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捷:商人、文化人、政治人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军捷先生是一位对香港社会颇有认知和观瞻的人物,不管是在商界,还是在政治、文化领域,都能够听到他发出富有正义感的声音。作为一个商人,他以香江国际集团为舞台,配合集团业务在中国不断拓展;作为一个文化人,他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而作为一个“政治人”,他深入研究中国、香港社会,对不少政治问题有独特的解析。在他丰富的生活和事业经历中,留下高尚的人生情怀。
  
  在商言商,低调坦诚
  
  吴军捷先生在生意场上,是作为一个企业策划、管理者,多过作为一个商人。
  在香江国际集团的业务中,他协助董事长杨孙西先生的工作,作为一个统筹,配合董事长高屋建瓴地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重大决策。
  吴军捷先生进入香江国际集团已经有六年时间,但他言称自己在香江国际的时间并不算长。他言语之间颇显低调,从中透露出的处事心态,亦是谦虚和沉实的。吴军捷先生的做人之道,是坦诚相交,肝胆相照;而做事之道,则是低调谦虚,诚实可信。如此,他成就了自己,也融入了香江国际。
  香江国际集团是董事长杨孙西先生四十多年的奋斗心血,杨孙西先生早年即怀青云之志,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的“香江国际”,公司业务遍及地产、制衣、资讯、零售等领域,资产过百亿。杨先生可以说是一个有大胸怀、大魄力、亦有大担当的政商界名流。吴军捷先生虽然并非与杨孙西先生共同创业,缔造事业佳话,但吴军捷先生与扬孙西先生合作也近二十年,对杨先生有太多的尊重。进入集团后,他亦总是在背后默默付出。
  香港香江国际集团有近20年的地产开发背景,90年代初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并将业务拓展到中国重庆、青岛、西安等城市,开发有北京财富中心、重庆财富中心等。而在香江国际的业务拓展中,吴军捷先生协助杨孙西先生把握香港和内地的大势,并在香江国际经营碰到挫折时全力协助公司度过了危机。
  吴军捷先生坦言,因为杨先生年事已高,日常管理工作都放手交给子女打理,只有在重大决策之时才会把关。他在公司主要是配合杨先生做出一些重大决策,并加以落实。在谈及香江国际集团的发展时,吴军捷先生对于香江国际集团的多元前景充满信心,在集团内也深受器重。在香江国际集团的事业历程中,吴军捷先生坦然,低调,谦虚,有担当,在商业场中,演绎人生的风采。
  
  弘扬传统文化,吹响心中集结号
  
  如果说,吴军捷先生在商业场上的风采,是其从内地到香港,数十年的体验,数十年的沉淀,那么令他在商业场中保持沉实心态的,则是其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变热忱和虔诚。
  大道虔行,在人生的集结号角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犹记得电影《集结号》上演后,吴军捷先生激动地写下了影评。他写到:“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集结号,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念,使你不由得不向某个方向集结,在那里燃出自己的生命之光。”
  他追问: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又能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吴军捷先生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那便是顺应历史发展,承继中国文化,弘扬爱国爱港的传统。
  吴军捷先生出生在香港,父辈曾在东江抗日,自己又在东莞插过队。后来曾参与广州改革决策,又为香港回归作过贡献。他心中从没有停止过对爱国文化的反思。或许是因为身上流淌着战士的血液,吴军捷先生仿佛总能感受到时代的运动和历史的召唤,总想在自己的所处出发为国家民族做些什么。
  作为东江之子,他义无反顾地发起组织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以期还原历史和文化的真实。并藉此发扬父辈爱国爱港的精神,成为推动祖国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源动力。
  得到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先生的支持,吴军捷先生参与了多个以弘扬中国文化,爱国爱港为目的的社团。而其中,吴军捷先生担任杨先生为主要领导的爱国政团“港进联”总干事长达十一年,坚守爱国立场,在立法会等场合与反对势力作过坚决斗争。“港进联”与“民建联”合并后,成了香港最大政党。其后吴军捷先生协助组建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为祖国统一尽心尽力,后又组建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通过在香港举办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茶展,把中国茶文化传向全球。
  作为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他表示协会的成立就是为了推广中国饮茶的传统文化,并希望将这个文化推广到国际。吴军捷先生对茶文化亦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在醇厚甘香、回味绵长的茶汤茶韵中,浸透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蕴。中国茶文化体现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品茶能给人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茶文化能促进人类的沟通,促进社会的平和发展。
  而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吴军捷先生以各种方式广泛联系和团结两岸各界人士,不断拓宽港台合作领域,积极推动两地经贸文教交流,促进两地兄弟情谊,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团结在内地工作的港人,发挥他们在内地发展中的特别作用。吴军捷先生又以“团结互助,安居乐业,融入北京,贡献祖国”为口号,发起组织了“北京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并任顾问。
  回顾香港回归中,坚定的爱国工商专业政团 “港进联”的历程,吴军捷先生不胜感慨。当年,杨孙西、杨钊、刘汉铨、许长青、谭惠珠等人为之出钱出力,在服务香港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积累了极多的经验,亦聚集了大批爱国爱港工商界人士,他们在为香港的稳定繁荣不懈努力,如在最近第四届特首选举的复杂环境中也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能和他们共事,为香港真正落实一国两制做一些实际工作,就是其心中的集结号,就是其价值取向、理想和信念,就是其不断虔行的大道所在。
  
  丰富历练,做积极的政治人
  
  回过头来,顺着时间的脉络,在时代的足迹下搜寻吴军捷先生的点点滴滴,便会发现,他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位爱国的人、归根结底是一位富有政治头脑人,只有具备了这个基调,才有他在商界和在社会活动上的有所为,以及有所不为。
  事实上,吴军捷先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上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会服务,同样在政治领域,总能够听到他所发出的声音。
  在前往香港工作之前,吴军捷先生是从基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发展,从农村招工回城,当一个普通工人开始,到工厂、公司任职,到共青团广州市委任宣传部长、办公室主任、团校校长,再到市委机关任职,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长。熟悉基层,务实创新,是吴军捷先生的一贯作风。在农村时,他是知青标兵。在共青团任职,倡导调研之风,组建广州青年研究会,先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后任会长。当年会中成员,出了两位省长,两位副省长、十余位厅局级干部。他又创办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团干部大专班,培养大批有学历的团干。在市委研究室,具体策划了广州市二十年战略发展规划。
  到新华社香港分社(香港中联办前身)任职后,吴军捷先生十分重视社会研究,在与廉政公署一位高官长谈两天后,起草了一份借鉴香港反腐倡廉的报告给有关决策机构,曾引起高度重视。他又发现香港青年当时的殖民地意识很强,甚至有70%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在他看来,香港的未来在于青年,因此建议创立了青年工作办公室,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中港青年交流。其后又参与组建香港第一个爱国政党。同时加入工商界,在一个上市公司担任中国部总经理,开拓中国市场,在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建立了内地第一家眼镜零售连琐店。在从商过程中,吴军捷先生既向企业管理者转变,又加深了对社会政治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一国两制”的战略作用深信不疑。在他看来,“一国两制”对中国改革发展的作用怎样评价都不为过,香港人尤其是香港的政治人物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愿意为此而承担,才可以为香港,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他相信,香港的法治、开放的制度,和世界的联系以及香港创业精神在回归后,都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动力。香港可以而且应为祖国作出贡献,这才是香港的价值所在。在政治领域,吴军捷先生有着丰富的经历,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言一行都彰显爱国爱港情怀。可以说他是一个旗帜鲜明的政治人,本着对香港对祖国长远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他敢说敢为,而一切出发点都是希望香港和国家的更好发展。
  唯此,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中,他依然在挑战着自己,依然在完善着自己。
  
  【吴军捷先生,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助理、中国业务董事,并担任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香港专业人士协会顾问等诸多社会职务;来港前,在内地政府工作,曾任共青团广州市委宣传部长、市团校校长,广州市委研究室综合处长等。】
  
其他文献
陈立汉先生是一位坚定的服务者,他先后三次出任西九龙狮子会会长,纵使是面临危局,他依然以执着的服务心与赤诚的奉献情力挽狂澜,带领众会员克服时艰,开辟了一番新天地。三十载韶华已逝,斯人服务之心从未褪色。无论是居于会长之位,还是退下“前线”,他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公益活动中。以诚为本,慈善为怀,奉献为乐,坚信“施比受更有福”的他,默默付出,以服务心铸春秋史。    三十春秋 服务凝注    陈立汉先生于1
期刊
陈树荣先生是澳门著名的新闻人和学者,是澳门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再现者。他重视历史, 作为澳门平面媒体记者,亲历中英两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中葡两国签订《中葡联合声明》这两次重要的历史时刻;他曾重视历史记录了澳门发展史的重大历史时刻以及民生百态。数十年来,他坚持不懈,收集史料、创办学会;他笔耕不辍、撰写文章,传承学术。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为澳门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他尽心尽力,愿为澳门历史的
期刊
林励君女士将善心铸刻成了人生的灯塔,照耀着人生远征的每一步。在这里,良善是一根接力棒,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她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于是,薪火相传,以爱铸爱。古语有云,“惟善以为宝。”二十多载执着奉献,她创办励君扶耆护幼服务社,以博爱之心播撒奉献之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对于国粹粤剧,她因热爱而执着,创办励君粤剧团,以艺术激发社会真善美德,推广国粹,服务社群,劳心劳力。    推广粤剧 服务社群    
期刊
陈振南先生富有智能,因而他在受到集团委派,前往香港管理金益鼎企业集团,在香港开拓和发展事务时,能够很快地打开局面,立足香江;管理集团在香港的企业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员工中间,创造高效率和高利润。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爱心、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工作者,因而慢慢地融入到元朗,融入到香港,走进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台湾到香港,打开一个新局面    2007
期刊
欧阳剑文先生香港知名咏春拳教练,乃一代宗师叶问再传弟子(第二代),师承“讲手王”黄淳梁师傅(第一代)。欧阳先生一生痴心武艺,研习咏春拳三十余年,开馆授业亦已长达十四年时间,为咏春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为人亦承袭了习武之人的豪爽大方、重情重义之个性,为香港武林界之佳话。      义·师徒情深    中华武术以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门派和套路林立而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
期刊
陈伟麟先生是一位“伯乐”,聚集贤才,领航业界,令“千里马”自由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间,而自己亦如舵手般带领企业扬帆远征;他还是一位青年导师,以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专业学识循循善诱,帮助年轻人在起航的路上拨正方向、乘风破浪;他更是一位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志士,热心服务,积极付出。在乐观豁达中进取向上,人生阶梯,由此不断进步。    执着专业 聚贤亚洲    回顾走过的人生路,陈伟麟先生介绍,出生在香港的
期刊
余鸿超先生集中医师与光纤通讯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于一身,他巧妙地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职业很好的融合一体,并做到了两者皆专且精。他医术精湛,善于用古法治疗跌打,心系中医事业的发展,创办中华古医药保存协会,与众同仁一起致力于培养中医优秀人才,让传统纯中医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同时,在光纤通讯事业上,他亦凭着敢想敢拼的闯劲,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医缘:历久弥深    余鸿超先生进入中医界,乃缘分所至。青年
期刊
霍定洪先生引以自豪的,是对于收音机的爱好和兴趣,是对于摄影的爱好和兴趣,是对于服务于更多人群的爱好和兴趣。作为一个元老级的收音机爱好者和收藏者,他将个人兴趣变成大家的兴趣。他将摄影变成服务于群众的媒介和艺术。作为香港行政管理文职人员协会主席,他将兴趣和爱好变成奉献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奉献而绽放出人生无限精彩!在2011年第三届国际音响格兰披治Grand Prix颁奖典礼上,获颁发“著名老收音机收藏家
期刊
陈秀燕女士不是书画家,但行走于艺术边缘,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凭借一颗推广文化的诚心,一腔助人为乐的实意,她成为圈中之人,成就风雅之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十年奔波,慧眼识才,成人之美,不少“千里马”有赖于她的指引和支持,找到了展示才能的舞台,释放了作品积淀的精彩,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实现了艺术人生的价值。    十年奔波 成人之美    十年,陈秀燕女士奔波各地,劳烦自己,成全别人,却不曾怨
期刊
郑伟强教授是一位不尚虚文的济世良医,“苟利患者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中医世家出生的他,自幼耳濡目染,不仅习得精湛医术,更修得崇高医德。弘扬中华医学,传承国粹精髓,他传道授业解惑;中医之前程步履维艰,他依然坚定向前,更冀百呎竿头,更进一步。三十余年悬壶济世,他在不断精进中,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的曙光,令他们的生命继续昂扬阔步。    祖传中医 承古创新    自古至今,医者之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从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