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品质的好坏,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语文学科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是很关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在现象与本质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复杂的生活总是以“现象”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的。我们讲授知识与写作,如果只停留在对“现象”的复制上,无论多么主观,也是难以给人启示的。
例如对“雪”的思考。如果一个学生在文中只写雪的大、白、美,只局限于雪外形美的观察,是不够的,还应深入分析雪的内在美,领悟雪与人们的内在精神品质上的联系,这样的文章才有深度。①瑞雪兆丰年,鼓舞人对生活充满信心。②严酷的环境锻造人,逆境发奋终成业。③霰雪无垠,纤尘不染,高洁的品质陶冶人。④大无畏英雄气概让人景仰。⑤大自然的崇高与壮美,净化心灵,使人超凡脱俗。⑥劳动人民对丰收的企盼……学生写作中能联想到这几点,作文就显得有深度,议论、说理、抒情有力度。
通过事物的现象,揭示本质,一定要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千方百计寻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写作极为重要。高考作文考查,对思想性的要求贯穿了这一点。
二、在矛盾对立的辨证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教师、学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又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话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立意的角度就有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培养人,锻炼人;不好的环境能改变人;环境是人成功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多对这一话题进行逆向思维,即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学生作文才能见解独到,取得“发人之所未发”的功效。
“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的两种观点也同样说明了物质上的知足是可取的,虚幻的东西要知足;但事事抢着知足,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人生缺乏进取精神而变得平庸。这一思维过程同样闪烁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火花。
又如对“安分守己”的认识也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传统的心理定势和道德规范必须遵守;保守封闭,狭隘自私,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历史上的项羽自刎乌江,后人评说莫衷一是。杜牧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诗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前者说明项羽若能“包羞忍耻”也许还能卷土从来。后者说明项羽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会再为其效命。这两首诗表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即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了事物的反面,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三、在量变质变的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是普遍起作用的。例如在自然现象中,物质的气体、液体、固体三态的变化,就是热运动引起的分子间的排斥和吸引力在量上彼此消长所造成的。在人的思维领域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反复接触客观事物而不断积累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过程的量变。经过思维加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使认识由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质变。质量互变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我们既要立志改革,锐意进取,又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
例如话题作文“习惯”。“习惯” 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包含着某种质量互变的原理。“习非成是”是指对某种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而认为是对的。“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习以为常”指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习与性成”指长期的习惯会成为一定的性格。好的习惯的养成终身受用,坏的习惯滋生,贻害终身。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与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成功必须从衣食住行等日常量的方面去克服懒惰和依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质的飞跃。
话题“树木·森林·气候”也涉及这一质量互变的原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量变过程;大片森林的形成能改变气候,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的过程。明确这个道理,学生的作文才能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而不至于肤浅。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说明了一定的量的发生发展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上述几种思维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学生阅读、写作如果能正确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仔细认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掌握了这些辩证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学习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作也才能见微知著,事半功倍。
单位:湖北应城第三中学
一、在现象与本质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复杂的生活总是以“现象”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的。我们讲授知识与写作,如果只停留在对“现象”的复制上,无论多么主观,也是难以给人启示的。
例如对“雪”的思考。如果一个学生在文中只写雪的大、白、美,只局限于雪外形美的观察,是不够的,还应深入分析雪的内在美,领悟雪与人们的内在精神品质上的联系,这样的文章才有深度。①瑞雪兆丰年,鼓舞人对生活充满信心。②严酷的环境锻造人,逆境发奋终成业。③霰雪无垠,纤尘不染,高洁的品质陶冶人。④大无畏英雄气概让人景仰。⑤大自然的崇高与壮美,净化心灵,使人超凡脱俗。⑥劳动人民对丰收的企盼……学生写作中能联想到这几点,作文就显得有深度,议论、说理、抒情有力度。
通过事物的现象,揭示本质,一定要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千方百计寻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写作极为重要。高考作文考查,对思想性的要求贯穿了这一点。
二、在矛盾对立的辨证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教师、学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又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话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立意的角度就有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培养人,锻炼人;不好的环境能改变人;环境是人成功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多对这一话题进行逆向思维,即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学生作文才能见解独到,取得“发人之所未发”的功效。
“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的两种观点也同样说明了物质上的知足是可取的,虚幻的东西要知足;但事事抢着知足,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人生缺乏进取精神而变得平庸。这一思维过程同样闪烁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火花。
又如对“安分守己”的认识也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传统的心理定势和道德规范必须遵守;保守封闭,狭隘自私,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历史上的项羽自刎乌江,后人评说莫衷一是。杜牧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诗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前者说明项羽若能“包羞忍耻”也许还能卷土从来。后者说明项羽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会再为其效命。这两首诗表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即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了事物的反面,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三、在量变质变的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是普遍起作用的。例如在自然现象中,物质的气体、液体、固体三态的变化,就是热运动引起的分子间的排斥和吸引力在量上彼此消长所造成的。在人的思维领域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反复接触客观事物而不断积累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过程的量变。经过思维加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使认识由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质变。质量互变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我们既要立志改革,锐意进取,又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
例如话题作文“习惯”。“习惯” 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包含着某种质量互变的原理。“习非成是”是指对某种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而认为是对的。“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习以为常”指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习与性成”指长期的习惯会成为一定的性格。好的习惯的养成终身受用,坏的习惯滋生,贻害终身。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与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成功必须从衣食住行等日常量的方面去克服懒惰和依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质的飞跃。
话题“树木·森林·气候”也涉及这一质量互变的原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量变过程;大片森林的形成能改变气候,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的过程。明确这个道理,学生的作文才能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而不至于肤浅。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说明了一定的量的发生发展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上述几种思维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学生阅读、写作如果能正确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仔细认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掌握了这些辩证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学习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作也才能见微知著,事半功倍。
单位:湖北应城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