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漕河渡槽出口高边坡岩石破碎、节理发育、上部风化严重,稳定性较差,威胁渠道安全。本工程通过清除上部全风化层,撬除临空面松动岩块,挂网喷10cm厚C25混凝土,设置Φ25砂浆锚杆等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了工程的安全。
【关键词】 表层清理;喷混凝土;锚杆
1 基本情况
总干渠在漕河渡槽出口至岗头隧洞进口共长745m,主要包括漕河退水闸、石渠段、岗头隧洞进口渐变段,位于岗头山南端山坡,总干渠的左侧为岗头山高边坡,距总干渠较近。
2 存在的问题及进行处理的必要性
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石渠段左侧及岗头隧洞进口山体,岩石破碎、节理发育、上部风化严重,稳定性较差,威胁渠道安全。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考虑到工程运行安全,对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石渠段左侧及岗头隧洞进口高边坡山体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3 工程措施
3.1表层风化层及松动岩块清理
对岗头隧洞进口、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及石渠段左侧需要处理的不稳定山体,清除上部全风化层,撬除临空面松动岩块后,利用块石分别在岗头隧洞进口、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及石渠段左侧砌筑长度为150m、20m和60m的干砌石挡墙,挡墙宽1m,高1m,来阻挡边坡上面滚落的块石,对渠道进行保护。
3.2喷混凝土
表层风化层及松动岩块清理干净后,为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岗头隧洞进口和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边坡挂网喷10cm厚C25混凝土防护,设置Φ25、20MnSi全长粘结型砂浆锚杆,锚杆长3.5m,入岩深度3.45m,间距1.5m×1.5m,梅花状布置,钢筋网采用φ8间距20cm×20cm的网格,锚杆必须与钢筋网焊接牢固。为利于边坡稳定,在喷混凝土部位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4.0m,梅花形布置,排水孔直径为φ50,长2.0m。
3.3石渠段左侧高边坡上设随机锚杆
石渠段左侧高边坡清除上部全风化层,撬除临空面松动岩块后,对岩石比较破碎、较危险部位设随机锚杆,锚杆为Φ25、20MnSi全长粘结型砂浆锚杆,长3.5m。
4 主要技术要求
4.1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式方法。
(2)湿喷法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1.0:3.5~1.0:4.0;水灰比0.40~0.50,砂率50%~60%。速凝剂或其它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在使用外加剂时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0min。
(3)喷射前应清除岩面上的浮石和松动的岩块,表面的岩粉、岩渣和其它杂物。用高压风水将受喷面冲洗干净。喷射前,预先埋设表示喷射厚度的侧针标志,以保证达到设计喷射厚。
(4)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为4~6cm(加微硅粉后厚度可加大);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5)喷射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
(6)湿法喷射混凝土的混合料拌制后,应进行坍落度测定,其坍落度宜为8~12cm。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装入喷射机前应过筛。
(7)喷射混凝土中的钢筋网宜在岩面初喷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网与壁面的间隙宜为3~5cm。
(8)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及时对喷射混凝土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采用草袋、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加以保湿保温养护。
4.2锚杆的安装
(1)采用全粘结型砂浆锚杆。
(2)砂浆的配合比:水灰比宜为0.35~0.45;水泥和砂重量比宜为1:1~1:2。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施工前,应根据原材料检测情况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3)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4)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灌浆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5)锚杆孔位的偏差应不大于100mm,钻孔深度允许偏差值不大于50mm。
(6)锚杆的钻孔孔径应大于锚杆直径,若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15mm以上;若采用“先安装锚杆后注浆”的程序施工,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25mm以上。
(7)注浆前应把孔内的积水和岩粉彻底吹洗干净。
(8)先注浆后插杆时,注浆管应先插到孔底;开始注浆后,徐徐均匀地将注浆管往外抽出,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水泥砂浆注满后予以捣实,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将锚杆体加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
(9)先插杆后注浆时,在插杆的同时须安装注浆管。注浆时堵塞孔口,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漕河渡槽出口高边坡处理施工设计说明[R],2013.
[2] GB50086-2001,锚杆喷高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
作者简介:杨艳军(1978-),男(汉族),河南滑縣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关键词】 表层清理;喷混凝土;锚杆
1 基本情况
总干渠在漕河渡槽出口至岗头隧洞进口共长745m,主要包括漕河退水闸、石渠段、岗头隧洞进口渐变段,位于岗头山南端山坡,总干渠的左侧为岗头山高边坡,距总干渠较近。
2 存在的问题及进行处理的必要性
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石渠段左侧及岗头隧洞进口山体,岩石破碎、节理发育、上部风化严重,稳定性较差,威胁渠道安全。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考虑到工程运行安全,对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石渠段左侧及岗头隧洞进口高边坡山体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3 工程措施
3.1表层风化层及松动岩块清理
对岗头隧洞进口、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及石渠段左侧需要处理的不稳定山体,清除上部全风化层,撬除临空面松动岩块后,利用块石分别在岗头隧洞进口、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及石渠段左侧砌筑长度为150m、20m和60m的干砌石挡墙,挡墙宽1m,高1m,来阻挡边坡上面滚落的块石,对渠道进行保护。
3.2喷混凝土
表层风化层及松动岩块清理干净后,为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岗头隧洞进口和漕河退水闸退水渠右侧边坡挂网喷10cm厚C25混凝土防护,设置Φ25、20MnSi全长粘结型砂浆锚杆,锚杆长3.5m,入岩深度3.45m,间距1.5m×1.5m,梅花状布置,钢筋网采用φ8间距20cm×20cm的网格,锚杆必须与钢筋网焊接牢固。为利于边坡稳定,在喷混凝土部位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4.0m,梅花形布置,排水孔直径为φ50,长2.0m。
3.3石渠段左侧高边坡上设随机锚杆
石渠段左侧高边坡清除上部全风化层,撬除临空面松动岩块后,对岩石比较破碎、较危险部位设随机锚杆,锚杆为Φ25、20MnSi全长粘结型砂浆锚杆,长3.5m。
4 主要技术要求
4.1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式方法。
(2)湿喷法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1.0:3.5~1.0:4.0;水灰比0.40~0.50,砂率50%~60%。速凝剂或其它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在使用外加剂时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0min。
(3)喷射前应清除岩面上的浮石和松动的岩块,表面的岩粉、岩渣和其它杂物。用高压风水将受喷面冲洗干净。喷射前,预先埋设表示喷射厚度的侧针标志,以保证达到设计喷射厚。
(4)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为4~6cm(加微硅粉后厚度可加大);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5)喷射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
(6)湿法喷射混凝土的混合料拌制后,应进行坍落度测定,其坍落度宜为8~12cm。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装入喷射机前应过筛。
(7)喷射混凝土中的钢筋网宜在岩面初喷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网与壁面的间隙宜为3~5cm。
(8)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及时对喷射混凝土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采用草袋、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加以保湿保温养护。
4.2锚杆的安装
(1)采用全粘结型砂浆锚杆。
(2)砂浆的配合比:水灰比宜为0.35~0.45;水泥和砂重量比宜为1:1~1:2。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施工前,应根据原材料检测情况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3)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4)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灌浆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5)锚杆孔位的偏差应不大于100mm,钻孔深度允许偏差值不大于50mm。
(6)锚杆的钻孔孔径应大于锚杆直径,若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15mm以上;若采用“先安装锚杆后注浆”的程序施工,钻孔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25mm以上。
(7)注浆前应把孔内的积水和岩粉彻底吹洗干净。
(8)先注浆后插杆时,注浆管应先插到孔底;开始注浆后,徐徐均匀地将注浆管往外抽出,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水泥砂浆注满后予以捣实,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将锚杆体加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
(9)先插杆后注浆时,在插杆的同时须安装注浆管。注浆时堵塞孔口,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漕河渡槽出口高边坡处理施工设计说明[R],2013.
[2] GB50086-2001,锚杆喷高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
作者简介:杨艳军(1978-),男(汉族),河南滑縣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