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开始 寓教于美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从“听”入手,寓教于“美”,落实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体现教育理念的“三听”模式:“聆听——谛听——赏听”。以“听”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以实现在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听赏能力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终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好基础。
  【关键词】聆听,谛听,赏听,三听模式
  
  当课程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展开并向纵深发展时,我有幸观摩了许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公开课。那些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唱歌,讨论,做游戏,表演等等融入四十分钟,课堂上热热闹闹,我曾为之动容,甚至还为之“引进”。于是,我的音乐课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对部分孩子的歌曲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很多孩子存在记不住歌词或对部分歌曲旋律唱不准确等情况。为何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喜欢的音乐课上没有关注音乐,把音乐课当作娱乐休闲活动呢?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难道我背离了《音乐课程标准》?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
  1.改弦更张听为先
  以往的音乐课过于重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忽而唇枪舌剑,忽而手舞足蹈,忽而玩耍嬉戏,忽而引吭高歌……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学生有多少时间来欣赏、理解音乐之美呢?研读了新《课标》令人惊回首:活跃喧闹的音乐课距离《课标》十万八千里,因为它违背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无法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根本价值,长此以往会影响音乐教育的质量,更会违背“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改革宗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揭示了音乐的本质,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一切音乐实践都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而敏锐的听觉放在首位,让学生有一对“音乐耳朵”。“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听”是迈入音乐艺术殿堂的第一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要带领学生踏稳这一步。
  2.确立“三听”探模式
  《新课标》反复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地感受与体验。”我领悟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聆听教学,而是要把聆听教学融入于审美过程之中,作为“美育”教育手段之一,我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教育。更何况音乐课上学生接触的都是充满美感的“乐音”,所以毋庸置疑音乐教学应该从“听”开始,寓教于“美”。
  欣赏乐曲,学会乐曲要经过“聆听”——“谛听”——“赏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从“接受”到“发展”直至内化与升华的听力练习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经过一年多的悉心尝试,探索与研究,我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初步确立了“聆听——谛听——赏听”的“三听”模式。
  3.课堂历练见成效
  3.1音乐欣赏逐步升华。
  3.1.1聆听——感知型倾听。
  “聆听”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能最直观地得到艺术地享受和审美愉悦,能在感性中积淀理性,在瞬间潜藏艺术实践经验。这样为审美反射提供了条件,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与习惯。
  如欣赏民族乐曲《彩云追月》时,我利用自身特长,直接用手风琴弹奏该乐曲的主题音乐。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最直观地走进“音乐”聆听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手风琴的声音真好听,清脆悦耳。”“我看到了月宫里的嫦娥抱着玉兔。”还有的说:“听了让人进入仙境,心情舒畅。”……多么美丽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聆听”后学生凭着直觉审美的结果。
  3.1.2谛听——辨别型倾听。
  上音乐课不是为了调节学习生活,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来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来体验音乐的真谛。为此,我指导学生“谛听”——辨别型倾听:听清节拍变换、节奏快慢、器乐种类、和声的效果变换等,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意象、情调有进一步的体验。如在器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表格,请他们再一次仔细倾听音乐,注意音乐中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比较体会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直观生动。
  3.1.3赏听——赏析型恭听。
  赏听是比较复杂的审美过程,在赏听教学过程中,我强调学生要立足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一幅画面,即随音乐节拍、旋律、声调、音域等想象音乐描述的情景状态,而不是脱离作品的胡思乱想、乱赏。在执教《小蜜蜂》时,我无任何提示,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逐步升级直到有的会哼唱,有的用手轻拍,有的跃跃欲试想表演,这时让学生交流感受。“是小提琴演奏的吧?”“在花园里,百花争艳呢!”“像蜜蜂在采蜜,有嗡嗡的声音。”……这时我明确指出:“这是小提琴独奏曲《小蜜蜂》。”接着让同学自由组合展示“三听”以后的成果:有些同学随着乐曲声笑咪咪地蹲下做出花的状态,有些同学随着节奏做出有韵律的动作,有些像花园里的游客边哼曲子边拍手。他们在欣赏《小蜜蜂》的同时又在创作、重塑自己。试想如果缺少“赏听”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他们能这样自然而饶有兴趣地点评乐曲,创造表演吗?不能!所以“赏听”是“聆听”、“谛听”后的更高阶段,“赏听”是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再创造能力”的方式,也是最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方式,由此深受学生欢迎。
  3.2新歌教学,事半功倍。
  3.2.1“三听”模式易字正腔圆。
  平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教完一首歌曲后,同学们在第一次学唱时所出现的差错很难更改过来。这就是因为“聆听”、“谛听”不到位,而在参与过程中受大脑音响经验的影响以及外围音响干扰造成的错误且深刻的新的听觉意象,这种错觉意象“先入为主”,在大脑中留下的便是不易更改的记忆。按“三听”模式教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个错误。我以往教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因为未让学生“谛听”,学生以为就是《娃哈哈》这首歌,把前者的歌词用后者的曲调来演唱,很难改正,老串调。“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用“三听”模式教唱,因为同学在“聆听,谛听,赏听”后,大脑接受了完整而强烈的听觉刺激,留下了正确的听觉意象,所以一点未受到前摄经验的干扰而唱准了歌曲,而且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所以“一唱三听”必不可少。
  3.2.2“三听”模式能化难为易。
  歌曲中的难点,主要是旋律与节奏以及升降变调等方面,难点又往往更能表达歌曲情感,但学生小,很难教好。我尝试从“三听”模式淡化难点,用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声音来范唱,让学生“聆听,谛听,赏听”后再学唱。如歌曲《快快长》中的附点切分节奏、跳音记号等处均为难点,我让学生聆听整首歌曲,获得初步感受,注意几处有难点但最优美的部分,静心地听我范唱。我把难点融入于演唱中,把难点唱到位。让学生“三听”范唱,“三听”跟唱,他们边听边唱边观察我的表情,难点唱准了,歌会唱了,表情也欢快了。以“三听”模式教新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学生都成了小歌星,尽情放歌了。
  一年多的实践、探研,我体会到“三听”模式体现了新型教育观,符合教学原则。人人都“听”,个个参与。从个性角度看,音乐课不只是训练学生听觉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的地方,符合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聆听——谛听——赏听”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三听”模式易于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重在提高审美能力,为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的目标。在小学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标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出版.
  [3]《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4]《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有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当今教改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1.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
期刊
【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越来越少,特别到了青春期以后,很多女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变得比较内向、含蓄、敏感。在体育课上表现懒动、容易感到疲劳,怕脏、怕累、怕晒、胆小、自尊心强、害怕别人嘲笑,所以锻炼积极性不高。  【关键词】兴趣,锻炼意识    1.中职女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甚至畏惧体育课,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1.1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  由于小学期
期刊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新课程的方法理念层出不穷。这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结果,一方面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的发展。观念引导行动,结合这些年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认为要成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合格高中教师应具备并实践以下意识。  1.目标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众多,它的动态决定了它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可预知”的。这种
期刊
【摘要】“作文难”一直成为困扰着无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问题。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这些困境和现状,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本文努力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理障碍,存在原因,方法对策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对数学学习者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要求都很高,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有人这样比喻:“学数学就像筛子,不断地筛,筛到最后真正能学好数学的就已经不多了。”所以,现在初中教学中学业不良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新课标中曾提出“人人都学好数学”,为此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为:①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
期刊
【摘要】农村大班额的小组合作学习,难于操作,缺乏有效性。为此,要讲究分组策略,小组内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既要稳定,又要有所灵活。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关键词】大班额,合作学习,分组策略,活动,主导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所
期刊
【摘要】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小学生克服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认为落实好如下几个方法,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①说服教育和严格训练结合法;②榜样示范法;③活动法;④环境熏陶法;⑤行为训练法。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习惯,说服教育,行为训练,环境熏陶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
期刊
【摘要】“悟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破除了“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程式,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为目标。其模式应遵循语思统一的原则、以读为本的原则、有效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其基本框架为: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还具有创新式、开放式、拓展式、启导式、探索式、全读式等变式。  【关键词】悟学式;模式;构建;框架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
期刊
【摘要】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欢乐的童年,更是引导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方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本文就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以游戏的权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幼儿教育,愉快教学,游戏玩乐,快乐成长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与生活脱节的弊端,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宜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