是后天的、受环境条件制约的,它不可能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地、自然地到来。”(该书第24页)因此,欲唤醒人们的创造力,就必须找出达成“精神青春期”临界点的主客观条件。作者具体探讨了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主客观条件,并把孔子确认为一个达成“精神青春期”的典型样本;结合中国大陆和世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精神青春期教育”理念;且认为以往教育由于“精神青春期教育”的缺席所造成的个体在盲目冲击“精神青春期”临界点时的挫败,是问题青少年和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从而为解决问题青少年难题和预防、治疗精神疾病提供了足够人们重视的观察与思考。
二、独创的概念
“精神青春期”是作者首创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有两个基本性质,一个是临界点——标志着创造力的到来,另一个是区间——标志着创造力的渊源不断。正如该书封面上所写的,因这个概念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创造力息息相关故堪称人类“精神DNA”,而其“临界点”和“区间”的性质就是它的“双螺旋结构”。另外,作者根据《圣经·创世记》关于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原因是怕他们“再吃”“生命树的果子”而“永远活着”即不朽(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世记3:22)充满想象力地把这个概念与“生命果”联系起来,这大大地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力。(参见该书“前言” )
作者指出,“在那些进入‘精神青春期’的个体身上,其生物性生理发展趋势即规律性与精神心理发展趋势即规律性表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的规律:生育能力由强到弱,文化知识等精神文明成果创造能力由小至大以至于发生质的飞跃或升华。” (第26页)这一揭示,其意义可能不可估量。作者还指出,“精神更年期”是人的最终的自由解放阶段,但它的达成,却有赖于“精神青春期”的达成:“‘精神青春期’是‘精神更年期’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准备,‘精神更年期’是‘精神青春期’长期积累的一个自然结果。‘精神更年期’是‘精神青春期’的自我实现。”(第27页)
三、独特的思想
此书有几个独特的思想,值得重视:
其一,《精神青春期》一书对生命作出了与众不同的阐释,把人们对生命的通常理解推向了一个纵深的层次。
世人皆知“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作者指出,“谜面”和“谜底”的置换、颠倒,是我们正确地理解、解读这个谜语的一把钥匙。如果我们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谜面”和“谜底”予以语言学的置换、颠倒,那么,谜面就应该是——人是什么?谜底才应该是——这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因此,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仅仅说出了“人”的“表象”或“假象” ,仅仅说出了“人”的“动物性”本质。而“这个谜的真正谜底不是‘人’,而是集‘诱惑’和‘恐吓’于一身的‘ 现实社会 ’” ,或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95-103页)
作者的创见还表现在对于生死的理解:世人把人的生死与万物共有的一种自然属性等同了。事实上,“人的‘死’——‘真死’,不是指生物性生命的终结即传统意义上的‘死亡’,而是指人活着的时候的一种‘生不如死 ’的生命状态。用辩证的说法就是,真正的死,必然包含着生;无生之死非真死。”(第103页)“个体对于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是无可体验的,他的死亡经验是由外物提供给他的。可是,人们往往将这种外在的死亡经验视之为死亡。岂不知,人的死亡是特殊的,它指向人的活泼泼的现实生活。只有在人的具体的经验的生命过程中,死亡才真实存在。也就是说,真正的死亡是内在于生命活动之中的,它是与生共存的。而这种死亡,就是‘在恐惧中生存’。”(第105页)于是,生的含义就一清二楚了:“无有恐怖”地活着。而欲如《心经》所说“无有恐怖”地活着,就必须从“无明”即“无知”中走出来,达到佛教所说的“开悟”的境界。这正是该书副标题含义之一,也就是必须达成“精神青春期”。
作者指出,达成了“精神青春期” 的人,整个人生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生理青春期’使人在生物性的意义上‘成人’,‘精神青春期’使人在社会性的意义上‘成人’” 。(第40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境界。
其二,《精神青春期》一书以“精神青春期”概念为经纬,把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人生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宗教学、创造学等诸学科有机地统一起来。
“精神青春期”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教育哲学范畴,其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创造学是自然的,而且,它还涉及到:生理学——对“生理青春期”的论述;精神病学——有一节专门讨论精神病的成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第四章第三节);人生哲学——对千古人生之谜——“斯芬克斯之谜”的精辟阐释(第五章第二节);宗教学——对《圣经》“巴别塔”寓言和佛教“尸毗王割肉贸鸽”寓言故事以及《心经》的阐释(第五章第五、七、八节);甚至对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自己无知”和中国古代经典《庄子·应帝王》中的“浑沌开窍”寓言,都做出了独到的令人醍醐灌顶的阐释(第五章第一、六节)。
其三,在现实教育层面上,该书阐发了一套系统的与个体“生理青春期”大致相当的可以引发青少年一代立志成才的“精神青春期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以达成“精神青春期”作为自己的目标,极具正面激励引导价值。
由于“精神青春期”的达成不像“生理青春期”那样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它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达成,故,致力于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一套教育哲学理念就应运而生。作者特别强调并重视那个普遍与个体的“生理青春期”一同到来的无师自通性质的貌似“精神青春期”的“类精神青春期”的质量:“理想的‘类精神青春期’的达成,是个体达成‘精神青春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理论上说,没有‘类精神青春期’,就没有‘精神青春期’”。(第48页)而良好的早期教育——作者在书中严厉批评了当下功利性的望子成龙的扭曲的早期教育——正是理想的“类精神青春期”达成的前提。
关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者给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基础教育的目标:达成“类精神青春期”;高等教育的目标:达成“精神青春期”。而基础教育的方法是“为学日益”,高等教育则是“为道日损”。(第72-73页)
总体看来,《精神青春期》一书散发着积极探索的精神,洋溢着无穷的精神生命的气韵。尽管作者在书中说,这种思想与古今中外先知圣人的思想基调不二,理念不二,但我们却不难看出,作者是以一种适合于现代人的语言来重新阐发先知圣人的辉煌思想的。这种表述方式的转换也是有创造性的。该书语言活泼,韵味无穷。我们期待,受此书启发感应,将会有千千万万的,特别是充满创作欲望的有志青年,找到自己精神生命的“燃点”,从而引燃自己真正的生命。
(作者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