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辽宁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其发展水平相比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仍然有所差距。本文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辽宁发展现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总量水平,发展能力,基础设施,科技环境,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结果进行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现代服务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总量不断扩大,结构逐渐升级,吸纳就业能力较大幅度提高,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服务业体系,资料显示,2007年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达4013.8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48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41%;服务业从业人员预期达到950万人,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将达到45%以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重商品、轻服务”的传统观念的存在,人们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最近几年,由于投资、工业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吸纳就业能力低、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发展速度波动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我省服现代务业发展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各行业发展不均衡、行业空间集聚程度低,未形成专业化区域等问题。从目前来看,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而对其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评价研究还很不够。这主要是建立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难度较大,服务业涉及的行业众多,服务产品又具有无形性,非存储性等特点,因此这就对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试图建立一种能较为全面衡量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评价我省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实力,发掘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发展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建立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原则及相关理论,参照和学习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并遵循科学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良好导向性等原则,本文认为对现代服务业综合指标评价可以从五个二级指标出发,一是现代服务业的总量水平,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这是供给和需求的总体反映,也是产业评价的基础;二是现代服务业的成长能力,这是对现代服务业
  的动态评价。包括对现代服务业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人均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增加值等;三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环境;四是产业发展的科技环境,主要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和教育科技方面的情况;五是主要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状况,通过分析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行业来反映现代服务业的实力。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
  3 实证分析及结果
  本文对指标体系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主成分分析。其目的就是寻找这种类型的结构或者说模型。因此我们将对上述罗列出的21项指标进行糅合,经过数据处理最终提取出信息不相重叠的几项公因子,揭示影响各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公因子作为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从而能够更科学的选出贡献度最高的几项指标,剖析单个公因子在整个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某个子系统对现代服务业总体实力的影响;此外,通过公因子的提取,可以得到各变量在公因子上的得分系数,计算出因子值,然后测算出各省份现代服务业总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
  本论文主成分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以及各省、市、自治区2009年的地区统计年鉴,31个省市自治区共21个指标的因子分析原始数据见附表A。
  对于第一个二级指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而言,下设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亿元),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万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五个三级指标,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关于这一指标的实力进行排名,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17.0,计算出二级指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下的5个三级指标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检验,其结果如下表。
  可以看出,KMO抽样适度测量值是0.526,大于0.5,巴特利特(Bartlett)值为90.031(Approx.Chi-Square),P(sig.=0.000)<0.05,表示原始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其因子旋转前后的特征值和贡献率经分析后如下表所示。
  公因子的贡献率代表了公因子对原始数据反映的信息量的大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前两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了85%,也就是,前两个经过正交旋转的公因子代表了原来5个指标85%以上的信息量,可以作为原指标的转换体系来评价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经过旋转后的前两个因子的载荷矩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这三个指标上载荷比较大,为反映现代服务业比重方面的因子,从比重方面反映了现代服务业的发挥咱水平。第二主因子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两个方面,为反映现代服务业规模方面的因子。它从总量方面反映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根据两个主因子的载荷,进一步可以计算出因子的得分系数,然后得出各地因子得分,并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加重权数,计算各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测评得分。
  公式如下:
  Di=aF1i+bF2i (i=1,2,3,……,31)
  其中,Di为各地的综合得分,F1i和F2i为各地因子得分, F1i和F2i的a和b分别为各因子的贡献率比重,其中a=49.075/(49.075+36.148)=0.58,b=36.148/(49.075+36.148)=0.42。
  依据上述步骤,我们依次分析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的这五个二级指标:现代服务业的总量水平,现代服务业的成长能力,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的科技环境,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状况。对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得出综合得分和排名如下表。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评价结果分析:
  1、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现代服务业的二级指标实力基本上遵循东、中、西部梯度发展趋势。东部省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的现代服务业基本一直处于前7位;中部省份湖南、湖北、安徽、山西、河南这几个省份排名在7-14之间,变化不大;西部省市自治区如青海、广西、甘肃、贵州、西藏则排名基本上是在全国最后行列。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的二级指标实力总体排名高于中部的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在东北三省中处于第一位。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得分最高的是东部省市,其次是中部省份,最低的则是西部省市自治区。
  2、由上表可以看出,东部省份中,北京和上海是现代服务业实力得分最高的,它们的二级指标每一项得分都很高,其中北京市在现代服务业在总量水平、科技环境、主要行业发展状况三个反面都处于第一位,说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外部环境发展良好。北京市发展能力的得分为1.839,低于广东省、江苏省的水平,而且基础设施得分也只有3.036,亦低于排名第一的天津市的水平,说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稍差,这与近年来江苏,广东两省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关。上海在科技环境、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状况都是排名第二,说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出能力较好、科技实力较强;并且上海的五个二级指标排名都是在前五名之内,说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能力较强,发展比较稳定。广东、浙江、天津、江苏和山东的综合得分差不多,基本处于排名第三到第七位置。广东成长能力指标的得分最高为2.182,说明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很强,并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他的辽宁、河北、福建、海南四个东部省份中,在总量水平指标排名中分别是:13、10、17、30,说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虽然处于中上水平,但是在东部省份中处于落后,与江苏 浙江、广东等省份比较有较大差距,这与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较晚,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缺少着力点有关。在成长能力、基础设施、科技环境、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状况四个指标方面排名分别为9、8、8、9,说明虽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虽然在东部省份处于落后水平,但在全国来看,处于前十的水平,显示了辽宁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多,科技实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较好的基础,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3、其他的中西部省市自治区除河南、湖南、湖北、重庆、黑龙江的现代服务业各指标的得分相对靠前外,其他省自治区的得分都很低,位于排名的后面。说明大部分中西省份经济基础一般,产出能力不强,科技实力发展速度较慢。
  
  参考文献:
  [1] 朱彩青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4
  [2] 陈辞 刘建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
  [3] 史文利 高天宝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8.5
  [4] 杜辉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J],决策咨询通讯,2007.4
  [5] 任英华 邱碧槐 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13
  (作者通讯地址: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8)
其他文献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是行贿罪。”从目前司法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检察机关查处的贿赂犯罪中受贿犯罪分子占了绝大多数,而行贿人被查处的较少,之所以存在这种现状,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现行刑法在行贿罪的立法上存在缺陷。为此,笔者建议应从立法上进行完善,为依法查处行贿犯罪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一、对完善行贿罪主刑的建议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期刊
摘 要:网络会计随着社会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网络会计面临的信息失真、失窃、丢失及失效四种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风险规避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会计;风险;规避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社会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的生存形式,网络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形式的出现促使财务会计的
期刊
摘 要:在介绍媒介歧视和中国形象危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媒体有关中国形象的歧视性报道,阐述了西方中国形象的危机表现,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化解西方中国形象危机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媒介歧视;西方中国形象;危机    目前,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让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部分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出于种种原因,对我国形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歧视
期刊
摘 要: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重要的技术保障之一。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矿用人员管理系统软件种类众多的现状,进行了标准化模型的研究。采用了UML统一建模语言,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的流程,结合用例图和动静态图,进行需求分析,描述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供了系统软件的参考标准模型。结果表明:合理的矿用人员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应该由界面控制、数据库、接口、数据交互四层组成。该模型有助于统一标准,实现系统功能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及产生的影响,提出政府应当扶持民营企业,加大金融业创新力度,扩大我国信贷消费规模,保证出口的稳定增长并注重投资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    一、引言    有人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受的是轻伤,欧洲是重伤,中国是内伤。我认为这一观点恰当的说明了这场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程度。就美国而言,受损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多样化,过去一些形式的、教条的、生硬灌输的做法已很难凑效。如何适应这种形势,通过人事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协调的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观念,科学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再次对商业银行会计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只有明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才能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等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
期刊
摘 要: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企业及职工认识的偏差、缺乏政策扶持以及企业负担沉重等原因,企业年金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原因,给出促使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企业年金,即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有能力的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自愿建立,企业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地方文献对于衡阳旅游旺市战略的各种信息支持(包括史料支持、知识内涵支持、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支持),揭示了地方文献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根据地方文献的特性,提出依托地方文献,保障衡阳“旅游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地方文献 ;衡阳 “旅游旺市”;战略    衡阳素有“寰中佳丽”之美誉,旅游景观门类齐全,历史文化胜迹遍布全境。然而,令衡阳人尴尬
期刊
摘 要:煤炭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旨在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要素,对煤炭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钻石模型;配送中心选址;影响因素    我国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以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具有的良好经济性和战略可靠性,决定了煤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是我国能源的主体。而北煤南运是我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的基本格局,煤炭的物流发展将在煤炭产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