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老孙是位管理学家,不咸不淡的人难入其法眼。他虽有识人眼力,却口有洁癖,不轻易评价谁。突然有一天,他竟对一个90后的大四学生赞不绝口。
  “这孩子行为得体,既礼貌,又懂事,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老孙不仅仅是简单地概述性点评,还附以细节描述:这孩子虽是富家子弟,却用着区区几百元钱的手机,且一用三年;一个理工男对摄影、剪纸特别痴迷;凡遇学术活动均闻风即往……其实,老孙跟这位叫武明的职场预习生仅吃过一顿饭。老孙本是武明父亲的朋友,来京讲学时偶遇来听课的武明,双方都有意小聚一下。按常理,长者定要宴请侄儿。武明见“做庄”不成,便执意主掌点菜权,以至于四个菜碟上桌,最破费的竟是烧茄子。
  微表情识人,发现“潜力股”,我不知老孙竟有如此道行。从行为认知的角度看,这属于价值观匹配的即时感知,故而产生“孙氏出息”。《辞海》解释“出息”,本义是生息,引申义是成就、上进的意思。作为90后,皆为无数双成熟眼睛审视的对象,且常遇吐槽不断。老孙衡量武明出息的指标,是恰如自己当年的如敬畏、谦恭、得体等价值轴。两人照面,价值靶向一致,不点赞你出息才怪呢。如果老孙是雇主,武明是求职者,那一定是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设若,武明漫无边际地搜索挂网招聘方,发现有家相对合适的企业,想必首先会搜索研判这家企业老板是否“出息”。
  智联招聘发布一份《201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全国公众外部调查报告》,从上班族集纳出的数据表明,对企业组织管理的关注首次超过了对薪酬福利的关注。这是一个值得企业主敏感的取向。有人开玩笑说,在职场上大企业是“高富帅”,中小企业就是“屌丝”。韦尔奇说,一个企业组织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方法上。方法透射着价值观。放眼周遭,“屌丝”们正在上演着华丽逆袭的剧情:组织管理文化,“仁”者爱人。我靠“软实力”叫板你“高富帅”的硬牌子,焉知我无胜算?
  “获取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这是包括像武明这样的90后上班族,未来三年职业规划的首要目标。这样的调查结论,是一粒醒脑丹。妥善平衡员工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有出息的雇主必修的一门功课。做这门功课不属于“超项经营”,完全可以融入以价值观为内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对企业的恋情源自企业的内生能量。人们常把如梦如幻的美景称为仙境,心皆向往之。当然,也有心向往而脚无根的一类人。有段子讲,一只没出息的猴子来到仙境,撒下一泡尿,结果被负责环保的神仙压了五百年。
  出息的企业优化出好环境,出息的人才自会唱和,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伙伴关系没有那么复杂,价值观互映,如同呼出的气息,琴瑟之鸣,美美与共。
其他文献
企业大学如何“有用”  赵克欣:我认为任何一家有追求的企业,都不会允许自己的组织能力因为人员的流失而受到影响。稳定我们持续而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并且使这种能力最大限度为企业所用,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大学存在的意义。  如何将单一方面的人才变成复合型人才?万达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两个字:有用。现在整个经济形势应该是处于一个紧缩的情况,在培训经费的投放上应该更加慎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做人才培养,而
经历了几年“洋”文化的熏陶,海归们一朝回国,满腔热血,踌躇满志。“But why?”当进入求职市场时,海归们却惊讶地发现,曾经熟悉的环境已然陌生。缺少人脉,对环境不适应,更不知该如何PK掉潮涌般的高校毕业大军。说好的金光闪闪自动砸上来的offer呢?说好的外企高薪呢?海归们彷徨了。马云说:“海归还是要回来‘淡水养殖’几年,变成‘土鳖’才好用。不然容易水土不服。”因此,准备回国服务的海归们不必自怨自
我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    人生会有很多迷茫和痛苦,而只要你坚持往前走,明天就会变得美好。平民如此,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温家宝总理在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谈起了自己青年时期的经历。他说,我不仅承受过不理解,甚至承受过挫折,我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没有一天屈服过。我总是想,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上地质学院,正赶上困难时期。第一个学期我就患上了肺结核,休学半年。学地质课患上肺结核,还要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人才引进的“入口”,如果不能正确实施履历调查并得出客观的结论,就难免会把一些真正的人才拒之门外。前不久,有位朋友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在求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她进行履历调查时,竟然遭到了老“东家”的恶意“抹黑”。本来这家公司非常认可她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与个人条件,却因为几句“小话”就让她与新工作失之交臂。  目的一定要明确  履历调查又称雇前背景调查,主要针对财务、技术、营销、
我公司总部目前计划在南京建立新的子公司,南京公司尚未注册前,需要由上海子公司代为招聘一批新员工(属于南京子公司的员工)。请问:这种招聘方式是否有风险?  为尽量降低招聘用工风险,建议从以下各环节进行把控:  招聘阶段:与应聘者沟通清楚,初衷是为南京公司招募,工作地点待条件成熟之后,需要变更为南京,条件成就之前暂时的工作地点是上海。表示签订劳动合同时会签订补充协议;此环节注意保留录音录像或者书面证据
人们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梦想:一二百年之前如果一个人坐在家里,想和远方的亲友聊天,他可能会梦想着有一样东西拿起来就可以跟对方说话。因为有了这个梦想,人们发明出了各种沟通工具,先是电报,之后是电话;有了这些之后,人们又有了不同的需求,比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交流,于是又出现了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需求和梦想,才为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新鲜事物”,这就
恬鹂眼睛盯着电脑,苦苦思索着文案,那支笔在她手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每当写不出东西时,她总会这样拼命转着笔。   昨晚她辛苦熬了通宵写出的文案,副总只看了一会儿就退给她了,他的话仍在耳边:“全是漂亮的包装,老套、不实用。要写创新的,你写的这个操作性不强。你看你同事做过的策划,总有新点子……”   三十分钟过去了,恬鹂觉得自己的思想被抽干了,什么都想不出来。内心有个声音在说:“我其实什么都不会”,“
“双导师”为复合型人才铺路架桥  最近,J公司新入职大学生小顾分别与高级技师汪师傅和高级工程师袁师傅签订了“导师带徒”培养协议。根据培养协议,两位师傅除了共同负责小顾的职业道德培养之外,汪师傅着重负责小顾的操作技能培养,袁师傅着重负责小顾的专业理论培养。由此,小顾不仅能够在生产岗位上学到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理论素养。  据汪师傅介绍,他们企业每年引进大学生不下
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近期启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旨在鼓励和吸引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和新近毕业博士进入博士后人才队伍。此项计划主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前沿和基础科学领域,通过“个人申报、拟进站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的办法,每年择优遴选数百名新近毕业(含应届)的优秀博士,给予每人每两年60万元的经费资助,支持其进入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的重大科技平台从事创新性研究
从“联想不是我的家”到“笑着离开惠普”,从“国美黄陈之争”到“华为泄密员工被批捕”,雇主和雇员的相互期许,却是如此的截然不同。职场原本就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报酬、职位、性情、理想,去去留留,让这个地方愈加不消停,甚至可能演绎出不同版本的是非恩怨。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实践中,有人认为雇主和雇员之间应当是家庭成员关系,在企业内部着力塑造家文化,将雇员视为家庭成员之一。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