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实报道“五卅”惨案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外反动当局实施新闻封锁,同时连篇累牍进行歪曲宣传,欺骗民众,胡说“学生要冲击巡捕房,杀死外国佬”云云。这时,外国记者汉斯·希伯按捺不住,挺身而出,秉笔直书,据实报道,揭露反动当局的谎言。因为“五卅”惨案当天,他恰巧在南京路的出事地段,与许多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一起,不受任何干涉地观看了游行队伍。当事件发生时,没有一个外国人受到攻击,也没有一个巡捕被杀害或受伤。他在《上海的斗争 1925年“五卅”惨案的继续》一文中揭露了租界当局的谎言,文章说:“……后来据传教士公开陈述证实,在几个人被英国人捕去之后,前往交涉的代表们又被英国巡捕粗暴地推了出来,并遭殴打。与此同时,巡捕们还殴打了游行队伍前几列的人。当这些暴行不仅在游行队伍中,而且在聚集成群的中国群众中引起极大的义愤时,英国人并没有发出任何警告,就立即响起大屠杀的枪声。”
汉斯·希伯揭露“五卅”真相的外文报道发表后,在世界公众中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产生了中国报纸和电影无法产生的影响。
其实,希伯的原名并非Hans Shippe,而是HeinzGrzyb(中文译为:海因茨·格茨朴);后来投身革命事业,为使亲友免遭牵连、迫害,才改现名。希伯这个中文名字,则是安排他到抗日根据地去参观、采访的新四军军医处长沈其震为他取的。沈告诉他,“希”是“希望”的意思,而居于“伯仲叔季”之首的“伯”,则是中国人为大儿子取名时常用的字。希伯听了很高兴。沈还专门为他刻了一枚中文印章。
希伯于1897年生在克拉科夫的一个犹太家庭,这座古城在当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波兰。他在1918年去德国读书,大学毕业后在德国的医药、卫生部门工作,并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一度当选为中央委员,活跃在莱比锡、斯图加特、德累斯顿等地,参加工人运动。后来因与德共领导政见不合,而脱离了德共。他以海因茨·莫勒(Heinz Moiler)、“亚细亚人”(Asiaticus)为笔名,在德、美、英的报刊《国际》、《世界舞台》、《红旗》、《太平洋事务》、《美亚评论》、《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他到过苏联和英、美等国,见过列宁和斯大林。
三次来华,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
有的材料记载,希伯曾先后来中国六次。但据希伯夫人秋迪说,他只来过三次。第一次来华是在1925年大革命时代,他在上海的南京路上目睹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撰文揭露了租界当局的谎言。在广州和武汉,他积极帮助北伐军做工作,1926年12月到1927年5月,他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担任机关刊物英文《中国通讯》的编辑,向中、外公众作宣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他愤而辞去在武汉的工作,返回欧洲。1928年,他在柏林以“亚细亚人”为笔名,用德文在维也纳一柏林出版社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1926--1927年》一书,盛赞了中国的革命。这本书在欧洲吸引了许多读者。1925年—1927年期间,希伯陆续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赞扬和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家刊物从1922年起由美国报人鲍维尔(JohnBenjamin Powell)主持,他支持中国反对日本侵略。
1932年秋,希伯和夫人秋迪相继来华,在上海定居。秋迪也是德共党员,全名秋迪·卢森堡(TmdvRosenberg)。希伯写了《殖民地中国》,在德国《世界舞台》发表,文中剖析了列强将中国肢解成几个殖民地的状况。
1934年,希伯在回到欧洲后重返上海。1935年10月,撰写《瓜分中国财政的利刃》,发表在美国的《太平洋事务》季刊上。从1934年秋天起,住在上海的一些外国友人史沫特莱、马海德、艾黎、斯特朗,以及耿丽淑(美国社会工作者,宋庆龄的挚友)、干普林(美国工程师)、芙丽德·玛娅(德国文化工作者)、布朗(加拿大记者)等人,在宋庆龄的倡导下,由希伯和英文《大美晚报》的编辑巴林博士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学习马列革命理论,研究国际时事,探讨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发展,苏联的建设经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个小组事实上成了中国革命的外籍同盟军。
1936年,希伯曾以海因茨·格尔奇布的笔名,与史沫特莱和德国建筑师鲍立克(Richard Paulick)合办《中国之声》期刊。鲍立克是圣约翰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德、奥犹太难民从1938年起大批逃亡上海后,他曾领导了一个地下组织,反对纳粹暴政,援助犹太难民。
1937年上海沦陷前后,希伯夫妇想方设法筹款购买医药用品,并装扮成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把药品运往抗战部队和新四军地下交通站。
1937年6月,希伯在北平的英文《民主》杂志上发表《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和他的革命事业。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国共再度合作,希伯奔波于抗日前线和后方。从1938年到1941年,希伯先后到过延安、皖南泾县的云岭、苏北的盐城。
1938年春,希伯在武汉经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到延安,见到毛泽东。他对毛谈了自己对斯诺《西行漫记》的看法,觉得书中的有些观点是非马列主义的。在这之前,希伯就撰文批评斯诺,美国的《太平洋事务》季刊把希伯的批评、斯诺的答复和希伯的再批评这三篇文章,都节登了出来。另外,《西行漫记》也受到美国共产党的攻击,并禁止它经营的书店出售此书。毛泽东听了希伯的陈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观点。希伯对此并不灰心丧气,也不讳言他受到了批评,而是把此事告诉了史沫特莱。他一如既往,奔走采访,把新四军、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根据亲见亲闻,如实地报道给国内外读者。
1939年2月至3月间,希伯同史沫特莱和美国记者贝尔登等,在上海地下党的安排下,从上海取道浙江前往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采访,见到了叶挺、项英、陈毅、周子昆、袁国平、邓子恢、粟裕等领导,聆听了周恩来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传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希伯在5月间便同秋迪前往。他们的行程是由1941年刚成立的新四军上海办事处安排组织的,由交通员鲁平先行一步,由尚在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部读书、会讲英语的陈志存伴同,乘坐小火轮前往苏北。
多年后,陈志存撰写了《护送国际友人希伯往盐城军部》,记述了这段经历。陈是在上午从希伯在西摩路住所的后门走上楼,把希伯夫妇的一只装满药品、纸张和一架英文打字机的大箱子、一只装衣服的行李箱,先送上开往苏北的“安泰”轮。傍晚,陈陪希伯夫妇到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外滩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吃晚饭,为了消磨时间,等待天黑,这顿饭一直吃到晚上 九点钟,才悄悄地在夜色中把他们夫妇带上船,送进包房。午夜,船到吴淞口,等候日军上船检查,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幸好日本兵走到舱口,看了一眼,没有下去就走了。船到苏北如皋后,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希伯一行顺利通过日伪军的检查盘问,绕道如皋、东台,终于到达盐城。
希伯和秋迪到了新四军军部,见到了政委刘少奇和陈毅、粟裕,希伯和陈、粟是别后重逢。希伯对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产生浓厚兴趣,旁听过人民参政会会议,走访过包括士绅、地主、宗教人士在内的各方代表,接触过广大人民群众,听到刘少奇和陈毅的讲话。他专门就参政会问题采访了刘少奇。刘还向他介绍了中国革命的一些问题,消除了他多年的困惑。据此希伯写了一部八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希伯夫妇在新四军呆了一段时期以后,希伯又前往山东采访报道,以打破日、伪的新闻封锁,使人们能知道八路军在那里艰苦抗日的真实情况。
1941年8月9日,希伯在赴山东采访八路军途中,写信给他供职的美国太平洋学会秘书长利连撒尔,报告了他的北方之行将集中写山东和河北,重点是写山东。他还要求该学会给予他七个月的补助,以支付用于旅行的费用。
1941年9月12日,希伯到达山东滨海地区,后来又在八路军115师师部与罗荣桓、朱瑞、黎玉等见了面。党政军民举行盛大茶话会欢迎希伯。希伯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到深夜,完成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记述了他从苏北到山东的经过。
在这期间,秋迪曾来探望希伯。军方为了他们的安全,劝说他们回上海。但希伯不肯走,说:“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记者,是从来不畏惧枪炮子弹的。”秋迪本来也不想走,但被希伯劝走了。希伯以后写好稿子,积到一定数量,就汇总交给信使送往苏北,由新四军派人送给上海的秋迪,再由秋迪将稿子及时转寄到美国和英国去发表。秋迪不仅是希伯的妻子,而且是他的助手。
不久,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火田)俊六集中日、伪军队5万多人,分兵十一路,实行“大扫荡”,企图包围消灭115师主力和山东分局机关。但罗荣桓指挥神奇,在11月初,依靠军民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趁拂晓时,未发一枪,就突破了敌人三道防线,取得奇迹般的胜利,这就是著名的“留田突围”。希伯为此写下了《无声的战斗》,译成中文后在《战士报》登出,激励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血洒沂蒙,为中国革命献身
后来,形势更趋险恶。11月30日凌晨,八路军一个特务连被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包围,双方力量悬殊,仗打得很残酷,有七名师级以上干部牺牲,希伯的翻译和两个警卫也战死了,希伯拿起牺牲同志的枪射击敌人,最后也献出了生命。希伯遗体上弹痕累累。
希伯壮烈牺牲后,遗体葬在大青山下五道沟的獾沟子附近,后迁葬到沂南梭庄革命烈士墓地,并立碑纪念。
1944年,在江苏省赣榆县的马鞍山(后改名抗日山)的烈士陵园里,树立起“希伯同志永垂不朽”的白色圆锥体石碑。纪念碑由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立。碑石上有罗荣桓、黎玉、肖华的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希伯英灵永垂不朽!”
后来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当时主管山东分局的秘书、行政和统战工作,负责接待过希伯。五十多年后,《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出版时,,谷牧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和文章,深切怀念这位为中国革命献身的不朽国际主义战士。
作家王火以崇敬的心情,于1981年完成了传记小说《外国八路》,歌颂了希伯可歌可泣的一生。1985年,山东电视台根据王火的《外国八路》拍成电视剧,名为《汉斯·希伯》。
希伯牺牲后的秋迪
希伯牺牲后,新四军送了秋迪一大笔钱作抚恤金,秋迪未要,后来,又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288弄1号替秋迪买了一幢房子。由潘汉年领导的刘人寿(曾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曾在这幢房子里设过地下电台。刘说,秋迪对收发报似乎很内行,她对刘等收、发报似乎也知情,但彼此心照不宣。
1954年,秋迪到美国探望母亲。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黄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暨安理会的代表。在美国期间,黄华以宋庆龄的名义,邀请秋迪来中国安度晚年。秋迪欣然接受,于1978年再度来华。
秋迪回中国后,曾任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国际友人研究会顾问、《今日中国》杂志德语专家。她为《今日中国》审阅德文稿件,不肯接受工资报酬。她说,她有联邦德国发给被纳粹杀害的犹太
人亲属的赔偿金(她的弟弟被杀害),可以生活。
山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编纂《希伯文集》(1986年出版)时,得到秋迪的大力帮助。她以耄耋之年,为搜集、鉴核有关希伯的资料做了许多工作。希伯的著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中国现代革命史料,展示了他对当时许多重大事件的精辟见解,非常珍贵。
1981年,秋迪已回到中国,她去临沂祭扫时,用德文题了词:“无数先烈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希伯同志是个共产党员,他尽了自己的义务,我们将铭记所有的先烈。”秋迪的题词,连同译文被一并镌刻在希伯的墓碑上。
1997年1月21日秋迪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92岁。秋迪的骨灰运到山东临沂与希伯合葬。一对为中国民主和抗日事业奔走呼号的犹太夫妇,在生离死别五十六年后,终于又聚合在一起,长眠在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华大地上。
(作者为上海犹太史学者)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外反动当局实施新闻封锁,同时连篇累牍进行歪曲宣传,欺骗民众,胡说“学生要冲击巡捕房,杀死外国佬”云云。这时,外国记者汉斯·希伯按捺不住,挺身而出,秉笔直书,据实报道,揭露反动当局的谎言。因为“五卅”惨案当天,他恰巧在南京路的出事地段,与许多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一起,不受任何干涉地观看了游行队伍。当事件发生时,没有一个外国人受到攻击,也没有一个巡捕被杀害或受伤。他在《上海的斗争 1925年“五卅”惨案的继续》一文中揭露了租界当局的谎言,文章说:“……后来据传教士公开陈述证实,在几个人被英国人捕去之后,前往交涉的代表们又被英国巡捕粗暴地推了出来,并遭殴打。与此同时,巡捕们还殴打了游行队伍前几列的人。当这些暴行不仅在游行队伍中,而且在聚集成群的中国群众中引起极大的义愤时,英国人并没有发出任何警告,就立即响起大屠杀的枪声。”
汉斯·希伯揭露“五卅”真相的外文报道发表后,在世界公众中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产生了中国报纸和电影无法产生的影响。
其实,希伯的原名并非Hans Shippe,而是HeinzGrzyb(中文译为:海因茨·格茨朴);后来投身革命事业,为使亲友免遭牵连、迫害,才改现名。希伯这个中文名字,则是安排他到抗日根据地去参观、采访的新四军军医处长沈其震为他取的。沈告诉他,“希”是“希望”的意思,而居于“伯仲叔季”之首的“伯”,则是中国人为大儿子取名时常用的字。希伯听了很高兴。沈还专门为他刻了一枚中文印章。
希伯于1897年生在克拉科夫的一个犹太家庭,这座古城在当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波兰。他在1918年去德国读书,大学毕业后在德国的医药、卫生部门工作,并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一度当选为中央委员,活跃在莱比锡、斯图加特、德累斯顿等地,参加工人运动。后来因与德共领导政见不合,而脱离了德共。他以海因茨·莫勒(Heinz Moiler)、“亚细亚人”(Asiaticus)为笔名,在德、美、英的报刊《国际》、《世界舞台》、《红旗》、《太平洋事务》、《美亚评论》、《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他到过苏联和英、美等国,见过列宁和斯大林。
三次来华,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
有的材料记载,希伯曾先后来中国六次。但据希伯夫人秋迪说,他只来过三次。第一次来华是在1925年大革命时代,他在上海的南京路上目睹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撰文揭露了租界当局的谎言。在广州和武汉,他积极帮助北伐军做工作,1926年12月到1927年5月,他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担任机关刊物英文《中国通讯》的编辑,向中、外公众作宣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他愤而辞去在武汉的工作,返回欧洲。1928年,他在柏林以“亚细亚人”为笔名,用德文在维也纳一柏林出版社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1926--1927年》一书,盛赞了中国的革命。这本书在欧洲吸引了许多读者。1925年—1927年期间,希伯陆续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赞扬和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家刊物从1922年起由美国报人鲍维尔(JohnBenjamin Powell)主持,他支持中国反对日本侵略。
1932年秋,希伯和夫人秋迪相继来华,在上海定居。秋迪也是德共党员,全名秋迪·卢森堡(TmdvRosenberg)。希伯写了《殖民地中国》,在德国《世界舞台》发表,文中剖析了列强将中国肢解成几个殖民地的状况。
1934年,希伯在回到欧洲后重返上海。1935年10月,撰写《瓜分中国财政的利刃》,发表在美国的《太平洋事务》季刊上。从1934年秋天起,住在上海的一些外国友人史沫特莱、马海德、艾黎、斯特朗,以及耿丽淑(美国社会工作者,宋庆龄的挚友)、干普林(美国工程师)、芙丽德·玛娅(德国文化工作者)、布朗(加拿大记者)等人,在宋庆龄的倡导下,由希伯和英文《大美晚报》的编辑巴林博士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学习马列革命理论,研究国际时事,探讨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发展,苏联的建设经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个小组事实上成了中国革命的外籍同盟军。
1936年,希伯曾以海因茨·格尔奇布的笔名,与史沫特莱和德国建筑师鲍立克(Richard Paulick)合办《中国之声》期刊。鲍立克是圣约翰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德、奥犹太难民从1938年起大批逃亡上海后,他曾领导了一个地下组织,反对纳粹暴政,援助犹太难民。
1937年上海沦陷前后,希伯夫妇想方设法筹款购买医药用品,并装扮成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把药品运往抗战部队和新四军地下交通站。
1937年6月,希伯在北平的英文《民主》杂志上发表《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和他的革命事业。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国共再度合作,希伯奔波于抗日前线和后方。从1938年到1941年,希伯先后到过延安、皖南泾县的云岭、苏北的盐城。
1938年春,希伯在武汉经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到延安,见到毛泽东。他对毛谈了自己对斯诺《西行漫记》的看法,觉得书中的有些观点是非马列主义的。在这之前,希伯就撰文批评斯诺,美国的《太平洋事务》季刊把希伯的批评、斯诺的答复和希伯的再批评这三篇文章,都节登了出来。另外,《西行漫记》也受到美国共产党的攻击,并禁止它经营的书店出售此书。毛泽东听了希伯的陈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观点。希伯对此并不灰心丧气,也不讳言他受到了批评,而是把此事告诉了史沫特莱。他一如既往,奔走采访,把新四军、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根据亲见亲闻,如实地报道给国内外读者。
1939年2月至3月间,希伯同史沫特莱和美国记者贝尔登等,在上海地下党的安排下,从上海取道浙江前往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采访,见到了叶挺、项英、陈毅、周子昆、袁国平、邓子恢、粟裕等领导,聆听了周恩来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传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希伯在5月间便同秋迪前往。他们的行程是由1941年刚成立的新四军上海办事处安排组织的,由交通员鲁平先行一步,由尚在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部读书、会讲英语的陈志存伴同,乘坐小火轮前往苏北。
多年后,陈志存撰写了《护送国际友人希伯往盐城军部》,记述了这段经历。陈是在上午从希伯在西摩路住所的后门走上楼,把希伯夫妇的一只装满药品、纸张和一架英文打字机的大箱子、一只装衣服的行李箱,先送上开往苏北的“安泰”轮。傍晚,陈陪希伯夫妇到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外滩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吃晚饭,为了消磨时间,等待天黑,这顿饭一直吃到晚上 九点钟,才悄悄地在夜色中把他们夫妇带上船,送进包房。午夜,船到吴淞口,等候日军上船检查,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幸好日本兵走到舱口,看了一眼,没有下去就走了。船到苏北如皋后,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希伯一行顺利通过日伪军的检查盘问,绕道如皋、东台,终于到达盐城。
希伯和秋迪到了新四军军部,见到了政委刘少奇和陈毅、粟裕,希伯和陈、粟是别后重逢。希伯对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产生浓厚兴趣,旁听过人民参政会会议,走访过包括士绅、地主、宗教人士在内的各方代表,接触过广大人民群众,听到刘少奇和陈毅的讲话。他专门就参政会问题采访了刘少奇。刘还向他介绍了中国革命的一些问题,消除了他多年的困惑。据此希伯写了一部八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希伯夫妇在新四军呆了一段时期以后,希伯又前往山东采访报道,以打破日、伪的新闻封锁,使人们能知道八路军在那里艰苦抗日的真实情况。
1941年8月9日,希伯在赴山东采访八路军途中,写信给他供职的美国太平洋学会秘书长利连撒尔,报告了他的北方之行将集中写山东和河北,重点是写山东。他还要求该学会给予他七个月的补助,以支付用于旅行的费用。
1941年9月12日,希伯到达山东滨海地区,后来又在八路军115师师部与罗荣桓、朱瑞、黎玉等见了面。党政军民举行盛大茶话会欢迎希伯。希伯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到深夜,完成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记述了他从苏北到山东的经过。
在这期间,秋迪曾来探望希伯。军方为了他们的安全,劝说他们回上海。但希伯不肯走,说:“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记者,是从来不畏惧枪炮子弹的。”秋迪本来也不想走,但被希伯劝走了。希伯以后写好稿子,积到一定数量,就汇总交给信使送往苏北,由新四军派人送给上海的秋迪,再由秋迪将稿子及时转寄到美国和英国去发表。秋迪不仅是希伯的妻子,而且是他的助手。
不久,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火田)俊六集中日、伪军队5万多人,分兵十一路,实行“大扫荡”,企图包围消灭115师主力和山东分局机关。但罗荣桓指挥神奇,在11月初,依靠军民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趁拂晓时,未发一枪,就突破了敌人三道防线,取得奇迹般的胜利,这就是著名的“留田突围”。希伯为此写下了《无声的战斗》,译成中文后在《战士报》登出,激励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血洒沂蒙,为中国革命献身
后来,形势更趋险恶。11月30日凌晨,八路军一个特务连被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包围,双方力量悬殊,仗打得很残酷,有七名师级以上干部牺牲,希伯的翻译和两个警卫也战死了,希伯拿起牺牲同志的枪射击敌人,最后也献出了生命。希伯遗体上弹痕累累。
希伯壮烈牺牲后,遗体葬在大青山下五道沟的獾沟子附近,后迁葬到沂南梭庄革命烈士墓地,并立碑纪念。
1944年,在江苏省赣榆县的马鞍山(后改名抗日山)的烈士陵园里,树立起“希伯同志永垂不朽”的白色圆锥体石碑。纪念碑由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立。碑石上有罗荣桓、黎玉、肖华的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希伯英灵永垂不朽!”
后来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当时主管山东分局的秘书、行政和统战工作,负责接待过希伯。五十多年后,《战斗在中华大地——汉斯·希伯在中国》出版时,,谷牧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和文章,深切怀念这位为中国革命献身的不朽国际主义战士。
作家王火以崇敬的心情,于1981年完成了传记小说《外国八路》,歌颂了希伯可歌可泣的一生。1985年,山东电视台根据王火的《外国八路》拍成电视剧,名为《汉斯·希伯》。
希伯牺牲后的秋迪
希伯牺牲后,新四军送了秋迪一大笔钱作抚恤金,秋迪未要,后来,又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288弄1号替秋迪买了一幢房子。由潘汉年领导的刘人寿(曾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曾在这幢房子里设过地下电台。刘说,秋迪对收发报似乎很内行,她对刘等收、发报似乎也知情,但彼此心照不宣。
1954年,秋迪到美国探望母亲。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黄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暨安理会的代表。在美国期间,黄华以宋庆龄的名义,邀请秋迪来中国安度晚年。秋迪欣然接受,于1978年再度来华。
秋迪回中国后,曾任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国际友人研究会顾问、《今日中国》杂志德语专家。她为《今日中国》审阅德文稿件,不肯接受工资报酬。她说,她有联邦德国发给被纳粹杀害的犹太
人亲属的赔偿金(她的弟弟被杀害),可以生活。
山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编纂《希伯文集》(1986年出版)时,得到秋迪的大力帮助。她以耄耋之年,为搜集、鉴核有关希伯的资料做了许多工作。希伯的著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中国现代革命史料,展示了他对当时许多重大事件的精辟见解,非常珍贵。
1981年,秋迪已回到中国,她去临沂祭扫时,用德文题了词:“无数先烈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希伯同志是个共产党员,他尽了自己的义务,我们将铭记所有的先烈。”秋迪的题词,连同译文被一并镌刻在希伯的墓碑上。
1997年1月21日秋迪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92岁。秋迪的骨灰运到山东临沂与希伯合葬。一对为中国民主和抗日事业奔走呼号的犹太夫妇,在生离死别五十六年后,终于又聚合在一起,长眠在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华大地上。
(作者为上海犹太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