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以其优美的形式、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独树一帜于灿烂的文学王国之中。面对诗歌构思之巧、形式之美、内蕴之丰、抒情之浓,曾令多少人“铩羽而归,望而却步”。进行诗歌教学,则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如果处理得法,则会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奇效。
那么,在诗歌教学中究竟如何把握其形式,体会、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内涵呢?这就要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可以指导朗读、理解意象、品味主题、注意学生理解形式、启发想象等,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目的。
一、指导朗读
著名学者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读”不仅对于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诗歌教学中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抛开朗读去谈教学诗歌,则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读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多读、会读、研读、品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思考、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丰富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诗歌教学中“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步骤:“初读”,整体感受诗歌的形式、语言、节奏、结构,便于学生发现问题;“研读”,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品读”,声情并茂,展开想象,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意义和丰富情感。如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初读全诗,体味诗歌所表达的那种登高望远的情景和简洁明快的语言、整齐优美的形式;接着逐句研读,品味诗歌中隐含的那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作者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然后再指导学生品读,细细体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情画意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内涵。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诗时,还可采用齐读、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有机结合,把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有机结合,把范读、演读有机结合,这样有分有合、有动有静,学生感到情趣横溢,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另外,读是表面的问题,而通过读达到理解诗歌内容,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读带讲,以读促背”,更能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二、理解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喉结”所在。意象的选择、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朦胧、模糊的东西清晰化、明朗化。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其蕴含的感情,本来是一种抽象的、难以企及的东西,可是作者独辟蹊径,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代替,就使“乡愁”这一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明朗化、浅显化。因此,诗歌意象的理解,是教学诗歌的关键所在。
理解了诗歌意象,就可以从意象出发,去想象思考诗歌的主题,这样学习诗歌就会“水到渠成”,容易多了。
三、品味主题
主题,是诗歌的灵魂。诗人的每一首诗,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流露一种感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品味诗人的情怀,是学习诗歌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这方面,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尤其如此,因为他抒发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这样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感情,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把品味诗歌的主题当作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去品味,品味中去诵读。
四、注意形式
对称、和谐、均衡、整饬的形式美,是诗歌的独特魅力,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形式的安排可根据内容的多少、抒情的需要来决定。教学诗歌时,教师要从形式着手,让学生从词到句、句到段中琢磨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如《乡愁》一诗,诗人采用复沓形式,既突出了“乡愁”,又分清了脉络,同时又增添了诗的旋律美。所以,对诗歌形式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透彻理解。
五、启发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从分析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生动形象,引导他们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俗话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去想象。
总之,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才能使诗歌这束鲜花更鲜艳、更芬芳。
那么,在诗歌教学中究竟如何把握其形式,体会、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内涵呢?这就要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可以指导朗读、理解意象、品味主题、注意学生理解形式、启发想象等,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目的。
一、指导朗读
著名学者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读”不仅对于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诗歌教学中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抛开朗读去谈教学诗歌,则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读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多读、会读、研读、品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思考、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丰富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诗歌教学中“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步骤:“初读”,整体感受诗歌的形式、语言、节奏、结构,便于学生发现问题;“研读”,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品读”,声情并茂,展开想象,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意义和丰富情感。如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先指导学生初读全诗,体味诗歌所表达的那种登高望远的情景和简洁明快的语言、整齐优美的形式;接着逐句研读,品味诗歌中隐含的那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作者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然后再指导学生品读,细细体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情画意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内涵。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诗时,还可采用齐读、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有机结合,把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有机结合,把范读、演读有机结合,这样有分有合、有动有静,学生感到情趣横溢,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另外,读是表面的问题,而通过读达到理解诗歌内容,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读带讲,以读促背”,更能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二、理解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喉结”所在。意象的选择、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朦胧、模糊的东西清晰化、明朗化。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其蕴含的感情,本来是一种抽象的、难以企及的东西,可是作者独辟蹊径,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代替,就使“乡愁”这一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明朗化、浅显化。因此,诗歌意象的理解,是教学诗歌的关键所在。
理解了诗歌意象,就可以从意象出发,去想象思考诗歌的主题,这样学习诗歌就会“水到渠成”,容易多了。
三、品味主题
主题,是诗歌的灵魂。诗人的每一首诗,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流露一种感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品味诗人的情怀,是学习诗歌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这方面,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尤其如此,因为他抒发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这样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感情,细细品味,回味无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把品味诗歌的主题当作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去品味,品味中去诵读。
四、注意形式
对称、和谐、均衡、整饬的形式美,是诗歌的独特魅力,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形式的安排可根据内容的多少、抒情的需要来决定。教学诗歌时,教师要从形式着手,让学生从词到句、句到段中琢磨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如《乡愁》一诗,诗人采用复沓形式,既突出了“乡愁”,又分清了脉络,同时又增添了诗的旋律美。所以,对诗歌形式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透彻理解。
五、启发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从分析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生动形象,引导他们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俗话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去想象。
总之,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才能使诗歌这束鲜花更鲜艳、更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