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因此,本文拟就互联网时代带给银行的机遇与挑战、银行如何让应对及的银行经营转型问题,略谈浅见,以期商榷。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银行转型;综合化经营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金融行业必定会催生出新的金融业务,也将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改变经营模式,重铸经营架构。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电商网络购物平台营销模式中,我们看到互联网成功地把实体商店转移到了虚拟世界中,那么互联网金融也必定乘着这一艘快船,将金融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也就是说,我们将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贷款、融资、理财项目,当然这一结果我们当前已经看到曙光,不少银行开展了这样的项目,且在不断完善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线上操作,它必定会导致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将有机会更加公平地进行竞争和交易。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来说,客户的不可见性,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隐蔽性;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时效性;客户金融消费的自主性,对金融服务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宝、余额宝、阿里贷、P2P网贷平台的兴起,这些非金融系统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势头不断壮大,尽管各方面力量一再打压,但全面性的改革和对广大群众、商户强大的粘性造就了这已经是一场成功的战役,最终形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在市场经济的调解下,传统银行不能再以原有的心态和低成本获得资金来源,转型也就成了必经之路。
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提条件是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所以,又可直接理解为互联网上的金融。其特征:
一是实时化。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客户取得金融服务的途径,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并且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银行随时随地都能提供金融服务,客户随时随地都能取得金融服务。
二是自助化。互联网的交互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提供者要将金融功能及职能产品化,银行的角色要转换为金融服务商,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支付结算等,都如电商购物一样,搭建金融消费的自助平台,让客户自主选择,自助完成。
三是一站化。互联网是实时的,也是开放的,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各类数据都会互联共享,用户获取金融服务或发生金融行为时的身份鉴别、信用判断等,都将在互联网上完成,轻点鼠标、一键搞定的一站式服务,将是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客户行为的变化导致对网点的“离心化”
客户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产生了自我离心的行为驱动,作为商业银行也是这种行为模式的推动者,更愿意让消费者自助化在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据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数据,工行2013年上半年电子银行业务的交易额达180万亿元,通过电子渠道完成的业务量在全部业务的占比已达到77%以上。银行会面临外在和内生两种力量的威胁,一种是互联网公司本身具有客户服务体验好,产品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不断争抢银行客户,另一种力量是银行业务的主动互联网化导致客户到营业网点的频次降低,高端客户的接触机会减少,利润贡献可能会有所下降。
(二)金融脱煤,未来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和自由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资金融通的中介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以阿里巴巴为例,已经诞生了新的资金融通模式,无论是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贷款,还是与东方证券合作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承担着部分资金融通的角色。而在信贷领域,人人贷、重筹融资等平台直接将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对接,大大降低了双方的成本,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客户寻找资金、存放资金以及结算支付的唯一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在侵蚀商業银行的基础业务,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
(三)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对银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代表已经得到了部分国家的官方认可,其供给量是由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算法限定,相对于现实世界中不断推出各种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虚拟世界中由各种网络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比特币供给的不可操纵性顺理成章获得了追捧。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真正代替“国家货币”的货币也不得而知,但这也足够引起银行业重视。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建立综合移动金融平台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平台开发让商业银行的客户端的功能不局限于银行业务,而是一个集金融、炒股、购物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综合平台,扩大移动金融的价值。另外,充分利用“自媒体”力量扩大影响,创新移动金融的营销策略。在线下,商业银行可利用网点覆盖的规模优势来实现新事物的推广,并制定整合营销方案,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吸引并留住客户;在线上,利用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推广,尤其重视校园营销,培养未来的潜在市场和目标客户。
(二)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建设信息化银行
在“大数据时代”,银行是海量数据的拥有者,一方面在客户端努力采集各种数据,一方面却由于所采纳的数据源不同在数据挖掘时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形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岛”,增加了数据采集和筛选的成本。未来银行打破“信息孤岛”格局需要实现:第一,数据源采集口径统一,有利于更加精准的实现数据筛选,降低成本,有效规避信息的“大海捞针”。第二,分析数据流向,寻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结构化的数据的挖掘找到企业的交易对手,掌握供应链的上下游信息流,从而拓展相关市场,尤其有益于供应链融资。第三,实现各交易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个人金融、信贷、机构、投行等多部门重叠信息的整合以及信息的交叉提供,形成企业或者个人的数据仓库,避免成为“沉没数据”。第四,借鉴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加强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例如对语音数据、业务影像、营业网点录像等,开发出成熟并行之有效的模型来进行分析。第五,兼容并包,传统商业银行的网上商城可与互联网、电商合作,共用ID来避免客户的重复注册,提升客户体验。
(三)转变客户的鉴别方式
客户鉴别是银行对客户能力的判断。贷款客户以信用评级来判别客户的偿还能力,个人客户以星级分级来判别客户的价值及潜力,并以此实行差异化服务。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时代,其实时化、自助化、一站化的发展特征,要求银行在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时,要根据客户的自身条件分级分档,进行自动匹配。因此,转变和创新客户鉴别方式是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工作。一是调整数据采集内容。以客户在本行的数据流量为依据,比如现金流量、资产存量及周期测评数据等。二是调整客户等级的评判方式。按照数据流量测评值划分相关等级,匹以服务内容,依等级定融资额度和存款收益,让客户的等级自己创造,促使客户集中并十分珍视自己的日常金融行为。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田金融实务,2013, (5).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田金融研究,2012, (12).
[3]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
作者简介:
崔佳丽(1990- ),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2013级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银行转型;综合化经营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金融行业必定会催生出新的金融业务,也将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改变经营模式,重铸经营架构。从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电商网络购物平台营销模式中,我们看到互联网成功地把实体商店转移到了虚拟世界中,那么互联网金融也必定乘着这一艘快船,将金融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也就是说,我们将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贷款、融资、理财项目,当然这一结果我们当前已经看到曙光,不少银行开展了这样的项目,且在不断完善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线上操作,它必定会导致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将有机会更加公平地进行竞争和交易。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来说,客户的不可见性,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隐蔽性;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时效性;客户金融消费的自主性,对金融服务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宝、余额宝、阿里贷、P2P网贷平台的兴起,这些非金融系统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势头不断壮大,尽管各方面力量一再打压,但全面性的改革和对广大群众、商户强大的粘性造就了这已经是一场成功的战役,最终形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在市场经济的调解下,传统银行不能再以原有的心态和低成本获得资金来源,转型也就成了必经之路。
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提条件是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所以,又可直接理解为互联网上的金融。其特征:
一是实时化。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客户取得金融服务的途径,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并且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银行随时随地都能提供金融服务,客户随时随地都能取得金融服务。
二是自助化。互联网的交互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提供者要将金融功能及职能产品化,银行的角色要转换为金融服务商,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支付结算等,都如电商购物一样,搭建金融消费的自助平台,让客户自主选择,自助完成。
三是一站化。互联网是实时的,也是开放的,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各类数据都会互联共享,用户获取金融服务或发生金融行为时的身份鉴别、信用判断等,都将在互联网上完成,轻点鼠标、一键搞定的一站式服务,将是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客户行为的变化导致对网点的“离心化”
客户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产生了自我离心的行为驱动,作为商业银行也是这种行为模式的推动者,更愿意让消费者自助化在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据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数据,工行2013年上半年电子银行业务的交易额达180万亿元,通过电子渠道完成的业务量在全部业务的占比已达到77%以上。银行会面临外在和内生两种力量的威胁,一种是互联网公司本身具有客户服务体验好,产品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不断争抢银行客户,另一种力量是银行业务的主动互联网化导致客户到营业网点的频次降低,高端客户的接触机会减少,利润贡献可能会有所下降。
(二)金融脱煤,未来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和自由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资金融通的中介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以阿里巴巴为例,已经诞生了新的资金融通模式,无论是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贷款,还是与东方证券合作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承担着部分资金融通的角色。而在信贷领域,人人贷、重筹融资等平台直接将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对接,大大降低了双方的成本,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客户寻找资金、存放资金以及结算支付的唯一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在侵蚀商業银行的基础业务,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
(三)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对银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代表已经得到了部分国家的官方认可,其供给量是由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算法限定,相对于现实世界中不断推出各种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虚拟世界中由各种网络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比特币供给的不可操纵性顺理成章获得了追捧。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真正代替“国家货币”的货币也不得而知,但这也足够引起银行业重视。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建立综合移动金融平台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平台开发让商业银行的客户端的功能不局限于银行业务,而是一个集金融、炒股、购物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综合平台,扩大移动金融的价值。另外,充分利用“自媒体”力量扩大影响,创新移动金融的营销策略。在线下,商业银行可利用网点覆盖的规模优势来实现新事物的推广,并制定整合营销方案,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吸引并留住客户;在线上,利用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推广,尤其重视校园营销,培养未来的潜在市场和目标客户。
(二)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建设信息化银行
在“大数据时代”,银行是海量数据的拥有者,一方面在客户端努力采集各种数据,一方面却由于所采纳的数据源不同在数据挖掘时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形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岛”,增加了数据采集和筛选的成本。未来银行打破“信息孤岛”格局需要实现:第一,数据源采集口径统一,有利于更加精准的实现数据筛选,降低成本,有效规避信息的“大海捞针”。第二,分析数据流向,寻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结构化的数据的挖掘找到企业的交易对手,掌握供应链的上下游信息流,从而拓展相关市场,尤其有益于供应链融资。第三,实现各交易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个人金融、信贷、机构、投行等多部门重叠信息的整合以及信息的交叉提供,形成企业或者个人的数据仓库,避免成为“沉没数据”。第四,借鉴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加强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例如对语音数据、业务影像、营业网点录像等,开发出成熟并行之有效的模型来进行分析。第五,兼容并包,传统商业银行的网上商城可与互联网、电商合作,共用ID来避免客户的重复注册,提升客户体验。
(三)转变客户的鉴别方式
客户鉴别是银行对客户能力的判断。贷款客户以信用评级来判别客户的偿还能力,个人客户以星级分级来判别客户的价值及潜力,并以此实行差异化服务。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时代,其实时化、自助化、一站化的发展特征,要求银行在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时,要根据客户的自身条件分级分档,进行自动匹配。因此,转变和创新客户鉴别方式是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工作。一是调整数据采集内容。以客户在本行的数据流量为依据,比如现金流量、资产存量及周期测评数据等。二是调整客户等级的评判方式。按照数据流量测评值划分相关等级,匹以服务内容,依等级定融资额度和存款收益,让客户的等级自己创造,促使客户集中并十分珍视自己的日常金融行为。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田金融实务,2013, (5).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田金融研究,2012, (12).
[3]潘意志.阿里小贷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存在问题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
作者简介:
崔佳丽(1990- ),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2013级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