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将上述患者分为高龄老年组、老年对照组、中年对照组三组,统计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异常发生率。结果: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不稳定,容易出现舒张压过低问题。
[关键词]高龄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
临床上,高血压是经常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身上的常见疾病,老年人群属于高血压的易发群体[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属于特殊社会群体,其动态血压特点值得深入探讨。为研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本文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与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按照年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高龄老年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80-9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0±3.2)岁;老年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3.0)岁;中年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30-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2.2)岁,三组患者在疾病情况、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择DMS-ABP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上述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情况,统计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异常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三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比较
高龄老年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激增。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年5.4%的速度猛增[3]。高龄高血压患者除具备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之外,还有独特性。通过本文研究显示,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且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夜间血压水平下降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呈反比例关系,夜间血压上升5%,则发生不良血管事件的几率就会上升20%[4]。笔者建议,结合患者动态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规律给予老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用药剂量、时间,积极纠正不良血压事件。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不稳定,容易出现舒张压过低问题,故而,在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纠正舒张压过低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寅,朱莉,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高、低龄高血压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3):33-34.
[2]汪渊,王丽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21):12-14.
[3]闫明昌,赵春芝,张东菊.24小时动态血压在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的监测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6):20-22.
[4]张潇怡,问文敏,张添甜,赵紫薇,孙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9):803-805.
[关键词]高龄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
临床上,高血压是经常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身上的常见疾病,老年人群属于高血压的易发群体[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属于特殊社会群体,其动态血压特点值得深入探讨。为研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本文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与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按照年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高龄老年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80-9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0±3.2)岁;老年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3.0)岁;中年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30-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2.2)岁,三组患者在疾病情况、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择DMS-ABP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上述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情况,统计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异常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三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比较
高龄老年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激增。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年5.4%的速度猛增[3]。高龄高血压患者除具备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之外,还有独特性。通过本文研究显示,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且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夜间血压水平下降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呈反比例关系,夜间血压上升5%,则发生不良血管事件的几率就会上升20%[4]。笔者建议,结合患者动态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规律给予老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用药剂量、时间,积极纠正不良血压事件。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不稳定,容易出现舒张压过低问题,故而,在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纠正舒张压过低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寅,朱莉,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高、低龄高血压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3):33-34.
[2]汪渊,王丽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21):12-14.
[3]闫明昌,赵春芝,张东菊.24小时动态血压在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的监测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6):20-22.
[4]张潇怡,问文敏,张添甜,赵紫薇,孙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9):8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