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贫乏,思路闭塞的毛病。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的教法上出现问题。现在是一个快餐社会,什么都讲究速度,连教学也是速成法。有的老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快速学会写作文,就叫學生背诵几篇不同文体的范文。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考试作文,学生把所背的范文套上去就行了,一劳永逸。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要克服上述毛病,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解放思想,结合农村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教法:
一、要写熟悉的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写他们熟悉的农村生活。
现在农村并不比城市差,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精准扶贫等,让农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有些人到外面打工赚了钱,富了,他们不忘回馈家乡,回乡投资进行新农村建设。整齐的村舍,干净整洁的村路,花园式的家园,小桥流水,恬静闲适,令人流连忘返。
优美的环境,有趣的农家生活,是写作的好素材。老师要充分利用这有利的条件,引导学生写农村人,记农村事,描农村景。例如,出个半命题作文《家乡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或描写景物,文体不限。让学生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再写作文。我记得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他补充的题目是《家乡的荷塘》,其中有一段描写“一片一片荷塘连在一块,成了绿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荡起碧绿的波纹,让人心旷神怡。”学生选择熟悉的东西写,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内容不再空洞,写作起来思路畅通,得心应手。
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想写好作文,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所谓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留心身边的事,了解生活中的人,关心国家时事, 注意大自然的变化等。现在有很多学生沉迷玩手机,整天手机不离手,对身边的事情不闻不问,对周围的人非常冷漠,对生活缺少热情,在虚拟的世界里独乐乐。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哀叹:手机就像鸦片一样,毒害一代人。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恰当地引导他们远离手机,鼓励他们走出虚拟的世界,投身于生活的激流,激起生活的热情,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的,要求从“一带一路、大熊猫、中华美食、广场舞、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十二个关键词里选三个,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十二个关键词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假如你不了解,又谈何写作呢?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只有从生活中获取直接材料,汲取养分,写作时方能有“源头活水”沽沽而来。
三、要读百家之书
“读百家之书,集百家之长”即指多读书,取其精华。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说明多读书对写作的重要性。有个笑话,说古代有个人写文章冥思苦想,也写不出一个字来。他老婆看了,就笑着说:“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呀!”那人马上应答着:“当然啰,你生孩子,肚子里有物;我写文章,肚子里却没有墨,怎不比你难呢?”由这个笑话也知道读书对写作有多重要了。既然“读”对“写”如此重要,那又该如何读呢?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第一,精读与略读。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很多,如《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等。有同学必会问,这么多名著,是不是每本都要详读呢?由于时间,精力等问题,不可能每本书都能详详细细地读。这就要求有的精读,有的略读,正如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好书必须详细认真地读;普通的书,泛泛而读,取其大意即可。第二,要学会做读书笔记。有些同学在老师的逼迫之下,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完就忘了,这种读书要不得。我们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如阅读的时,把那些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每读完一本书,便写一写读书感受,这样有助于巩固记忆,提高分析能力,也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法。总之,多读有益的书,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写作内涵。
四、要勤思苦练
“读”是写作的一部分,“写”才是最终的目的。写作之前,必先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需要思考,同样写作也需要思考。可是大部分学生不习惯思考,老师布置作文,他们只是应付式地随便一写,凑够字数就行。有的作文,通篇看完了都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让人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有的作文材料陈旧无新意,比如要求写人物作文《我的》,当他们写妈妈时,大多数都是写自己生病,妈妈怎样冒雨送自己去医院,又怎样辛苦照顾自己,然后就是对妈妈的感激;当他们写老师时,很多就会写“放学了,天正下着大雨,等了好久都不见妈妈来接,别的同学都走光了,老师拿伞送我回家。路上,老师总是为我挡雨,自己却全身湿透了,第二天老师感冒了……”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些就是没有动脑思考的表现。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在内心酝酿,想一想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内容,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去表达。经过深思熟虑,写时便能一气呵成。
写作不但要勤思考,而且要苦练习。苏轼曾说过:作文“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俗语也有说:“工多手熟”。这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要多练。多写多练是写好作文的唯一方法。因此,学生应该每天写一写,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只要坚持,头脑就会越来越灵活,作文越来越娴熟。
作文教学是个漫长的过程,老师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应教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学苦练。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要写熟悉的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写他们熟悉的农村生活。
现在农村并不比城市差,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精准扶贫等,让农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有些人到外面打工赚了钱,富了,他们不忘回馈家乡,回乡投资进行新农村建设。整齐的村舍,干净整洁的村路,花园式的家园,小桥流水,恬静闲适,令人流连忘返。
优美的环境,有趣的农家生活,是写作的好素材。老师要充分利用这有利的条件,引导学生写农村人,记农村事,描农村景。例如,出个半命题作文《家乡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或描写景物,文体不限。让学生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再写作文。我记得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他补充的题目是《家乡的荷塘》,其中有一段描写“一片一片荷塘连在一块,成了绿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荡起碧绿的波纹,让人心旷神怡。”学生选择熟悉的东西写,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内容不再空洞,写作起来思路畅通,得心应手。
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想写好作文,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所谓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留心身边的事,了解生活中的人,关心国家时事, 注意大自然的变化等。现在有很多学生沉迷玩手机,整天手机不离手,对身边的事情不闻不问,对周围的人非常冷漠,对生活缺少热情,在虚拟的世界里独乐乐。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哀叹:手机就像鸦片一样,毒害一代人。面对这样的学生,就要恰当地引导他们远离手机,鼓励他们走出虚拟的世界,投身于生活的激流,激起生活的热情,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的,要求从“一带一路、大熊猫、中华美食、广场舞、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十二个关键词里选三个,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十二个关键词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假如你不了解,又谈何写作呢?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只有从生活中获取直接材料,汲取养分,写作时方能有“源头活水”沽沽而来。
三、要读百家之书
“读百家之书,集百家之长”即指多读书,取其精华。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说明多读书对写作的重要性。有个笑话,说古代有个人写文章冥思苦想,也写不出一个字来。他老婆看了,就笑着说:“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呀!”那人马上应答着:“当然啰,你生孩子,肚子里有物;我写文章,肚子里却没有墨,怎不比你难呢?”由这个笑话也知道读书对写作有多重要了。既然“读”对“写”如此重要,那又该如何读呢?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第一,精读与略读。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很多,如《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骆驼祥子》等。有同学必会问,这么多名著,是不是每本都要详读呢?由于时间,精力等问题,不可能每本书都能详详细细地读。这就要求有的精读,有的略读,正如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好书必须详细认真地读;普通的书,泛泛而读,取其大意即可。第二,要学会做读书笔记。有些同学在老师的逼迫之下,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完就忘了,这种读书要不得。我们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如阅读的时,把那些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每读完一本书,便写一写读书感受,这样有助于巩固记忆,提高分析能力,也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法。总之,多读有益的书,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写作内涵。
四、要勤思苦练
“读”是写作的一部分,“写”才是最终的目的。写作之前,必先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需要思考,同样写作也需要思考。可是大部分学生不习惯思考,老师布置作文,他们只是应付式地随便一写,凑够字数就行。有的作文,通篇看完了都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让人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有的作文材料陈旧无新意,比如要求写人物作文《我的》,当他们写妈妈时,大多数都是写自己生病,妈妈怎样冒雨送自己去医院,又怎样辛苦照顾自己,然后就是对妈妈的感激;当他们写老师时,很多就会写“放学了,天正下着大雨,等了好久都不见妈妈来接,别的同学都走光了,老师拿伞送我回家。路上,老师总是为我挡雨,自己却全身湿透了,第二天老师感冒了……”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些就是没有动脑思考的表现。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在内心酝酿,想一想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内容,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去表达。经过深思熟虑,写时便能一气呵成。
写作不但要勤思考,而且要苦练习。苏轼曾说过:作文“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俗语也有说:“工多手熟”。这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要多练。多写多练是写好作文的唯一方法。因此,学生应该每天写一写,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只要坚持,头脑就会越来越灵活,作文越来越娴熟。
作文教学是个漫长的过程,老师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应教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学苦练。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