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不应再紧盯美元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简称为QE3)推出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资本开始从发达国家大举流向新兴市场,自9月下旬至10月,中国(以香港地区为代表)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资金。人民币资产是本轮热钱最重要的流向。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激增,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环境。
  熱钱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表面上看,QE3目前每个月400亿美元的注入金额和2010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相当,但从长远看,情况有可能更为严重,因为这次美联储并没有设定期限,而是说将持续到就业市场复苏。那么,假如坚持两年之后就业市场还没有复苏呢?在理论上,美联储可能持续24个月向市场注入资金,这样进入市场的货币理论上就可能高达9600亿美元。最后通过银行放贷放大,美元供应量可增加4.8万亿美元。比过去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产生的2.3万亿美元还要多。这么大规模的美元泛滥,负面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
  花旗资本10月26日的流向报告显示,亚洲地区(10月24日当周)单周流入资金达13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人民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超过11亿美元,占到总数85%左右。除了ETF,香港的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也是热钱投入的重点。很多资金是冲着利差套利来的,因为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维持近零利率,而港元跟美元是挂钩的,所以港元也将维持很低的利率,涌港资金在香港用港元借人民币,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之类的固定收益品种稳赚不赔。
  热钱会通过经常账户进入内地市场,渠道众多,监管也非常复杂,但如果热钱持续进入中国,会推升中国的通胀水平,而且迫使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出口、金融稳定、通胀水平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等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以及外部流动性的泛滥,明年通胀或将卷土重来,这将是该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除了中国香港、新加坡之外,印尼、泰国以及菲律宾也将面临通胀风险。但对于中国内地来说,目前,由于政府对资本流入设定限制,因此热钱流入驱动的物价上涨影响将很有限。但未来如果中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增长稳定并且人民币汇率坚挺,那么亚洲地区所面临的资金流入压力将会继续增大。因此亚洲国家必须共同应对,加强管制,堵截热钱流入。10月下旬,海量热钱来袭亚洲资本市场,包括中国香港金管局、韩国、泰国等相关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防止热钱的大举涌入进一步推升资产泡沫。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热钱来袭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要更加及时、审慎、细致,更加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目前,中国实体经济"滞胀"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QE3带来的外部输入性通胀的“不可控、难调节”,将使我国“稳增长、控通胀”等多重政策目标实现难度加大,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困境。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调控政策要更加及时、审慎、细致,更加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尽可能使用数量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始终对抑制通胀和房地产泡沫采取高压态势,防止通胀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借机反弹。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尽可能降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汇率改革仍然要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同时要加强对资本流进和流出的监管,严厉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防止热钱等违法违规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特别是要防止其流入股市楼市,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
  第三,香港和内地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游资袭扰。在目前框架下,香港相当于海外人民币流动性中心,热钱要进入内地市场,取道香港显然是最可行的方法,近期港币贬值以及资产迅速价格上升,正是热钱袭扰的明确信号。对香港和内地而言,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控制资产市场的价格将有利于防范游资投机,同时两地要紧密合作,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扩大金融监管合作,共同应对游资投机。
  最后,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以降低美元霸权、美元泛滥对中国和世界经济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2002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只有2100亿美元,到了今年6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24万亿美元,10年之间增长了14倍。与此同时,在外汇储备节节增长之际,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也在迅猛增长。2002年1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是15.7万亿人民币,2012年7月是91.9万亿人民币。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度。原因是多年以来,我们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不断加印钞票去收购美元,结果美元买得越多,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就越严重。
  因此,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人民币汇率是否还要继续盯住美元?如果美元是一个信用良好的货币,如果美元不会滥发,不会贬值,那我们持续盯着它也许还不至于这么被动,但现在发行美元的国家不讲信用,无节制地滥印美元、不断地搞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制造通货膨胀的时候,不断地打压中国强迫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还继续让人民币与美元绑在一起,还要不断购入美元,那就很可能会不断吃亏。
  (作者系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王震,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现任民丰农商行洋北支行客户经理。1986年参加工作,30余年农金生涯,从血气方刚到老当益壮,这其中有大部分时间默默奉献在洋北这片土地上,他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感人事迹,用奔忙的双脚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三十年如一日,客户口中的“可信人”  “这次多亏了王主任,要不然我们支行的存款可增不了这么多!”“王主任这段时间太辛苦了,每天起早贪黑,早上7点钟不到就赶到拆迁村
期刊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点在“三农”,只有农民富裕,农村发展,农业进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农村金融是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不少地区结构性和区域性“贷款难”问题
期刊
2月23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新九条”),这是继2019年10月2日《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江苏再次针对生猪生产出台的专项政策措施。“新九条”的出台,既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快生猪生产恢复、保障市场供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举措,更是助力
期刊
业界解读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继《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之后,与信托行业相关的另一重要文件出台。4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取消外资入股限制  《征求意见稿》要求,落实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取消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信托公司1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业内人士分析称,
期刊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 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 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4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呈现六大特点。一是3月当月进出口出现回升。今年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 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
期刊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人缘、地缘、亲缘优势, 响应国家一系列政策要求,在信贷扶持“三农”、金融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展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良好形象,但是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农信社的信贷业务也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当前农信社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贷分离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危机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如何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金融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最近一个时期,在中国货币政策进行“稳增长”操作的同时,围绕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明显加快。  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增长”操作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放缓,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
期刊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战胜今后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环境和发展阶段的约束所带来的各项挑战所不可或缺的法宝,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走向共同富裕的核心所在。围绕这个问题和结合中国经济当前的形势,我想谈几点看法。  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繁荣经济的关键要素  这个问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消除市场对“国进民退”的担忧,二是在世界舞台上确
期刊
“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也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蔓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受到较大
期刊
最近,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呈加速扩散趋势,这种趋势跟整体经济形势下行有莫大关系,除了地方债务以外,企业应付账款坏账加重,企业间三角债成为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整体利润率连续10个月下降,特别是一些大型国企和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和资金回笼困难,而一直以来,银行体系对大型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贷款规模又特别巨大,这成为不良贷款双升主因。  但如果从表面数据来看,不良贷款占总资产的
期刊