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BLOG到现在的VLOG时代,总有一些对传播和媒介敏锐的年轻人,抓住了行业的风口,同时抓住了互联网中某个领域的话语权。比如安娜,从一个公关公司的高薪员工,到父母眼里完全搞不懂在做什么的美食博主,这三年,她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职业路。
安娜大学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将近4年。那时,她的薪资很高,职业前景也还不错,但是压力也非常大,几乎天天加班,24小时待命。这几年大众才听说的996,其实早在几年前,在公关行业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用她的说法,“那4年,我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时间都贡献给公司了”。
有个星期日,安娜照例去公司加班,在电梯里遇见了两个客户,他们背着高尔夫球杆,谈笑风生。安娜说,她当时就有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自己天天辛苦加班就是为了服务别人的生活,我为什么要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呢?”
下定决心离职是因为三年前去泰国旅行。安娜在路上认识了一个退休的基金经理大叔。当时他聊起自己的工作时说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想做回老师。”他早年做过老师,后来为了更高的薪水,改行做了基金经理,现在退休了,反思人生,觉得还是教书育人更有意义。他这番话让安娜感触很深,“人只有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失去一份多金的工作,而是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辞职后,安娜利用大学时的资源开始做翻译,以媒体、艺术方向为主,还会给一个酒店集团做翻译顾问。
当时,她的父母急得不得了,他们都是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的人,特别不理解这种“生活方式”,觉得没工作“天都要塌了”,每天惶惶不安,甚至跟安娜说:“干不下去了就回老家,我们帮你找一份朝9晚5的工作,再相亲结婚。”可很快,安娜证明,他们多虑了。“上一辈人生活在资讯、传播都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必须紧紧依附在一份工作上。可我们这代人不同了,辞职以后,我的月收入肯定比不上以前上班那么多,但是和市场平均水平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从周一到周五都在家工作,节省了很多心力,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就在这时,安娜认识了现在的男友——阳光大男孩莱恩。莱恩毕业于一所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却离经叛道地选择做婚礼摄影师。“半天的跟拍能赚4000元,而且这还远远不是他们圈子里顶级摄影师的收入。”安娜说,男友从不焦虑,因为他随时都有赚钱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不是平台给的,而是自己拥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一份所谓的‘稳定’工作呢?”两人决定一起创业。
莱恩和安娜都是吃货,他们把休息时间都贡献给了自己的爱好——美食。为什么不把这个爱好发扬光大呢?他们开始动起脑筋。
两年前,安娜和男朋友一起开了一个美食博客。其实,各类旅行、生活类杂志都开设有美食专栏,不过现在这类媒体能给出的稿费很低,还要受制于人。倒是美食类公众号越做越大,最缺的就是好内容,无论店铺信息还是知识科普文,都有大把内容可写。
美食博主看似光鲜,实际做起来不容易。比如,很多餐厅刻意营造幽暗的环境,而一个好的美食博客最先声夺人的就是图片。光线不足就得补光,光调参数就得半天,等到拍完准备开吃,菜早就凉了。有一次,他们把广州一家甜品店所有水果冰沙都点了一遍,两部单反相机、三脚架、照明灯,拍到冰沙全都化掉。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内容扎实的探店好文章,光凭舌头吃、相机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想尽办法抓着大厨询问食材和烹饪方式。这在语言不太通的海外高级餐厅尤其艰难。幸亏安娜的语言能力不低,莱恩的摄影技术是专业级的,两相碰撞,常常会出现火花。
尽管如此,他们也很难面面俱到。吃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好吃的感觉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味蕾的感受力也不同。一位美食博主受到的争议和质疑远大于鸡汤写手。有时,写了一家自己很喜欢的餐厅,却很有可能被粉丝批评不好吃、没品位。所以,安娜常常说,要当好美食博主,不仅需要技术和内容,还要有极其强大的内心和不低的情商。
两年来,安娜边做边反思:相比别人,我们公众号独有的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别人要关注我们而不是别人呢?做了半年之后,她和莱恩开始聚焦自己更擅长的两件事:到处旅游,介绍异国美食;用英语专门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这两件事都走的不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美食博主“吃播”“搞活动”的路子,极其需要英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安娜和莱恩在欧洲四处穷游,吃过了不少当地朋友推荐的“一生必去”的特色,也不幸踩了很多雷,从布鲁塞尔街头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酒[局][火]贻贝,到布拉格一支甜蜜烫手的车轮面包……他们都一一“打卡”收藏。
她介绍,印象最深的是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城——赫罗纳。这个地方不太出名,却有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厅——Celler de Can Roca。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小小的一座城,藏着许多家各有特色的米其林餐厅,所有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念叨着米其林,就好像高迪之于巴塞罗那,火锅之于成都。感觉遥不可及的高级料理就在身边,平时古城里闲逛,就无数次擦肩而过。后来因为特别的机缘,她和萊恩有幸和一些世界知名的米其林大厨有了私交,不仅被邀到府上做客,偶尔还能尝到最新的主厨私房菜,而餐厅的酒窖和神秘后厨,也成了他们盘桓的地方。
他们逐渐学会像当地人一样评价一种食物正不正宗。比如意面要煮到带一点点儿白芯的状态,不软不硬,才是最好的火候;西班牙海鲜饭,必须得是夹生的米粒,要是煮过了头,就是冒牌货。
安娜他们的美食品牌也逐渐做出了影响力。不要以为他们只去高大上的异邦,他们最近就打算去云贵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去记录他们的饮食文化。
“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次去贵州毕节附近的一个小村,当地人把鱼装在一种特殊的叶片上端上桌。我突然想起意大利北部山区里的农家乐,当地银匠把银片V字对折敲打出山谷的褶皱和纹理,在‘谷底’静静躺着一方鱼肉,那是一种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的河鱼。”
从山川到河流,相隔万里的两个厨师用鱼讲述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如此默契。美食如此容易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它是一个载体,能够深入浅出的承载文化、艺术、自然,让人在一顿饭的时间里感受人文。
安娜最后说:“评价一道菜,绝对不只是好不好吃这么简单,还要看到美味背后的理念。评价一个职业也不能仅仅看它有没有传统的社会声望、能不能带来很多金钱回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有意思的职业能够让人打破想象,从而生活得更加有趣味了。”
安娜大学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将近4年。那时,她的薪资很高,职业前景也还不错,但是压力也非常大,几乎天天加班,24小时待命。这几年大众才听说的996,其实早在几年前,在公关行业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用她的说法,“那4年,我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时间都贡献给公司了”。
有个星期日,安娜照例去公司加班,在电梯里遇见了两个客户,他们背着高尔夫球杆,谈笑风生。安娜说,她当时就有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自己天天辛苦加班就是为了服务别人的生活,我为什么要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呢?”
下定决心离职是因为三年前去泰国旅行。安娜在路上认识了一个退休的基金经理大叔。当时他聊起自己的工作时说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想做回老师。”他早年做过老师,后来为了更高的薪水,改行做了基金经理,现在退休了,反思人生,觉得还是教书育人更有意义。他这番话让安娜感触很深,“人只有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失去一份多金的工作,而是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辞职后,安娜利用大学时的资源开始做翻译,以媒体、艺术方向为主,还会给一个酒店集团做翻译顾问。
当时,她的父母急得不得了,他们都是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的人,特别不理解这种“生活方式”,觉得没工作“天都要塌了”,每天惶惶不安,甚至跟安娜说:“干不下去了就回老家,我们帮你找一份朝9晚5的工作,再相亲结婚。”可很快,安娜证明,他们多虑了。“上一辈人生活在资讯、传播都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必须紧紧依附在一份工作上。可我们这代人不同了,辞职以后,我的月收入肯定比不上以前上班那么多,但是和市场平均水平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从周一到周五都在家工作,节省了很多心力,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就在这时,安娜认识了现在的男友——阳光大男孩莱恩。莱恩毕业于一所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却离经叛道地选择做婚礼摄影师。“半天的跟拍能赚4000元,而且这还远远不是他们圈子里顶级摄影师的收入。”安娜说,男友从不焦虑,因为他随时都有赚钱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不是平台给的,而是自己拥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一份所谓的‘稳定’工作呢?”两人决定一起创业。
莱恩和安娜都是吃货,他们把休息时间都贡献给了自己的爱好——美食。为什么不把这个爱好发扬光大呢?他们开始动起脑筋。
两年前,安娜和男朋友一起开了一个美食博客。其实,各类旅行、生活类杂志都开设有美食专栏,不过现在这类媒体能给出的稿费很低,还要受制于人。倒是美食类公众号越做越大,最缺的就是好内容,无论店铺信息还是知识科普文,都有大把内容可写。
美食博主看似光鲜,实际做起来不容易。比如,很多餐厅刻意营造幽暗的环境,而一个好的美食博客最先声夺人的就是图片。光线不足就得补光,光调参数就得半天,等到拍完准备开吃,菜早就凉了。有一次,他们把广州一家甜品店所有水果冰沙都点了一遍,两部单反相机、三脚架、照明灯,拍到冰沙全都化掉。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内容扎实的探店好文章,光凭舌头吃、相机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想尽办法抓着大厨询问食材和烹饪方式。这在语言不太通的海外高级餐厅尤其艰难。幸亏安娜的语言能力不低,莱恩的摄影技术是专业级的,两相碰撞,常常会出现火花。
尽管如此,他们也很难面面俱到。吃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好吃的感觉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味蕾的感受力也不同。一位美食博主受到的争议和质疑远大于鸡汤写手。有时,写了一家自己很喜欢的餐厅,却很有可能被粉丝批评不好吃、没品位。所以,安娜常常说,要当好美食博主,不仅需要技术和内容,还要有极其强大的内心和不低的情商。
两年来,安娜边做边反思:相比别人,我们公众号独有的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别人要关注我们而不是别人呢?做了半年之后,她和莱恩开始聚焦自己更擅长的两件事:到处旅游,介绍异国美食;用英语专门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这两件事都走的不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美食博主“吃播”“搞活动”的路子,极其需要英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安娜和莱恩在欧洲四处穷游,吃过了不少当地朋友推荐的“一生必去”的特色,也不幸踩了很多雷,从布鲁塞尔街头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酒[局][火]贻贝,到布拉格一支甜蜜烫手的车轮面包……他们都一一“打卡”收藏。
她介绍,印象最深的是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城——赫罗纳。这个地方不太出名,却有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厅——Celler de Can Roca。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小小的一座城,藏着许多家各有特色的米其林餐厅,所有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念叨着米其林,就好像高迪之于巴塞罗那,火锅之于成都。感觉遥不可及的高级料理就在身边,平时古城里闲逛,就无数次擦肩而过。后来因为特别的机缘,她和萊恩有幸和一些世界知名的米其林大厨有了私交,不仅被邀到府上做客,偶尔还能尝到最新的主厨私房菜,而餐厅的酒窖和神秘后厨,也成了他们盘桓的地方。
他们逐渐学会像当地人一样评价一种食物正不正宗。比如意面要煮到带一点点儿白芯的状态,不软不硬,才是最好的火候;西班牙海鲜饭,必须得是夹生的米粒,要是煮过了头,就是冒牌货。
安娜他们的美食品牌也逐渐做出了影响力。不要以为他们只去高大上的异邦,他们最近就打算去云贵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去记录他们的饮食文化。
“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次去贵州毕节附近的一个小村,当地人把鱼装在一种特殊的叶片上端上桌。我突然想起意大利北部山区里的农家乐,当地银匠把银片V字对折敲打出山谷的褶皱和纹理,在‘谷底’静静躺着一方鱼肉,那是一种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的河鱼。”
从山川到河流,相隔万里的两个厨师用鱼讲述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如此默契。美食如此容易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它是一个载体,能够深入浅出的承载文化、艺术、自然,让人在一顿饭的时间里感受人文。
安娜最后说:“评价一道菜,绝对不只是好不好吃这么简单,还要看到美味背后的理念。评价一个职业也不能仅仅看它有没有传统的社会声望、能不能带来很多金钱回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有意思的职业能够让人打破想象,从而生活得更加有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