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落实和良好实践。
  一、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二、优势
  在外语教学的领域中,有朗(G.D.Long)和克鲁克斯(G.Crookes)等人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归纳为:(1)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总量增加;(2)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的质量提高;(3)学习语言的环境更轻松;(4)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另外,在学习中小组成员建立了互助意识及团体精神,形成了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出现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学习活动缺乏真实的情境,没有科学的流程,实效性不大。
  2. 对于组内成员,由于个体分工模糊,权责不明,导致小组成员间机会不均,合作不够主动,时间分配不均衡。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得更多,学困生都成了观众,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
  3. 有时学生对于任务本身的理解难以清晰明了,学生不知道如何思考,即使有话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
  4. 对于活动输出,由于活动准备工作和操作的过程没做好,学生对于目标语掌握的反馈难以尽如人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都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感到厌烦。
  四、解决方案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必须先科学规划小组,落实小组成员的职权。分组时要注意主动精神的强弱搭配与语言能力的强弱搭配,使各组实力相当。教师要对小组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工的原则是充分利用个人的专长。教师要根据困难程度与学生的个性,判断给予何种形式的支架(帮助),以“后面扶持、前方引导”的搭架方式来支持、扩展学生的学习。
  1. 教师在确定任务前,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确定所学课文的哪些地方适合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生所要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任务的难度。
  2. 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话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差,一般应遵循多维性原则,避免唯一性。话题要有讨论价值,情境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 以明白易懂的语言布置任务,细化任务,让学生清楚明确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出现目标不明确而无所适从的状况。
  4.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讨论活动中的进展,并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述同一个意思,对其语言错误以适时和适当的纠正;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知识,让学生从模仿到脱开范本进行描述。
  5. 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要增强对小组长的特别鼓励和辅导,提高他们作为一组之长统筹全局的能力。对小组成员,要求他们学会倾听和质疑,也要关注弱势群体,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6. 协调各小组间的关系。在增强各组的竞争力与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组与组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存在合作的可能。
  7. 小组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小组推选一位成员出来进行汇报讨论结果。这样可以为不同的合作小组间的交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倾听、协作和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8. 小组学习要注意几个原则: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结合的原则;自评和互评要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行为和思想、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未来的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的团队。在中小学校里,科组是一个最小的单位,构建高效、敬业、乐业的学习型科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语文科组立足学科教学特点,以课例研究为重点,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科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习型科组的建设。   一、活动主题   通过学校语文科组开展
在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品德课堂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课堂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让课堂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神,教学质量也就会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联系生活实际,展现“真实”的品德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
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则》为依据,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理念理解为:以人为本。并专门以期刊服务为对象,从采访编目中的期刊采访、分编排架,管理咨询中的读者接待、咨询
<正>雷云在《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8期《公德行为发生的类型划分及教育策略》一文中指出,公德作为现代社会运作的优先伦理,它对于提升人类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体
一、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学习源于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老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高涨,就会主动而有兴趣地去探求他们的未知,并且兴趣盎然地渴求更宽更广的知识,也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因此课前我们就要精心设计好自主互动高效的课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内结合多种互动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
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历史观经历了从进化论到互助论,再到唯物史观的变动.中国人找到了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也就为国家和民族找到了根本出路.
徐静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1期《中学生网络交友新特点及指导策略》一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学生成为新一代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网络交往也呈现出结交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