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精准扶贫正在全面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扶贫工作,对于加快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政府研究室驻保定市易县大兰村扶贫工作队结合自身驻村工作,认为当前精准扶贫需抓好六个问题。
扶贫对象要区分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贫。为了准确识别贫困户,政府制订了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有新建住房、有城镇商品房、有公职人员、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有重度残疾、有在校学生、无壮劳力、住危房、重灾户优先的“五看、五不录、六优先”识贫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精准确定贫困户并不容易,因为“五看”标准不好量化和比较。村里为了避免矛盾,往往按硬杠杠采取排除法,把“五不录”之外的统统算作贫困户。这就造成贫困户群体内部差别很大,有的很贫困,有的只是一般性贫困。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大兰村为例,虽然建档立卡的118户都符合“五不录”标准,但经过深入了解,确实贫困的只有32户,这就形成了一般贫困户和特困户。对这两类人群区别对待、有帮有扶,才能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
具体讲,对一般贫困户应侧重“帮”。帮,就是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帮助而不越俎代庖。一般贫困户往往具有一定的脱贫基础,或者有劳动力而缺技术、缺资金,或者有小种养业而需要扩大规模。根据每个贫困户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问题,就能使其脱贫出列。在扶贫工作中,应注重在产业上帮、务工上帮、销售上帮,通过帮,使贫困户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对于特困户应侧重“扶”。扶,就是支持其不倒下。特困户往往没有劳动能力,多数是大病、慢性病人和残疾人,除土地之外没有任何收入。如果采取与一般贫困户同样的帮助办法,解决不了脱贫问题,他们会永远落在后面。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扶”,在分配上扶,让他们在集体经济分配中多得一些;在机会上扶,为他们创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在政策上扶,该享受的政策全部享受。对贫困户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才能让贫困户一个也不掉队,同时步入全面小康。
扶贫产业要规划
目前,绝大多数贫困村发展养鸡、养猪、养牛、养驴、养鹅等养殖业,種菜、种花、种蘑菇、种果树、种药材等种植业,米面油、粉条、腌制、编织等加工业。但是,如果各村都发展这些产业,也会造成“农业产能过剩”。例如,去年不少贫困村发展养鸡产业,造成今年年初鸡蛋批发价格每斤最低只有2元,而实际成本每斤却需要3元。有些产品虽然当前没有过剩,却造成潜在过剩,价格大幅下降。例如,由于河北太行山区大面积栽种薄皮核桃树,致使核桃价格连年下降,2014年每斤25元,2015年每斤20元,到2016年下降到每斤15元,预计今后价格仍有下降趋势。村庄扶贫产业项目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有些项目上马即亏损,需要站在全局高度对区域扶贫产业统筹规划。
一些地区的扶贫部门虽然在组织协调上有优势,但谋划扶贫产业力不从心,应在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下,组织农林牧渔以及工业主管部门,上下结合,充分论证,确定扶贫主导产业。在选择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高,站在全国甚至全球高度把握本地扶贫产业发展方向。二是新,把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最新技术用在扶贫产业上。三是兼,最好一个产业兼顾多种功能,例如,对于华北贫困山区旅游县来说,在山坡种植连翘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卖药材获得较高收益,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扶贫、生态、旅游三种功能。四是特,在每个县乡确定一个或数个扶贫主导产业,能够培育成区域特色产业,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扶贫资金要用活
据了解,多数地区扶贫项目实行报账制,即年初各村申报项目、县镇确定项目,但项目实施先让贫困村、贫困户自己垫付资金,然后年底报账。对于扶贫部门来说,这样做能够防止造假、骗扶。对于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来说,没有钱又怎能垫付一年?对于扶贫工作组来说,省市涉农资金都已下放到县,再从部门争取资金很困难,没有资金也只好消极等待。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活资金,争取扶贫资金早投入、早见效。一是对于县统一安排的项目,全部由县拨款实施,不再由村集体和个人垫付。二是对于村庄申请确定的项目,实行按比例拨款,减少垫付比例;采取跟踪和惩罚方式预防骗扶。三是对于垫付的资金,一旦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立即拨付资金。通过减少垫付比例和加快报账,减轻村集体和个人负担,促进更多项目加快实施。
金融扶贫要自立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过去贫困农村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与银行只存不贷、失“血”过多有关。去年河北省推出“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但是,由于对贫困户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银行对贫困户贷款仍要以政府“资金池”作抵押,占用大量扶贫资金,且银行不愿承担任何风险,致使有些县发放扶贫贷款很少。因此,必须抓住当前扶贫时机,着手建立市场化、能自立、可持续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具体方向是建立农村金融外围组织、规范运行方式。第一,明确机构。由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组成2人村金融工作站。工作站不发工资,只给补贴,可以减少银行经营成本。工作站工作人员熟悉村民家庭情况、贷款用途、项目可行性、还款能力,能够帮助银行不犯和少犯错误,降低贷款风险。第二,明确任务。按照金融部门设计的贫困户信用评级标准,为每户进行评级,对每笔业务进行评级,使银行贷款有据可依;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信息、代办业务、跟踪管理、催缴还款。第三,明确补贴办法。从金融工作站为农民贷款利息中提取补贴基金,给予工作站成员基础补贴,再根据各村存贷业绩发放报酬。设立村金融工作站不是一件简单事,村庄信贷员怕帮人贷款还不上受牵连,不帮人贷款怕得罪人;银行怕村庄信贷员存在“道德风险”,该贷的不帮助贷,不该贷的乱帮助贷,却不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吸取农村信用社设立代办员、农业银行“五老”协管存贷款的经验教训,精心探索由谁设站、谁适合干、如何服务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发展机制等,逐步降低扶贫贷款成本和风险,最终过渡到农村金融自主持续健康运行。 扶贫程序要简化
在扶贫中资金随项目走,所有扶贫项目都要经过编制、上报、批准、拨款、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避免了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现象。但是,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扶贫一旦过分注重程序,或者说重视程序超过重视效果,就会影响扶贫实效。如,超过10万元的扶贫工程都要招标,招标需要具有资质的公司,且不说招标背后的问题,一个工程招标就相当于大量扶贫资金流失,中标单位一般要留取10%、最高甚至达到40%的利润,然后再把项目转包给施工方。此外,招标也非常耽误时间,一般招标过程本身需要一个月,加上前后程序审批和衔接,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年初上报项目、年中批付资金、再经几个月招标后年底才能施工。
扶贫工程过度程序化,表面上是堵塞漏洞,实质上是怕担责任,对其负面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我们不是不要程序,而要完善程序更好发挥扶贫资金作用。具体应从三方面做起:第一,统一招标。对于省、市、县安排的打井、修路、光伏、路灯等项目,尽可能统一招标,避免层层招标、地地招标。第二,加强监督、从严惩罚。网上公布每个项目投入资金,由施工方和群众监督,对于克扣扶贫项目资金的及时举报,一旦查实,对中标单位永久取消招标资格,对个人给予严厉处罚。第三,对于村民能干的小工程,尽量不招标,既节约资金、又可以让村民从施工中受益。
扶贫机制要完善
目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扶贫推动机制,省、市、县都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以扶贫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参与。形成了以扶贫工作队为主的帮扶力量,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甚至重点民营企业都加入了帮扶行列。形成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第三方評估验收制度,他们通过进村入户看条件、算收入,确定是否达到脱贫标准。总体看机制比较健全,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
具体讲:第一,完善考核制度,让每个层级、每个部门、每个干部感受到压力。重点增加对乡镇的扶贫考核指标和要求,增加下评上活动,调动乡镇扶贫的积极性。第二,发挥好驻村工作队在涉及群众公平事项、特困对象帮扶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低保户评定、特困户帮扶项目等,把村干部不容易做公平的事尽可能处理公平,把容易搞平均主义的事尽可能差别处理。第三,探索建立扶贫项目监督机制、扶贫资金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做到扶贫项目公开化、资金使用科学化、扶贫绩效最大化。
扶贫对象要区分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贫。为了准确识别贫困户,政府制订了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有新建住房、有城镇商品房、有公职人员、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有重度残疾、有在校学生、无壮劳力、住危房、重灾户优先的“五看、五不录、六优先”识贫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精准确定贫困户并不容易,因为“五看”标准不好量化和比较。村里为了避免矛盾,往往按硬杠杠采取排除法,把“五不录”之外的统统算作贫困户。这就造成贫困户群体内部差别很大,有的很贫困,有的只是一般性贫困。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大兰村为例,虽然建档立卡的118户都符合“五不录”标准,但经过深入了解,确实贫困的只有32户,这就形成了一般贫困户和特困户。对这两类人群区别对待、有帮有扶,才能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
具体讲,对一般贫困户应侧重“帮”。帮,就是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帮助而不越俎代庖。一般贫困户往往具有一定的脱贫基础,或者有劳动力而缺技术、缺资金,或者有小种养业而需要扩大规模。根据每个贫困户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问题,就能使其脱贫出列。在扶贫工作中,应注重在产业上帮、务工上帮、销售上帮,通过帮,使贫困户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对于特困户应侧重“扶”。扶,就是支持其不倒下。特困户往往没有劳动能力,多数是大病、慢性病人和残疾人,除土地之外没有任何收入。如果采取与一般贫困户同样的帮助办法,解决不了脱贫问题,他们会永远落在后面。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扶”,在分配上扶,让他们在集体经济分配中多得一些;在机会上扶,为他们创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在政策上扶,该享受的政策全部享受。对贫困户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才能让贫困户一个也不掉队,同时步入全面小康。
扶贫产业要规划
目前,绝大多数贫困村发展养鸡、养猪、养牛、养驴、养鹅等养殖业,種菜、种花、种蘑菇、种果树、种药材等种植业,米面油、粉条、腌制、编织等加工业。但是,如果各村都发展这些产业,也会造成“农业产能过剩”。例如,去年不少贫困村发展养鸡产业,造成今年年初鸡蛋批发价格每斤最低只有2元,而实际成本每斤却需要3元。有些产品虽然当前没有过剩,却造成潜在过剩,价格大幅下降。例如,由于河北太行山区大面积栽种薄皮核桃树,致使核桃价格连年下降,2014年每斤25元,2015年每斤20元,到2016年下降到每斤15元,预计今后价格仍有下降趋势。村庄扶贫产业项目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有些项目上马即亏损,需要站在全局高度对区域扶贫产业统筹规划。
一些地区的扶贫部门虽然在组织协调上有优势,但谋划扶贫产业力不从心,应在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下,组织农林牧渔以及工业主管部门,上下结合,充分论证,确定扶贫主导产业。在选择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高,站在全国甚至全球高度把握本地扶贫产业发展方向。二是新,把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最新技术用在扶贫产业上。三是兼,最好一个产业兼顾多种功能,例如,对于华北贫困山区旅游县来说,在山坡种植连翘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卖药材获得较高收益,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具有扶贫、生态、旅游三种功能。四是特,在每个县乡确定一个或数个扶贫主导产业,能够培育成区域特色产业,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扶贫资金要用活
据了解,多数地区扶贫项目实行报账制,即年初各村申报项目、县镇确定项目,但项目实施先让贫困村、贫困户自己垫付资金,然后年底报账。对于扶贫部门来说,这样做能够防止造假、骗扶。对于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来说,没有钱又怎能垫付一年?对于扶贫工作组来说,省市涉农资金都已下放到县,再从部门争取资金很困难,没有资金也只好消极等待。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活资金,争取扶贫资金早投入、早见效。一是对于县统一安排的项目,全部由县拨款实施,不再由村集体和个人垫付。二是对于村庄申请确定的项目,实行按比例拨款,减少垫付比例;采取跟踪和惩罚方式预防骗扶。三是对于垫付的资金,一旦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立即拨付资金。通过减少垫付比例和加快报账,减轻村集体和个人负担,促进更多项目加快实施。
金融扶贫要自立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过去贫困农村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与银行只存不贷、失“血”过多有关。去年河北省推出“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但是,由于对贫困户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银行对贫困户贷款仍要以政府“资金池”作抵押,占用大量扶贫资金,且银行不愿承担任何风险,致使有些县发放扶贫贷款很少。因此,必须抓住当前扶贫时机,着手建立市场化、能自立、可持续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具体方向是建立农村金融外围组织、规范运行方式。第一,明确机构。由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组成2人村金融工作站。工作站不发工资,只给补贴,可以减少银行经营成本。工作站工作人员熟悉村民家庭情况、贷款用途、项目可行性、还款能力,能够帮助银行不犯和少犯错误,降低贷款风险。第二,明确任务。按照金融部门设计的贫困户信用评级标准,为每户进行评级,对每笔业务进行评级,使银行贷款有据可依;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信息、代办业务、跟踪管理、催缴还款。第三,明确补贴办法。从金融工作站为农民贷款利息中提取补贴基金,给予工作站成员基础补贴,再根据各村存贷业绩发放报酬。设立村金融工作站不是一件简单事,村庄信贷员怕帮人贷款还不上受牵连,不帮人贷款怕得罪人;银行怕村庄信贷员存在“道德风险”,该贷的不帮助贷,不该贷的乱帮助贷,却不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吸取农村信用社设立代办员、农业银行“五老”协管存贷款的经验教训,精心探索由谁设站、谁适合干、如何服务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发展机制等,逐步降低扶贫贷款成本和风险,最终过渡到农村金融自主持续健康运行。 扶贫程序要简化
在扶贫中资金随项目走,所有扶贫项目都要经过编制、上报、批准、拨款、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避免了弄虚作假和贪污腐败现象。但是,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扶贫一旦过分注重程序,或者说重视程序超过重视效果,就会影响扶贫实效。如,超过10万元的扶贫工程都要招标,招标需要具有资质的公司,且不说招标背后的问题,一个工程招标就相当于大量扶贫资金流失,中标单位一般要留取10%、最高甚至达到40%的利润,然后再把项目转包给施工方。此外,招标也非常耽误时间,一般招标过程本身需要一个月,加上前后程序审批和衔接,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年初上报项目、年中批付资金、再经几个月招标后年底才能施工。
扶贫工程过度程序化,表面上是堵塞漏洞,实质上是怕担责任,对其负面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我们不是不要程序,而要完善程序更好发挥扶贫资金作用。具体应从三方面做起:第一,统一招标。对于省、市、县安排的打井、修路、光伏、路灯等项目,尽可能统一招标,避免层层招标、地地招标。第二,加强监督、从严惩罚。网上公布每个项目投入资金,由施工方和群众监督,对于克扣扶贫项目资金的及时举报,一旦查实,对中标单位永久取消招标资格,对个人给予严厉处罚。第三,对于村民能干的小工程,尽量不招标,既节约资金、又可以让村民从施工中受益。
扶贫机制要完善
目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扶贫推动机制,省、市、县都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以扶贫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参与。形成了以扶贫工作队为主的帮扶力量,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甚至重点民营企业都加入了帮扶行列。形成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第三方評估验收制度,他们通过进村入户看条件、算收入,确定是否达到脱贫标准。总体看机制比较健全,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
具体讲:第一,完善考核制度,让每个层级、每个部门、每个干部感受到压力。重点增加对乡镇的扶贫考核指标和要求,增加下评上活动,调动乡镇扶贫的积极性。第二,发挥好驻村工作队在涉及群众公平事项、特困对象帮扶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低保户评定、特困户帮扶项目等,把村干部不容易做公平的事尽可能处理公平,把容易搞平均主义的事尽可能差别处理。第三,探索建立扶贫项目监督机制、扶贫资金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做到扶贫项目公开化、资金使用科学化、扶贫绩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