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膝、肘、肩关节及腰部受伤的恢复训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举重是一项人与物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的个人项目,其项目特点是强度大、爆发力强、速度快、时间短。比赛时对手与对手竞争斤斤计较,竞赛规划要求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次试举重量已达到自己平时最高训练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强度大、运动量大,这就难免出现膝、肘、肩关节及腰部的损伤(损伤有几种:肌肉拉伤、脱臼、骨折),运动员的损伤严重破坏,干扰了系统训练,导致训练失败和训练效益大打折扣,甚至很多优秀运动员过早结束运动生涯。各部位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这一课题多年来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也没有一套很好的康复治疗,训练恢复的手段和方法,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如下,冀图能对当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恢复训练工作有所参考。
  关键词 举重运动 恢复训练 青少年
  一、简析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全身性疲劳的原因
  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机能能力、运动素质、动作控制能力、心理能力等全面下降,不能坚持正常的训练时,仍然坚持按原计划执行力所不及的训练负荷,这就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性损伤。
  (二)局部性疲劳的原因
  运动员在训练中某些主要运动环节,或某些个人薄弱环节的身体运动局部肌肉,长期承受起负荷的大刺激,薄弱环节局部肌肉力量下降,而整体能力仍然较好,在技术训练中,局部力量跟不上整体能力的需要而致伤。在解决局部力量时(不要过多去冲击强度)一定要记住、个性和整体的结合。
  (三)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高
  运动员的各项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心理智力)从静止状态到最高状态水平的充分发挥,有一个渐进动员,渐进磨合适应的过程。因此,进行大强度为主的大负荷力量,技术训练前,必须有一个准备活动过程,如:准备活动时间不足、动作次数不够、强度难度不够、动作速度掌握不好或不足,动作次数不够、强度难度不够、动作速度掌握不好、肌肉感觉不好,或者组与组间隔时间过长或时间过短,均不能达到体能动员、磨合、适应的要求。在进入最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时,各运动环节很容易不适应,配合不好等引起肌肉、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情绪不高,兴奋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导致运动性损伤。
  (四)动作技术不合理,用力不协调
  合理的动作技术不但可以充分发挥人体最大运动能力,而且各运动环节的骨骼肌肉能组成合理的动作结构,用力时机、用力顺序、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等,预防某一部分负担过大,用力不协调,用力不平衡而遭受运动伤害。在充分实践中,因动作技术存在或发生明显不合理,导致运动创伤的实例,尤其在青少年运动员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场地、器材、气温、湿度、灯光、观众、裁判以及一些不可测突发因素,致使运动员不习惯,难于适应或思想情绪受到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发生运动创伤也是常见的事因。
  (六)运动负荷,训练安排方法不合理
  不合理的运动负荷是导致运动伤病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训练负荷过大,尤其负荷强度过大,事先没有适应和准备过程就突然上起大强度。尤其是在青少年训练中,负荷节奏大起大落过于明显,难以适应。负荷强度与量的组合搭配不合理,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变化不合理,如同时提高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等均易导致运动伤病的发生(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同时进行青少年训练中不可取),高水平运动员在现时代的竞技训练中提倡此方法,训练安排不合理更是造成运动伤病的常见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训练安排没有因人而异,少年运动员采用成人化的训练方法,训练计划中的多年、全年阶段的训练周期,运动负荷大小、恢复性训练、运动负荷的动态变化及组成等不合理,对训练计划的贯彻执行随意性,经常打乱训练安排和身体状态变化的周期节奏,对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发展趋势的诊断不准确,训练调控能力差,长期采用超大负荷训练等。运动员机能水平低下,始终得不到充分调整和恢复。伤病或原因长期中断训练后,恢复训练时急于上训练负荷,尤其是急于上强度,易患急性伤病和慢性疲劳性运动创伤。
  二、受伤后康复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功能恢复。先少后多;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面。从生理角度分析,受伤肌肉纤维的恢复由两端向中间愈合,静态下的愈合使肌肉容易再度受伤,所以在肌肉韧带的训练要动静结合来训练,要与技术动作要领相结合掌握力量训练方法。
  三、预防运动创伤的根本方法
  (一)青少年运动员的启蒙训练,一定要以全面素质和专项技术的掌握为基础,女运动员一定要重视上肢力量训练和腰背肌力量训练为重点,同时重视各关节的柔韧性的牵拉,确保条件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专业队没有大的伤病,这也是预防伤病之一的方法。
  (二)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方法措施。合理采用运动负荷及符合个性的技术特点,就为解决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序,预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做好运动员身体状态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准确诊断是合理安排实施运动负荷,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练员必须懂得一些简单的解剖生理知识,碰到突发性损伤有一套积极护理、保护的方法,预防伤病蔓延或加重,保证伤病更快的恢复。
  四、小结
  举重项目是力量、速度性极强的运动,运动员的受伤极大的影响运动水平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如何预防运动员的受伤和康复是目前各个项目都深思的问题,合理的系统的安排训练是预防伤病的关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足球运动是同场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项富有战斗性的、对抗激烈的项目,技、战术复杂,掌握难度大,比赛时间长、场地大,体能消耗大,经常伴随着运动损伤的发生。本论文对足球专项学生在参加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为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部位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  关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对运动逆境应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球运动员逆境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解决问题应对显著高于女性,而回避应对显著低于女性;高自我效能感运动员较低自我效能感运动员解决问题应对显著偏高,而超越应对显著偏低。2.归因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活动,使教育学有效互动,从而课堂生机勃发.本文主要从如何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思维动起来两个方面,阐述打造动态课堂的各种有效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消化科门诊的处方病例392例,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92例中使用抗菌药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交流是学生展开各种行为的一种基本前提.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教学也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充分地重视口语交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要注意兴趣的培养,本文就从鼓励与奖励、小组竞赛模式、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