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从“听”入手,寓教于“美”,落实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体现教育理念的“三听”模式:“聆听——谛听——赏听”。以“听”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以实现在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听赏能力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终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好基础。
【关键词】聆听,谛听,赏听,三听模式
当课程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展开并向纵深发展时,我有幸观摩了许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公开课。那些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唱歌,讨论,做游戏,表演等等融入四十分钟,课堂上热热闹闹,我曾为之动容,甚至还为之“引进”。于是,我的音乐课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对部分孩子的歌曲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很多孩子存在记不住歌词或对部分歌曲旋律唱不准确等情况。为何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喜欢的音乐课上没有关注音乐,把音乐课当作娱乐休闲活动呢?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难道我背离了《音乐课程标准》?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
1.改弦更张听为先
以往的音乐课过于重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忽而唇枪舌剑,忽而手舞足蹈,忽而玩耍嬉戏,忽而引吭高歌……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学生有多少时间来欣赏、理解音乐之美呢?研读了新《课标》令人惊回首:活跃喧闹的音乐课距离《课标》十万八千里,因为它违背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无法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根本价值,长此以往会影响音乐教育的质量,更会违背“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改革宗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揭示了音乐的本质,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一切音乐实践都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而敏锐的听觉放在首位,让学生有一对“音乐耳朵”。“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听”是迈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要带领学生踏稳这一步。
2.确立“三听”探模式
《新课标》反复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地感受与体验。”我领悟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聆听教学,而是要把聆听教学融入于审美过程之中,作为“美育”教育手段之一,我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教育。更何况音乐课上学生接触的都是充满美感的“乐音”,所以毋庸置疑音乐教学应该从“听”开始,寓教于“美”。
欣赏乐曲,学会乐曲要经过“聆听”——“谛听”——“赏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从“接受”到“发展”直至内化与升华的听力练习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经过一年多的悉心尝试,探索与研究,我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初步确立了“聆听——谛听——赏听”的“三听”模式。
3.课堂历练见成效
3.1音乐欣赏逐步升华。
3.1.1聆听——感知型倾听。
“聆听”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能最直观地得到艺术地享受和审美愉悦,能在感性中积淀理性,在瞬间潜藏艺术实践经验。这样为审美反射提供了条件,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与习惯。
如欣赏民族乐曲《彩云追月》时,我利用自身特长,直接用手风琴弹奏该乐曲的主题音乐。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最直观地走进“音乐”聆听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手风琴的声音真好听,清脆悦耳。”“我看到了月宫里的嫦娥抱着玉兔。”还有的说:“听了让人进入仙境,心情舒畅。”……多么美丽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聆听”后学生凭着直觉审美的结果。
3.1.2谛听——辨别型倾听。
上音乐课不是为了调节学习生活,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来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来体验音乐的真谛。为此,我指导学生“谛听”——辨别型倾听:听清节拍变换、节奏快慢、器乐种类、和声的效果变换等,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意象、情调有进一步的体验。如在器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表格,请他们再一次仔细倾听音乐,注意音乐中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比较体会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直观生动。
3.1.3赏听——赏析型恭听。
赏听是比较复杂的审美过程,在赏听教学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立足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一幅画面,即随音乐节拍、旋律、声调、音域等想象音乐描述的情景状态,而不是脱离作品的胡思乱想、乱赏。在执教《小蜜蜂》时,我无任何提示,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逐步升级直到有的会哼唱,有的用手轻拍,有的跃跃欲试想表演,这时让学生交流感受。“是小提琴演奏的吧?”“在花园里,百花争艳呢!”“像蜜蜂在采蜜,有嗡嗡的声音。”……这时我明确指出:“这是小提琴独奏曲《小蜜蜂》。”接着让同学自由组合展示“三听”以后的成果:有些同学随着乐曲声笑咪咪地蹲下做出花的状态,有些同学随着节奏做出有韵律的动作,有些像花园里的游客边哼曲子边拍手。他们在欣赏《小蜜蜂》的同时又在创作、重塑自己。试想如果缺少“赏听”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他们能这样自然而饶有兴趣地点评乐曲,创造表演吗?不能!所以“赏听”是“聆听”、“谛听”后的更高阶段,“赏听”是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再创造能力”的方式,也是最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方式,由此深受学生欢迎。
3.2新歌教学,事半功倍。
3.2.1“三听”模式易字正腔圆。
平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教完一首歌曲后,同学们在第一次学唱时所出现的差错很难更改过来。这就是因为“聆听”、“谛听”不到位,而在参与过程中受大脑音响经验的影响以及外围音响干扰造成的错误且深刻的新的听觉意象,这种错觉意象“先入为主”,在大脑中留下的便是不易更改的记忆。按“三听”模式教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个错误。我以往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因为未让学生“谛听”,学生以为就是《娃哈哈》这首歌,把前者的歌词用后者的曲调来演唱,很难改正,老串调。“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用“三听”模式教唱,因为同学在“聆听,谛听,赏听”后,大脑接受了完整而强烈的听觉刺激,留下了正确的听觉意象,所以一点未受到前摄经验的干扰而唱准了歌曲,而且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所以“一唱三听”必不可少。
3.2.2“三听”模式能化难为易。
歌曲中的难点,主要是旋律与节奏以及升降变调等方面,难点又往往更能表达歌曲情感,但学生小,很难教好。我尝试从“三听”模式淡化难点,用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声音来范唱,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后再学唱。如歌曲《快快长》中的附点切分节奏、跳音记号等处均为难点,我让学生聆听整首歌曲,获得初步感受,注意几处有难点但最优美的部分,静心地听我范唱。我把难点融入于演唱中,把难点唱到位。让学生“三听”范唱,“三听”跟唱,他们边听边唱边观察我的表情,难点唱准了,歌会唱了,表情也欢快了。以“三听”模式教新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学生都成了小歌星,尽情放歌了。
一年多的实践、探研,我体会到“三听”模式体现了新型教育观,符合教学原则。人人都“听”,个个参与。从个性角度看,音乐课不只是训练学生听觉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的地方,符合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聆听——谛听——赏听”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三听”模式易于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重在提高审美能力,为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的目标。在小学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标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出版.
[3]《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
【关键词】聆听,谛听,赏听,三听模式
当课程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展开并向纵深发展时,我有幸观摩了许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公开课。那些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唱歌,讨论,做游戏,表演等等融入四十分钟,课堂上热热闹闹,我曾为之动容,甚至还为之“引进”。于是,我的音乐课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对部分孩子的歌曲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很多孩子存在记不住歌词或对部分歌曲旋律唱不准确等情况。为何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喜欢的音乐课上没有关注音乐,把音乐课当作娱乐休闲活动呢?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难道我背离了《音乐课程标准》?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
1.改弦更张听为先
以往的音乐课过于重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忽而唇枪舌剑,忽而手舞足蹈,忽而玩耍嬉戏,忽而引吭高歌……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学生有多少时间来欣赏、理解音乐之美呢?研读了新《课标》令人惊回首:活跃喧闹的音乐课距离《课标》十万八千里,因为它违背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无法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根本价值,长此以往会影响音乐教育的质量,更会违背“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改革宗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揭示了音乐的本质,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一切音乐实践都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而敏锐的听觉放在首位,让学生有一对“音乐耳朵”。“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听”是迈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要带领学生踏稳这一步。
2.确立“三听”探模式
《新课标》反复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地感受与体验。”我领悟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聆听教学,而是要把聆听教学融入于审美过程之中,作为“美育”教育手段之一,我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教育。更何况音乐课上学生接触的都是充满美感的“乐音”,所以毋庸置疑音乐教学应该从“听”开始,寓教于“美”。
欣赏乐曲,学会乐曲要经过“聆听”——“谛听”——“赏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从“接受”到“发展”直至内化与升华的听力练习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经过一年多的悉心尝试,探索与研究,我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初步确立了“聆听——谛听——赏听”的“三听”模式。
3.课堂历练见成效
3.1音乐欣赏逐步升华。
3.1.1聆听——感知型倾听。
“聆听”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能最直观地得到艺术地享受和审美愉悦,能在感性中积淀理性,在瞬间潜藏艺术实践经验。这样为审美反射提供了条件,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与习惯。
如欣赏民族乐曲《彩云追月》时,我利用自身特长,直接用手风琴弹奏该乐曲的主题音乐。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最直观地走进“音乐”聆听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手风琴的声音真好听,清脆悦耳。”“我看到了月宫里的嫦娥抱着玉兔。”还有的说:“听了让人进入仙境,心情舒畅。”……多么美丽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聆听”后学生凭着直觉审美的结果。
3.1.2谛听——辨别型倾听。
上音乐课不是为了调节学习生活,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来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来体验音乐的真谛。为此,我指导学生“谛听”——辨别型倾听:听清节拍变换、节奏快慢、器乐种类、和声的效果变换等,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意象、情调有进一步的体验。如在器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表格,请他们再一次仔细倾听音乐,注意音乐中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比较体会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直观生动。
3.1.3赏听——赏析型恭听。
赏听是比较复杂的审美过程,在赏听教学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立足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一幅画面,即随音乐节拍、旋律、声调、音域等想象音乐描述的情景状态,而不是脱离作品的胡思乱想、乱赏。在执教《小蜜蜂》时,我无任何提示,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逐步升级直到有的会哼唱,有的用手轻拍,有的跃跃欲试想表演,这时让学生交流感受。“是小提琴演奏的吧?”“在花园里,百花争艳呢!”“像蜜蜂在采蜜,有嗡嗡的声音。”……这时我明确指出:“这是小提琴独奏曲《小蜜蜂》。”接着让同学自由组合展示“三听”以后的成果:有些同学随着乐曲声笑咪咪地蹲下做出花的状态,有些同学随着节奏做出有韵律的动作,有些像花园里的游客边哼曲子边拍手。他们在欣赏《小蜜蜂》的同时又在创作、重塑自己。试想如果缺少“赏听”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他们能这样自然而饶有兴趣地点评乐曲,创造表演吗?不能!所以“赏听”是“聆听”、“谛听”后的更高阶段,“赏听”是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再创造能力”的方式,也是最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方式,由此深受学生欢迎。
3.2新歌教学,事半功倍。
3.2.1“三听”模式易字正腔圆。
平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教完一首歌曲后,同学们在第一次学唱时所出现的差错很难更改过来。这就是因为“聆听”、“谛听”不到位,而在参与过程中受大脑音响经验的影响以及外围音响干扰造成的错误且深刻的新的听觉意象,这种错觉意象“先入为主”,在大脑中留下的便是不易更改的记忆。按“三听”模式教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个错误。我以往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因为未让学生“谛听”,学生以为就是《娃哈哈》这首歌,把前者的歌词用后者的曲调来演唱,很难改正,老串调。“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用“三听”模式教唱,因为同学在“聆听,谛听,赏听”后,大脑接受了完整而强烈的听觉刺激,留下了正确的听觉意象,所以一点未受到前摄经验的干扰而唱准了歌曲,而且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所以“一唱三听”必不可少。
3.2.2“三听”模式能化难为易。
歌曲中的难点,主要是旋律与节奏以及升降变调等方面,难点又往往更能表达歌曲情感,但学生小,很难教好。我尝试从“三听”模式淡化难点,用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声音来范唱,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后再学唱。如歌曲《快快长》中的附点切分节奏、跳音记号等处均为难点,我让学生聆听整首歌曲,获得初步感受,注意几处有难点但最优美的部分,静心地听我范唱。我把难点融入于演唱中,把难点唱到位。让学生“三听”范唱,“三听”跟唱,他们边听边唱边观察我的表情,难点唱准了,歌会唱了,表情也欢快了。以“三听”模式教新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学生都成了小歌星,尽情放歌了。
一年多的实践、探研,我体会到“三听”模式体现了新型教育观,符合教学原则。人人都“听”,个个参与。从个性角度看,音乐课不只是训练学生听觉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的地方,符合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聆听——谛听——赏听”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三听”模式易于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重在提高审美能力,为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的目标。在小学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标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出版.
[3]《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