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教师需要强化课堂互动环节。如有效引导、生生交流讨论、师生交流互动等,以碰撞思维,启迪智慧,优化课堂教学。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
互动氛围
教育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其本质是人际之间的交往。而师生互动,不但展现了人际交往关系,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教育,并促使着教学的不断发展。
交往理论表明,交往即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这一对话交流是基于自主原则上展开的,平等参与是对话的前提。只有对话双方平等参与,各主体才会自由交流与互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想实现课堂互动,教师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不是单纯地说教。
第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分析的角度不同,则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与结论。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不同方法来对待与引导不同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注意教学语言,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在教学中,若想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教师则需运用恰当的语言与表情,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形成表达欲望,实现课堂互动。①重视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互译。这包含两个方面:把普通语言译成数学语言;把数学语言译成普通语言。②注意学科内的不同语言转化,这又包含了各模块间数学语言转化、同知识点各式的转化。③合理分析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如教学立体几何时,对空间图形平面直观图,学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可巧妙引导。要求学生依照具体模型作相应的直观图;依照所作直观图,表现具体模型等。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促进了师生交流互动。
二、设置问题情境,奠定师生互动
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形成于一定情境中,尤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问题情境。因为只有学生有求知兴趣时,他们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学习意境之中,积极思索,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以境诱学,以问导思。而在问题的选择上,教师则需注意如下方面:首先问题应少而精,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其次,巧妙提问,突出重难点,深化主题。
问题需新颖,可诱导学生敢于以新角度、新思路来观察与分析问题。
例如,“竞猜价格”游戏。数学教师给出价格范围(单位:元),如[0,1000]。而后教师在纸上写出某个价格,如660,让学生竞猜。教师只是告知同学们所说的价格是低了还是高了,直至学生回答正确。于是学生兴趣高涨,但学生一般不会由1,2,3……开始竞猜,如有学生猜了600,若价格高了,则在 [0,600]区域中,若价格低了,则 [600,1000]范围内。答案600是低了,学生会另猜,如700,如此可逐步缩小竞猜范围,直至学生猜测正确。此时教师可将这一思想类比于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思想方法。这样,既实现了师生互动,也让学生获得启示,当把握思想实质后,则更易于理解二分法。
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课堂互动。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后,创设问题情境:假设老师每一天给你们10万元,你们则需第1天给老师一元,而第2天返回给老师两元,在第3天返回给老师四元……请问你们会签订几天的合同?于是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言。有说1天的,2天、3天的。还有同学说愿签订一个月。对于这一错误回答,教师可以不直接予以回复,而是让学生讨论解决,发现错误。这样,通过开放性问题,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暴露了学生问题,为新的互动讨论创造条件。
三、改变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
交流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生生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课堂教学,也直接体现了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学习过程,交流思想,分享学习成果,学会聆听他人的看法与见解,学会恰当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对学生学习要求更高。学生既要学习知识,不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标记出疑惑之处,从而为课堂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第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当学生自学后,会有不同的疑难问题,对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巩固与深化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互动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奠定师生互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
互动氛围
教育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其本质是人际之间的交往。而师生互动,不但展现了人际交往关系,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教育,并促使着教学的不断发展。
交往理论表明,交往即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这一对话交流是基于自主原则上展开的,平等参与是对话的前提。只有对话双方平等参与,各主体才会自由交流与互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想实现课堂互动,教师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不是单纯地说教。
第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分析的角度不同,则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与结论。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不同方法来对待与引导不同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注意教学语言,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在教学中,若想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教师则需运用恰当的语言与表情,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形成表达欲望,实现课堂互动。①重视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互译。这包含两个方面:把普通语言译成数学语言;把数学语言译成普通语言。②注意学科内的不同语言转化,这又包含了各模块间数学语言转化、同知识点各式的转化。③合理分析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如教学立体几何时,对空间图形平面直观图,学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可巧妙引导。要求学生依照具体模型作相应的直观图;依照所作直观图,表现具体模型等。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促进了师生交流互动。
二、设置问题情境,奠定师生互动
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形成于一定情境中,尤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问题情境。因为只有学生有求知兴趣时,他们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学习意境之中,积极思索,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以境诱学,以问导思。而在问题的选择上,教师则需注意如下方面:首先问题应少而精,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其次,巧妙提问,突出重难点,深化主题。
问题需新颖,可诱导学生敢于以新角度、新思路来观察与分析问题。
例如,“竞猜价格”游戏。数学教师给出价格范围(单位:元),如[0,1000]。而后教师在纸上写出某个价格,如660,让学生竞猜。教师只是告知同学们所说的价格是低了还是高了,直至学生回答正确。于是学生兴趣高涨,但学生一般不会由1,2,3……开始竞猜,如有学生猜了600,若价格高了,则在 [0,600]区域中,若价格低了,则 [600,1000]范围内。答案600是低了,学生会另猜,如700,如此可逐步缩小竞猜范围,直至学生猜测正确。此时教师可将这一思想类比于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思想方法。这样,既实现了师生互动,也让学生获得启示,当把握思想实质后,则更易于理解二分法。
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课堂互动。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后,创设问题情境:假设老师每一天给你们10万元,你们则需第1天给老师一元,而第2天返回给老师两元,在第3天返回给老师四元……请问你们会签订几天的合同?于是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言。有说1天的,2天、3天的。还有同学说愿签订一个月。对于这一错误回答,教师可以不直接予以回复,而是让学生讨论解决,发现错误。这样,通过开放性问题,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暴露了学生问题,为新的互动讨论创造条件。
三、改变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
交流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生生协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课堂教学,也直接体现了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学习过程,交流思想,分享学习成果,学会聆听他人的看法与见解,学会恰当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对学生学习要求更高。学生既要学习知识,不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标记出疑惑之处,从而为课堂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第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当学生自学后,会有不同的疑难问题,对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巩固与深化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互动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奠定师生互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