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日本白桦派著名作家志贺直哉的父子关系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论述。结合《和解》这部私小说分析了志贺父子和解的艰辛过程,通过志贺直哉自身的经历、自述、日记等资料深刻剖析了父子和解的原因。祖母向心力的作用为父子创造见面机会;义母作为桥梁在父子间调和;志贺父子间的亲子爱这层剪不断的血缘情是其和解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志贺直哉通过和自然亲密接触,最终完成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调和的自我改造。志贺直哉的这种自我改造的文学很好地体现了白桦派标榜的人类和谐发展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志贺直哉 父子关系 转变 原因
在日本近代文学的历史上,有一支文学流派无论从文学内容本身还是从作家的出身来看都具有特殊的性质。这就是由倡导反自然主义、东京出身、上流社会、特权阶级的一些作家组合而成的白桦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有小说之神的美誉。中村光夫曾说,父子纠葛是作者青春之剧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构成了他文学的主要内容,也被视为是他作为作家的特色。从这段评论我们得知,父子关系在志贺直哉文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的确如此,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父子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但是父子毕竟是父子,再深的矛盾也不是不能化解。本文结合志贺直哉的作品以及自身的经历、自述、日记等资料来探究其父子关系转变的原因。
一 家人的努力
1 祖母的向心力作用
志贺直哉的祖父去世后,祖母就成了志贺家家庭凝聚力的核心人物。直哉出生后不久就由祖母带着,并且祖母非常溺爱直哉。直哉与祖母的关系与其说是祖孙关系还不如说是母子关系更为确切一些。但是,直哉经常由于和父亲的关系,即便想去也不能去看望祖母。作为孙子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去看望祖母,直哉非常生气。他不想因为和父亲的不和而牺牲和他亲爱的祖母的关系。因此,他决定只要父亲不在家,他就会马上行动去看望祖母。可是,即便这样,父子仍有偶遇的机会。父子只要见面就会有发生什么的可能性,这个就为父子的和解埋下了一线希望。祖母下颚脱臼了,有些发烧,直哉非常担心。正是祖母的这次生病才为父子和解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心绪已恢复平和的直哉向父亲道歉,父亲也及时抓住机会,父子俩长久以来的不和终于得以化解。直哉去麻布父亲家看望祖母为父子和解创作了见面的机会。祖母虽然没为父子和解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具有向心力的作用是任何人所不能取代的。
2 义母的桥梁作用
志贺直哉曾经说过:“我的义母非常辛苦地维系着我和她们一家子的关系。”“我深知义母在我和父亲之间受着夹板气,我也非常感谢她以不放弃的精神为我们父子的和解所做的努力。”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直哉对义母的尊敬、认可与感谢。义母夹在固执的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倔强的长男之间,扮演着抹杀自己保全家庭和平的角色。直哉每次去麻布家看祖母的时候经常让义母接电话,确认父亲是否在家再采取行动。以下是直哉去看望下颚脱臼的祖母时的场景。
女佣过来对母亲说:“老爷叫您。”
母亲带着不愉快的表情回来了。她在旁边挥手叫我过去。我站起来走过去。母亲小声说:“祖母现在挺好的,你不用担心。今天请你先回去吧。请你不要生气。”
“无论如何拜托你尽量心情平和地给你父亲写封信吧。”
这段话是《和解》中母子间非常重要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为父子和解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义母“不愉快的表情”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父亲对他还怀恨在心。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义母在恐惧丈夫的愤怒和唯恐义子生气的状态下受着夹板气。“无论如何拜托你尽量心情平和地给你父亲写封信吧”,义母的这个提示,成为父子和解的突破口。心绪已归平和的直哉终于向父亲低下了头。因此,义母在父子关系和解上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3 父子间的亲子爱
父母与孩子天生不是敌人,而是这世界上最亲密关系的存在。因此,志贺父子即便性格和处事方式不一致,但父子毕竟是父子,他们必然会回到和解的道路上来。志贺直哉在满30岁的时候,经由夏目漱石这样的大家引荐开始创作新闻小说。因为当时的新闻小说每天都会直接送到各个家庭,所以志贺直哉的亲戚们想必会看到他的这篇正在创作的描写父子不和的小说。这无疑会给父亲造成困扰。而且,作为实业家的父亲交际甚广,其交际圈中的人如果看到直哉的文章,想必也会或出于好意或出于恶意地对父亲加以评头论足。如果因为这部小说亲手把父亲推向社会丑闻的漩涡的话,那父子关系不仅仅只是不和了吧。这样的烦恼在《和解》中也有所体现,“我在口头上能以比较轻松地心情露骨地说父亲的坏话。但是,当真正落笔写的时候却怎么也写不出来。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报复对父亲的私怨,这种事情我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那样太对不住父亲了,况且恐怕对自己的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志贺直哉即便和父亲有着诸多矛盾,但是也不愿主观地在文章中写父亲的不好。如果因为这样给父亲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是作为儿子绝对不想看到的。从这我们可以窥探到志贺直哉是一直为父亲考虑着,是很体谅父亲的。
那么父亲对儿子又如何呢?实际上父亲的京都之行就足以说明问题。无论儿子怎样不按照自己所希望的行事,作为父亲还是丢下面子,原谅儿子的任性,以求和为目的来京都看望儿子。而且,在最终的父子和解时,父亲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的瞬间。父亲的泪水包含着无穷的意义。志贺父子即便性格和处事方式不一致,但父子毕竟是父子,他们必然会回到和解的道路上来。父子间的亲子爱在父子和解上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 自我改造的努力
无论家人怎样努力,其实促成父子和解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应该说是志贺直哉自身心理状态的转变。那么,直哉是如何完成这一心理转变的呢?从大正元年(1912年)开始的三年间,志贺直哉游历了尾道、城崎、松江、大山寺和山阳、山阴地区。这个时期的体验对于志贺直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沿着直哉的自然之旅来剖析他自我改造的过程。 1 尾道之体验——以自我为中心和寂寞并存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因为足尾铜山矿毒事件,志贺直哉父子关系恶化。大正元年(1912年),志贺直哉离家出走,开始了他在广岛县尾道市的独居生活。尾道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稻村杂谈》中,他曾这样描述,“离开东京,像这样地生活还是平生头一次,我似乎觉得我会在此住上相当长的时间。”可是,这个时期的心情可不像尾道的美景那般好。
“为了获得自己的自由我不会顾虑别人。为了获得自己的自由我会尊重别人的自由。不尊重他人的自由也会妨碍到自己的自由。如果二者发生矛盾的话,我会压制别人的自由。”(日记1912年3月13日)
“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做的事情如果对别人产生不快的话,倘若我对其有充分的自信,我也会这么做下去,而不会让自己不快。”(日记1912年5月10日)
从以上二则日记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志贺直哉很固执,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会坚持到底,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已经到达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在尾道时的直哉的心境仍然是亢奋的、烦躁的、强硬的。但是,此时的志贺直哉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却感到离开家人、离开朋友、离家出走后的孤独。在《稻村杂谈》中,他这样说,“我没有了好胜心,所以总觉得有些孤独。”可见他的孤独感。也许正是这种孤独感削弱了他亢奋的情绪。
总之,大正元年(1912年),志贺直哉满30岁时,强烈、纯粹的自我意识仍是他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尾道志贺直哉与父亲的对立关系达到了顶峰,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也达到了顶峰。
2 在城崎的休养生活——对生死观的领悟
大正二年(1913年),志贺直哉被山手线的电车撞到负伤,被送进东京医院。出院后到城崎温泉修养。在城崎他亲眼目睹了三个小动物的死。与自己幸运得救相比,那三个小动物可怜得多。于是,他的生死观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志贺直哉曾在其全集第二卷的后记中说,“自己回忆起那惊险一幕至今仍然不寒而栗,现在在内心深处,我对于死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感。”由于志贺直哉看透了生死,对于死产生了一种释然感,所以他就变得没那么固执、那么自我了。正如作品《在城崎》中写道的,“生与死不是两极。我觉得二者似乎没有差别。”这个体悟绝不是简单的反省,而是发自内心地感悟生命的无常,是经过第一个孩子的夭折、妻子的神经衰弱以及和父亲的隔阂这些事情之后对生命的体悟。正是有了对于生死观的领悟,志贺直哉才有了难得的平静。他生死观的转变为父子关系的和解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3 在松江、大山寺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彻底崩塌
大正三年(1914年)五月,持有调和心态的志贺直哉住在了松江市。这一年他所创作的作品有《蜻蜓》、《壁虎》、《寓居》等,全都是描写小动物的的作品。分量不重,人们常常会忽略这些作品。实际上,像直哉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属异常。从这一年到之后的三年间,志贺直哉除了描写一些动植物的作品外几乎没什么重大的创作。我们应该注意到他正经历着重大的转折期。《稻村杂谈》中这样写道,“松江的生活和我在尾道时的不同,我不再寂寞,我非常愉快。”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志贺直哉已由在尾道时的亢奋情绪变为轻松愉悦的情绪了。在以松江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濠端的住所》中写道,“在这我过着这样的生活,我和虫、鸟、鱼、水、草、天空接触,最后才是和人打交道。”这段描述如实地反映了其在松江的生活状态,多么悠然自得。八月,志贺直哉从松江登上大山。《稻村杂谈》中关于大山世界的描述是这样的,“我此时的心境和尾道时完全不一样了,我已经不再想东京的事。我到了一种倒毙路旁也无所谓的惬意的心绪。”由此可见,在大山寺的志贺直哉持有比在松江时更轻松的心情。这个阶段的志贺直哉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全然不见了,他到达了调和的心境。大正四年(1915年),经由京都、赤城的生活,志贺直哉移居至千叶县。志贺直哉通过和自然亲密接触,最终完成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调和的自我改造过程。
综上所述,父子经过艰辛的过程终于和解。祖母向心力的作用为父子创造见面机会;义母作为桥梁在父子间调和;志贺父子间的亲子爱这层剪不断的血缘情是其和解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志贺直哉通过和自然亲密接触,最终完成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调和状态的自我改造。由于以上原因,持有调和心绪的直哉终于同父亲和解了。长达几十年的父子的不和终于画上了句号。志贺直哉的这种自我改造的文学很好地体现了白桦派标榜的人类和谐发展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志贺直哉:《志贺直哉集》,筑摩书房,1977年版。
[2] 本多秋五:《白桦派的文学》,讲坛社,1954年版。
[3] 中村光夫:《志贺直哉论》,文艺春秋新社,1954年版。
[4] 须藤盛雄:《志贺直哉的文学》,樱枫社,1976年版。
[5] 樱井胜美:《志贺直哉的原像》,宝文馆,1976年版。
[6] 池内辉雄:《直哉的写实主义》,有婓阁,1977年版。
[7] 平野谦:《志贺直哉和那个时代》,中央公论社,1977年版。
[8] 安冈章太郎:《志贺直哉私论》,讲坛社,1978年版。
(张琳,武昌理工学院助教)
关键词:志贺直哉 父子关系 转变 原因
在日本近代文学的历史上,有一支文学流派无论从文学内容本身还是从作家的出身来看都具有特殊的性质。这就是由倡导反自然主义、东京出身、上流社会、特权阶级的一些作家组合而成的白桦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有小说之神的美誉。中村光夫曾说,父子纠葛是作者青春之剧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构成了他文学的主要内容,也被视为是他作为作家的特色。从这段评论我们得知,父子关系在志贺直哉文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的确如此,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父子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但是父子毕竟是父子,再深的矛盾也不是不能化解。本文结合志贺直哉的作品以及自身的经历、自述、日记等资料来探究其父子关系转变的原因。
一 家人的努力
1 祖母的向心力作用
志贺直哉的祖父去世后,祖母就成了志贺家家庭凝聚力的核心人物。直哉出生后不久就由祖母带着,并且祖母非常溺爱直哉。直哉与祖母的关系与其说是祖孙关系还不如说是母子关系更为确切一些。但是,直哉经常由于和父亲的关系,即便想去也不能去看望祖母。作为孙子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去看望祖母,直哉非常生气。他不想因为和父亲的不和而牺牲和他亲爱的祖母的关系。因此,他决定只要父亲不在家,他就会马上行动去看望祖母。可是,即便这样,父子仍有偶遇的机会。父子只要见面就会有发生什么的可能性,这个就为父子的和解埋下了一线希望。祖母下颚脱臼了,有些发烧,直哉非常担心。正是祖母的这次生病才为父子和解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心绪已恢复平和的直哉向父亲道歉,父亲也及时抓住机会,父子俩长久以来的不和终于得以化解。直哉去麻布父亲家看望祖母为父子和解创作了见面的机会。祖母虽然没为父子和解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具有向心力的作用是任何人所不能取代的。
2 义母的桥梁作用
志贺直哉曾经说过:“我的义母非常辛苦地维系着我和她们一家子的关系。”“我深知义母在我和父亲之间受着夹板气,我也非常感谢她以不放弃的精神为我们父子的和解所做的努力。”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直哉对义母的尊敬、认可与感谢。义母夹在固执的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倔强的长男之间,扮演着抹杀自己保全家庭和平的角色。直哉每次去麻布家看祖母的时候经常让义母接电话,确认父亲是否在家再采取行动。以下是直哉去看望下颚脱臼的祖母时的场景。
女佣过来对母亲说:“老爷叫您。”
母亲带着不愉快的表情回来了。她在旁边挥手叫我过去。我站起来走过去。母亲小声说:“祖母现在挺好的,你不用担心。今天请你先回去吧。请你不要生气。”
“无论如何拜托你尽量心情平和地给你父亲写封信吧。”
这段话是《和解》中母子间非常重要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为父子和解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义母“不愉快的表情”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父亲对他还怀恨在心。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义母在恐惧丈夫的愤怒和唯恐义子生气的状态下受着夹板气。“无论如何拜托你尽量心情平和地给你父亲写封信吧”,义母的这个提示,成为父子和解的突破口。心绪已归平和的直哉终于向父亲低下了头。因此,义母在父子关系和解上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3 父子间的亲子爱
父母与孩子天生不是敌人,而是这世界上最亲密关系的存在。因此,志贺父子即便性格和处事方式不一致,但父子毕竟是父子,他们必然会回到和解的道路上来。志贺直哉在满30岁的时候,经由夏目漱石这样的大家引荐开始创作新闻小说。因为当时的新闻小说每天都会直接送到各个家庭,所以志贺直哉的亲戚们想必会看到他的这篇正在创作的描写父子不和的小说。这无疑会给父亲造成困扰。而且,作为实业家的父亲交际甚广,其交际圈中的人如果看到直哉的文章,想必也会或出于好意或出于恶意地对父亲加以评头论足。如果因为这部小说亲手把父亲推向社会丑闻的漩涡的话,那父子关系不仅仅只是不和了吧。这样的烦恼在《和解》中也有所体现,“我在口头上能以比较轻松地心情露骨地说父亲的坏话。但是,当真正落笔写的时候却怎么也写不出来。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报复对父亲的私怨,这种事情我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那样太对不住父亲了,况且恐怕对自己的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志贺直哉即便和父亲有着诸多矛盾,但是也不愿主观地在文章中写父亲的不好。如果因为这样给父亲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是作为儿子绝对不想看到的。从这我们可以窥探到志贺直哉是一直为父亲考虑着,是很体谅父亲的。
那么父亲对儿子又如何呢?实际上父亲的京都之行就足以说明问题。无论儿子怎样不按照自己所希望的行事,作为父亲还是丢下面子,原谅儿子的任性,以求和为目的来京都看望儿子。而且,在最终的父子和解时,父亲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一个令人感到的瞬间。父亲的泪水包含着无穷的意义。志贺父子即便性格和处事方式不一致,但父子毕竟是父子,他们必然会回到和解的道路上来。父子间的亲子爱在父子和解上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 自我改造的努力
无论家人怎样努力,其实促成父子和解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应该说是志贺直哉自身心理状态的转变。那么,直哉是如何完成这一心理转变的呢?从大正元年(1912年)开始的三年间,志贺直哉游历了尾道、城崎、松江、大山寺和山阳、山阴地区。这个时期的体验对于志贺直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沿着直哉的自然之旅来剖析他自我改造的过程。 1 尾道之体验——以自我为中心和寂寞并存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因为足尾铜山矿毒事件,志贺直哉父子关系恶化。大正元年(1912年),志贺直哉离家出走,开始了他在广岛县尾道市的独居生活。尾道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稻村杂谈》中,他曾这样描述,“离开东京,像这样地生活还是平生头一次,我似乎觉得我会在此住上相当长的时间。”可是,这个时期的心情可不像尾道的美景那般好。
“为了获得自己的自由我不会顾虑别人。为了获得自己的自由我会尊重别人的自由。不尊重他人的自由也会妨碍到自己的自由。如果二者发生矛盾的话,我会压制别人的自由。”(日记1912年3月13日)
“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做的事情如果对别人产生不快的话,倘若我对其有充分的自信,我也会这么做下去,而不会让自己不快。”(日记1912年5月10日)
从以上二则日记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志贺直哉很固执,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会坚持到底,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已经到达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在尾道时的直哉的心境仍然是亢奋的、烦躁的、强硬的。但是,此时的志贺直哉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却感到离开家人、离开朋友、离家出走后的孤独。在《稻村杂谈》中,他这样说,“我没有了好胜心,所以总觉得有些孤独。”可见他的孤独感。也许正是这种孤独感削弱了他亢奋的情绪。
总之,大正元年(1912年),志贺直哉满30岁时,强烈、纯粹的自我意识仍是他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尾道志贺直哉与父亲的对立关系达到了顶峰,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也达到了顶峰。
2 在城崎的休养生活——对生死观的领悟
大正二年(1913年),志贺直哉被山手线的电车撞到负伤,被送进东京医院。出院后到城崎温泉修养。在城崎他亲眼目睹了三个小动物的死。与自己幸运得救相比,那三个小动物可怜得多。于是,他的生死观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志贺直哉曾在其全集第二卷的后记中说,“自己回忆起那惊险一幕至今仍然不寒而栗,现在在内心深处,我对于死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感。”由于志贺直哉看透了生死,对于死产生了一种释然感,所以他就变得没那么固执、那么自我了。正如作品《在城崎》中写道的,“生与死不是两极。我觉得二者似乎没有差别。”这个体悟绝不是简单的反省,而是发自内心地感悟生命的无常,是经过第一个孩子的夭折、妻子的神经衰弱以及和父亲的隔阂这些事情之后对生命的体悟。正是有了对于生死观的领悟,志贺直哉才有了难得的平静。他生死观的转变为父子关系的和解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3 在松江、大山寺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彻底崩塌
大正三年(1914年)五月,持有调和心态的志贺直哉住在了松江市。这一年他所创作的作品有《蜻蜓》、《壁虎》、《寓居》等,全都是描写小动物的的作品。分量不重,人们常常会忽略这些作品。实际上,像直哉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属异常。从这一年到之后的三年间,志贺直哉除了描写一些动植物的作品外几乎没什么重大的创作。我们应该注意到他正经历着重大的转折期。《稻村杂谈》中这样写道,“松江的生活和我在尾道时的不同,我不再寂寞,我非常愉快。”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志贺直哉已由在尾道时的亢奋情绪变为轻松愉悦的情绪了。在以松江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濠端的住所》中写道,“在这我过着这样的生活,我和虫、鸟、鱼、水、草、天空接触,最后才是和人打交道。”这段描述如实地反映了其在松江的生活状态,多么悠然自得。八月,志贺直哉从松江登上大山。《稻村杂谈》中关于大山世界的描述是这样的,“我此时的心境和尾道时完全不一样了,我已经不再想东京的事。我到了一种倒毙路旁也无所谓的惬意的心绪。”由此可见,在大山寺的志贺直哉持有比在松江时更轻松的心情。这个阶段的志贺直哉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全然不见了,他到达了调和的心境。大正四年(1915年),经由京都、赤城的生活,志贺直哉移居至千叶县。志贺直哉通过和自然亲密接触,最终完成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调和的自我改造过程。
综上所述,父子经过艰辛的过程终于和解。祖母向心力的作用为父子创造见面机会;义母作为桥梁在父子间调和;志贺父子间的亲子爱这层剪不断的血缘情是其和解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志贺直哉通过和自然亲密接触,最终完成了由以自我为中心到调和状态的自我改造。由于以上原因,持有调和心绪的直哉终于同父亲和解了。长达几十年的父子的不和终于画上了句号。志贺直哉的这种自我改造的文学很好地体现了白桦派标榜的人类和谐发展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志贺直哉:《志贺直哉集》,筑摩书房,1977年版。
[2] 本多秋五:《白桦派的文学》,讲坛社,1954年版。
[3] 中村光夫:《志贺直哉论》,文艺春秋新社,1954年版。
[4] 须藤盛雄:《志贺直哉的文学》,樱枫社,1976年版。
[5] 樱井胜美:《志贺直哉的原像》,宝文馆,1976年版。
[6] 池内辉雄:《直哉的写实主义》,有婓阁,1977年版。
[7] 平野谦:《志贺直哉和那个时代》,中央公论社,1977年版。
[8] 安冈章太郎:《志贺直哉私论》,讲坛社,1978年版。
(张琳,武昌理工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