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空气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物质,幼小的孩子往往不注意,但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孩子常接触或有体验,如空气流动形成风、吹气能让气球鼓起来、憋气很难受……本次活动,借助塑料袋这一材料,再辅以空间图,帮助孩子化无形为有形,变虚无为实在,使幼儿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发生兴趣,并引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
2.初步确立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号食品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数,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应至少打开过一次。
2.教具:活动室的二维图一张(事先贴在KT板上),红色水笔1支~3支。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1.用言行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教师拿出一个食品袋,自顾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朝里看……当幼儿忍不住要问时,抛出问题:袋子里面有东西吗?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孩子会回答“没有”,极个别的孩子会说“有”,是“气”“空气”。)
2.回应幼儿。教师一边问“到底有没有”,一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刚才回答“没有”的孩子会出现分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改变初衷,相信袋子里有东西。)
3.针对幼儿不同的看法,教师采用不同的回应。比如,让还是认为袋子里没有东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让认为有东西的孩子说说“里面是什么”。
4.揭示词语:空气。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与“空气是看不见的”这一性质,他们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得以解决。)
二、找找、捉捉,引发第二、第三次认知冲突
1.教师第二次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
(这是第二个冲突点。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教师顺应某个幼儿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二维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圈做标志,边画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幼儿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幼儿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幼儿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幼儿:一是捉的地点。二是捉的过程。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幼儿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
(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
(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在捉到以及没有捉到的幼儿中,各选一人展示他们的成果。请没有捉到的孩子说说原因,一定要让其边说边演示过程,而后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没有捉到呢?让孩子们从“袋口抓紧与否”的行为中发现秘密,感知空气的流动性特点。
三、看看、说说,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二维图,师幼一起看看、说说,共同完成诗歌《神奇的空气》。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你在哪里?
(以开火车方式让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
我在空调前,
我在窗台上,
我在……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我要抓住你,
(师幼一起边做边说——)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这次我要抓紧、抓紧、再抓紧……
哈哈,你跑不掉啦!
(教师带幼儿拍着鼓鼓的袋子,由轻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嘭——!袋子“炸”破啦。
空气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物质,幼小的孩子往往不注意,但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孩子常接触或有体验,如空气流动形成风、吹气能让气球鼓起来、憋气很难受……本次活动,借助塑料袋这一材料,再辅以空间图,帮助孩子化无形为有形,变虚无为实在,使幼儿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发生兴趣,并引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
2.初步确立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号食品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数,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应至少打开过一次。
2.教具:活动室的二维图一张(事先贴在KT板上),红色水笔1支~3支。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1.用言行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教师拿出一个食品袋,自顾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朝里看……当幼儿忍不住要问时,抛出问题:袋子里面有东西吗?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孩子会回答“没有”,极个别的孩子会说“有”,是“气”“空气”。)
2.回应幼儿。教师一边问“到底有没有”,一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刚才回答“没有”的孩子会出现分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改变初衷,相信袋子里有东西。)
3.针对幼儿不同的看法,教师采用不同的回应。比如,让还是认为袋子里没有东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让认为有东西的孩子说说“里面是什么”。
4.揭示词语:空气。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与“空气是看不见的”这一性质,他们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得以解决。)
二、找找、捉捉,引发第二、第三次认知冲突
1.教师第二次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
(这是第二个冲突点。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教师顺应某个幼儿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二维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圈做标志,边画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幼儿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幼儿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幼儿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幼儿:一是捉的地点。二是捉的过程。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幼儿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
(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
(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在捉到以及没有捉到的幼儿中,各选一人展示他们的成果。请没有捉到的孩子说说原因,一定要让其边说边演示过程,而后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没有捉到呢?让孩子们从“袋口抓紧与否”的行为中发现秘密,感知空气的流动性特点。
三、看看、说说,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二维图,师幼一起看看、说说,共同完成诗歌《神奇的空气》。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你在哪里?
(以开火车方式让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
我在空调前,
我在窗台上,
我在……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
空气空气,我要抓住你,
(师幼一起边做边说——)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这次我要抓紧、抓紧、再抓紧……
哈哈,你跑不掉啦!
(教师带幼儿拍着鼓鼓的袋子,由轻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嘭——!袋子“炸”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