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建筑是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不论从建筑平面,还是剖面的角度研究,智能建筑特殊结构对建筑的设计要求很高,应从建筑的灵活性、节能性、建筑的舒适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筑与城市关系等方面综台考虑,满足建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是集现代科学技术达成的产物,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智能建筑是当前用户对建筑体系新需求,新要求的结果,是人们对居住环境中高效的、舒适的、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非常迅速,是由当前电子科学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晶。
一、我国的智能建筑发展概况
最早的智能建筑是出现在美国,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智能化建筑发展比较早,香港的智能化建筑发展也比较早。比如汇丰银行大厦、中银大厦等都是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智能建筑。我国大陆地区的智能化建筑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智能化建筑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青岛的中银大厦等都具有比较高水平的智能化。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已经向大型公共建筑转变,例如常见的会展中心、体育场、图书馆等,这些建筑的设计也逐渐参照智能建筑的规则和要求进行。
二、智能建筑设计特点
智能建筑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建筑是为建筑赋予一定信息功能的建筑。当前的智能建筑是是当前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综合发展结果,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系统完成建筑物内部和内部与外部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建筑弱电工程特点是系统多且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较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作为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者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智能化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性工程,在设计中其存在的特点有:
1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各个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化组合体。
2深入细致地研究用户要求,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作为弱电系统的设计者,要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设想,兼并建筑需求和客户的一致进行系统的设计过程,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统一的设计,起主要目标便是设身处地的谓用户着想。
3熟悉有关弱电系统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行规行标准,标准的法律法规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是规范设计的准则。只有按照规范去设计,才能保证设计工作实施的有效控制,使设计更符合规定要求,保证设计质量。
4.跟踪弱电系统高新技术系列产品,掌握市场行情
弱电系统设计一般是选用社会上现有的弱电系统产品进行的,是有各种先进的产品和科学技术实现的,弱电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只能设计档次的高低和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作为弱电系统设计者必须掌握各类产品的品牌性能指标及其市场变化情况,才能设计出物有所值的好作品。
三、合理的选址与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选址之前,应该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既要使建筑在其使用运转过程中保持适合当地环境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不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在确定建筑选址之后,对其微气候特征进行研究。依据建筑功能,结合当地的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建筑物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出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②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四、建筑的体形与建筑节能设计
1.体形系数的控制
体形系数系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同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的能耗就越多。据相关统计,体形系数最好控制在0.30以下。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加大建筑物的长度或增加组合。
2.表面面积系数的控制
为了获取更好地采光效果,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那么建筑的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而从节能的角度来讲,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五、合理的内部空间设计
可以通过灵活隔断的要素进行设计手法的变换来进行内部空间设计。比如中间用活动隔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空间进行灵活分隔:推开后是连成一体的整体空间;迭起来又成了各自独立的分空间。另外,活动隔断的高度和宽度及闭合关系都可以根据人们进行不同活动时的心理来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室内活动部件、设施和家具都可以作为活动隔断来使用。另外,进行居住区室内设计时,应尽量缩小陈列面积,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方面均强调其通透性、灵活性。更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居住区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空间的限定度小一些,创造活泼、开敞的效果。
六、地面与墙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容量大,布线方便,用于旧楼改造最适合不过,但架空地面会造成地面高差,不方便使用。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仅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不会产生高差,方便使用。在层高受限制时,可以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线路与交叉点都应该尽量少布,采用扁平线,但是要考虑做防静电处理。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七、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屋顶美观绿化。另外,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在设计时可以布置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的装置,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同时,还应该设计建筑物防护自然侵害的系统,也必须考慮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设计建筑物防水、防风、防震问题。
八、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建筑物的数据网络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内部网上的信息点只能在内部网上对内网资源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外部网信息点可以通过外部网中心交换机,接入ISP的IP宽带城域网,实现对互联网的高速访问。内部网与外部网在物理上完全分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核心层负责快速转发数据,实现与ISP的IP城域网的互联,为大楼提供高速IP数据出口。汇聚层主要汇聚接入点,然后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功能。设置接入层节点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有效的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接入骨干网。通过PVLAN技术,可实现基于接入交换机端口的用户隔离,使用户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结语
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设计也逐渐发生改变。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大突破,智能化系统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也在大兴智能建筑的修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浓厚人文气息,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以及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姚铭.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管理[J].森林工程,2009(7).
【2】王春霞.浅析智能建筑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6)
【3】蔡新元.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J].信息化建设,2008(12)
【4】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011.
【5】吴建琪等.智能建筑初探[J].陕西建筑,2010(5)4-5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是集现代科学技术达成的产物,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智能建筑是当前用户对建筑体系新需求,新要求的结果,是人们对居住环境中高效的、舒适的、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非常迅速,是由当前电子科学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晶。
一、我国的智能建筑发展概况
最早的智能建筑是出现在美国,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智能化建筑发展比较早,香港的智能化建筑发展也比较早。比如汇丰银行大厦、中银大厦等都是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智能建筑。我国大陆地区的智能化建筑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智能化建筑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青岛的中银大厦等都具有比较高水平的智能化。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已经向大型公共建筑转变,例如常见的会展中心、体育场、图书馆等,这些建筑的设计也逐渐参照智能建筑的规则和要求进行。
二、智能建筑设计特点
智能建筑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建筑是为建筑赋予一定信息功能的建筑。当前的智能建筑是是当前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综合发展结果,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系统完成建筑物内部和内部与外部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建筑弱电工程特点是系统多且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较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作为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者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智能化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性工程,在设计中其存在的特点有:
1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各个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化组合体。
2深入细致地研究用户要求,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作为弱电系统的设计者,要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设想,兼并建筑需求和客户的一致进行系统的设计过程,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统一的设计,起主要目标便是设身处地的谓用户着想。
3熟悉有关弱电系统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行规行标准,标准的法律法规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是规范设计的准则。只有按照规范去设计,才能保证设计工作实施的有效控制,使设计更符合规定要求,保证设计质量。
4.跟踪弱电系统高新技术系列产品,掌握市场行情
弱电系统设计一般是选用社会上现有的弱电系统产品进行的,是有各种先进的产品和科学技术实现的,弱电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只能设计档次的高低和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作为弱电系统设计者必须掌握各类产品的品牌性能指标及其市场变化情况,才能设计出物有所值的好作品。
三、合理的选址与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选址之前,应该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既要使建筑在其使用运转过程中保持适合当地环境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不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在确定建筑选址之后,对其微气候特征进行研究。依据建筑功能,结合当地的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建筑物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出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②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四、建筑的体形与建筑节能设计
1.体形系数的控制
体形系数系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同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的能耗就越多。据相关统计,体形系数最好控制在0.30以下。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加大建筑物的长度或增加组合。
2.表面面积系数的控制
为了获取更好地采光效果,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那么建筑的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而从节能的角度来讲,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五、合理的内部空间设计
可以通过灵活隔断的要素进行设计手法的变换来进行内部空间设计。比如中间用活动隔墙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空间进行灵活分隔:推开后是连成一体的整体空间;迭起来又成了各自独立的分空间。另外,活动隔断的高度和宽度及闭合关系都可以根据人们进行不同活动时的心理来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室内活动部件、设施和家具都可以作为活动隔断来使用。另外,进行居住区室内设计时,应尽量缩小陈列面积,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方面均强调其通透性、灵活性。更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居住区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空间的限定度小一些,创造活泼、开敞的效果。
六、地面与墙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容量大,布线方便,用于旧楼改造最适合不过,但架空地面会造成地面高差,不方便使用。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仅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不会产生高差,方便使用。在层高受限制时,可以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线路与交叉点都应该尽量少布,采用扁平线,但是要考虑做防静电处理。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七、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屋顶美观绿化。另外,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在设计时可以布置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的装置,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同时,还应该设计建筑物防护自然侵害的系统,也必须考慮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设计建筑物防水、防风、防震问题。
八、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建筑物的数据网络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内部网上的信息点只能在内部网上对内网资源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外部网信息点可以通过外部网中心交换机,接入ISP的IP宽带城域网,实现对互联网的高速访问。内部网与外部网在物理上完全分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核心层负责快速转发数据,实现与ISP的IP城域网的互联,为大楼提供高速IP数据出口。汇聚层主要汇聚接入点,然后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功能。设置接入层节点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有效的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接入骨干网。通过PVLAN技术,可实现基于接入交换机端口的用户隔离,使用户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结语
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设计也逐渐发生改变。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大突破,智能化系统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也在大兴智能建筑的修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浓厚人文气息,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以及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姚铭.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管理[J].森林工程,2009(7).
【2】王春霞.浅析智能建筑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6)
【3】蔡新元.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J].信息化建设,2008(12)
【4】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011.
【5】吴建琪等.智能建筑初探[J].陕西建筑,201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