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教育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如何操作和运用,是很有讲究的。
  案例
  有一天,学校领导听我的体育课,同学们表现得十分出色,我也讲得很投入。正在这时,我听见“咚”的一声,我顺着声音看去,没发现什么异常,刚要继续讲课又听见“咚、咚”两声,这回我可发现捣乱分子了,原来是班里李晓语正在跺脚,地上的纸片随着跺脚声有节奏地向前一跳一跳的。看到这儿,我的气直往头顶上撞,想发作又不好意思,心想:平时你就不老实,好好一节课就这样被你给搅了,下课后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
  铃声响后,我把李晓语叫到办公室气愤地说:“你今天在課堂上为什么要故意捣乱?那么多的老师在听课,你没看见吗?不说清楚,你就别想走。说吧!”他看到我十分生气,就怯生生的说:“杨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看到我一跺脚,纸就向前跳一下,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多跺了几脚。”
  听了他的话我想:一个小学生能够在不经意中对某一事物产生疑问,在脑子里画问号,这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善于提出问题正是我们教学所提倡的,这也正是孩子的闪光之处,应当加以呵护。于是,我说:“今天你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老师讲课,影响了同学们听课,老师要处罚你,这样吧,你回家以后可以去查找资料,去询问他人,找出为什么一跺脚,纸片就会向前跳的原因好吗?找到之后告诉我。”第二天早晨,他兴冲冲地来找我,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杨老师,我知道了,这本书上都讲明白了,让我讲给您听……”李晓语边说边打开书给我念,看着他那张充满稚气的脸,快乐也洋溢在我的脸上。我忽然想起医学家麦克劳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遇上一个充满爱心和懂得理解的老师,是人生的最大幸运。这句话一直成为我作为老师的座右铭。
  分析
  我冷静、理智、艺术的处理了“跺脚事件”,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它成为一团火焰燃烧起来。以前,不少老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违纪”、“捣乱”的举动往往是怒不可遏,不能冷静的去处理,对学生大嚷一通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这样以来我们就看不到学生不正当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发现不了学生错误行为中的好奇心、求知欲等闪光点。我们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你还想把……搞懂,你不是那块料,别做梦了,你能把书上的知识搞懂就不错了……”这些话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身上的好奇心、求知欲给罚没了,抑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行为过失的学生带上一些“坏”帽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成坏孩子。他们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孩子的动机往往是单纯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盲目的定性为品质问题。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句名言:“我的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的尊严,刺伤学生的心灵。
  因此,“处罚”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乱罚一气,一名聪明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处罚也是要讲究艺术的 。
  一名好的老师不能只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其他文献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频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并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并充分理解孩子,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一学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关键词:焦虑;接纳;情绪;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岁 一年级
期刊
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爱,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集体;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在我看来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不是力量与速度的对抗,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我觉得教师做的就是播洒爱的工作,同时,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情况分析  有一天课间,我们班的张翔悄悄过来找我,趴在我的耳边轻声对我说:“高老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因为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导致的行为、人际和学习出现问题的案例。老师通过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她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并且交上了朋友,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关键词:沟通;包容;接纳;关注  一、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中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培养与激发,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或者越来越弱、或者过强,教师需要更多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法。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即注意、切身性、自信和满
期刊
摘要: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植树问题中创设情境为例,作者在设计的四稿不同情境中感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首因效应;教学;创设情境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
期刊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用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14年斗转星移,14载杏坛春秋,世事已变化。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对“爱”的追求,坚守的是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初心。操场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运动;节日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排节目;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参与;比赛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呐喊助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耐心、细致地研读,用充满魔力的“师爱”开
期刊
摘要: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孩子们来说,一部分青春期问题,也会困扰着某一些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被“分手”而陷入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我,想寻求帮助,了解到了孩子的问题,通过谈话与孩子共情、对孩子情绪的疏导以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应对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词:青春期;情绪疏导  本学年主要教六年级的心理课,面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也会面临青春期的一些问题困
期刊
摘要: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是很难与周围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怎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呢?这就要求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从学生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活实际;内心世界;个性发展;激发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
期刊
第一次听说小Z是在午餐时由一位同事提起的,她说:初一X班有个带着白框眼镜的孩子可奇怪了,见到谁都会过去抓住他的手,还总是笑嘻嘻的。当时我并没太在意,没想到没过几天我就和他有了一面之缘。那天,我走在楼道里,发现有个男生在班门口站着,笑嘻嘻的。我走过时他主动跟我打招呼,然后又迎上来,抓住了我的手腕。说实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排斥的,毕竟人与人之间有基本的人际距离,我们跟自己亲密的人身体接触时才感到
期刊
胖胖的儿子有一天阴差阳错的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当老师在班上宣读名单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儿子说当时很尴尬,真想找个缝儿钻进去。我听了也是哈哈大笑。第一次舞蹈课后,我想听听儿子遇到的挫折,令人惊讶的是,他兴冲冲的回来后,让我给他买舞蹈服,还说老师表扬他基础好,让他做示范。我想也许就三分热气吧。有个兴趣也好,这老师还真有办法,让跟舞蹈不沾边的学生爱上他。此后每到社团训练的日子他都早早在里面穿好练功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