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等。据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展中国家调查,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0%~20%。我国2000年的资料显示,每年5 000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死亡19万人。
副作用 是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对人体不利的反应。如阿司匹林治疗头痛、关节痛,因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可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应用正常药物剂量时即可发生,故选药应尽可能避免副作用。
毒性作用 一般是药物用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物储积过多的缘故。毒性反应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结构的改变,其中用药后很快发生的为急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发生的为慢性毒性。如用链霉素过量或时间过久时,可产生不能恢复的耳聋。因此,用药必须掌握用量和时间,不能随便乱用。一旦发生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用补救措施。
过敏反应 多发生于过敏体质者,临床表现因药、因人而异。其反应性质与药物效应、剂量无关,有时甚至微量就会引起发作。但反应程度相差很大,从轻微的皮疹,到发热、哮喘至血液系统抑制、肝功能损坏,严重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故应慎用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对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应不再使用。
治疗矛盾 又称继发反应,是由治疗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杀死,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又引起新的疾病,如霉菌性肺炎或霉菌性肠炎。
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或病毒在人体内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药物失去原有的效力。故不应无指症滥用药物,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选择药物。
致癌作用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列出2 400种可能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约150种化合物能在动物身上诱发肿瘤。国际癌研究所发现有25~30种化学药物与肿瘤有关。有些药物已被正式列入致癌物,如乙烯雌酚、非那西丁、环磷酰胺、右旋糖酐铁等;有些药物已有致癌性报道,如利血平、多巴胺、苯巴比妥、异烟肼、保泰松、苯丙胺、煤焦油软膏等。因此,要避免长期服用这些药物。
老年人由于对药物吸收、代谢、敏感性及体质关系,加之慢性病用药时间长,用药品种多,自我表达力差,更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人更要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副作用 是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对人体不利的反应。如阿司匹林治疗头痛、关节痛,因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可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应用正常药物剂量时即可发生,故选药应尽可能避免副作用。
毒性作用 一般是药物用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物储积过多的缘故。毒性反应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结构的改变,其中用药后很快发生的为急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发生的为慢性毒性。如用链霉素过量或时间过久时,可产生不能恢复的耳聋。因此,用药必须掌握用量和时间,不能随便乱用。一旦发生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用补救措施。
过敏反应 多发生于过敏体质者,临床表现因药、因人而异。其反应性质与药物效应、剂量无关,有时甚至微量就会引起发作。但反应程度相差很大,从轻微的皮疹,到发热、哮喘至血液系统抑制、肝功能损坏,严重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性命。故应慎用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对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应不再使用。
治疗矛盾 又称继发反应,是由治疗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杀死,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又引起新的疾病,如霉菌性肺炎或霉菌性肠炎。
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或病毒在人体内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药物失去原有的效力。故不应无指症滥用药物,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选择药物。
致癌作用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列出2 400种可能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约150种化合物能在动物身上诱发肿瘤。国际癌研究所发现有25~30种化学药物与肿瘤有关。有些药物已被正式列入致癌物,如乙烯雌酚、非那西丁、环磷酰胺、右旋糖酐铁等;有些药物已有致癌性报道,如利血平、多巴胺、苯巴比妥、异烟肼、保泰松、苯丙胺、煤焦油软膏等。因此,要避免长期服用这些药物。
老年人由于对药物吸收、代谢、敏感性及体质关系,加之慢性病用药时间长,用药品种多,自我表达力差,更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人更要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免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