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与探究”的实施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习协作与分享。”一言以蔽之,新课标提倡课堂应焕发活力,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学生耳、口和眼的活动,而且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动”不仅是一个学生思维的活动,而且更应该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分享和融合。于是,小组讨论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大兴其道。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最能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和协作,促使他们思想的发展,使他们的社会性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教育目标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讨论中学生也能体现他们的基本语文素养,故而小组讨论自然也就成为全面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老师们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有些是可行的、有益的、有效的。但是,也有一些所谓的“小组讨论”表面看起来学生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浓厚,实际上效率低下、不扣正题。这样的形式只是身着“合作学习”的美丽外衣,实则有些哗众取宠,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亟待解决。
  问题之一:为形式而形式。新课标实施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运用了小组讨论这一形式,只要一上课必有讨论,好像不这样做就不符合新课程的精神或者说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听课者也有很多以此来判断是否符合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精神。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所以,课堂教学中到底运不运用小组讨论和是不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问题之二:教师设置讨论话题不能适度,不能随机应变。有的老师一节课只有一个讨论话题,在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时就显得单一呆板;有的老师却恰恰相反,一节课提出五六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只能泛泛而谈,致使教学无法深入,教学效果较差。长期以来,很多老师上课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一上课必须让学生跟着自己的预先设计走。否则,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上课,怎么处理突发事件。学生只要跑出自己设计的教学范围就认为是不着边际,就要批评、封杀,并强制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学要求上来。
  问题之三:放任自流,袖手旁观。上课了,在布置了需要合作与探究的问题后,学生开始三五成群讨论了,教师变得“轻松起来”。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边等待学生讨论结束,一边看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考虑着自己下一步教学步骤;有的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根本不管学生讨论情况;更有甚者,个别小组的讨论已经严重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干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讨论,教师照样不理不睬。这样的课堂讨论氛围就已违背了新课标的初衷。
  问题之四:忽略自主学习,片面追求小组讨论,本末倒置。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其他文章有深度和广度,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很高的文学性的文章,如《林黛玉进贾府》、《阿Q正传》等。这样的文本,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充分的阅读和体验,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更何谈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究呢?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把一篇类似文章让学生在五六分钟内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迅速进行小组讨论。其结果是什么呢?小组讨论学生无从谈起。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们的教学如果始终只是注重小组讨论而忽略之前的自主学习或者把自主学习简单化处理,那么,“合作与探究”就始终只是一句口号。
  问题之五:小组人员分工不明,学生动力与责任不够。课堂上的小组往往是座位在前后两排的四个学生。这种位置的特点致使各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层次极不均衡:有的小组的组成是四个学习优异的学生;有的可能就是三四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更多小组的则是两者兼有。由此,我们在小组讨论中会看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小组中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处于小组的“核心”,是小组同学公认的“权威”,这一两个学生承担了大部分或全部的学习研讨任务。而组内的其他成员则是无所事事,人云亦云。其结果只能是让大多数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参与,丧失自己的责任感,使小组讨论沦为“一言堂”,违背了讨论的初衷,失去了讨论探究的意义。
  问题之六:草草收场,评价不明。有些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并不十分重视,有的教师是匆匆进入新的教学环节,既没有让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又没有对讨论及时总结反馈,讨论无功而返。当教师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学生仍然想着辩论的焦点及讨论结果,继续着自己的思索。这样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偿失。有的教师是处理简单化,“蜻蜓点水”似的对学生讨论情况作出评价。我们往往会听到一些这样的评价:“好”、“不错”、“这几个同学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表面看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予以评价,但这种评价只是泛泛而谈,对学生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应该说,这些都体现了教者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够。
  以上问题仅仅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小组讨论因此没有发挥最大效能。要真正落实、改进、完善这一学习环节,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这种方式提高认识,走出目前存在的误区。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那么,新课标下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真正内涵,因课制宜,因生制宜,选择恰当的课堂学习模式。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根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辩、提高。它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革新,但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颠覆。传统课堂上的教师的精讲,注重接受式学习、强调大量训练的做法,在某些难度较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甚至感到艰涩、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应该采用。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逍遥游》、《报任安书》等课文时,就可由教师主讲、精讲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有些课也没必要非用小组讨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可。像一些诗歌,完全可以上成一节优美的诗歌朗诵鉴赏课。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必须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真正的体现。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坚持进行自己预先设计讨论话题的做法,应充分备课、吃透文本、考虑多种可能性,设计可行的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时,“双主”精神要体现充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把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发现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新问题,及时根据学生讨论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整讨论话题方向,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第三、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必须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一个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之前,必须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思考。通过理解引出思考,有了思考,再进行小组活动,就可以迅速进入研讨话题,同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与话题有关信息,并与自己原有思考进行整合,或同化,或提高,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想法。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学生的充分深入的自主学习,没有其亲身体验,合作与探究无从构建!
  第四、建立良好的小组责任制,使每位学生“动”起来。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一定的压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课堂讨论才会真正发挥功效。小组四人可以这样分配:小组长,组织组员参与讨论,合理分配讨论任务,做到紧张有序,最后总结讨论情况,评点组员表现;协调员,协调组内彼此的关系,督促讨论进行,掌握时间,科学分派,督促小组讨论高效开展;记录员,记录组内讨论情况和小组不同意见,一方面把讨论引向更高更深的方面,另一方面,把组内提出的新疑问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灵活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引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做总结性发言,要层次清晰,有理有据地把本组讨论结果表述给全班同学。小组四人的角色并不固定,尝试负责每一项任务。这样,既保持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适应不同角色、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及时总结,合理评价,促进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的总结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组讨论后,学生往往只是注重本组的发言,不大注重通过与其他小组的交流提高自己。因此,在每个小组发言后,教师应及时地用一两句话进行评价。评价的导向应是积极肯定,其内容应是肯定学生的思考角度、主要观点或发言中的闪光点。这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想碰撞,启发学生发现、汲取别人的长处,互相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毫无原则地做“好好先生”。对于学生的错误观点、思想偏差、不认真的学习态度等一些行为,教师也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否定、引导、批评。教师的评价就是要去伪存真!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尽可能地把评判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归纳总结,也可以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评判,以便激励和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新课标指出:“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受到师生的欢迎,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的最优化。只要我们对课堂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山东师大附属中学语文组)
其他文献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必修)的第四专题为“慢慢走,欣赏啊”,将一些不好归类的经典美文编入其中,鲁迅的名作《祝福》也被编选进来。这是一篇极其传统的篇目,可资利用的材料不胜枚举,还有网上的课件、教案、学案、教参、名家上课实录、教学资料,皆唾手可得。但资料过多,名家演绎了很多回,也会对初教者造成心理压力,会让人在众说纷纭中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面对这一传统篇目,我首先想到教材编选者的整体构思以及想借此
期刊
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艺术样式,这种叙述行为体现于小说中便成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本。我们便是依赖于这位叙述者的叙述而接触到这个故事。“叙述者是我们在同叙事作品的文本相照面时所最先接触到的”。①由此可见在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所处地位的非一般性。本文正是抓往小说叙述者这一西方叙述学意义上的叙述关键点之一来对鲁迅小说《
期刊
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鲁迅先生一面对愚妄的凶手们掷出投枪匕首,一面向麻木的受害者寄予了最大同情。教材上选入了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教师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文章深刻、丰富的内涵。笔者多次阅读欣赏并且讲授《祝福》,并根据对以往一些文章的认识,近来对其有更深理解:对祥林嫂的传统理解中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多停留于一方面———外在方面的理解。笔者觉
期刊
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文化消费上,突出表现之一即消极读书现象愈演愈烈。在农村,情况更为严重。抛开地地道道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不谈,那些农村中学生的状况又如何呢?笔者最近作了一次调查,在被调查的某县1000名初、高中学生中,有800名读过武侠小说,其中263名十分迷恋武侠方面的书刊,占总数的26.3%;喜爱读其他种类书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40%。笔者发现:在武侠小说逐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视阅读为语文课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而教师应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鼓励学生多读些书,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读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正如郭沫若先生的真知灼见:“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既要使他们学会在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去思索,又要能把个
期刊
前不久,我和同事们都在为一种令人尴尬的课堂现象———认真准备的教学环节往往无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呼应,师生互动无法顺利开展———而犯愁。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阅读文本这一预习工作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显然不可能及时给予课堂以积极的回应,主动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更无从谈起了。  刘国正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中学语文课堂不再是老师表演独角戏,不再是学生的“
期刊
沈谦教授为江苏东台人,出生于1947年2月8日。在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母校、高雄师范学院、东吴大学、淡江大学、静宜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空中大学、玄奘大学供职,讲授明清小说、文学批评、修辞学、《文心雕龙》、杜诗、文学理论等课程。他曾经担任过《幼狮月刊》、《幼狮学志》主编,并主持过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和空中大学人文系行政工作。去世前为玄奘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成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成了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实际问题。  人类获取信息80%依靠阅读,信息的激增便带来了一个直接后果,那就是阅读量的大幅度增加、阅读目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在这信息激增的时代,我们传统的效率低下的阅读法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它成了制约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  放眼国际,中国学生在阅读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的加强、比值的加大,更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之重。然而实际的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如
期刊
时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辅助手段,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日趋冷静理性,毕竟“捧杀”和“棒杀”都非真正的科学态度。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多媒体如何运用才算“物尽其用”,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又要怎样设计才能“人尽其才”呢?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将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有效地进行整合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呢?为此,在教授人教版高一年级教材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