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将上述患者分为高龄老年组、老年对照组、中年对照组三组,统计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异常发生率。结果: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不稳定,容易出现舒张压过低问题。
  [关键词]高龄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
  临床上,高血压是经常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人群身上的常见疾病,老年人群属于高血压的易发群体[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属于特殊社会群体,其动态血压特点值得深入探讨。为研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本文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与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按照年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高龄老年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80-9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0±3.2)岁;老年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3.0)岁;中年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30-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2.2)岁,三组患者在疾病情况、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择DMS-ABP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上述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情况,统计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异常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三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比较
  高龄老年组患者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激增。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年5.4%的速度猛增[3]。高龄高血压患者除具备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之外,还有独特性。通过本文研究显示,三组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高龄老年组全天平均舒张压(62.7±8.3) mmHg、日间平均舒张压(62.3±7.7) 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61.0±8.8) mmHg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且舒张压<60mmHg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夜间血压水平下降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呈反比例关系,夜间血压上升5%,则发生不良血管事件的几率就会上升20%[4]。笔者建议,结合患者动态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规律给予老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用药剂量、时间,积极纠正不良血压事件。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不稳定,容易出现舒张压过低问题,故而,在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纠正舒张压过低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寅,朱莉,殷屹岗,阮中宝,陈各才.高、低龄高血压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3):33-34.
  [2]汪渊,王丽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21):12-14.
  [3]闫明昌,赵春芝,张东菊.24小时动态血压在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的监测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6):20-22.
  [4]张潇怡,问文敏,张添甜,赵紫薇,孙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9):803-8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抽取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例48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普通胃镜检查与无痛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等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与常规胃镜检查方式相比较来说,无痛胃镜拥有较高的依从性,降低了不适感与疼痛感,会使患者的排斥感大大减少,具有较高
期刊
【摘要】目的:对200例慢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观察治疗依从性。方法:随机选取慢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均予ACEI治疗采用改良Morisky-Green问卷评价服药依从性。结果:收缩压>160mmHg,年龄<60岁、文化程度高于初中的患者依从性较高。各指标与依从性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词】慢性高血压;依从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期刊
肝硬化为正常肝脏在多种损肝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小叶增生和大量不规则纤维化所致。常见的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不下十种,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和长期酗酒,那么我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感染者与携带者数量超过一个亿。因而在我国临床工作中肝硬化很常见。并且我国肝硬化患者约百分之八十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阶段因酗酒至酒精性肝硬化这一欧美国家常见的类型在国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水平也有所提升。通过随机抽选13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我们发现大约有11%的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造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因此,只有认真分析、总结血液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质量水平。下面将具体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解析应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方法策略。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学检查,探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的发展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13例同时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宫颈炎63例,湿疣3例,CIN 45例,浸润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 低级别的CIN(CIN1)有较多病例能自行消退,高级别的CIN(CIN I
期刊
【摘要】目的: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0例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同时对其行巴氏图片法(对照组)和液基细胞学(对照组)检测,并对每组检测结果为阳性妇女重新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观察两组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以及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以及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方面,观察组和对
期刊
摘要:目的: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探讨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方法:1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结核疾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并应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显效率、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采用生脉注射液的干预组,疗效相关指标数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择我院93例老年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40例中青年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检查结果、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有32.3%的患者存在发热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5  【摘要】目的:分析传统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腹股沟疝,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与治疗组(40),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组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我院近两年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并按照使用情况,将患儿分为抗生素使用组和未使用两组。结果共有53倒患儿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53.00%,抗生素未使用率为47.00%;抗生素使用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WBC升高率、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