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百姓》作为《晋察冀日报》在游击办报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副刊,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办报宗旨,采用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主张。时事童谣作为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资源,是民众动员的最好载体之一,“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体现了刊物思想动员的高度自觉,践行了“群众性编辑理念”。
【关 键 词】《晋察冀日报·老百姓》;时事童谣;“群众性编辑理念”
【作者单位】韩丽梅,沧州师范学院;郭伏良,河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童谣的正能量研究”(HB16WX002)。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16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更名,前身为《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刊。为全面扩大时事新闻在百姓中的影响,更好地宣传抗战,让老百姓接受并喜欢报纸,日报先后创办了20余个副刊,其中《老百姓》是游击办报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副刊。《老百姓》办刊4年零9个月(1938年11月21日至1942年7月21日),共出版109期,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办报宗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主张,号召边区百姓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践行了“群众性编辑理念”[1]。
从纸质媒体的角度看,《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2],发表通俗易懂的时事文章(据粗略统计,先后共发表了500余篇),运用了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故事、叙事诗、山歌、木刻、版画等,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其中刊出了近百篇时事童谣,比如第2期的《哥哥你上前方》,第11期、第19期的《儿歌》,第14期、第16期的《歌谣》,第21期的《边区儿童》,第23期的《全家打狼》,第47期的《叫亲日派滚蛋》,第49期、第50期、第53期的《春天谣》,第101期的《抓老鼠》,第104期的《麦子秸》,第90期的《三九四九凌上走》 以及首载在第83期的歌谣《歌唱二小》等,在副刊中的地位尤为明显。所谓时事童谣,指的是带有针砭时事政治性质的童谣。时事童谣是社会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一般指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受文化条件及时代背景的影响,当时刊登在报纸上的所谓童谣,部分具有民谣的内容和特点。
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的关键期,作为边区党报副刊,以救亡图存的社会共识作为有效开展社会动员的基础,通过创作发表时事童谣,历数帝国主义战争带来的灾难,描绘群众英勇抗日的壮举,塑造有血有肉的抗战英雄,弘扬同仇敌忾的抗战激情,严肃活泼地做好边区儿童的斗争宣传工作。《老百姓》创刊号上,主编邓拓在发刊词《先讲几句》中指出:“《老百姓》是给咱们庄稼人、手藝人、买卖人和所有做活的人看的。在今天看来,《老百姓》就是要告诉老百姓知道日本鬼子怎样不讲道理地来欺侮咱们,咱们又怎样起来赶走日本鬼子。”[3]由此看来,《老百姓》是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看的,同样也包括那些身处困境、渴望和平的儿童。创编者通过创编这一批时事童谣,向全国人民揭露敌人的残暴行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高全民族的觉悟,发扬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本文专门对《老百姓》副刊中时事童谣的创作与传播进行历史性的考察,深化对其的认识和定位。
一、鲜明的抗战主题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就七七事变通告全国,强调“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号召全国人民构筑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寇,维护主权。《老百姓》副刊肩负着重要的战斗与宣传使命,它通过各种通俗性、简易性、鼓动性和号召力强的艺术形式及时地向边区老百姓讲抗日战争等要闻大事,号召民众团结抗日,扮演好“宣传者”和“组织者”[4]。为能紧跟战争局势,及时反映国际国内大事,创编者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大胆恰切地创编时事童谣,突出抗战主题,将新闻性与宣传性相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了副刊的新鲜感与现实感。
第21期上刊登了时事童谣《边区儿童》(陆林作词,黎阳作曲):“四月里开杏花,边区的儿童高唱啦。风不怕雨也不怕,身心好比钢铁打,钢铁打!四月里开杏花,边区的儿童动手啦。年纪小志气大,咱们造个新中华,新中华!”此首童谣主题为号召革命少年奋起抗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具有极强的鼓动宣传效应。整体包含两节,两节均以“四月里开杏花”起兴,杏花为儿童日常所熟知,符合儿童的思想境遇,起兴朗朗。前后两节语意相似,逐层递进、回旋上升,逐步将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昂,烘托出边区儿童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以及创造新中华的伟大志向。首节是“边区的儿童高唱啦”,高唱的是“风不怕雨不怕,身心好比钢铁打”;末节是“边区的儿童动手啦”,目标是“咱们造个新中华”。歌谣上方注有:“稍快、兴奋地”,表明其曲调应高亢激昂且充满力量。列宁提倡,“我们的报纸”要用战斗生活各方面的“生动的具体的榜样和模范去教育群众”[5],这些勇敢的小英雄就是我们中国革命儿童的写照。
更加典型的是第83期刊登由方冰作词、李劼夫作曲的童谣《歌唱二小》(1997年入选《晋察冀根据地歌曲选》,后改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以抗日小英雄阎福华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全歌共七节,第一节用倒叙手法铺陈:“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给为什么歌唱二小设伏笔,同时渲染悲凉的氛围;第二节至第六节记述二小为保护解放区后方机关和挽救老乡生命壮烈牺牲的事迹,其中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睡”在冰冷的山间、脸上含着“微笑”等语句,精准地描绘出在激烈的敌我斗争、生死较量中小英雄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最后一节“秋风”将二小动人的故事传扬,老乡们含泪歌唱二小。此首童谣虽然歌词简明、曲调简洁,但因音乐优美,富有感染力,感情容量大,让人回味无穷,一经刊载便在边区儿童中传唱,英雄二小英勇的抗日故事就此传播开来。此首童谣流传甚广,至今仍为儿童所喜爱,以革命英雄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激励鼓舞着后代。 《老百姓》紧紧抓住不同时期的突出特点,进行有现实针对性的宣传。每逢一年的3月、4月春耕时节,提醒老百姓抓紧时间搞好春耕,并特别强调在日本侵华、形势多变的局势下,百姓应该多种粮食,自给自足。第94期的童谣《加紧春耕》,其中就有“修农具,运肥料,莫把时机错过了”的语句,并告诉老乡们,齐心合力搞好春耕,只有自给自足,生产力强大,才能为反攻胜利奠定基础。第101期的童谣《捉老鼠》:“墙角里,黑洞洞,老鼠住在墙窟窿,偷偷溜出来。吃饭菜,偷油盐,尖着嘴巴像汉奸。夏至天气暖,疾病易传染,老鼠带来鼠疫病,四面八方传染人,一个不小心,不到一天要人命。奉劝大家讲卫生,捉尽老鼠免鼠疫,坚持抗战打敌人。”此首童谣选取民众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老鼠,穿插科学的道理——灭老鼠、讲卫生,同时表达了抗战宣传的主旨——灭鼠疫、打敌人。童谣的篇幅虽短小,但内容深刻,有针对性,宣传便捷有效。
二、清晰的时事话语
作为通俗性副刊,《老百姓》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特点与需求,通过时事童谣的创编与书写实践,最大限度将好记易诵的、便于口头传播的韵语呈现出来,最大程度上切中读者的需求、文化品位与阅读心理,践行了“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的宗旨,亲切周到的“服务者”形象也逐步确立。
第19期刊登了运用“五更调”改编的《儿歌》:“一更里/月儿正东/嫂子屋里把衣叠/明儿送到前方上/慰劳前方抗日军。二更里/月儿上升/嫂子说给哥哥听/日本鬼子太凶狠/烧了这村又烧那村。三更里/月儿正南/嫂子炕上把哥劝/救国事情都有份/你不要把我来挂念。四更里/月儿西斜/嫂子起来搓榖蘇/榖蘇搓好捆行李/送哥去前方把仗打。五更里/月儿转落/嫂子洗手把饭做……”此首童谣发表在春耕专号上。“五更调”,又称“五更曲”,自南北朝时期流传民间,唐敦煌曲子词中即有《五更转》,是民间传播最广的曲调。早期多反映军旅生活和征人相思之情,后世一些进步思想的文人采用“五更调”编辑醒世歌谣,宣讲时事。此谣以五更为数序将抗战故事娓娓道来,主要表达了丈夫即将奔赴前线,夫妻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但全歌不为表达哀伤之情,反以表现“嫂子”深明大义劝夫出征为主调。它巧妙地选取“五更调”,旧瓶装新酒,用民众熟悉的形式,宣传抗战英雄事迹与抗战形势,用鲜活的作品激发民众的抗战意识,让千千万万民众懂得只有万众一心,奋勇抗战,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老百姓》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晋察冀边区的广大群众,针对当时受众群体在识字方面的情况,刊登时事童谣扩大传播范围,体现出其强烈的平民“亲近性”。《麦子秸》:“麦子秸,细又长,里面是个空堂堂。空堂堂,没有劲,镰刀一割乱纷纷!敌人好比麦子秸,我们好比快镰刀。快镰刀,明晃晃,要把麦秸割个光!(米河)”此首童谣贴近百姓用语,语言平实,形象可感,将敌人比作麦子秸,将民众比喻成快镰刀,充分表达了只要民众团结抗战就一定能将敌人赶走的必胜决心。显然,《老百姓》结合“二战”的形势围绕边区抗战实际,从平民化的视角看待抗日救亡运动,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展动员,用最朴素平实的时事童谣使受众在获得娱乐审美的同时,还获取了重要的时事新闻和政策信息,收获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与勇气。
三、广泛的时事动员
在当时抗日救亡的历史背景下,宣传抗战救国是社会和大众对于新闻媒体最热切的需求。《老百姓》副刊满足了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积极宣传,力争最大限度发动群众投入抗战。其突出特征就是把时事性、战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寓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文学中,使信息呈现多种形态,发挥其整体效应。
第11期刊登的《儿歌》中写道:“小麻雀,尾巴长,日本鬼子真猖狂,烧了齐各庄,又来俺贾庄,吃了俺的老母鸡,又宰那群羊!”这首童谣细述日寇侵略的斑斑劣迹,通过时事童谣的创作传唱,把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昭告天下,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
时事童谣形式灵活有效,亲近民众,在副刊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1941年1月刊登了时事童谣《过年曲》:“雪花儿飘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儿童要枣。一家大小新衣新帽,东村青年西村逍遥。拜年拜了走上大道,西村道上太阳高照。太阳高照照得心焦,国恨家仇忘不了。第一记牢要把国保,打败鬼子过年更好。”这首童谣由“雪花飘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的过年童谣改编而成,抒发了百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救亡保国的豪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老百姓》作为党报副刊,深知夺取抗战全面胜利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6],因此,创编作品的鲜明目标就是呼吁群众积极加入抗战队伍,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刊登在第2期上的时事童谣《哥哥你上前方》:“月亮地,明晃晃。妈妈灯下急慌忙。针线粗布手中拿,给我哥哥缝衣裳,明儿穿着上前方。嫂嫂慌着到伙房,锅中蒸好窝窝头,给我哥哥做干粮,明儿带着上前方。月亮光光,哥哥下炕。穿着新衣,带着干粮。妈妈醒来忙起身,嫂嫂领着下了炕。大家一起往外走,要送哥哥上前方。大家来到村路上,妈妈开口把话讲,‘儿啊,这去要做个尽孝的儿郎!’”这首童谣深情地講述了一家人为即将奔赴抗战前线的哥哥送行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边区老百姓踊跃送亲人参军的动人场景。类似的童谣还有很多,如《我的爸爸去当兵》《张二嫂送夫投军》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时事童谣,《老百姓》就是用平实的语言、感人的情感、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
第14期刊登的《歌谣》包括三个部分:“(一)儿童年纪虽然小,站岗放哨把国保!小笔不能写大字,儿童能比大人好!(魏殿候)”“(二)日本鬼子心太凶,飞机炸来大炮轰;游击战,运动战,赶走鬼子王八旦!(封寿昌)”“(三)中国越打越起劲,日本越打越丧气,抗战到底不回首,那怕鬼子赶不走。(张尊黄)”此首童谣的语句虽浅显,但也发出了抗战的声音,生动诠释了昂扬的革命精神与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必胜信念,无论是否经历战争的岁月,童谣中的精神永远深植于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心里、思想、情感与观念中,经长时间的积淀凝结为中国精神的内核。
四、结语
时事童谣作为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资源,是动员民众的最好载体之一。在敌我斗争极其焦灼的时期,《老百姓》副刊坚持文艺抗战路线,“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7],时事童谣的艺术形式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传播抗战形势、激发民众抗战意识,体现了思想动员的高度自觉。一首首时事童谣就是一朵朵战地黄花,绽放在边区百姓的心中;一篇篇战地童谣宛如一支支利剑射向侵略者、射向反动派。《老百姓》副刊在异常艰苦的抗战环境下,适时调整办刊策略,“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选择群众喜欢的形式,传递老百姓的情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鼓舞民众士气,在吸引受众、团结读者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韩爱平,曹辰波. 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由《老百姓》看《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J]. 青年记者,2014(3):83-84.
[2]周正昂. 《晋察冀日报》之《老百姓》副刊对当代副刊的启示[J]. 采写编,2007(1):10-12.
[3]邓拓. 先讲几句[N]. 晋察冀日报·老百姓,1938-11-21.
[4]列宁全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新闻工作文集[M] . 解放军报社,编印. 北京:解放军日报社,1979.
[6]韩爱平,曹辰波. 践行群众路线,吹响抗战“号筒”: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副刊《老百姓》论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4(1):59-62.
[7]周正昂. 《晋察冀日报》《老百姓》副刊的受众意识[J]. 军事记者,2007(3):62-63.
【关 键 词】《晋察冀日报·老百姓》;时事童谣;“群众性编辑理念”
【作者单位】韩丽梅,沧州师范学院;郭伏良,河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童谣的正能量研究”(HB16WX002)。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16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更名,前身为《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刊。为全面扩大时事新闻在百姓中的影响,更好地宣传抗战,让老百姓接受并喜欢报纸,日报先后创办了20余个副刊,其中《老百姓》是游击办报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副刊。《老百姓》办刊4年零9个月(1938年11月21日至1942年7月21日),共出版109期,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办报宗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主张,号召边区百姓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践行了“群众性编辑理念”[1]。
从纸质媒体的角度看,《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2],发表通俗易懂的时事文章(据粗略统计,先后共发表了500余篇),运用了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故事、叙事诗、山歌、木刻、版画等,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其中刊出了近百篇时事童谣,比如第2期的《哥哥你上前方》,第11期、第19期的《儿歌》,第14期、第16期的《歌谣》,第21期的《边区儿童》,第23期的《全家打狼》,第47期的《叫亲日派滚蛋》,第49期、第50期、第53期的《春天谣》,第101期的《抓老鼠》,第104期的《麦子秸》,第90期的《三九四九凌上走》 以及首载在第83期的歌谣《歌唱二小》等,在副刊中的地位尤为明显。所谓时事童谣,指的是带有针砭时事政治性质的童谣。时事童谣是社会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一般指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受文化条件及时代背景的影响,当时刊登在报纸上的所谓童谣,部分具有民谣的内容和特点。
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的关键期,作为边区党报副刊,以救亡图存的社会共识作为有效开展社会动员的基础,通过创作发表时事童谣,历数帝国主义战争带来的灾难,描绘群众英勇抗日的壮举,塑造有血有肉的抗战英雄,弘扬同仇敌忾的抗战激情,严肃活泼地做好边区儿童的斗争宣传工作。《老百姓》创刊号上,主编邓拓在发刊词《先讲几句》中指出:“《老百姓》是给咱们庄稼人、手藝人、买卖人和所有做活的人看的。在今天看来,《老百姓》就是要告诉老百姓知道日本鬼子怎样不讲道理地来欺侮咱们,咱们又怎样起来赶走日本鬼子。”[3]由此看来,《老百姓》是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看的,同样也包括那些身处困境、渴望和平的儿童。创编者通过创编这一批时事童谣,向全国人民揭露敌人的残暴行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高全民族的觉悟,发扬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本文专门对《老百姓》副刊中时事童谣的创作与传播进行历史性的考察,深化对其的认识和定位。
一、鲜明的抗战主题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就七七事变通告全国,强调“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号召全国人民构筑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寇,维护主权。《老百姓》副刊肩负着重要的战斗与宣传使命,它通过各种通俗性、简易性、鼓动性和号召力强的艺术形式及时地向边区老百姓讲抗日战争等要闻大事,号召民众团结抗日,扮演好“宣传者”和“组织者”[4]。为能紧跟战争局势,及时反映国际国内大事,创编者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大胆恰切地创编时事童谣,突出抗战主题,将新闻性与宣传性相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了副刊的新鲜感与现实感。
第21期上刊登了时事童谣《边区儿童》(陆林作词,黎阳作曲):“四月里开杏花,边区的儿童高唱啦。风不怕雨也不怕,身心好比钢铁打,钢铁打!四月里开杏花,边区的儿童动手啦。年纪小志气大,咱们造个新中华,新中华!”此首童谣主题为号召革命少年奋起抗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具有极强的鼓动宣传效应。整体包含两节,两节均以“四月里开杏花”起兴,杏花为儿童日常所熟知,符合儿童的思想境遇,起兴朗朗。前后两节语意相似,逐层递进、回旋上升,逐步将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昂,烘托出边区儿童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以及创造新中华的伟大志向。首节是“边区的儿童高唱啦”,高唱的是“风不怕雨不怕,身心好比钢铁打”;末节是“边区的儿童动手啦”,目标是“咱们造个新中华”。歌谣上方注有:“稍快、兴奋地”,表明其曲调应高亢激昂且充满力量。列宁提倡,“我们的报纸”要用战斗生活各方面的“生动的具体的榜样和模范去教育群众”[5],这些勇敢的小英雄就是我们中国革命儿童的写照。
更加典型的是第83期刊登由方冰作词、李劼夫作曲的童谣《歌唱二小》(1997年入选《晋察冀根据地歌曲选》,后改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以抗日小英雄阎福华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全歌共七节,第一节用倒叙手法铺陈:“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给为什么歌唱二小设伏笔,同时渲染悲凉的氛围;第二节至第六节记述二小为保护解放区后方机关和挽救老乡生命壮烈牺牲的事迹,其中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睡”在冰冷的山间、脸上含着“微笑”等语句,精准地描绘出在激烈的敌我斗争、生死较量中小英雄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最后一节“秋风”将二小动人的故事传扬,老乡们含泪歌唱二小。此首童谣虽然歌词简明、曲调简洁,但因音乐优美,富有感染力,感情容量大,让人回味无穷,一经刊载便在边区儿童中传唱,英雄二小英勇的抗日故事就此传播开来。此首童谣流传甚广,至今仍为儿童所喜爱,以革命英雄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激励鼓舞着后代。 《老百姓》紧紧抓住不同时期的突出特点,进行有现实针对性的宣传。每逢一年的3月、4月春耕时节,提醒老百姓抓紧时间搞好春耕,并特别强调在日本侵华、形势多变的局势下,百姓应该多种粮食,自给自足。第94期的童谣《加紧春耕》,其中就有“修农具,运肥料,莫把时机错过了”的语句,并告诉老乡们,齐心合力搞好春耕,只有自给自足,生产力强大,才能为反攻胜利奠定基础。第101期的童谣《捉老鼠》:“墙角里,黑洞洞,老鼠住在墙窟窿,偷偷溜出来。吃饭菜,偷油盐,尖着嘴巴像汉奸。夏至天气暖,疾病易传染,老鼠带来鼠疫病,四面八方传染人,一个不小心,不到一天要人命。奉劝大家讲卫生,捉尽老鼠免鼠疫,坚持抗战打敌人。”此首童谣选取民众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老鼠,穿插科学的道理——灭老鼠、讲卫生,同时表达了抗战宣传的主旨——灭鼠疫、打敌人。童谣的篇幅虽短小,但内容深刻,有针对性,宣传便捷有效。
二、清晰的时事话语
作为通俗性副刊,《老百姓》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特点与需求,通过时事童谣的创编与书写实践,最大限度将好记易诵的、便于口头传播的韵语呈现出来,最大程度上切中读者的需求、文化品位与阅读心理,践行了“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的宗旨,亲切周到的“服务者”形象也逐步确立。
第19期刊登了运用“五更调”改编的《儿歌》:“一更里/月儿正东/嫂子屋里把衣叠/明儿送到前方上/慰劳前方抗日军。二更里/月儿上升/嫂子说给哥哥听/日本鬼子太凶狠/烧了这村又烧那村。三更里/月儿正南/嫂子炕上把哥劝/救国事情都有份/你不要把我来挂念。四更里/月儿西斜/嫂子起来搓榖蘇/榖蘇搓好捆行李/送哥去前方把仗打。五更里/月儿转落/嫂子洗手把饭做……”此首童谣发表在春耕专号上。“五更调”,又称“五更曲”,自南北朝时期流传民间,唐敦煌曲子词中即有《五更转》,是民间传播最广的曲调。早期多反映军旅生活和征人相思之情,后世一些进步思想的文人采用“五更调”编辑醒世歌谣,宣讲时事。此谣以五更为数序将抗战故事娓娓道来,主要表达了丈夫即将奔赴前线,夫妻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但全歌不为表达哀伤之情,反以表现“嫂子”深明大义劝夫出征为主调。它巧妙地选取“五更调”,旧瓶装新酒,用民众熟悉的形式,宣传抗战英雄事迹与抗战形势,用鲜活的作品激发民众的抗战意识,让千千万万民众懂得只有万众一心,奋勇抗战,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老百姓》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晋察冀边区的广大群众,针对当时受众群体在识字方面的情况,刊登时事童谣扩大传播范围,体现出其强烈的平民“亲近性”。《麦子秸》:“麦子秸,细又长,里面是个空堂堂。空堂堂,没有劲,镰刀一割乱纷纷!敌人好比麦子秸,我们好比快镰刀。快镰刀,明晃晃,要把麦秸割个光!(米河)”此首童谣贴近百姓用语,语言平实,形象可感,将敌人比作麦子秸,将民众比喻成快镰刀,充分表达了只要民众团结抗战就一定能将敌人赶走的必胜决心。显然,《老百姓》结合“二战”的形势围绕边区抗战实际,从平民化的视角看待抗日救亡运动,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展动员,用最朴素平实的时事童谣使受众在获得娱乐审美的同时,还获取了重要的时事新闻和政策信息,收获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与勇气。
三、广泛的时事动员
在当时抗日救亡的历史背景下,宣传抗战救国是社会和大众对于新闻媒体最热切的需求。《老百姓》副刊满足了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积极宣传,力争最大限度发动群众投入抗战。其突出特征就是把时事性、战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寓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文学中,使信息呈现多种形态,发挥其整体效应。
第11期刊登的《儿歌》中写道:“小麻雀,尾巴长,日本鬼子真猖狂,烧了齐各庄,又来俺贾庄,吃了俺的老母鸡,又宰那群羊!”这首童谣细述日寇侵略的斑斑劣迹,通过时事童谣的创作传唱,把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昭告天下,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
时事童谣形式灵活有效,亲近民众,在副刊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1941年1月刊登了时事童谣《过年曲》:“雪花儿飘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儿童要枣。一家大小新衣新帽,东村青年西村逍遥。拜年拜了走上大道,西村道上太阳高照。太阳高照照得心焦,国恨家仇忘不了。第一记牢要把国保,打败鬼子过年更好。”这首童谣由“雪花飘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的过年童谣改编而成,抒发了百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救亡保国的豪情。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老百姓》作为党报副刊,深知夺取抗战全面胜利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6],因此,创编作品的鲜明目标就是呼吁群众积极加入抗战队伍,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刊登在第2期上的时事童谣《哥哥你上前方》:“月亮地,明晃晃。妈妈灯下急慌忙。针线粗布手中拿,给我哥哥缝衣裳,明儿穿着上前方。嫂嫂慌着到伙房,锅中蒸好窝窝头,给我哥哥做干粮,明儿带着上前方。月亮光光,哥哥下炕。穿着新衣,带着干粮。妈妈醒来忙起身,嫂嫂领着下了炕。大家一起往外走,要送哥哥上前方。大家来到村路上,妈妈开口把话讲,‘儿啊,这去要做个尽孝的儿郎!’”这首童谣深情地講述了一家人为即将奔赴抗战前线的哥哥送行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边区老百姓踊跃送亲人参军的动人场景。类似的童谣还有很多,如《我的爸爸去当兵》《张二嫂送夫投军》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时事童谣,《老百姓》就是用平实的语言、感人的情感、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
第14期刊登的《歌谣》包括三个部分:“(一)儿童年纪虽然小,站岗放哨把国保!小笔不能写大字,儿童能比大人好!(魏殿候)”“(二)日本鬼子心太凶,飞机炸来大炮轰;游击战,运动战,赶走鬼子王八旦!(封寿昌)”“(三)中国越打越起劲,日本越打越丧气,抗战到底不回首,那怕鬼子赶不走。(张尊黄)”此首童谣的语句虽浅显,但也发出了抗战的声音,生动诠释了昂扬的革命精神与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必胜信念,无论是否经历战争的岁月,童谣中的精神永远深植于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心里、思想、情感与观念中,经长时间的积淀凝结为中国精神的内核。
四、结语
时事童谣作为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资源,是动员民众的最好载体之一。在敌我斗争极其焦灼的时期,《老百姓》副刊坚持文艺抗战路线,“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7],时事童谣的艺术形式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传播抗战形势、激发民众抗战意识,体现了思想动员的高度自觉。一首首时事童谣就是一朵朵战地黄花,绽放在边区百姓的心中;一篇篇战地童谣宛如一支支利剑射向侵略者、射向反动派。《老百姓》副刊在异常艰苦的抗战环境下,适时调整办刊策略,“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选择群众喜欢的形式,传递老百姓的情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鼓舞民众士气,在吸引受众、团结读者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韩爱平,曹辰波. 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由《老百姓》看《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J]. 青年记者,2014(3):83-84.
[2]周正昂. 《晋察冀日报》之《老百姓》副刊对当代副刊的启示[J]. 采写编,2007(1):10-12.
[3]邓拓. 先讲几句[N]. 晋察冀日报·老百姓,1938-11-21.
[4]列宁全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新闻工作文集[M] . 解放军报社,编印. 北京:解放军日报社,1979.
[6]韩爱平,曹辰波. 践行群众路线,吹响抗战“号筒”: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副刊《老百姓》论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4(1):59-62.
[7]周正昂. 《晋察冀日报》《老百姓》副刊的受众意识[J]. 军事记者,2007(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