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之名,在于名师,名师是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学校最亮的“名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是我们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引以为豪的,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施建平也是令我们感到骄傲的,他们的名字始终与学校紧密相连,他们声名远播也使学校闻名遐迩。然而名师的成长需要适当的条件,个人先天的禀赋、后天的努力都至关重要,同时学校的支持亦不可或缺。在名师成长、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应该为其提供“肥沃的土壤”和“适度的阳光”。
1 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一个心齐气顺、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学术自由的集体,是教师发展的温床。在耕耘教师发展土壤的过程中,要努力为教师营造民主氛围,变机械管理为激励管理,承认教师间的个性差异。鼓励教师扬长,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个性化教师开始可能有些标新立异,作为校长,要默许他们的存在,让其自由发展并及时提供帮助。早在90年代初期,我校就为李吉林老师提供了独立的工作室,支持其一心一意从事情境研究。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几十年来,学校对李老师的研究始终如一地予以重视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吉林老师改革实验的过程就是学校改革实验的轨迹;她创造的累累硕果,同样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李老师身上具有的科学精神、审美境界、价值追求,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内涵。
2 给予强大有力的支持
名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强有力的支持。各种教学比赛常常是名师成长的快车道,作为校长,应该特别关心和全力支持,从物质供给到精神鼓励,竭尽全力助其成功。我校特级教师施建平当年从全国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学校在其最需要的时候请名师指导,生活上及时送上温暖。在其比赛前夕,学校发动全体语文老师共同为其比赛出谋划策。如今,我校每个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都不会是单兵作战,而是集合着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协同作战。我们最初倡导的团体式支持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激励着一个个人才崭露头角。
3 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校长的境界就是学校的境界,真正爱才惜才、容得下人才,才能培养出人才,留得住人才。美国托马斯·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中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时提出,“有价值的领导,最终还是那种以不同方式触动人们的领导:开掘他们的情感,呼唤他们的价值观念,回应他们连接他人的需要”。校长,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职务意义上的校长,一个工具意义上的校长,而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高瞻远瞩的长远视野,真正把教师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去珍视,去发展。校长要把自己的胸怀变成一座火炉,能让投入到其中的每一块煤充分燃烧,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名校孕育了名师,名师亦能促进名校的发展。他们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同时也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影响和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激励辐射作用。这些对于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师二附孕育了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引领教师成长,也就成为一条极具二附特色的师资建设之路。
1 发挥名师专业思想的引领作用
李吉林老师不平凡的成长历程折射出她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她身上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对人生崇高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造就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对全校教师专业思想的建立和提升,无疑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学校请李老师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组织教师观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探索历程的展览,隆重举行“李吉林从教五十年”庆祝活动,让教师走近名师,感受名师的魅力,并自觉以李吉林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和人生的坐标。像她那样,以学习为乐、以研究为荣,以创造为动力,以儿童发展为心灵寄托,专注教师职业,珍惜教师岗位。
2 传播名师的先进理念
名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有着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学识素养。因此,我校在90年代初,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以岗位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聘请李老师担任导师。李老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备课,为老师们作专题报告。同时老师们研读其学术著作,与名师对话,深入探讨教育问题,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师心中扎根开花。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校长都应担负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用心耕耘名师成长的土壤。目前,我校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我校现共有特级教师4人,近五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近80人(次)获一等奖。仅2009年4月,10位教师分别参加区语数外、音体美等各科教学比赛,就有9位教师荣获一等奖,名列全区首位。5位教师连续5届荣获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竞赛一等奖,在全省创造了这项比赛的纪录。今年一名教师参加全国数学教学竞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该教师最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 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一个心齐气顺、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学术自由的集体,是教师发展的温床。在耕耘教师发展土壤的过程中,要努力为教师营造民主氛围,变机械管理为激励管理,承认教师间的个性差异。鼓励教师扬长,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个性化教师开始可能有些标新立异,作为校长,要默许他们的存在,让其自由发展并及时提供帮助。早在90年代初期,我校就为李吉林老师提供了独立的工作室,支持其一心一意从事情境研究。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几十年来,学校对李老师的研究始终如一地予以重视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吉林老师改革实验的过程就是学校改革实验的轨迹;她创造的累累硕果,同样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李老师身上具有的科学精神、审美境界、价值追求,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内涵。
2 给予强大有力的支持
名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强有力的支持。各种教学比赛常常是名师成长的快车道,作为校长,应该特别关心和全力支持,从物质供给到精神鼓励,竭尽全力助其成功。我校特级教师施建平当年从全国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学校在其最需要的时候请名师指导,生活上及时送上温暖。在其比赛前夕,学校发动全体语文老师共同为其比赛出谋划策。如今,我校每个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都不会是单兵作战,而是集合着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协同作战。我们最初倡导的团体式支持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激励着一个个人才崭露头角。
3 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校长的境界就是学校的境界,真正爱才惜才、容得下人才,才能培养出人才,留得住人才。美国托马斯·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中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时提出,“有价值的领导,最终还是那种以不同方式触动人们的领导:开掘他们的情感,呼唤他们的价值观念,回应他们连接他人的需要”。校长,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职务意义上的校长,一个工具意义上的校长,而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高瞻远瞩的长远视野,真正把教师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去珍视,去发展。校长要把自己的胸怀变成一座火炉,能让投入到其中的每一块煤充分燃烧,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名校孕育了名师,名师亦能促进名校的发展。他们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同时也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影响和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激励辐射作用。这些对于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师二附孕育了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引领教师成长,也就成为一条极具二附特色的师资建设之路。
1 发挥名师专业思想的引领作用
李吉林老师不平凡的成长历程折射出她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她身上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对人生崇高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造就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对全校教师专业思想的建立和提升,无疑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学校请李老师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组织教师观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探索历程的展览,隆重举行“李吉林从教五十年”庆祝活动,让教师走近名师,感受名师的魅力,并自觉以李吉林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和人生的坐标。像她那样,以学习为乐、以研究为荣,以创造为动力,以儿童发展为心灵寄托,专注教师职业,珍惜教师岗位。
2 传播名师的先进理念
名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有着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学识素养。因此,我校在90年代初,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以岗位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聘请李老师担任导师。李老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备课,为老师们作专题报告。同时老师们研读其学术著作,与名师对话,深入探讨教育问题,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师心中扎根开花。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校长都应担负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用心耕耘名师成长的土壤。目前,我校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我校现共有特级教师4人,近五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近80人(次)获一等奖。仅2009年4月,10位教师分别参加区语数外、音体美等各科教学比赛,就有9位教师荣获一等奖,名列全区首位。5位教师连续5届荣获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竞赛一等奖,在全省创造了这项比赛的纪录。今年一名教师参加全国数学教学竞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该教师最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