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方法
一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让数学学习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它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如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课件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有36个小朋友站成长方形,往中间立杆上做套圈游戏,比比谁套得多?
笔者问:“观察图片,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这样的比赛结果不公平。”
笔者问:“那你认为怎样比赛才是公平的?”
学生回答:“每个人站的位置到中间立杆的距离都要相等。”(笔者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围成的圆形)
笔者问:“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
学生回答:“站成圆形可以使每个人到立杆的距离相等,这样比赛才公平。”
学生从各自已有的知识出发,迅速投入实际情境中,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角度,发现每人到立杆的距离相等才公平,自然地形成了站成圆形的观念,直观地解释了圆的特征,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交流等方式,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平均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语:“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小明一家买了个大西瓜,小明爸爸把西瓜切开,每人一块,分得很平均,每人一样多。”接着,笔者让学生试着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后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平均分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准备卷尺、绳子等物品,先让学生量出1米长的绳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1米有多长,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米尺(20厘米)去量这段1米长的绳子。几位学生动手测量,其他学生数总共量了几次,最后算出总共有多少厘米。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了1米有多长,知道了“1米=100厘米”,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先让学生动手画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把它们剪下来,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以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拼接过程中,学生脑海里也会产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高等于什么?”“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等疑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回顾旋转平移时的情景,就会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红家有5只小鸡和7只小鸭,一共有多少只鸡鸭?”学生立即回答是12只。笔者又请三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在验证过程中,学生发现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笔者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总而言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方法
一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让数学学习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它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如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课件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有36个小朋友站成长方形,往中间立杆上做套圈游戏,比比谁套得多?
笔者问:“观察图片,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这样的比赛结果不公平。”
笔者问:“那你认为怎样比赛才是公平的?”
学生回答:“每个人站的位置到中间立杆的距离都要相等。”(笔者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围成的圆形)
笔者问:“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
学生回答:“站成圆形可以使每个人到立杆的距离相等,这样比赛才公平。”
学生从各自已有的知识出发,迅速投入实际情境中,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角度,发现每人到立杆的距离相等才公平,自然地形成了站成圆形的观念,直观地解释了圆的特征,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交流等方式,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平均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语:“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小明一家买了个大西瓜,小明爸爸把西瓜切开,每人一块,分得很平均,每人一样多。”接着,笔者让学生试着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后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平均分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准备卷尺、绳子等物品,先让学生量出1米长的绳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1米有多长,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米尺(20厘米)去量这段1米长的绳子。几位学生动手测量,其他学生数总共量了几次,最后算出总共有多少厘米。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了1米有多长,知道了“1米=100厘米”,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先让学生动手画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把它们剪下来,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以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拼接过程中,学生脑海里也会产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什么?”“高等于什么?”“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等疑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回顾旋转平移时的情景,就会发现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红家有5只小鸡和7只小鸭,一共有多少只鸡鸭?”学生立即回答是12只。笔者又请三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在验证过程中,学生发现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笔者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总而言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