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素养作为一种能力和素质,是个人在事业上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旨在以就业导向为基础,培养出服务、建设、管理、生产等一线所需的技能型和高素质人才。而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从行为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和思想素养等层面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常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出发,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继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分析
作为个体行为的外在表象,职业素养具有鲜明的发展性、整体性、内在性、稳定性、职业性等特征,不仅包括技能、知识和资质,也涉及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对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生来说,职业素养是其毕业后进入社区工作岗位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结合自身价值观判断和社会实际需要所形成的动机与意愿,涵盖宽泛的内容,如职业认同、职业需要、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认知和未来职业目标构成的奋斗理想等。通常广泛意义上的职业素养涉及社交素养、专业素养、思想素养、行为素养、心理素养等,是学生获得职场成功的重要动力。现阶段,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高职生職业素养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如英国的BTEC、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CBE,这些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相较于国外职业教育而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要求与内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尚不完善,如何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培养未来就业所需的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平台
首先,构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校园的综合性文化现象,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元素纳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院校在传承办学理念时,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衔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借鉴与吸收,在校风中适当渗透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敬业意识等;或者是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站等路径宣传校园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其次,规范课程建设。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就是课程教学,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计划融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和层次来制定培养目标,利用岗位描述、行业分析、专业认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培养任务很好地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程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与自我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适当丰富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座和社团等实践活动,从活动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二)构建全员参与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
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属于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团队包括与学生接触的各方人员,这就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团队,做到各方相互协作、分工明确、目标意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①辅导员: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和自身良好的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②教师:教师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掌握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及原则,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启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③学生:高职院校在体系构建中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性;④企业专家:作为院校和企业衔接的纽带,企业专家可以将企业的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文化等适当引入到院校中,加强校企文化的互动,使院校在校风中渗透企业推崇的职业素养,如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职业素养。
(三)构建全面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
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要想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公正客观地考核,必须要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保证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顺利构建。如某高职院校制定的考核体系是将食指认证和成绩相结合,即专业素质以成绩为核心,以技能与理论考核为主,而非专业素质以素质认证为主,其中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等,非专业素质包括独立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职业认同意识等。同时结合相关系统进行过程认证,以便准确及时记录下学生的日常表现,降低考核工作的强度,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会随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出发,积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全员参与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全面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优势与潜能,保证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润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2:57-59.
[2]陈玥.刍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6,21:100.
[3]徐燕,姜暉,程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83-85.
[4]马经义,黄平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1:418-419.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常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出发,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继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分析
作为个体行为的外在表象,职业素养具有鲜明的发展性、整体性、内在性、稳定性、职业性等特征,不仅包括技能、知识和资质,也涉及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对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生来说,职业素养是其毕业后进入社区工作岗位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结合自身价值观判断和社会实际需要所形成的动机与意愿,涵盖宽泛的内容,如职业认同、职业需要、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认知和未来职业目标构成的奋斗理想等。通常广泛意义上的职业素养涉及社交素养、专业素养、思想素养、行为素养、心理素养等,是学生获得职场成功的重要动力。现阶段,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高职生職业素养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如英国的BTEC、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CBE,这些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相较于国外职业教育而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要求与内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尚不完善,如何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培养未来就业所需的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平台
首先,构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校园的综合性文化现象,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元素纳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院校在传承办学理念时,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衔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借鉴与吸收,在校风中适当渗透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敬业意识等;或者是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站等路径宣传校园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其次,规范课程建设。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就是课程教学,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计划融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和层次来制定培养目标,利用岗位描述、行业分析、专业认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培养任务很好地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程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与自我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适当丰富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座和社团等实践活动,从活动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二)构建全员参与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
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属于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团队包括与学生接触的各方人员,这就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团队,做到各方相互协作、分工明确、目标意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①辅导员: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和自身良好的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②教师:教师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掌握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及原则,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启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③学生:高职院校在体系构建中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性;④企业专家:作为院校和企业衔接的纽带,企业专家可以将企业的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文化等适当引入到院校中,加强校企文化的互动,使院校在校风中渗透企业推崇的职业素养,如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职业素养。
(三)构建全面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
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要想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公正客观地考核,必须要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保证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顺利构建。如某高职院校制定的考核体系是将食指认证和成绩相结合,即专业素质以成绩为核心,以技能与理论考核为主,而非专业素质以素质认证为主,其中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等,非专业素质包括独立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职业认同意识等。同时结合相关系统进行过程认证,以便准确及时记录下学生的日常表现,降低考核工作的强度,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会随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出发,积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全员参与的职业素养教育团队、全面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优势与潜能,保证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润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2:57-59.
[2]陈玥.刍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6,21:100.
[3]徐燕,姜暉,程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83-85.
[4]马经义,黄平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31: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