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尚文先生在《言语形式四题》一文中谈到:我们人类有能力开出一条巴拿马运河把美洲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却没有办法把一篇言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给分割开来。两者天然地统一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是的,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和形式犹如一张纸的两面,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篇篇言语作品组成,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客观存在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务必要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课文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一、感悟文章内容,体验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要关注他们对言语形式的学习情况,即引导学生品味、理解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一位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从哪儿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匆匆”“八千多日子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吸收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遮挽时……”“跨过、飞过、闪过……”等句,学生确实真切感受到时间的匆匆而过,但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时间匆匆而过之感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教师没有引领学生共同探讨。虽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注重文章内容的解读,但忽视文章言语形式的探究。另一位教师,同样执教《匆匆》一课,入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写出时间匆匆的?可见,这位教师直指文章的言语形式。不过,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学生还没有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又怎能理解是以什么形式写的呢?尽管这位教师的教学注重文章言语形式的探究,但忽视了文章内容的解读。
笔者以为,阅读教学要关注文章的言语形式,且要透过文章内容走向言语形式,并注重文章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照应。据此,针对《匆匆》一文,教师可分三步设置教学环节。其一,提出问题(时间是无形的,但朱自清先生却让我们感受它的匆匆。阅读课文,哪些语句使你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呢),以带领学生走进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时间的匆匆。其二,再次提问(再看这些语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将无形的时间流逝写出来的),以引领学生探究言语形式的奥妙(朱自清先生化无形为有形,即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从而表达时间的匆匆流逝之感)。其三,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描绘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这样,学生既感悟文章内容,又体会言语形式,既尊重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阅读规律,又达成既要理解文章内容,又要掌握言语形式的教学目标。
二、追问写作意图,揣摩言语形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关注最多的是文章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其实,写作意图(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也同样值得关注。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一位教师以散点式阅读(通过阅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明晰小艇的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引领学生逐段解析文章,但未能把握文章的逻辑线索,没有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教师应在对写作意图的不断追问中引领学生揣摩言语形式。因此,针对《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可分两步设置教学环节。其一,初步提出问题: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河道纵横交叉”的原因(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是威尼斯的地域风貌,是小艇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大前提。如果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纵横交叉的河道就是复杂的路况。有这样的水城,有这样的河道,才能突出小艇存在的必要性)。其二,进一步提出问题:说出第二至六自然段写小艇的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原因(写小艇的外形特点和内部构造是为了说明它具备成为水上城市的交通工具的客观条件;写船夫的驾驶技术是为了从主观的角度说明小艇必然成为这座水上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写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了印证在河道纵横交叉的威尼斯,小艇不可或缺)。这样,教师便能引领学生发现每个自然段与首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于是,就能明确作者严谨的思路和精当的布局,从而领会其言语形式的奥妙之处,最终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揣摩遣词造句,领悟言语形式
遣词造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织成句子,恰如其分地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精确妥帖是遣词造句基本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名家作品,其在遣词造句上颇见功力。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细心揣摩,那么对学生领悟言语形式和提高阅读能力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策略有三个。
第一,换个词语比一比。例如,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其中,外祖父这样训斥莺儿: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在此,如果换个词语,即将“玷污”换成“弄脏”,是否合适?通过仔细揣摩,学生认为不能替换,因为“玷污”一词有三重含义:一是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二是对梅花所代表的气节高尚之人的敬重,三是对民族魂的敬仰。
第二,换个语序比一比。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其中,杰奎琳对司令官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在此,如果调换语序,即将“天晚了,楼上黑”调到“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之后是否合适?通过认真思考,学生认为不能替换。当杰奎琳先说“天晚了,楼上黑”时,目的是强调环境,既为拿盏灯做铺垫,又掩盖真正的言语意图(想拿“半截蜡烛”)。当杰奎琳先说“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时,她的意图就易被司令官发现,乃至无法实现拿走“半截蜡烛”的目的。
第三,换个句式比一比。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其中有一段话:“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在此,如果将最后的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即“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显然,这样变换虽然基本意思不变,但既缺少作者的情感抒发,又缺少对读者的感染。
其实,揣摩遣词造句的方法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字斟句酌的语文意识,力求在语言文字的玩味过程中使学生领会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说:内容如人体,形式如人形,无体不成形,无形不成体,内容与形式不能分开,犹如体与形不能分开。据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章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毕竟,深入言语形式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就是对作家运用语言的深刻领悟。总之,只有深入言语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才学校)
(责任编辑:梁金)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篇篇言语作品组成,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客观存在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务必要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课文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一、感悟文章内容,体验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要关注他们对言语形式的学习情况,即引导学生品味、理解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一位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从哪儿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匆匆”“八千多日子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吸收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遮挽时……”“跨过、飞过、闪过……”等句,学生确实真切感受到时间的匆匆而过,但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时间匆匆而过之感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教师没有引领学生共同探讨。虽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注重文章内容的解读,但忽视文章言语形式的探究。另一位教师,同样执教《匆匆》一课,入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写出时间匆匆的?可见,这位教师直指文章的言语形式。不过,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学生还没有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又怎能理解是以什么形式写的呢?尽管这位教师的教学注重文章言语形式的探究,但忽视了文章内容的解读。
笔者以为,阅读教学要关注文章的言语形式,且要透过文章内容走向言语形式,并注重文章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照应。据此,针对《匆匆》一文,教师可分三步设置教学环节。其一,提出问题(时间是无形的,但朱自清先生却让我们感受它的匆匆。阅读课文,哪些语句使你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呢),以带领学生走进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时间的匆匆。其二,再次提问(再看这些语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将无形的时间流逝写出来的),以引领学生探究言语形式的奥妙(朱自清先生化无形为有形,即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从而表达时间的匆匆流逝之感)。其三,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描绘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这样,学生既感悟文章内容,又体会言语形式,既尊重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阅读规律,又达成既要理解文章内容,又要掌握言语形式的教学目标。
二、追问写作意图,揣摩言语形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关注最多的是文章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其实,写作意图(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也同样值得关注。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一位教师以散点式阅读(通过阅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明晰小艇的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引领学生逐段解析文章,但未能把握文章的逻辑线索,没有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教师应在对写作意图的不断追问中引领学生揣摩言语形式。因此,针对《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可分两步设置教学环节。其一,初步提出问题: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河道纵横交叉”的原因(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是威尼斯的地域风貌,是小艇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大前提。如果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纵横交叉的河道就是复杂的路况。有这样的水城,有这样的河道,才能突出小艇存在的必要性)。其二,进一步提出问题:说出第二至六自然段写小艇的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原因(写小艇的外形特点和内部构造是为了说明它具备成为水上城市的交通工具的客观条件;写船夫的驾驶技术是为了从主观的角度说明小艇必然成为这座水上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写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了印证在河道纵横交叉的威尼斯,小艇不可或缺)。这样,教师便能引领学生发现每个自然段与首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于是,就能明确作者严谨的思路和精当的布局,从而领会其言语形式的奥妙之处,最终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揣摩遣词造句,领悟言语形式
遣词造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织成句子,恰如其分地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精确妥帖是遣词造句基本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名家作品,其在遣词造句上颇见功力。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细心揣摩,那么对学生领悟言语形式和提高阅读能力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策略有三个。
第一,换个词语比一比。例如,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其中,外祖父这样训斥莺儿: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在此,如果换个词语,即将“玷污”换成“弄脏”,是否合适?通过仔细揣摩,学生认为不能替换,因为“玷污”一词有三重含义:一是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二是对梅花所代表的气节高尚之人的敬重,三是对民族魂的敬仰。
第二,换个语序比一比。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其中,杰奎琳对司令官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在此,如果调换语序,即将“天晚了,楼上黑”调到“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之后是否合适?通过认真思考,学生认为不能替换。当杰奎琳先说“天晚了,楼上黑”时,目的是强调环境,既为拿盏灯做铺垫,又掩盖真正的言语意图(想拿“半截蜡烛”)。当杰奎琳先说“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时,她的意图就易被司令官发现,乃至无法实现拿走“半截蜡烛”的目的。
第三,换个句式比一比。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其中有一段话:“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在此,如果将最后的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即“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显然,这样变换虽然基本意思不变,但既缺少作者的情感抒发,又缺少对读者的感染。
其实,揣摩遣词造句的方法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字斟句酌的语文意识,力求在语言文字的玩味过程中使学生领会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说:内容如人体,形式如人形,无体不成形,无形不成体,内容与形式不能分开,犹如体与形不能分开。据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章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毕竟,深入言语形式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就是对作家运用语言的深刻领悟。总之,只有深入言语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才学校)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