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我院多黏菌素B的用药情况,以期为多黏菌素B的优化使用和管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04例给予多黏菌素B治疗的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病例资料,对多黏菌素B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多黏菌素B主要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造成的肺部、血液和腹腔感染。67.3%的病例存在不适宜用药行为,主要表现在适应证、负荷剂量、给药频次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我院多黏菌素B的用药情况,以期为多黏菌素B的优化使用和管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04例给予多黏菌素B治疗的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病例资料,对多黏菌素B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多黏菌素B主要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造成的肺部、血液和腹腔感染。67.3%的病例存在不适宜用药行为,主要表现在适应证、负荷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途径等方面。多黏菌素B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主要表现为多黏菌素B相关性肾损伤和皮肤色素沉着等。结论:我院多黏菌素B总体有效率低,合理用药水平尚待提高,不良反应记录上报工作及多学科会诊制度下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控策略仍需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计算机视觉得到了飞速发展,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较为快速的实现目标检测。本文基于无人机领域目标检测现状的难点,通过对目标检测相关算法研究发展进行概优缺点分析,最后阐述了近期无人机对已存在问题的相关前沿研究。综合来看,目标检测相关算法对于自然图像的处理完全契合了无人机发展的基本要求。
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和肺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感染患者的治疗,根据脑脊液和痰培养CRE药敏结果、临床相关指南以及抗菌药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推荐选用多黏菌素B静脉+鞘内注射联合磷霉素治疗颅内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感染,基于3次多黏菌素B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估算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调整多黏菌素B单次给药剂量。同时针对肺部感染进行目标治
在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验收环节连接招标采购和临床使用,做好医疗设备的验收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往医疗设备的验收停留在购买后、入院前的初始验收层面,很少关注到二次验收。该文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初次验收和二次验收环节进行了探讨与思考,特别强调二次验收的技巧和重要性,以期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共同促进验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
消炎镇痛膏治疗单纯性软组织损伤100例,有效率98%,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目的 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2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DVT发生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200例下肢骨折手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甘草酸、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1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对江南和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二者之间气候与建筑的辩证关系,探讨建筑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地域性空间形态,及其对于当代建筑的需求创造性转化的地域特征和生态价值,研究地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企业经营风险、海外并购和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营风险降低能够促进企业低质量创新,对高质量创新无显著影响;经营风险降低会抑制企业海外并购的实施和完成;海外并购完成与否均会促进高质量创新和低质量创新,因此海外并购的实施和完成在经营风险与高质量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经营风险与低质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竞争中介效应,即未
通过阐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以及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优势,提出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FNF)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7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FN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NF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FNF术后DVT发生率为30.61%(30/98);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在手术时间、糖尿病、吸烟史、高脂血症、麻醉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