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依据新课标设计三维目标,将课标、教材和学生紧密结合,才能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指导提高。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创新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亟待改变。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沐春风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如果师生合作十分融洽,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又十分到位,是经过不断修改教案,最后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备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支持。
一、要认真研究教材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标,就必须学习并钻研课程标准。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要想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确定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优化教法,把握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一般地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既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四)灵活使用教材
灵活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灵活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真备好教学程序
(一)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层次不等的教学目标,比如课堂提问、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习困难生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力求让他们在各自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而对优等生教师则可以拔高,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更有所提高。这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二)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意,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想象力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教学内容,经常有选择地介绍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典故、数学家传记、轶闻趣事,或介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巧妙的解法,美的形式、结构,以及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创新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亟待改变。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沐春风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如果师生合作十分融洽,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又十分到位,是经过不断修改教案,最后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备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支持。
一、要认真研究教材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标,就必须学习并钻研课程标准。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要想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确定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难点,优化教法,把握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一般地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既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四)灵活使用教材
灵活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灵活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真备好教学程序
(一)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制定层次不等的教学目标,比如课堂提问、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习困难生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力求让他们在各自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而对优等生教师则可以拔高,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更有所提高。这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二)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意,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想象力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教学内容,经常有选择地介绍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典故、数学家传记、轶闻趣事,或介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巧妙的解法,美的形式、结构,以及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