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本应最接地气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乐者,由民族乐器演奏的民族音乐也.但凡听到“民乐”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耳熟能详的琴曲《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唢呐曲《百鸟朝凤》,笛曲《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这些优秀的曲目,构成了“国乐”.所谓民族文化,正是由国剧、国乐等“国粹”组成.民乐之重要,由此可见.rn只是,民乐常常面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状.明明该是最接地气的音乐,为何知音难觅?为何抵不过“曲高和寡”?有人诟病说,新年来临之际,各国交响乐名团接踵而至,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民乐相形之下黯然失色,青睐民乐者寥寥无几,这是否属于崇洋媚外?答日,非也,失之武断也.一则,今天人们的欣赏水平,已经逐渐达到了“曲高和众”的水准:二则,整体上,西乐之交响比之于民乐之交响,其内涵的丰富感与形式的庄严感,更胜出一筹.评判艺术之优劣,不必赋予政治色彩.何况“民乐”者,也是一个东西融化的历史名词,今天的民族乐器,很多来自异域,洋可以变为土,土也可以变为洋.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会议
会议
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的张伯驹,是集收藏、书法、诗词、戏剧为一身的我国一代艺苑宗师。在国难当头时期,其为了避免国宝流失而不惜倾家荡产,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忠诚与生命捍卫和保护了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为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西安事变”、北平和平解放中,也都留下了他的爱国主义身影。解放后,他将价值数百亿元的 《平复帖》 《游春图》 等118件国宝全部捐献给国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